[爆卦]中國皇帝數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皇帝數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皇帝數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皇帝數目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37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記錄不同民族的清朝畫卷】  「職貢」是中國在王朝時代對外交往的體制,意指朝貢國向宗主國修職納貢,並接受冊封與賞賜,以示臣服。東亞職貢體系的建立,起源於先秦時期。而「職貢圖」即是描繪邦交國、藩屬國與邊地部族的圖像,有展示國力、象徵民族融合的意義,備受統治者重視,經常由朝廷敕命繪製,歷來畫過不少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美洲原居民那件事,我講那個「弱肉強食論」專題。又有人出來反駁我。根據David Stannard教授寫的American Holocaust,是講美國的種族滅絕。在一個時間點上,美國原居民估計是三四千萬人左右,現在全個美洲就剩下一千萬人左右,但到現在是相距五百年,最後的一百年即二十世紀都現在是相...

中國皇帝數目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30 10:56:37

【記錄不同民族的清朝畫卷】  「職貢」是中國在王朝時代對外交往的體制,意指朝貢國向宗主國修職納貢,並接受冊封與賞賜,以示臣服。東亞職貢體系的建立,起源於先秦時期。而「職貢圖」即是描繪邦交國、藩屬國與邊地部族的圖像,有展示國力、象徵民族融合的意義,備受統治者重視,經常由朝廷敕命繪製,歷來畫過不少版...

中國皇帝數目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13:59:01

摳門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理財政治 歷史春秋網 宋太祖趙匡胤生於一個沒落世家,早年家道中落的他歷盡生活的坎坷,也知道了貧困的苦惱,後來「黃袍加身」,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 雖然貴為皇帝,但趙匡胤仍改不了「摳門兒」的本色:皇宮里的窗簾是用最便宜的青布製成的,他的衣服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質是一樣的,而且總是...

中國皇帝數目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9:40:17

364年前的今天 1651年10月31日 清改「承天門」為「天安門」 --------------------------------- 人們一般認為蒯祥設計建造了聞名中外的天安門。其實蒯祥設計建造的不是天安門,而是天安門的前身「承天門」。 ~~~ 西元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準備遷...

  • 中國皇帝數目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7 19:40:58
    有 11 人按讚

    【記錄不同民族的清朝畫卷】
    
    「職貢」是中國在王朝時代對外交往的體制,意指朝貢國向宗主國修職納貢,並接受冊封與賞賜,以示臣服。東亞職貢體系的建立,起源於先秦時期。而「職貢圖」即是描繪邦交國、藩屬國與邊地部族的圖像,有展示國力、象徵民族融合的意義,備受統治者重視,經常由朝廷敕命繪製,歷來畫過不少版本,可說是一種圖文並茂介紹外國和本國少數民族的民俗畫冊。
    
    這一卷《職貢圖》繪於乾隆年間,分成四卷,第一卷畫西洋、外藩及朝貢屬邦,第二至四卷畫國內不同省份的邊疆民族,包括第二卷的東北、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省;第三卷的甘肅、四川等省;以及第四卷的雲南、貴州等省,共301組圖像。《職貢圖》人物數目龐大,先由各地督撫準備初步圖樣,進呈中央,再由負責畫師一一繪成圖卷,近年就有學者發現當中部分介紹外國人的文字就是從當時的澳門地方誌《澳門紀略》中摘錄出來的。
    
    除了描繪各民族的衣着和風俗特色外,畫卷中的文字描述和對各族的排序亦反映了當時皇帝對東西洋各國、朝貢屬邦的貿易政策,以及對邊疆地區的民族政策。
    
    作品資料:
    清 謝遂
    《職貢圖》(一) 卷(部分)
    紙本 設色
    縱33.9cm,橫1481.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清朝 #人物 #歷史 #記錄 #少數民族 #外國 #apaintingaday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museum #paintings #art #qing #history #records #characters

  • 中國皇帝數目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6 07:44:20
    有 3,429 人按讚

    在前一天的防疫指揮中心記者會上,中視的記者問了這麼一個問題:「指揮中心有沒有考慮國內統一叫新冠肺炎,而不是武漢肺炎等其他歧視性的字眼?」

    我有些朋友覺得,中視記者大概是問到沒東西可問了,還是純粹是程度太差,才會冒出這種「無關緊要」的問題。

    而我告訴他們,這個問題一點都不是「無關緊要」,反而,它是中華共產秩序顛覆世界的一個起始點。大風起於浮萍之末,如果不從小地方開始注意的話,很容易整個被滲透而自己還不知道。

    在這裡我不禁要佩服上世紀的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他對於共產主義的本質有著透徹的瞭解,而把畢生功力濃縮在一本,篇幅不算大,但字字令人觸目驚心的《一九八四》這本小說。

    《一九八四》一書裡面,描述了一種概念,叫做「新語(newspeak)」。「新語」是把「舊語(oldspeak)」,也就是我們平常熟用的英語,加以刪減、重新定義語詞,並且把一些舊語中微言大義、雙關婉轉的部份都給排除掉,只剩下老大哥允許使用的狹窄概念。

    歐威爾認為,語言是人類思想過程中必經的媒介。人們很難去思考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東西。也因此,把字詞的數目刪減、把字詞的定義窄化,實際上也就是在限縮人類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你難道不明白,新語的的目的就是要要縮小思想的範圍?最後我們要使得大家不可能思想犯罪,因為沒有詞彙可以表達。必須的詞彙,就簡化為一個詞,並嚴格控制其含義,刪除一切附帶的意象......詞彙越來越少,思想的範圍就越來越小。沒有人可以有理由或藉口思想犯罪。」-麥賽斯,真理部研究員,《一九八四》
    ​​
    而把人們約定俗成的字詞,用官方強制的手段改變掉,人們對該事物的看法,也會有著微妙的改變。《一九八四》中就提到了一個例子,真理部把「勞改營(labor camp)」改成「喜樂營(joy camp)」。

    一開始,人們還沒淡忘「舊語」的時候,還能夠理解「喜樂」的名字和「勞改」的實質當中的落差。但過了一、兩代人以後,人們淡忘了「勞改」的概念;反正一般人也沒接觸過,只能從真理部論述的字面上去理解,久而久之人們還真覺得,去「喜樂營」裡面真的是為了「享受重生的喜樂」,當然也就無從培養抗議的意識了。

    回到現實世界。中共政權,是集華國數千年「外儒內法」權術、馬列共產主義理論、現代大眾傳媒與社群網絡的技術,於一身的邪惡之菁華。中共當然談不上給人類輸出新的秩序,但在影響輿論、操控思想、分化人心的技巧上,是青出於藍、空前未有的。

    借鑑喬治.歐威爾的遠見,我們不難知道,這是中共政權的「新語工程」:透過各種威脅利誘的方式,在全世界的主流媒體上,撲滅「武漢肺炎」、「中國病毒」的詞句,取代以「新冠肺炎」這種不痛不癢的表達方式。

    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十七年前肺炎疫情從廣東爆發之際,中國在WHO便極力運作,把「廣東」的字眼從相關的官方文稿中拿掉。美國的生態學者、專精於病毒傳播研究的Rob Wallace教授,便痛批WHO此舉,把病毒的傳播與中國廣東「去連結」,讓社會大眾淡忘了「病毒是由廣東的大型雞鴨養殖場散播開來」的事實。而人們追究一件事情的專注度、毅力與警覺心,都是隨著時間消逝的;再不用「語言」的方式去不斷提醒人們這件事情的話,新一波的人類危機,勢必會在人類的輕忽淡忘之中,再一次從中國爆發。

    川普直截了當地丟出「中國病毒(China Virus)」的詞眼,雖然粗魯不文,但它提醒了世人:問題來自中國、責任追究必須上溯到中國。不意外地,川普此舉被很多自視甚高、關注政治正確遠超過事物本質的姿勢份子們,戴上了「粗鄙」、「歧視」、「選舉考量」等種種大帽子。而亟亟於籠絡知識份子的拜登政府,也不意外地跟著他們的口徑,去打壓川普的語言。

    這真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姿勢份子們關注政治正確遠超過事物的本質,在「反歧視」、「尊重科學」等符號當中打轉,這樣的心態恰恰好被中共充份利用,作為轉移焦點與淡化究責的「新語工程」的一部份。言必稱公平正義的姿勢份子們,被世界上最不公平最不正義的政權,給當作槍來使。
    ​​
    而國民黨與馬英九等人,心甘情願地為中共擔任大外宣的馬前卒,為「新語工程」做外圍工作。在我看來,這些人跟《一九八四》裡面那些領著微薄的薪水、每天埋首几案做著泯滅人性的工作的「真理部研究員」們差不多。新語的最終解釋權,當然輪不到這些外圍人士來話事;國民黨這些人自甘墮落,注定是要成為行為骯髒、報酬可憐的外圍人士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對抗中共政權處心積慮推動的這種「新語工程」呢?

    我認為陳時中講得非常好的一點,就是他把「學名」和「俗名」這兩個概念分開來。「學名」的部份,台灣的技術官僚必須與世界配合,既然WHO都定調了,防疫中心也只能跟著WHO走。

    陳時中也強調,台灣是民主國家,對於民間約定成俗的言語,政府與指揮中心沒有意見,也沒有理由去強制統一口徑。

    一般世俗大眾,政府不但不能強制,而且要鼓勵人們使用自己的語言,把語言的多元性最大化。這才是喬治.歐威爾提出「新語」這個概念的真義。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產物,就像「舊語」並不是哪個救世主、神仙還是皇帝強制規範出來的東西,而是一個民族的凡夫俗子們,自然迭代發展出來的結果。最大化地保留世俗語言,就是最大化地保留人們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而人類的天性是追求真實的,堅持保護言論自由、解放人們的語言,就是解放人們追求真實、追究責任的能力。

    台灣民間堅持使用「武漢肺炎」一詞,這是一種有效的反制手段。人家中共愈想要淡化,台灣就得愈堅持記憶。雖然在全世界都只想打迷糊仗的時候,台灣這樣的堅持顯得十分孤獨,但這種孤獨感,讓我們保持清醒,對台灣是很有益的。

  • 中國皇帝數目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01 12:00:01
    有 733 人按讚

    摳門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理財政治

    歷史春秋網

    宋太祖趙匡胤生於一個沒落世家,早年家道中落的他歷盡生活的坎坷,也知道了貧困的苦惱,後來「黃袍加身」,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

    雖然貴為皇帝,但趙匡胤仍改不了「摳門兒」的本色:皇宮里的窗簾是用最便宜的青布製成的,他的衣服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質是一樣的,而且總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換新的。這在歷代帝王中十分難得。

    要瞭解一個帝王是否奢靡,看其內宮的人數便知道了。趙匡胤的內宮是歷朝歷代最簡樸的,宦官只有50余名,宮女也只有200多名。即便如此,趙匡胤仍認為太多了,還遣散了自願出宮的50余人。

    趙匡胤稱帝後,北漢政權尚未被統一進大宋的版圖。在一次御駕親征攻打北漢的途中,正逢七夕節,趙匡胤送給在汴京的母親和妻子(太后和皇后)的禮物是:太后三貫錢,皇后一貫半(千錢為一貫)。

    有一次,趙匡胤的女兒永慶公主覲見父親,穿著一件新外衣,上面用五彩金絲縫綴著一片片孔雀羽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十分華美。趙匡胤一見她就說:「你把這件華服脫下,以後別穿了。」聽到父親的話,公主很不理解:「宮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為什麼不能穿?」宋太祖嚴厲地說:「正因為你是公主,穿這麼華麗的衣服到處炫耀,別人就會效仿。戰國時齊桓公喜歡穿紫色衣服,結果全國上下都跟著學,搞得紫布貴了好幾倍。今天你的這件衣服上有金絲線、孔雀羽,你知道一件要花多少錢嗎?如果別人再效仿你,全國要浪費多少錢?」

    宋太祖不只對親人嚴厲,對自己也十分克制。據史料記載,有一次他半夜起來,突然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猶豫了半天也不肯下令。左右問他:「皇上有什麼事就儘管吩咐吧,我們一定照辦!」太祖說:「我若吃了,每日必有一隻羊被殺!」結果他硬是忍住沒吃。

    宋太祖如此節省,也有其苦衷。五代十國的國君幾乎個個揮霍成性,官吏也跟著奢華,使民間經濟非常貧弱。宋太祖當了皇帝後,決心改變社會風氣,以解除民間疾苦。他的作為也的確起了示範作用,北宋初期士大夫競相以節約自勉:州縣官上任時,奢侈浪費講究排場的迎來送往都取消了;小官上任時,很多人穿草鞋,拄木杖,徒步而行。

    這種為天下守財的精神,的確使當時的宋王朝積累了不少財富。而通過征服天下的戰爭,又取得了降國不少的奇珍異寶。宋太祖將所有財寶全數收藏在國庫里,只有國防軍需、賑濟天災時才拿出來使用。

    對自己和親屬極其節儉的趙匡胤,在維護利益,特別是維護安定方面,卻出手大方。面對邊界強敵威脅,他並沒有勞民傷財地不斷打仗,而是拼命積累財富,用錢買地盤,從而避免雙方交戰。

    杯酒釋兵權時,宋太祖更是以錢財來交換軍團將領的兵權。「多積金銀,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久不可動之業」,這些都是當時他承諾的條件,最終使那些兵權在握的將帥們解甲歸田,安分守已地度過餘生。這比起其他朝代為求安邦而大肆殺戮開國功臣的做法,還是高明很多的。

    當然,宋太祖「買通」大臣的錢財數目相當驚人。如侍中(相當於宰相)範質生病時,宋太祖親賜金器兩百兩、銀器千兩、絹兩千匹、錢兩百萬;開國元勳趙普有病,趙匡胤也賜銀器五千兩、絹五千匹……這與太后以及皇后的七夕節禮金,簡直是天壤之別,聞之令人嗟嘆。

    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大宋王朝,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就建立起了相當穩定的政權,這不能不歸功於趙匡胤這位大宋王朝開創者的獨特理財方式。宋朝成為了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正如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中國皇帝數目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4-11-19 19:38:00

    關於美洲原居民那件事,我講那個「弱肉強食論」專題。又有人出來反駁我。根據David Stannard教授寫的American Holocaust,是講美國的種族滅絕。在一個時間點上,美國原居民估計是三四千萬人左右,現在全個美洲就剩下一千萬人左右,但到現在是相距五百年,最後的一百年即二十世紀都現在是相當和平,所以所有的大型死亡都是發生在前面的四百年。根據這本書,這四百年累積的死亡人數是一億。但是大家要知道,這死亡人數是分散在這四百年間。而且這本書也講得非常清楚,絕大部分是死於疾病。大家都知道最嚴重的是天花,滿州人來自北方,對天花沒有抗體,中國在明朝時已出現天花,已開始種人痘接種,不過這是有點危險的。但漢族人很多都有抗體,而滿族人沒有。兩個皇帝順治和同治都是死於天花,然後多鐸又是死於天花。大家可以知道天花是有多嚴重。根據這本書,四百年死了一億,那是多少個世代,以三十年一個世代計,那是十三個世代了。每個世代有死五六百萬人,當中大部分是死於天花。又有第二本書作了量化的計算,又有多少人是死於atrocities,Democide即是政府做得不好而引致的非正常死亡。在這四百年內,我估計由二百萬至一千五百萬人,這包括政府做得不好,結果導致人民最終營養不良而死,或者酷刑等原因,總數是二百萬至一千五百萬人。這當然不是好事,但是四百年死二百萬至一千五百萬人,而那時間是1500-1900年,那是殘酷的時代。那時對人是不太人道,人道精神還未成熟。

    我再給大家看看一些數字,遲至1860-65年,太平天國稔匪之亂,中國內戰湘軍和太平天國混戰,一個杭州城死了八十多萬人。在十多年間,中國死了七千三百萬至七千五百萬人。這是健力士大全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紀錄。我們再看看近代,毛主席統治下,不良政治引致的死亡有多少人。內戰期間死三至五百萬人,長春圍城已經餓死幾十萬人。鎮反革命運動槍斃了二百萬人,土改改了幾百萬人,三反五反又迫死過百萬人。反右拘捕一百萬人,這人數較少,但當中已迫死了矛盾老舍等人也死了。最大鑊的是這一件事,根據香港大學的教授的統計,我也看過大陸社科院的統計,他是逐個地區數人口,大躍進是死了三千八百萬人。香港大學教授的統計是四千五百萬人,然後文革的死亡人數估計又各有不同,由幾百萬至二千萬人。把這些人數加起來,毛主席治下,非正常死亡人數達七八千萬人。那個美國原居民在四百年野蠻年代的死亡人數是二百萬至一千五萬人,相比之下,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二十世紀,導致最多死亡的人,以毛澤東為首,史太林第二,希特拉第三。現在估計史太林導致大約四千至五千萬人死亡,希特拉導致三四千萬人死亡。這些數目字只有成吉思汗才能超越。所以這方面中國人永遠都是世界冠軍。蒙古大軍全世界屠殺了二億人。康雍乾不知殺了多少準噶爾人,現在他們幾乎已滅族了。那時是所有高過車輪的男人全部殺光,前後百多年把準噶爾滅族。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