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的大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的大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的大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的大學產品中有7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2】祖父是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家人說他是物理系畢業(他後來在香港教物理),但我翻查資料,相信應該是工學院畢業,主修機械工程,並因為歷史的機遇,成為了一個無線電專家。而在那個時代,中國的大學生並不常見,有時候一個大學畢業的學歷,就足以成為中學校長、甚至在大學任教,也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80的網紅生活Fun輕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傳統雨傘存在著諸多弊端,比如當遇到強風雨天氣時,雨傘會被吹翻、吹壞,搞得人狼狽不堪。 進入室內,傘尖滴水也是煩人的問題。而現在,一群中國的大學生重新設計的雨傘可能徹底改變傳統雨傘的面貌,解決這些難題。 據悉,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生工程師團隊設...

中國的大學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1:35:19

復旦大學前進匈牙利,萬人上街抗議遊行 ⁡ 編輯|王郁馨 ⁡ ❙ 中國復旦大學前進布達佩斯 ⁡ 匈牙利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在首都布達佩斯興建復旦大學的分校,且指定由中國的建築集團獨家承攬工程,預計於2024年完工,預估將耗資18億美元,根據匈牙利新聞調查機構Direkt36的報導,其中的15億元向...

  • 中國的大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4 19:01:01
    有 390 人按讚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2】祖父是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家人說他是物理系畢業(他後來在香港教物理),但我翻查資料,相信應該是工學院畢業,主修機械工程,並因為歷史的機遇,成為了一個無線電專家。而在那個時代,中國的大學生並不常見,有時候一個大學畢業的學歷,就足以成為中學校長、甚至在大學任教,也是不是實業家聘請當管理層的對象......

    孫中山創立中山大學,與香港似乎也有一定關係。他本人畢業於香港西醫學院(即後來併入香港大學的港大醫學院),因此也算是香港大學校友,港大成立於1911年,不但是港英政府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整個南中國、乃至東南亞的一流學府。滿清覆亡後,不少遺老鴻儒都走到香港大學任教,禮失求諸野,這令香港也成了文化綠洲。1923年,孫中山返回香港大學演講,地點就是今日的陸佑堂,他的演講內容今天也可以重溫,總之就是高度肯定英國殖民管治的效率和貢獻。一年後,中山大學就成立了。對孫中山而言,這是他畢生的教育心血,希望中山大學能與北大、港大分庭抗禮。基於這樣的背景,中山大學成立之後,師資陣容相當鼎盛......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040357
    ▶️李龍鑣:為死在香港的「孫中山叛徒」廣東軍閥陳炯明翻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tlKjdQMfo

  • 中國的大學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07:52:03
    有 1,345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816)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我同麗儀分隔20年的遭遇,特別是1979年我們所遭受的政治重擊,現在的年輕讀者也許覺得這樣的關係既淒慘又難得,但若與許多人在大陸的遭遇相比,不但算不得什麼,而且簡直可以說是幸運了。有一位麗儀的學生留言說,1965年前麗儀能夠每年寒暑假來香港,是他們那時想像不到的特權。

    雖然「每一個人都有更多的勇氣去忍受別人身上的痛苦」,雖然期望能夠共同生活和有完整的家庭是正常社會太普通的意願,根本談不上是什麼權利,但在專權壓力下,她的際遇,我的際遇,我們的際遇,已經算很幸運了。

    1954年中學畢業時我們的同級同學,約有一半以上都在那一年或一年後,入讀中國的大學。他們當時都愛國熱情高漲,決心為祖國貢獻青春,但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都一一回香港了。留在大陸時間越久,回到香港時的失望、落寞甚至悲戚就越甚。四分一世紀後,幾乎全部投奔祖國的香港青年都回來了。回港後,在中國的學歷不被承認,基本上找不到與專業相適應的工作。有一次,我同老同學共聚,聽他們訴說那些年的遭遇,共同的結論就是作家白樺那句話:「不是我不愛祖國,是祖國不愛我。」同學當中,越有才華的遭遇就越不堪。其中一位資質甚高的同學,我還記得他名叫丘共明,在文革時被當成現行反革命槍斃了。儘管文革後獲「平反」,但對死去的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讓我懷念和惋惜的,是與我關係特別好的同學,他叫林秉寧。中學時他就是地下共青團員。他思想敏銳,知識廣博,引導我閱讀《大眾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讀物,他常跟我分析中國和世界形勢,我的思想「進步」在某程度上是由他帶動的。他沒有擔任班幹事。但在我們到廣州投考大學那兩個星期,他被中共當局任命為考生領袖,由他傳達和帶領我們參加各種活動。他的背景也就顯露了。他順利考入華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據知他一直被黨信任,積極參與政治活動。1956年,毛澤東號召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黨組織要知識人「幫助黨整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林秉寧也按照黨的指示,在組織同學的討論會上,主動提出報上看到的一些「鳴放」言論,展開討論。誰料接下來是引蛇出洞的反右運動掀起,林就莫名其妙地被指他在討論會提出的話題,是右派言論,把他打成右派。跟著大學畢業,不給他分配教師的工作,而是下放農村勞動。這一去就二十多年。林的父親在美國紐約開洗衣店,在1960年代已經給他辦好了移民美國的手續,但林仍然等待對他的「政策落實」,希望有一天能以他所學教育中國下一代。1976年四人幫倒台後,他又滿懷希望地等了兩年。到1979年,所有的右派都平反了,他還想爭取機會留在祖國。直至他申請到的護照和美國簽證到手,他仍然抱著最後一個希望,試探能否有做中學教師的機會。然而仍舊不得要領。終於他帶著滿頭白髮,虛度二十五年的人生最好的歲月,滿懷身心的創傷,離開了中國。在他往美國之前,我在香港與他相聚。他對過去二十多年的農村生活,隻字不提,只是不停長吁短嘆。後來,我聽說他在紐約唐人街餐館洗碟子,不懂英語,與美國社會隔離。有人說他曾被搶劫而受傷。

    除了我們那幾年,號召香港中學生回國升學之外,1958年大躍進時期,一些左派工會也動員香港工人回祖國參加建設,迎接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當時我認識的一些工人也辭去香港的工作回去了。結果,同樣地,幾乎全都灰頭土臉地回香港。

    2000年《上海文學》連載、中國作家楊顯惠寫的《夾邊溝記實》,記錄了當年專門收容右派分子的甘肅夾邊溝勞改農場的悲慘故事。其中有一段記大飢荒時期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右派分子:「董建義,上海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1952年回到上海,1955年支援大西北 到蘭州,1957年給領導提意見定為右派,押送夾邊溝農場勞教。1960年11月上旬餓死,時年35歲。記得當時他圍著被子坐在地鋪上和我說話,說他女人快到了,看來用不著我為他料理後事了。他正說著話,頭往膝蓋上一垂就死了。其妻顧曉穎(也為留美生)來後,見遺體已被割食,僅剩頭顱掛在骨架上…… 。」
    讀來讓人毛骨悚然!我的右派同學的遭遇與之相比,又不算什麼了。(50)

    圖1,中學畢業時的丘共明;

    圖2,在畢業禮上,林秉寧坐我身旁;

    圖3,埋有二千多右派分子白骨的甘肅夾邊溝勞改農場遺址。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中國的大學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9 02:01:08
    有 869 人按讚

    七月看到這個節目【德法公共電視台(ARTE)專訪法國學者Antoine Bondaz談中國與台灣】,曾想要翻譯內容,但一直沒時間....
    剛剛發現已經有翻譯了,感謝 Taiwan in Deutschland 台灣駐德代表處 <3
    想看法語原始影片的請點連結。

    彭達茲(法廣是這樣翻譯)先生沒有facebook,他主要動態都在twitter。
    https://twitter.com/AntoineBondaz

    這個訪談放在習近平的專題節目之後播出.
    以下是駐德代表處的翻譯:
    ⬇️⬇️⬇️

    ARTE主持人Emilie Aubry與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 (FRS) 中國問題專家Antoine Bondaz對話。Bondaz在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Paris)任教,並與亞洲政府高階代表保持聯繫。Antoine Bondaz被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歐盟議會、經合組織、北約和聯合國邀請為專家。

    ❓主持人:誰還能阻止中國成為世界霸主?我現在和Antoine Bondaz討論這個問題。您熟悉中國外交,且已成為中國新侵略的受害者。請您說明事情的原由。
    🅰️Bondaz:去年春天,我被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猛烈抨擊,因為我曾贊成法國議員,作為議會交流的一部分,也就是在沒有擔負法國政府外交責任的情況下,同往年訪問台灣。為此,我受到攻擊和侮辱,其中包括被辱罵為小瘋狗和意識形態魔人。

    ❓主持人:這是第一次發生在您身上嗎?
    🅰️Bondaz:是的,這也是法國第一次有學者遭大使館如此嚴重的攻擊。瑞典已經有類似案例。然而,與此同時,「戰狼外交」這個詞也被稱為中國外交語言中的一種新的侵略性,不僅在官方聲明中,而且在社群網絡中也普遍存在。

    ❓主持人:這對中國的軟實力戰略意味著什麼?口氣會變更強硬嗎?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事情正在發生變化。歐洲設立中國的大學計劃,例如Victor Orban在匈牙利設立的大學。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學院。您能解釋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嗎?
    🅰️Bondaz:中國的軟實力不一定能與美國或歐洲國家的相提並論。中國目前的目標不再是讓西方相信中國的成長純屬和平性質。相反,這種印象首先是為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這個特殊的政治階段中與中國人民有關。這種言辭最近變得更加響亮和刺耳。與此同時,中國不僅表現出在國際舞台上施加越來越大影響的意願,這是正常的,而且直接在個別民主國家,特別是歐洲。

    ❓主持人:但是為什麼在匈牙利的大學?為什麼是孔子學院?那裡發生了什麼?
    🅰️Bondaz:孔子學院最初的目的是建立中國教育部與國外大學或文化中心的聯繫,以傳授中國語言和文化。在某些情況下,除了孔子學院之外別無其他選擇來學習中文或研究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這可能是有問題的或可疑的。尤其是現在有一種民族主義的中國敘事,在中國國內傳播,在國外也越來越多,需要警惕。

    (我的補充: 主持人說孔子學院是否也是在像老牌民主國家炫耀中國這個極權國家有能力控制秩序?)
    🅰️Bondaz:非常清楚,隨著去年年初冠狀病毒大流行(有時也稱為中國車諾比事件)的爆發,這一點變得清晰起來。然而,實際上,這是中國當局,尤其是共產黨強調中國領導體制優越性並試圖將其輸出,特別是向發展中國家輸出的絕佳機會,同時,詆毀民主國家效率低下,無法保護人民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根據歐洲自己的評估,西方民主國家與中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主持人:您能說習近平要實施極權方案嗎?您會說極權主義嗎?
    🅰️Bondaz:極權主義方案,我不知道。極權主義這個詞本身就很困難。很明顯,自習近平2012年初上台以來,中國的權力出現了雙重集中。在社會內部,圍繞共產黨,在黨內,圍繞習近平。今天,存在幾十年不存在的威權主義和個人崇拜。

    ❓主持人:是的,想想習近平的前輩鄧小平的謙虛。(法語原文比較是這樣: 有人說鄧小平是謙虛的)
    🅰️Bondaz:正是,就外交政策而言,人們認為有必要隱藏自己的優勢,突出自己的弱點,等到合適的時機到來。正如中國外交中流行的一句諺語所說韜光養晦。今天,這一切都是為了在中國本身以及國際上展示實力。中國領導人不再擔心正面面對美國或歐洲。

    ❓主持人:請告訴我們共產黨一百週年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Bondaz:對於北京的政治領導層來說,發起這個黨的百年慶典以及共產黨的合法性是極其重要的。在過去的幾年裡,有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政治啟蒙:中國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彰顯共產黨偉大成就。例如,在國外支持共產黨及其成功的前總理或國家元首。

    ❓主持人:通過這些相片您可以感覺到,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中國的統治地位。然而,也有像法國研究人員Valérie Niquet那樣更細緻入微的觀點。她在她的最新著作中說,中國政權正在冒巨大的風險。中國需要持續強勁增長以保持這種制度合法性,但它摧毀了對政治和經濟改革的所有希望。但這種增長在未來幾年遠非確定。
    🅰️Bondaz:Valérie Niquet是絕對正確的,二十年前人們談到一個脆弱的超級大國。中國就是這麼脆弱。今天它在國際上相對孤立;與美國不同,它與其他國家沒有軍事聯盟,除了朝鮮。它可能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但在金融強國和影響資本流動方面遠遠落後於美國。中國的政治領導當然主要關注國家的經濟發展,因為對黨來說,它與民族主義一樣保證其合法性。自90年代以來,文件很好地表明,一直強調民族主義作為黨的合法性的新基礎。

    ❓主持人:您說中國是孤立的,但北京也有上海合作組織這樣的國際組織。也有關於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的討論。中國並沒有那麼徹底孤立。
    🅰️Bondaz:中國實際上在政治和軍事上都相對孤立,因為它不像美國那樣結盟。但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現有的國際組織中,例如聯合國,其中15個最重要的機構中有4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由中國外交官領導。中國支付了聯合國預算的第二大份額,同時中國奉行未來具有替代性和選擇性的多邊主義。它將提供新的合作形式,新的經濟交流形式,例如亞洲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銀行或長期存在但中國占主導地位的上海合作組織。

    ❓主持人:從川普到拜登。與中國的關係發生了哪些變化?
    🅰️Bondaz:美國的長期前景不會改變。川普政府以及拜登的現任政府都接受了與中國的對抗,只是方式發生了變化。正如紀錄片中提到的,川普大多是單邊的,習近平從中受益匪淺。從他上任就開始了。無論是在2017年訪問日內瓦期間、在Davos世界經濟論壇上還是之後在世界衛生組織。拜登政府更多地依賴與美國在印太地區和歐洲的盟友和夥伴的合作,美國與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首次四國峰會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主持人:我們下一部紀錄片是關於台灣。您認為世界可能因台灣而爆發大戰嗎?
    🅰️Bondaz:當然,我們不得不擔心與台灣的衝突肯定不會僅限於局部地區,因為美國可以以任何形式進行干預。還應該記住,避免台灣海峽的衝突符合我們歐洲人的利益。因此,歐洲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維持海峽兩岸的穩定和現狀符合自身利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_7hFEG1ZU

  • 中國的大學 在 生活Fun輕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0-20 02:45:54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傳統雨傘存在著諸多弊端,比如當遇到強風雨天氣時,雨傘會被吹翻、吹壞,搞得人狼狽不堪。

    進入室內,傘尖滴水也是煩人的問題。而現在,一群中國的大學生重新設計的雨傘可能徹底改變傳統雨傘的面貌,解決這些難題。

    據悉,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生工程師團隊設計了一種奇特的空氣雨傘,它沒有傘面,只有孤零零的一根棍,頗似一把權杖:


    Track: Kontinuum - First Rain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https://youtu.be/SKI1P2gEK54

    ▽ Follow Kontinuum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kontinuu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itsKontinuum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itskontinuum
    Twitter https://twitter.com/itsKontinuu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