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04/18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4月⠀
⠀
❶ Apple Music 透露每首歌付給創作者的價錢⠀
⠀
▍新手創作者的處境真的滿艱難的T T⠀
⠀
4/16(五) Apple Music 寫給創作者們一封信,指出消費者每播放一首歌一次,他們就會付 1 分美金(約台幣...
【04/12-04/18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4月⠀
⠀
❶ Apple Music 透露每首歌付給創作者的價錢⠀
⠀
▍新手創作者的處境真的滿艱難的T T⠀
⠀
4/16(五) Apple Music 寫給創作者們一封信,指出消費者每播放一首歌一次,他們就會付 1 分美金(約台幣 0.3元)給創作者,而其願意付給創作者的金額是 Spotify 的兩倍。⠀
⠀
但其實創作者並不會直接透過音樂串流平台取得報酬,也就是說每播放一首歌曲並不會讓創作者的帳戶裡完完整整的增加 1 分美金。因為音樂串流平台必須先向音樂版權的持有者(唱片公司和發行商)支付音樂的授權使用費,而音樂版權的持有人則會根據樂曲的錄製及發行協議,按不同比例再分給向歌手、作曲家、製作人等。⠀
⠀
在美國市場,主要的音樂版權被環球、華納與新力音樂三大業者壟斷,這三家公司持有 80% 的賣座歌曲,因此音樂產業的利潤大都集中在唱片業者手上。而音樂串流平台公司,勢必得提供創作者除了串流音樂以外,更多的營收管道,像是販售演唱會的票、周邊商品、廣告行銷等,才有可能進一步幫助到創作者。除了增加營收的工具外,另一個減少依賴依賴唱片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就是 podcast。⠀
⠀
目前 Spotify 有 1.55 億的訂閱戶,位居串流音樂平台的龍頭寶座,而 Apple Music 的訂閱者為 6,000 萬,連亞馬遜都表示其有 5,500 萬音樂訂閱用戶。音樂串流平台們為了信譽及爭取訂閱者們的好感,紛紛開始積極展示自己為友善創作者們的平台,但目前音樂串流平台的訂閱定價,還是以綑綁整體的服務為目標,還滿難直接回饋給單一的創作者們的。⠀
⠀
❷ SpaceX得標NASA 29億美金訂單 ⠀
⠀
▍登月任務重啟⠀
⠀
4/16日,NASA宣布SpaceX拿到「阿提米絲(Artemis)」一紙價值29億美金的合約,將由SpaceX執行建造搭載太空人的太空船以及月球著陸器,最快於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這次計畫將有兩名太空人(至少一名女性及有色人種),兩名太空人將在月表探勘一週左右的時間。⠀
⠀
大家絕對聽過1969年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由三位太空人執行月球探勘的任務,前後此項計畫大約耗資250億美金。那暌違了50年,這次的阿提米絲計畫要回到月球做什麼呢?⠀
⠀
50年前,人類對月球表面一無所知,在阿波羅計畫後,NASA詳細搜集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質化學成分等,並且探測了月球的重力、磁場,都讓人類對月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50年後,當初探勘的一小步,已醞釀成了今日的一大步,人類的眼界也開闊了不少——這次的任務不只是對月表進行探勘,最重要的目標是為了在月球長期生存做準備,並且將月球作為登陸火星的踏板。⠀
⠀
SpaceX在這次合約競爭中擠下了競爭對手Dynetics、Blue Origin。Dynetics是一家資訊公司,於1974年創辦,從軟體開發、飛彈設計到汽車行業都有涉足,2000年代後才踏入了航太產業;而Blue Origin大家或許會比較熟悉,正是亞馬遜大老貝佐斯創辦的太空公司。⠀
⠀
❸ 世芯訂單流失股價重挫⠀
⠀
▍紅色供應鏈的反撲?⠀
⠀
不知道各位腦粉對台股有沒有關注呢?以利編最近每天打開券商軟體都樂得合不攏嘴,看著大盤指數一天天創新高,自己那微薄的存款也終於有些起色。不過雖然整體股市看似歌舞昇平,畢竟是屬於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其中仍有不少暗流需要注意。例如上週剛遭遇嚴重打擊的電子公司世芯就是最好的例子。⠀
⠀
在4月8日,美國商務部對外表示由於中國科技公司飛騰信息所研發的超級電腦目前正由中國政府軍隊使用,嘗試進行飛彈彈道模擬的運算,因此需要被列入所謂「實體清單」的行列之中,並且斬斷該公司和美國的貿易往來。這份實體清單源自於川普時期的中美貿易戰,目的是防止紅色供應鏈過度侵入美國領土,因此凡是被列入實體清單內的企業,若超過一定比例的技術來自美國就會立刻被阻斷貿易。⠀
⠀
看到這裡想必有不少腦粉覺得困惑,究竟中國企業被封殺干台灣什麼事?雖然台灣在政治上仍未被統一,但商業上早已與中國脣齒相依,一旦出事便有可能造成連帶影響。像是本身負責積體電路相關芯片製造的台廠世芯,便因為其主要客戶之一是本次事件主角飛騰,而被迫斷絕出貨並損失高達近四分之一的營收。想當然爾,聽到如此噩耗的投資人們自然是嚇得落荒而逃,股價連續好幾天跌停鎖死,直到上周五才稍微緩和。⠀
⠀
以利編雖然本身並非受災戶,但這次事件也證明投資真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誰能想到先前表現優異的半導體公司竟會因為客戶而一夕之間風雲變色。所以在做任何理財規劃時仍需先考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才不會賺了小錢卻失了睡眠,每天提心吊膽的盯著股市看。⠀
⠀
▶文案 #腦編 #千層編 #以利編 🖋⠀
製圖 #YI編 🎨⠀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愛心、或是分享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當然別忘了追蹤 @big.brainhole,我們每週一、六固定分享商業新知🤯⠀⠀
📍更多商業時事請看 👉 #腦洞商業時事⠀
⠀⠀
#腦洞大開#bigbrainhole#腦洞商業時事#音樂#串流#平台#apple#spotify#火箭#月球#spacex#世芯#半導體#台股#股票#電子股
中國月球探測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維珍銀河開太空旅遊新時代 是福還是禍?
文章日期:2021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恭喜維珍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也預祝7月18日他的71歲生日快樂)創下太空旅遊壯舉,7月11日,乘坐他自己旗下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的團結號(VSS Unity)飛船,成為了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富豪(billionaire)!另一有太空夢的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去了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為布蘭森打氣兼送行;連輸了牙骱戰的另一富豪貝索斯(Jeff Bezos)也有發賀電,但他應該輸得有點不服氣;他也打算在7月20日,乘坐他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火箭升空,只差9日,更氣憤的是他必認為布蘭森未有真正進入太空。國際標準以100公里高空的卡門線(Karman Line)為界(貝索斯計劃升穿),但美國標準只是50英里,約80公里高度,今次布蘭森的團結號,最高點只飛至約85公里,所以美國認可他已到過太空,但不符合國際標準(其實也不奇怪,美國在任何事情上,都慣性採取雙標)!
隨着布蘭森今次的成功,正式打開太空旅遊(space tourism)的第一頁。整個旅程只1小時多,直上直落,未進入環繞地球軌道,無重狀態只歷時數分鐘,整個經驗其實較近似主題樂園的過山車!無論如何,布蘭森已號稱圓了人生之太空夢。况且這種極短的「差不多」太空旅程,最適合普羅大眾,毋須太多特殊訓練。乘客承受最大的壓力只約3g,比戰鬥機師高速轉向時承受的9g低很多,所以不需穿抗重力服(Anti-g suit)。
富豪太空遊具帶頭作用 碳排放量恐大增
維珍銀河收取的價錢也非常合理,只約25萬美元,全球能負擔此費用的人數以千萬計。布蘭森升空前,已收到約600名客人訂位,相信今次的成功後,必定客似雲來。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會活一次)心理驅使下,連我都有點心動!相對下,藍色起源的收費就昂貴很多,拍賣出一個將跟貝索斯同行的乘客座位,價錢竟高達2800萬美元!是否因為包含一個世界首富當伴遊溢價?
有分析師估計,現在太空旅遊業的價值已約2500億美元,未來將高速增長,到2030年,將升至8000億美元。除現階段這類無聊的「Space trip to nowhere」外,SpaceX和維珍銀河等,都有計劃發展較具實際運輸用途的次軌道太空飛行(Sub-orbital Spaceflights),如成功,北京飛紐約只需兩小時(大家請記住,即是說,比洲際導彈需時更短,因不需減速降落)!
太空旅遊當然吸引,但對地球有何影響?是否值得呢?布蘭森、貝索斯和尤其馬斯克,都自稱綠色戰士,支持環保和致力阻止氣候變化。但自從早前馬斯克大搞Bitcoin和Dogecoin等超秏能加密貨幣一役後,大家已知道他有點虛偽,經常自相矛盾和採取雙標。布蘭森自辯稱,他今次太空之旅的碳排放量,只約等如普通民航機來回倫敦及紐約,聽起來不算嚴重。但團結號今次航程200公里不到,倫敦及紐約來回距離約1萬公里,再者團結號只載6人,一般民航機載客近300人。有人計算過,團結號每乘客每英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2kg,對比民航機,平均每位商務艙客人每英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0.2kg,差距60倍以上!另外,大家要知道,普通飛行已非常不環保,每位乘客來回倫敦及紐約一次的碳排放量,已約等如人均開私家車1年!3名富豪上太空數次,對氣候變化影響當然不大,但有不良帶頭作用。如太空旅遊變得普及化,影響就將大很多!
題外話,最近看到一些有關郵輪污染空氣的驚人數據。原來一艘中型郵輪的懸浮粒子(particulate matter, PM)排放量,已等如100萬輛汽車!有個2019年歐洲研究報告顯示,只是一家嘉年華郵輪公司的47艘郵輪,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的排放量,已是2.6億輛歐洲汽車總排放量的10倍!簡直難以置信!原來即使最優質的郵輪燃料,含硫磺量也比歐盟汽車燃油標準高100倍。所以有人形容郵輪為利用最骯髒燃料推動的海上城市。除此之外,郵輪亦已儼然成為傳播各種病毒,包括新冠病毒(COVID)和諾如病毒(Norovirus)等的最佳實驗室。但近日見到有郵輪公司以抽獎遊戲,鼓勵市民接種疫苗,我建議大家參加其他較環保的抽獎遊戲,如商場消費券。其實近日已有人開始呼籲立法禁止郵輪旅遊。
火箭燃料噴出廢氣 臭氧層傷害難補救
言歸正傳,太空旅遊除對全球暖化有影響外,若火箭燃料包含端羥基聚丁二烯(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HTPB)和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更可對臭氧層(Ozone layer)造成難以補救傷害。藍色起源自稱對比維珍銀河的另一優勢正是火箭燃料,他們用氫氣,噴出廢氣只是水蒸氣,而維珍銀河使用化石燃料對臭氧層傷害高百倍!但亦有人指出,製造氫氣的過程中,通常亦會製造大量碳排放。
若然太空旅遊只是一種沒有實際用途的奢侈品,反而對氣候變化有害,那麼為科學而進行太空探索又值得嗎?我非常支持太空探索,像我經常說,如美中能合作尋找ET,若找到,人類肯定較團結。但不幸,美國不止無意跟中國合作,特朗普在數年前竟成立了全新的太空軍(Space Force)部隊,極可能是違反國際禁止太空軍事化條約的!
另外,即使要探索太空,技術層面上,人類航天員可說是多餘的,大大增加成本,甚至阻手阻腳。維持生命的系統非常昂貴和複雜,需要氧氣、食物和洗手間等,更麻煩的是太空人需要返回地球,對太空旅程的時間和距離都有極大掣肘(人類駕駛戰鬥機也面對同樣問題)。無人太空探測器(space probe)簡單和成本低很多,更可一去不返,探索太陽系以外的銀河系,科學價值高很多。數十年前,美國的穿梭機,雖曾風摩全球一段時間(周星馳都是靠它走紅!),但最後的結論是浪費了大量資源和好幾條人命,反而剝削了其他更有科學價值的無人太空探測計劃。諾貝爾得獎物理學家溫伯格(Steven Weinberg)甚至認為這是美國停止在得州興建超導超大型加速器(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SSC)的主因之一,亦自此把實驗物理學的領導地位,拱手相讓給了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
探索火星 為人類延續買保險
我唯一稍為支持的是人類探索火星,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原始探險和征服宇宙欲望,真正出發點是為人類延續買個保險。如人類逆轉不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大量動植物絕種,和不斷出現各種新型病毒,威脅人類生存,或更簡單,美國繼續盲目攻擊和抹黑中國,最終發生大規模核戰,地球受到嚴重輻射污染,到最後可能真的只可寄望移民火星。
這計劃的成功機會極微,科學和技術挑戰實在很多。去火星的距離比月球遠得多,旅程最少半年以上,途中很大機會遇上閃焰(solar flares),如太激烈,可能輻射屏蔽(radiation shielding)也沒用,足以殺死航天員。即使成功抵達火星,回程問題更大,因為雖然火星比地球小,但地心吸力為地球的38%,所以要頗大火箭動力才能脫離火星的地心吸力。最可行的計劃是另外發射火箭,把一大堆製造燃料的機器預送到火星,希望能夠利用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和水,提煉成為甲烷(methane)作火箭燃料,推動太空船回航之甪!佩服此計劃的想像力,但成功機會有多少?
若想長期留在火星殖民,如何火星地球化(Terraform Mars),是個更大雖題。火星大氣層稀薄,亦缺乏氧氣,表面溫度亦太低,有人科幻式建議利用太陽能(或核彈),把火星的極地冰蓋(polar ice cap)融化,製造大量二氧化碳,或更誇張地找方法把火星其中一個月亮推向火星,利用此撞擊製造大量二氧化碳!這些都是天方夜譚吧!
發達國家 應訂更進取負碳排放目標
即使能做到,需時最少數百甚至數千年。但美國似乎冥頑不靈,仍不斷把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戰邊緣,亦有可能美國對氣候變化不負責任,甚至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其實對發達國家而言,2050年碳中和目標是不足夠的,因為發展中國家缺乏能力支付各種技術的「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亦不應不公道地阻止他們遲起步的發展,所以發達國家應訂下更進取的負碳排放目標。面對這些巨大威脅,人類在地球上,還有多少時間呢?誰也不知道……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6376778390&issue=20210716
中國月球探測車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美國上半年持續在科技業打擊中國資金與企業,Biden對中國的全面反擊,沒有任何減緩的情況,中美雙方的互相攻防,未來很可能會更劇烈。」
日經新聞報導,美國總統Biden近期對中國科技公司進一步的打擊,粉碎了美中關係和中國企業在美營運前景,中國以為Biden上台可能改善雙方關係的期待落空,2020年11月Biden擊敗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總部位於紐約的美國中國總商會(CGCC),公布的年度調查發現,有39%的在美中國企業預期,美中關係將會改善,高於2020同期的33%;有25%受訪中國企業預期,美中關係會進一步惡化,低於2020年同期的30%。
這項調查共訪問了183家在美中國企業,調查時間介於今年3和4月間。CGCC研究主管Abby Li表示:「基於這項調查進行的時間,其結果並未充分和準確地反映中國企業對近來Biden所公布中國相關政策的感受。在Biden就任後,我們當然看到對於現任政府更可預測的中國策略的一些樂觀情緒,尤其是在訪問上述中國企業主管的時候。」
但在過去1個月,Biden政府發布了目的在反擊中國的幾項行政命令和其他行動,Biden在6月3日以因應中國軍方企業為由,簽署另1項行政命令,將59家中國企業列入投資黑名單。Biden於6月9日取消Trump時期禁止下載微信和國際板抖音(TikTok)的行政命令,但也下令對包括中國在內等「外國對手」有關連的應用程式(App),進行廣泛的安全評估。Biden政府6月24日禁止中國合盛矽業輸入1種關鍵的太陽能面板材料,指控該公司涉及新疆的強迫勞動。美國商務部6月23日則以同樣理由,將另外5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美國聯邦參議院6月8日也通過2500億美元綜合法案,資助美國在技術領導方面對抗中國,包括1900億美元增強美國的研發和技術,540億美元用於補助國內半導體產業。該法案將送交聯邦眾議院表決,通過後再交由Biden簽署成案,洛杉磯投資公司Wedbush證券首席科技策略師Brad Gastwirth表示:「我想Biden政府讓很多人嚇一跳,尤其是外國,因為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曾預期,他會像現在那樣對中國如此強硬。」
Biden政府今年1月以來的行動,尤其讓很多中國科技公司沮喪,後者原本希望Biden會改善逐漸惡化的美中關係,扭轉科技脫鉤趨勢,華府智庫「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會」全球創新政策副總裁Stephen Ezell表示:「Biden政府最近簽署的行政命令,是延續Trump政府的政策。」
Biden和Trump政府都以國安風險、保護美國用戶數據、恢復美國經濟活力為由,限制與中國某些公司交易,並打擊中國的特定技術,2人只有方法上的差別。
隨著中國近年擴展對太空事業的野心,不僅讓探測車首度登陸火星,6月中旬還發射火箭載送3名太空人登上中國的太空站,歐美社會擔心恐怕威脅美國「太空大國」的第一地位。對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局長Bill Nelson表示,其列支持「Wolf Amendment」永久化,排除中國參與國際太空站研究,Nelson呼籲,期盼科學、空間與技術委員會支持調漲NASA的2022財年預算,使美國在背景上能夠更利於與中國競爭;同時他在回覆中表示,將支持使2011年制定的Wolf Amendment達成永久化,此意味著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永遠不允許中國參與國際太空站或由白宮協調的聯合科學研究活動。
不過Nelson卻以消除過多的太空垃圾為由作解釋,「這並不代表我們(美中之間)找不到合作領域,在這些領域上可以消除太空資源互相碰撞的危險,並試圖減少太空垃圾。」
中國曾經與俄羅斯共同宣布將在月球上打造科學研究基地,除了完成透過發射火箭載送太空人,今年6月17日底更完成「天宮號」太空站的「天和號」核心艙成功對接,面對美國實施的「太空封鎖令」,宣示要走出獨立自主的道路。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27/2016967.htm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83929
中國月球探測車 在 老天鵝娛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老鵝嗑瓜時間
火星 我們來了d(`・∀・)b
美國航太總署(NASA)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成功登陸火星,成為NASA第二架成功登陸月球的大型探測器。「毅力號」同時順利傳回登陸後拍攝的首張地面照,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將是探索火星上是否曾存在生物體。
by阿鵝
【老鵝掃報】
《蘋果日報》
★ 陳時中:明年初全球解封 突破中國攔截 BNT允售我輝瑞疫苗
★ 「黑寡婦」珍娜李癌末 醫判定僅剩1年可活
★ 2千萬勞斯萊斯撞爛 副駕驚見「世新小昆凌」
《聯合報》
★ BNT承諾供台疫苗 死灰復燃?陳時中盼說到做到
20萬劑AZ何時來 仍賣關子
★ 抵制新法 臉書屏蔽澳洲新聞
總理莫里森痛批:「形同和澳洲解除朋友關係」
《中國時報》
★ BNT允供台灣疫苗 卡在代理權
陳時中稱外力介入導致簽約生變 刻意引導政治風向
★ 車用晶片缺貨 白宮致函求助台灣
王美花稱尚未收到信件 但問題已有改善
★ 歐嘉瑞請辭 中油董座看英系臉色
國公營事業董總 今年已3人離職
《自由時報》
★ BNT500萬劑疫苗仍會賣台灣 陳時中:一定排除萬難簽約
★ 明年新型學測 6科7節擬分3天考
★ 12年192億 產官合組半導體學院
★ 毅力號 今登火星 NASA探測器 將垂降登陸
★ 跨國色情集團 首腦是31歲美女 媒介至少50人赴美接客
★ 鹽水蜂炮 縮小規模照辦
動動手指輕鬆瀏覽一日新聞
✔️ 「#老天鵝娛樂」FB 👉🏻「追蹤」點選👉🏻「搶先看」
✔️ 手刀訂閱「老天鵝娛樂」YT頻道👉🏻👉https://lihi1.cc/cGDGe
✔️ 老天鵝專屬社團 #老天鵝的第一個家!不定期優惠好康社團底加👉搜尋👉「老天鵝的第一個家」
✔️ #鋼鐵鵝粉 現正募集中!👉https://lihi1.cc/e1Zhb/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