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 經濟學人:增溫3度地球將無安全之地》 {稿頭} 1) COP26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高峰會,11月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G20環境部長會議7月22、23日在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 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5 17:00:54
    有 567 人按讚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 經濟學人:增溫3度地球將無安全之地》

    {稿頭}
    1) COP26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高峰會,11月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G20環境部長會議7月22、23日在義大利拿坡里召開,會後公報同意努力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會加速行動達到目標,是首度G20承認增溫1.5度的緊急性,但就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或刪除補助化石燃料上,因為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反動,未能達成共識。7月24、25日51國在倫敦召開的氣候會議,同樣未能在淘汰燃煤上達成共識。

    2)頻繁極端天氣事件
    2021年1月西班牙百年暴雪。三月新南威爾斯百年一遇水災。五月莫斯科創60年高溫紀錄。七月歐洲洪水、北美熱浪野火、鄭州、印度和倫敦暴雨。氣候科學家們承認似乎已無法及時預測極端天氣的強度。

    3)全球暖化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加劇極端天氣,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指出,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氣溫上升3度,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氣溫上升4度,南北極冰層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二氧化碳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4)巴黎協定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還要實現中國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年零碳排。

    5)海平面上升
    「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報告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內文}
    聲音來源:Euronews主播(2021.1.11):「西班牙當局加速清理,超過百年來,該國有紀錄下最高降雪量。」

    聲音來源:7News Australiar記者(2021.3.20):「往下游處,位於新南威爾斯中北海岸的塔瑞鎮,淹沒水中,近20個海岸小鎮居民被要求撤離,創紀錄的降雨帶來豪大雨量。」

    聲音來源:Arirang News主播 (2021.5.18):「莫斯科5月中旬氣溫,出現60年來最高紀錄,這樣十分異常的亞熱帶高溫,通常出現在俄羅斯南部的夏季中旬。」

    聲音來源:ABC News主播 (2021.7.26):「美西野火極度危險,現在13州竄燒85處大型野火,空氣品質警告擴展到東岸,今天(7.26)稍晚波士頓才剛發布空氣品質警告。」

    聲音來源:DW News記者(2021.7.26):「在印度下了數週大雨後,吸滿雨水的山坡地液化坍塌,下方村莊整個消失。」

    聲音來源:Sky News記者 (2021.7.26):「不到一個月內,倫敦部分地區兩度經歷嚴重淹水,雷暴雨橫掃倫敦南部和東部。」

    暴雪、強降雨、野火竄燒、高溫破紀錄,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占據新聞版面,橫跨南北半球,極端天氣加劇的來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就是「全球暖化」,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就指,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3度的話,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地球將瀕臨失控的全球暖化,在這個未來,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聲音來源: Channel 4 News記者:「北極暖化的速度,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還快,過去30年來,北極以每10年增加攝氏0.81度的速度暖化,比全球均溫上升快三倍。

    氣候科學家 Emily Shuckburgh:「北極冰層融化,北極海洋會淡化,如果淡化後的海水流進北大西洋,會打亂洋流,對整個北半球帶來巨大影響。」

    2015年起草的巴黎協定,以工業革命前,也就是1850到1900年為基準,要求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理想狀況限制在1.5度以下,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影片旁白:「工業革命以來已經歷約200年,在這期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加,助長地球增溫,溫度上升邁向攝氏2度的半路中。氣候科學家表示超過2度限制的話,將會造成致命熱浪、乾旱和野火更頻繁,地球大部分地區將無法居住。」

    聲音來源:France 24記者:「氣候學家表示,如果目前的行為和污染持續不變的話,全球氣溫恐增加攝氏4度,將帶來更凶狠的天氣事件。」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4度的話,我們將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地球,南北極的冰都會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最新解凍後的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但即便在這裡,夏季也熱到無法種植作物,除了沿岸地區以外,沒有東西買,生產者也沒有東西可賣,移民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氣溫上升3度的地球,熱帶國家將熱到無法從事戶外活動,兩極冰層縮減無法逆轉,海平面上升的單位將以公尺來計算,上升4度,人類將上演生存大戰,那麼多國在巴黎協定承諾的減碳目標,對控制地球升溫有多少幫助?「氣候行動追蹤組織」估算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中國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零碳排也要落實。

    影片旁白:「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發現兩個顯著的問題,首先國家設定的減排目標,不夠大膽足以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且即使所有國家都達到減排目標,氣溫在接下來70年,估仍會上升超過攝氏2度,進入22世紀以後仍會持續增加。再者國家根本沒有達到減排目標,即便是保守的減排目標。」

    影片旁白:「如果我們繼續維持過去10年來的做法,地球氣溫最快在2040年就會達到上升2度的限制,可能在2060年達上升3度。唯有盡快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才能落實巴黎協定。」

    造成地球升溫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在這10年內,全球燃煤發電每年都必須減少14%,才能邁向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但剔除燃煤發電,一直是國際難以達成共識的議題,7月下旬在義大利拿坡里舉辦的G20環境部長峰會和在英國倫敦舉辦的氣候會議,在逐步淘汰燃煤發電上,都無疾而終。

    影片旁白:「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中40%來自煤炭,但氣候變遷還不是唯一的問題,髒空氣每年造成7百萬人死亡,相當於和抽菸一樣致命,燃煤釋放的污染物,會進入人體肺部,經由血管擴散,甚至進入腦部。」

    而且二氧化碳也不容易消失,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剩下的有一部分消失在岩層或風化中,要花上萬年的時間,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中心前主任 柳中明(2010):「未來我們所面臨的頻繁的兩種極端現象,會不斷出現。整體的溫度上升在未來的十年,現在可以預測到2020年,可以看到快速上升的情況。」

    2010年公開的氣候變遷紀錄片「正負2度C」,探討全球暖化的衝擊,當時預見的未來,現正發生中。聯合國旗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提出的內部報告指出,都會區經歷越來越嚴重的空污和極端高溫,沿岸地區面臨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引發的水災加劇。

    影片旁白:「還有其他11個沿岸城市,包括美國4個城市,都受到海平面上升嚴重衝擊,印尼首都雅加達已開始下沉,環境學家警告,三分之一的雅加達地區,未來30年內將被淹沒。」

    報告還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且在預期最糟糕的狀況下,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教授 N.H. Ravindranath:「短期來看,唯有因應氣候變遷做出改變,長期要減緩影響,基於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我想唯一辦法就是因應措施,如何進一步改善預警系統,如何提供更好的住房和基礎設施。」

    DW記者:「在1990年代遭遇嚴重水災後,荷蘭決定讓河流有更多空間,就像這條在馬斯垂克市旁的河流,在這個地區禁止興建任何工廠和房屋。」

    面臨頻發的極端天氣,能適應的國家就能生存下來,全球氣溫上升超過3度的話,地球將面臨無法逆轉的浩劫,無論國家強弱,恐都在劫難逃。

    https://youtu.be/8A954Ql6i_c

  • 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4 17:00:45
    有 1,157 人按讚

    《示威下的新冠悲歌》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緬甸疫情內戰。緬甸軍政府政變後,示威不斷,引入科興疫苗,抗爭者拒絕接受,鄰近印度,Delta病毒入侵,緬甸已從和平抗爭,走向局部地區內戰狀態。

    {內文}
    勇敢的緬甸人民,我們沒有忘記你們。2月1日,緬甸爆發軍事政變。5個月了,他們還沒有放棄推翻軍頭,軍頭也沒有放棄鎮壓。截至7月1日,已經有900人在鎮壓中喪命,包括醫生。

    醫生(暱名):人們稱醫生為英雄,出於我們在2020年抗疫的英勇表現。然而一夕之間我們成了罪犯,軍方治我們的罪。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救人醫病都不犯法,只有在緬甸救人會被治罪。
    香港大學環球衞生及發展講師/緬甸醫生 Phyu Phyu Thin Zaw:緬甸醫療體系崩潰了,當地新冠疫情完全失控。

    新聞片段:來自緬甸的流行病學家,提出警告。緬甸原本就是亞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緬甸醫療資源不足,難以應付新冠疫情,但還是拚命的跟上檢測,想辦法挽救患者性命,政府想辦法讓醫生護士接種疫苗,這些是政變發生前,1月的情況。在2月1日敏昂萊推翻民選政府後,所有抗疫措施全面停擺。政變前緬甸新增確診人數已有下降,到了3月突然降至每天不到20人,專家說,這是因為不再檢測的結果。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緬甸主管 Luis Sfeir-Younis:自2月1日起,緬甸進行的新冠採檢,一天不超過1000次。而在2月以前,緬甸每天平均檢測1.5-1.6萬人。

    你可以對病毒視而不見,但是他就在那裡,不會因為你的掩蓋而消失。終於,緬甸也出現了,和4月的印度,一模一樣的場景。

    新加坡CNA新聞片段:現在這成了緬甸的常態。人們四處排隊幫親人搶購氧氣,有人是因為有家人重病,有人是屯著以備萬一。醫生說,過去兩波新冠流行,氧氣供給都沒有出現問題,然而自6月開始的這一波流行,是更加致命,及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氧氣價格已翻倍,而且供不應求。軍政府已頒布命令,禁止店家對私人販賣氧氣,軍方下令氧氣僅准供給醫院,但仍無法阻止民眾屯積氧氣。

    印度WION新聞片段:近來在社群網站流傳一段,在第二大城曼德勒,人們爭搶免費口罩的影片,爭搶在曼德勒發放的免費口罩,再再反映出緬甸醫療慘況。

    新加坡CNA新聞片段:緬甸軍方掌權者敏昂萊駁斥,緬甸醫療氧氣供應不足的說法,他說這都是「假新聞」,意圖造成社會動蕩。緬甸也正在追上新冠疫苗供給數量,中國將提供200萬劑疫苗,俄羅斯也要提供200萬劑。俄羅斯還有意指導緬甸,讓疫苗可在緬甸在地生產。

    CNA緬甸特派 Leong Wai Kit:目前緬甸5500萬人中,只有不到200萬人打過疫苗,軍政府打算在年底前,為半數人口接種。據我得到的消息,緬甸的疫苗施打不如預期順利,因為醫療人員和志工仍在反政府罷工,再加上很多人不信任軍政府,不肯來打疫苗。

    有些人不來,因為他們已置生死於度外。CNN特派記者(Sam Kiley)隨著反政府軍,一路顛簸,來到荒山野嶺裡的大本營。

    新聞片段:這座以勝利女神為名的Camp Victoria,現成為全緬甸,推翻政府軍志士的大本營。有200多名來自緬甸各地的人,自願來此地接受軍事訓練,習得推翻軍政府的技能。他們是村民,是年輕上班族,還有很多人是學生,他們反對軍事政變,如今他們相信,眼前只剩下「起義」這條路可走了。

    欽民族陣線志工 Naing Htoo Lwin:這很悲傷,非常悲傷。軍政府殺了我們很多同胞,這個訓練營,讓我們有能力與軍政府戰鬥。

    新聞片段:負責訓練的是緬甸的欽民族陣線,他們長年來在緬甸境內尋求獨立,現在與被推翻的民族團結政府結盟。

    CNN特派記者 Sam Kiley:這些是才剛來參訓3天的新兵,他們將接受45天的訓練。包括演習,攻擊課程,以及各式武器的使用方式,然後就分散各地,投入反政府戰鬥。

    新聞片段:反判軍領袖說,接下來將會血流成河。

    欽民族陣線副首領 Sui Khar博士:我們已訓練超過1.5萬人了,還有很多人加入我們,規模還會更大,我指動員這群戰士的規模還會更大,流亡的民族團結政府,正在四處張羅武器給他們。(CNN特派記者 Sam Kiley:所以真的要發動內戰了,是嗎?)欽民族陣線副首領 Sui Khar博士:內戰就要開始了。雖然現在還在都市游擊戰形式,不過幾個月後,將升級為真真正正的內戰。

    打仗不是扮家家酒,反政府軍確實有槍,但是遠不及軍政府的飛機大炮。45天的訓練能有多少用?誰也無法給出答案。

    新聞片段:他們堅定認為這是為公理而戰。但是武器缺乏,訓練也不足。但是比起正義,他們更需要的是真彈實彈,才能推翻軍政府。若衝突持續,死亡的人數肯定會繼續攀升,直到有一天,你將算也算不清到底死了多少人...

    緬甸老師:我們要民主!

    新聞片段:這位年輕老師跑向我們,她聽到我們引起的騷動。

    (CNN派特 Clarissa Ward:妳說要民主?)
    緬甸老師:我們要民主。我們不要軍事政變。
    (CNN派特 Clarissa Ward:妳知道現在我身邊都是軍方人員,像這位就是。)
    緬甸老師:我不...我不怕,一點都不怕。如果我們害怕,我們人民,我們所有人,剛剛就沒人敢敲鍋碗瓢盆了。

    新聞片段:正如許多的年輕人一般,她認為她的未來被奪走了。

    緬甸老師:我們不想再回到黑暗時代,我們失去聲音,而我們曾擁有過10年的民主。我們是沒有武器,我們是沒有槍,我們有的只剩下聲音了。

    這就是緬甸人的困境,戰也死,不戰也死。

    緬甸民眾:請救救我們國家!

    新聞片段:一位女生走向我們,全身發抖。
    (CNN派特 Clarissa Ward:我感到妳很緊張,妳還好嗎?)
    緬甸民眾:是的,我們再也沒有安全,即使在夜裡,那些槍手,那些槍手會殺死孩子。
    (CNN派特 Clarissa Ward:我不想害妳惹上麻煩,我不希望妳因此被捕。OK?)
    緬甸民眾:謝謝妳。
    (CNN派特 Clarissa Ward:好嗎。)

    新聞片段:她明知道她的勇氣,可能會為她招來懲罰,但這就是一場,欲以柔弱勝剛強的反抗。

    https://youtu.be/6jG5GKQzNdg

  • 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3 17:00:54
    有 2,017 人按讚

    《泰國生產的AZ,負責出口台灣及馬來西亞、菲律賓,當地疫情失控,生產AZ疫苗2/3全扣留泰國,違反合約,拖累台灣等國》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1.
    泰國自四月初爆發第三波疫情以來,確診數頻頻破紀錄;原先破口來自於英國的變種病毒Alpha,但現在傳染力更強的Delta已經成為泰國主要的流行毒株。
    根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衛生局12號透露,正在監測七名同時感染Alpha和Delta變種的病患。這七個病例是在對曼谷一個大型建築工地進行檢測後發現的,在1737名工人中,有1327人檢測呈陽性,其中23.3%感染了Alpha,73.7%則感染了Delta。

    2.
    泰國疫苗接種計畫進展遲緩,主要原因是疫苗數量不足。
    泰國在野黨為泰黨就曾批評巴育政府,從一開始就押注在國產AZ疫苗。2020年末,泰國政府與AstraZeneca達成協議,計劃借助泰國"暹羅生物科學集團"的設備技術,在泰生產AZ疫苗,並號稱"年產2億,遠銷鄰國",讓泰國一舉成為"東南亞疫苗供應核心"。
    泰國反對派領袖塔納通之前就在網上公開爆料,指責泰國的疫苗政策是在"向王室企業進行利益輸送"!
    他說,泰國政府打一開始就認定了AZ疫苗,完全不考慮別國疫苗,將全部的身家性命全都寄託在與英國人的合作之上,孤注一擲,甘冒風險,原因是"暹羅生物科學集團"是國王全資控股的"王室企業",一旦這家企業獲得阿斯利康的技術轉讓,將會成為東南亞疫苗巨頭,得到大量的政府訂單,一舉扭虧為盈。
    反對派批評泰國政府放棄了"疫苗來源多樣化"的政策,錯失了搶購疫苗的良;結果代工產能出不來,等到全球各大廠商疫苗都被搶購一空之後,才慌忙訂購中國科興疫苗救急。
    有鑑於泰國疫情嚴峻,為確保泰國國產AZ供貨國內,官員14日表示,政府考慮限制國產AZ疫苗出口,引發疫苗保護主義疑慮。
    隔天,泰國衛生部副部長說,英國藥廠AstraZeneca已要求將原定出貨給泰國的6100萬劑新冠疫苗交期延長5個月,也就是延到明年5月才交貨,這恐令泰國緩慢的疫苗接種進度雪上加霜。
    阿斯特捷利康並未公開疫苗配發協議內容,但根據官網資訊,泰國廠的出貨供應數個東南亞國家,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同時也供應台灣。
    台灣向AZ直接採購一千萬劑疫苗,對於泰國將限制疫苗出口,台灣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會持續密切觀察和注意這發展,也與阿斯特捷利康保持緊密聯繫。

    3.
    超過77萬名泰國醫護人員在2月份都施打了中國科興疫苗,最近卻傳出有打了兩劑的醫護仍不幸染疫,比例為0.09%,仍引發科興疫苗保護力不足的疑慮。
    7月12日,泰國國家傳染病委員會批准混打中國科興和AZ疫苗,且下令各大醫院立即執行的決議,即第一劑接種科興疫苗,第二劑接種阿斯利康疫苗,接種間隔3~ 4週,旨在短期內增強免疫力,以保護一線醫務人員的健康安全。
    至於已經接種過兩劑科興的醫護人員,則安排接種第三劑AZ或是輝瑞疫苗作為加強針。

    4.
    世界銀行駐泰國代表處15日發布《2021年7月泰國經濟報告:經濟復甦之路》。報告中指出,世行對2021年泰國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4%調整為2.2%,主要原因是泰國第三撥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消費低迷、旅遊業復甦緩慢。同時指出,疫苗接種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報告指出,新冠疫苗接種是泰國經濟復甦的關鍵因素,對恢復泰國經濟支柱產業--旅遊業,以及刺激國內消費至關重要,但泰國政府的疫苗分配工作進展緩慢。
    總理巴育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為5000萬泰國民眾接種疫苗,形成全國的群體免疫。但從目前的疫苗接種情況來看,這一目標很難達成,這將影響旅遊和消費的復甦。

    {內文}
    暹羅暖武里基金會執行委員會 Peiruch Sudtoop:我們不知道今天還會不會有更多遺體送來,我們的火葬場運作得不是很順,因為不間斷使用已經過熱了。假如我把棺材放在裡面,不用按下按鈕就會自燃,這就是真相。

    自從今年4月初爆發第三波疫情以來,泰國暖武里府這間寺廟的火葬場就一直不停運轉,至今已經舉辦了超過上百場的新冠患者喪禮。由於政府要求寺廟不得拒絕為往生的新冠患者舉行火葬,僧侶們只能蓋括承受,結果導致這間寺廟的焚屍爐屋頂過熱,起火崩塌。而這只是泰國疫情失控的縮影。

    CNA新聞片段:泰國的新冠疫情描繪了一幅嚴峻的景象,因為幾乎每隔一天就有紀錄被打破。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新病例,每天都有幾十人死亡,醫院的病床很快就擠滿了人,醫療系統已達到極限。
    公共衛生部現在提出了為期兩週的嚴格封鎖,類似於一年前大流行初期的封鎖。這將意味著限制跨省流動,關閉不必要的業務,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也意味著盡可能呆在家裡。

    泰國正遭遇Alpha與Delta變種病毒夾殺的威脅,根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衛生局12號透露,正在監測七名同時感染Alpha和Delta變種的病患。這七個病例是在對曼谷一個大型建築工地進行檢測後發現的,在1737名工人中,有1327人檢測呈陽性,其中23.3%感染了Alpha,73.7%則感染了Delta。
    雖然同時感染兩種變異株並不代表患者的情況會更嚴重,但醫學專家憂心,具有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異株將取代Alpha,成為泰國主要的流行毒株,更不能排除混合感染病例,恐導致新變種病毒出現。

    疫情形勢不樂觀,導致泰國醫療及篩檢量能瀕臨崩潰,而政府從6月7號開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也因疫苗短缺,幾近牛步。關鍵之一,就在於負責代工AZ的暹羅生物科學集團,產能不足。按照協議,暹羅生物科學集團一年要生產1億8千萬劑AZ疫苗,其中1/3供應給泰國,另外2/3供應給台灣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然而暹羅生物科學集團6月2號交付給泰國政府的首批AZ疫苗,僅有180萬,台灣訂購的AZ疫苗也延到7月7日才交貨,數量僅有62萬劑。眼看國內疫情延燒,為了自救,彭博社等皆報導泰國政府將依循印度限制AZ疫苗出口。

    泰國國家疫苗研究院主任 Nakorn Premsri :有兩個重要議程需要考慮,一是國家疫苗委員會會議批准了供應新冠疫苗的框架。根據疫苗委員會的決議,2022年關於新冠疫苗採購1億2千萬劑框架。此外還決議讓疾控司和國家疫苗所加快採購疫苗,實現2021年1億劑次目標。二,考慮公共衛生部根據2018年疫苗安全法第18條的通知草案,臨時確定2019年冠狀病毒疫苗出口到(泰)王國以外的比例。會議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並考慮了影響,因此會議通過了發布本公告的原則。泰國有進行洽談,疫苗生產商給出的分配方針是,大約占生產能力的三分之一,因為我們的訂單量大約是總產能的三分之一。因此,疫苗生產商將在每個時期交付不少於三分之一產能的疫苗。

    儘管官員並未提及可能的出口限制額度,但路透社解讀,泰國一旦實施疫苗出口管制,將進一步推遲包括台灣、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國的疫苗接種進度。泰國在野黨為泰黨就曾批評巴育政府,從一開始就搞砸疫苗管理工作,先是因為押注在AZ疫苗,未採購保護力較高的莫德納與輝瑞;之前大量採購的中國科興疫苗,如今也傳出有醫護人員接種兩劑後仍染疫的消息,雖然比例僅有0.09%,仍引發民怨與擔憂。在疫苗短缺,疫情又煞不住的情況下,泰國衛生部12日宣布,全民接種計畫即日起採用科興+AZ混打的方式,冀能增強民眾的抵抗力。

    聲音來源 泰國PBS電視台記者:泰國紅十字會新興傳染病健康科學中心負責人Tiravarhi Matuta博士與BionTech的病毒學家安南博士進行了一項聯合研究,他說,兩劑牛津AZ疫苗可以使人免疫,中和抗體水準超過90% ,對抗暴力的delta變體。研究表明,兩次劑量的科興加上一次劑量的AZ,比單獨接種兩劑科興疫苗能更好地預防Delta感染。但醫生說,效果沒有比施打兩劑AZ來得好。

    聲音來源 臨床病毒學卓越中心朱拉隆功大學博士 Yong Poovorswan:鑑於當前的大流行情況,我們不能等待12週(打第二劑)。我們需要快速獲得免疫力,所以通過混打疫苗只需要6週(如果有效的話),我們可以獲得與12週幾乎同等的高免疫力,所以這是對泰國最有利的(方式)。

    至於已經接種過兩劑科興的醫護人員,則安排接種第三劑AZ或是輝瑞疫苗作為加強針。泰國政府採取非常手段,無非是為了達成總理巴育120天後開放國門的目標,只是這波防疫行動來得太慢,不僅再度重創泰國經濟,更波及望穿秋水,苦等疫苗的近鄰。

    CNA泰國特派 Saksith Saiyasombut:現在看來,到10月份泰國重新開放的目標似乎非常遙遠,儘管他們最近剛剛啟動了所謂的普吉島沙盒試驗,在那裡,接種過疫苗的遊客可以跳過檢疫,在島上漫步兩週。這仍然不受曼谷和周邊地區以及南部地區最新(禁制)措施的影響。包括普吉島在內的泰國其他地方,不僅受到最嚴格限制措施影響,重新開放國家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疫苗接種,速度仍然非常緩慢;接種第一劑的甚至不到總體14%,甚至不到4%的人打過第二劑,完全接種。在年底前完全70%的全民接種目標,這似乎非常遙遠。當然,這些都增加了巴育將軍政府的壓力。在過去的幾個月裡,許多人責備和指責他們做得不夠。但隨後總理也表示,"經濟損失和醫療系統損失之間需要均衡。"但現在規模似乎正在向另一個方向傾斜。因此政府不得不採取所有這些(禁制)措施。不過有必要關注實際(確診)數字會下降多少。

    而台灣的AZ疫苗,AZ英國總公司是否可以從其他國家調度,也左右著台灣解封的進度。

    https://youtu.be/lv1soI8z8zk

  • 中國好聲音2020線上看youtube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2-27 22:15:11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羅娜把堂姊玻莉留在家裡,一家四口出門家庭旅行;
    旅途回程中,羅娜一路提心吊膽,始終擔心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答案即將揭曉,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驅使她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羅娜心想:該拿什麼來換呢?
    小孩嗎?她的老公布壬登?
    還是,她自己?但她隨即又領悟,對了,
    「也許在這樣一種情況,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

    結果羅娜好容易捱到到了家,撞見的居然是來諾和玻莉的邂逅──
    對,玻莉沒自殺;
    而且來諾意外來訪(對,就是那個正和羅娜精神出軌的秘密情人來諾),
    遇見了獨守家中的玻莉。他們正彼此調笑,
    看來如此愉快,情事正在醞釀,幸福彷彿唾手可得。
    羅娜突然恍然大悟:
    對啊,那就是,那就是上帝自她懷中取去的代價啊!
    代價就是她和來諾之間的小祕密,隱密而終未實現的純真之戀。
    所以從此以後,伴隨著她對先生布壬登的微小不滿,
    她將徹底沉落入婚姻生活的墓穴,深埋其中;
    她的美貌將再無用處,不會再有韻事,不會再有追求,不會再有戀曲或任何戀曲之暗示。
    而她如此年輕;
    在未來,在她的美貌與青春逐日凋萎的漫長時日裡,不會再有任何事發生。
    那將是她的冀盼,她的失落,
    她的幸福與不幸福,她向上帝討價還價的最終結算。
    然後她聽見她的女兒(四歲的伊莉莎白)的聲音,隔著窗戶,隔著庭院──
    彷彿隔著他們長日漫漫的後半輩子傳過來。艾莉絲‧孟若這樣寫:

    伊莉莎白又叫了:「媽咪。來。」然後其他人也叫──布壬登和玻莉和來諾,一個接一個,叫她,取笑她。
    媽咪。
    媽咪。
    來這裡。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在北溫哥華,他們住在柱樑式房子裡。那時她才二十四歲,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

    對,週日下午,天光晴好;
    她如此年輕,風華正茂,
    然而她的一生居然已經結束。伊格言如此分析:

    這收尾極端恐怖:許多年後──「這發生在很久以前」,
    作者孟若將時空突然擲向一遙遠而無可逆反之未來,若無其事地暗示時間已過了很久;
    「那時她才二十四歲」──
    也許,她現在已六十四歲,或七十四歲,或八十四歲,
    數十年光陰飛逝,沉重至幾乎若無其事;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就那麼一句話一個句點嘎然而止,
    無解釋,無延伸,這是真正的舉重若輕。
    許多年後,當不再年輕的羅娜回想起這一切,
    當我們終於領悟我們當年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一切已然太遲。

    這是〈柱和樑〉,孟若老太太的時空技術。
    這突如其來的時空切換讓我們瞬間對一輩子裡和上帝的討價還價進行了結算。
    事實上,也唯有把時空尺度拉大,
    才能真正對一個人的生命進行結算,不是嗎?
    放棄一輩子所有的風流韻事,你感覺如何?
    你覺得可惜嗎?但有穩當可靠的家庭生活不好嗎?
    那算是幸福還是不幸呢?
    那其實既幸福又不幸福,對吧?
    然後伊格言說,他額外想到的是,
    孟若老太太會不會對自己的生命進行結算呢?他這樣寫: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出生於1931年,幾乎一輩子生活在加拿大南安大略小鎮。
    六十年來她維持著規律的寫作生活,日復一日。
    她或許不是具有狂野爆發力或想像力的那型,她過得與她筆下那些小人物們的凡常哀喜並無二致。
    但她知道生命的祕密就在其中,喜悅與悲傷,快樂與無奈,滿足與遺憾;那是常態。
    在生命的長流中,或許即便是諾貝爾獎皆如此輕盈,輕得不值一提,
    幾乎沒頭沒腦像個隨機事件。
    或許孟若老太太在年輕時也曾試圖和上帝討價還價過──
    我想至少在當時,上帝不曾允諾她什麼,或即使有也拒絕透露。
    她不會知道。
    那時,她對討價還價也還是個新手。
    我們每個人都是。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