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聊經驗 #6個給大學生不後悔的建議
⠀⠀⠀⠀⠀⠀⠀⠀⠀⠀⠀⠀
筆者希望給大學生的6個建議——願你不會再錯過及後悔
⠀⠀⠀⠀⠀⠀⠀⠀⠀⠀⠀⠀
「對未來感到迷茫?先唸研究所還是先就業?自己適合什麼工作?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知道怎麼充實自己?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到你
⠀⠀⠀⠀⠀⠀⠀⠀⠀⠀⠀⠀
1️⃣...
#大學生聊經驗 #6個給大學生不後悔的建議
⠀⠀⠀⠀⠀⠀⠀⠀⠀⠀⠀⠀
筆者希望給大學生的6個建議——願你不會再錯過及後悔
⠀⠀⠀⠀⠀⠀⠀⠀⠀⠀⠀⠀
「對未來感到迷茫?先唸研究所還是先就業?自己適合什麼工作?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知道怎麼充實自己?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到你
⠀⠀⠀⠀⠀⠀⠀⠀⠀⠀⠀⠀
1️⃣關於研究所:我該讀研究所嗎?海外的學校比較吃香?
是否要就讀研究所,相信是每一個大學生在臨近畢業的時候都會有疑惑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會因為要面對工作而感到害怕,為了逃避工作而去讀研究所等等…,唸研究所畢竟要耗費金錢,又同時要花1~3年的時間,這個學歷必須帶來足夠的增益效果,這個ROI(投資報酬率)才值得,如果你是以下幾種情況,那麼是可以考慮讀研究所的:
⠀⠀⠀⠀⠀⠀⠀⠀⠀⠀⠀⠀
-轉換跑道及方向:
原來的科系不好就業,或是原來的科系並不是自己想要從事的工作(例如原來唸的是社會人文科系,但是未來想從事行銷的工作,可以再去唸一個與商科相關的研究所)
⠀⠀⠀⠀⠀⠀⠀⠀⠀⠀⠀⠀
-將學歷重新鍍金:
原本的學校可能是私立學校,或是排名不夠靠前,在求職市場上學校的招牌不具競爭力,想去的公司對學歷的要求較高等等(Elaine也是因為這個考量而進一步深造,如果不是頂尖的學校,是很難進入知名的科技公司的)
⠀⠀⠀⠀⠀⠀⠀⠀⠀⠀⠀⠀
-追求更好的晉升:
有一些公司針對大學生及碩士生是兩套薪資體系,又或是碩士/博士的學歷更容易被提拔,為了職業上長期的發展,唸個碩士是有必要的
想去海外發展:想去美國、中國大陸或是其他國家發展,但是對當地市場不熟悉,台灣的學歷在海外求職上可能也會遇到困難,那麼先成為在地的學生,多積累經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個也是Elaine當初考量的原因之一,在不了解當地市場的情況下貿然求職的話,是比較有風險的選擇)
⠀⠀⠀⠀⠀⠀⠀⠀⠀⠀⠀⠀
-朝著學術領域沉澱:
以後想要做老師、學者,在專業學術領域上仔細鑽研的話,那可能碩士學歷都不一定足夠,要考慮唸個博士了呢
⠀⠀⠀⠀⠀⠀⠀⠀⠀⠀⠀⠀
👉沒有想清楚就讀碩士,反而會付出巨大的金錢和時間成本
⠀⠀⠀⠀⠀⠀⠀⠀⠀⠀⠀⠀
(…)
⠀⠀⠀⠀⠀⠀⠀⠀⠀⠀⠀⠀
6️⃣關於成績:一定要排名前幾名才可以嗎?
這個問題可能要根據你未來的規劃而定,可以初步分為直接工作和讀研究所:
⠀⠀⠀⠀⠀⠀⠀⠀⠀⠀⠀⠀
-直接工作:
排名並不是特別重要,但是成績還是要保持在不錯的水準,例如各科成績維持在85分以上(GPA在3.5以上),因為有些公司在應屆生入職的時候也會要求看成績單
⠀⠀⠀⠀⠀⠀⠀⠀⠀⠀⠀⠀
-讀研究所:
成績好是必要條件,排名靠前則更加分,不管是申請台灣的學校還是海外的學校,在申請書中附上成績單已經是必備的流程之一,尤其海外的學校還會看你在校的GPA分數,或甚至拿著你的成績單對你提問的情況都是有的
⠀⠀⠀⠀⠀⠀⠀⠀⠀⠀⠀⠀
👉無論是要就業還是唸研究所,在校成績都不能太差
⠀⠀⠀⠀⠀⠀⠀⠀⠀⠀⠀⠀
7️⃣總結及建議
大一新生剛脫離高中的苦海,對於大學生活充滿了各種嚮往,當然會想要放鬆一下,對於這類文章可能都沒有太大的感觸,或是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時間
⠀⠀⠀⠀⠀⠀⠀⠀⠀⠀⠀⠀
但是,有些事情一旦錯過了就難以挽回(例如一段感情,又或是成績單),大一大二不重視成績,將來在大三大四想要申請研究所的時候,卻因為成績不夠優秀而錯失最想要的學校。」— #FB:台灣女孩闖大陸
⠀⠀⠀⠀⠀⠀⠀⠀⠀⠀⠀⠀
💡本文選自 #觀點放送
⠀⠀⠀⠀⠀⠀⠀⠀⠀⠀⠀⠀
➡️ 全文看這裡: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5385/
➡️ 全文連結在主頁bio!
⠀⠀⠀⠀⠀⠀⠀⠀⠀⠀⠀⠀
#大學 #大學生 #大一 #研究所 #就業 #建議 #大學生看選文
中國大學商科排名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決定台灣未來的SiC、GaN
2021/1/11(一)大家早,我是 LEO
.
■ 什麼是SiC 及GaN
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現在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全新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相較於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的矽(Si)、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的砷化鎵(GaAs)相比,承受更高電壓,電流更快通過,具有低耗能等優點,兩者都被稱為未來半導體界的明日之星。
.
也許有些人還不知道什麼是半導體,一般的材料導電或不導電(絕緣)分成導體與非導體(絕緣體),半導體它厲害的地方在於,將它施加電壓時就會導電、不施加電壓時就會絕緣-不導電,導電與否的能力就是由材料的傳導性質所決定,光是這個發現就得了一個物理諾貝爾獎。
.
碳化矽、氮化鎵兩者都是未來半導體的關鍵材料,節能減碳的趨勢,各種未來的新興產業,快速充電、車用LiDAR、資料中心、無線充電、電動車、太陽能發電、直流電網、充電樁…等應用都需要高轉換效率的功率半導體。
.
■ 寬能隙半導體
為什麼碳化矽(SiC)、氮化鎵(GaN)被稱為「寬能隙半導體」,因為它的能隙是Si的三倍多,崩潰電場是Si十倍多,能隙(bandgap)決定了半導體的崩潰電場,就是能承受住多大的電壓,能隙越寬,越能耐高電壓、高電流、高能源轉換效率,矽的能隙寬約是1.17 eV,SiC的能隙寬為3.26 eV,GaN的為3.5eV。
.
兩者相比氮化鎵能隙更寬,電子遷移率更高,但熱導率卻更低,耐輻射性能也更優異,被認為更有機會實現低導通電阻、高開關速度的材料。
.
■ 全世界競相押寶發展
日本是全球第一個研發氮化鎵的國家,去年10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傳出全力發展氮化鎵,5年內撥款90兆日圓 (約25.2兆台幣),動用國家隊力量,資助研發氮化鎵的大學與企業。
.
但是,目前碳化矽發展比氮化鎵更成熟,市場研究機構Yole Developpement估計,到2025年SiC元件市場營收將佔據整體電力電子市場的10%以上,同時GaN元件的營收比例則會超過2%。
.
SiC元件的知名供應商包括意法半導體(ST)、Cree/Wolfspeed、羅姆(Rohm)、英飛凌(Infineon)、安森美(OnSemi)以及三菱(Mitsubishi Electric),GaN元件的主要供應商,包括PI (Power Integrations)與英飛凌,還有新創公司Navitas Semiconductor、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EPC)、GaN Systems與Transphorm。
.
■ 領頭羊科銳Cree的決心
目前全球SiC龍頭Cree美商科銳,過去30年原本是 LED的領導廠商,全球排名第三,2018年起轉型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材料,並出售LED賺錢業務,下定決心,立志在成為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元件領域的強權,2018年EPS -2.81元,2019年 -3.62元,2020年 -1.78元,跨入SiC後大量資本資出,甚至虧損累累,但是最近一年卻飆漲 137%,股價更飆上121.67美元,創歷史新高。
.
由此可見市場現在高度期待的是未來電動車、5G、軌道交通、電網、太陽能的廣泛應用,甚至有朝一日全面取代矽基半導體,試想虧錢就飆成這樣,如果開始獲利,股價可能會漲到外太空。
.
目前SiC元件最成功的市場領域在電動/混合動力車市場,GaN元件應用於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快速充電應用,將成為未來五年的成長主力,Tesla Model 3就採用意法半導體(STM)的SiC半導體模組。
.
■ 台灣半導體射月計畫
不管是日本、美國、歐洲、甚至中國都全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並列入145計畫,除了電動車、節能應用,SiC跟國防、航太有都關係,Si元件工作溫度上限是攝氏100度,SiC可以到200度,特殊設計可以到300度。
.
SiC抗輻射,可應用在核電廠,NASA也應用在太空科技上,這種技術國外不可能轉給台灣,政府要求工研院投入研發,成功後把技術和人才完全移轉給漢磊與嘉晶,因為當時只有他們率先投入,這就是台灣的半導體射月計畫。
.
■ 漢磊、嘉晶佈局最早
經過8年多的耕耘、著墨最深,領先其他廠商,嘉晶(3016)是國內唯一有能力量產4吋、6吋碳化矽磊晶及6吋氮化鎵磊晶的公司,擁有磊晶專利技術,品質也獲得國際IDM大廠認可。6吋碳化矽晶圓已在試產階段,客戶端電動車需求最大,只要通過驗證,就開始出貨、貢獻營收。
.
漢磊(3707),它的650伏特高壓氮化鎵已經通過電動車的車用標準認證,並且開始逐漸導入,吸引國外與台灣多家電動車相關業者洽談合作,未來電動車對SiC、GaN有很高的需求,就連環球晶董座徐秀蘭也表示:估計未來十年內第三代半導體,複合成長率不會輸給現有矽晶圓。
.
國際IDM大廠英飛凌、瑞薩、意法半導體,車用營收占比明顯攀升,禁售其柴油車的趨勢就在眼前,國際IDM廠庫存降低,委外代工將更為明顯,甚至漲價,營運動能一路旺至今年上半年,漢磊及嘉晶將優先受惠!
.
此外,中美晶(5483)投資35億元,入主砷化鎵晶圓代工廠宏捷科(8086),投入氮化鎵的製程開發,期望能達成互補效應,發展潛力也值得關注。
.
📊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更多 2021年的明星產業,領先市場挖掘鮮少人知的潛力股,請按讚分享更多好朋友,讓團隊知道你看過了~也想知道更多 😃
.
🌞 Line群組〈點網址〉
https://lihi1.com/jjjwf
🌞 Telegram 即時訊息
https://t.me/stock17168
中國大學商科排名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處新聞 OIA News】臺北大學與義大利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締結姐妹校
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Libera Università Internazionale degli Studi Sociali,LUISS)創於1966年,為義大利工業聯合會(Confindustria)下屬之頂級私立商學院該校位於羅馬市的市中心,其所屬的政治、經濟及法律三個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在義大利甚至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為義大利社會及國際管理階層提供了大量的高貭素人才。設有3個學院,分別為經濟學院、法律學院、政治經濟學院,分布在4個校區。於布魯塞爾、中國北京、上海及越南河內設有聯絡辦事處,全校人數約6,600人,在校教師約530人。目前有大約190個學生交換合作協議,赴外交換生超過720人,來校交換生超過600人。2013年義大利Censis排名中該校政治科學排第一,法律和商科第二;義大利國內私立大學第1名;全球商管學系排名前1%;全球政治科學系排名前100;2016年被義大利國內知名媒體SOLE 24 評為綜合實力第一的私立學校,甚被譽為”義大利的哈佛”。
2019年亞太教育者年會,該校主動與國際事務處國際合作組顧嘉安組長聯繫並表達約訪意願,雙方於年會中見面。該校國際副校長Prof. Raffaele Marchetti於2019年6月5日親自來訪本校。締約後,將有機會進行暑期營隊、學生/教師交換合作,未來朝向雙聯學位計畫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