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古代刑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古代刑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古代刑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古代刑法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萬的網紅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今天犯罪了嗎:韓愈怎麼死的? 韓愈,字退之,768 年生、824 年逝世,他的文學造詣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在他死了一千多年後,以為台灣作家寫了文章描述韓愈怎麼死的,結果就被法院認為犯誹謗死者罪。難道韓愈過了一千年有辦法從墳墓裡爬出來、甚至游過台灣海峽嗎? —— ► 韓愈怎麼死的  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敦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寶庫,更被譽為「中世紀的百科全書」。2014年香港文化博物館首次與敦煌研究院合辦「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廣受歡迎。這次我們很榮幸可以與敦煌研究院再度合作,透過數碼化保護技術的成果,結合敦煌出土文物、石窟藝術和嶄新的多媒體節目體驗,帶領觀眾深入認識敦煌文化的內容,細味佛國世...

中國古代刑法 在 老黃/ 低階多拿脂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16 14:48:20

新疆75事件 相信很多人都聽聞新疆有一個 #維吾爾族再教育營 是中國政府為了阻止新疆人獨立抗爭所設置的洗腦機構 但很少人知道事情的起源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簡單敘述.. 事情發生在11年前位於廣東的玩具工廠 維吾爾族長期遭受漢人打壓 在工作中雙方起了口角 漢人散播一個謠言說有位女工人遭受維吾爾人性侵 ...

  • 中國古代刑法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2 22:40:58
    有 943 人按讚

    #你今天犯罪了嗎:韓愈怎麼死的?

    韓愈,字退之,768 年生、824 年逝世,他的文學造詣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在他死了一千多年後,以為台灣作家寫了文章描述韓愈怎麼死的,結果就被法院認為犯誹謗死者罪。難道韓愈過了一千年有辦法從墳墓裡爬出來、甚至游過台灣海峽嗎?
    ——
    ► 韓愈怎麼死的
    
    1976 年,台灣作家郭壽華,以筆名「干城」,在他發行的《潮州文獻》半月刊以「韓文公蘇東坡給與潮州人的觀感」為題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寫道:
    
    「韓愈為人尚不脫古文人才子怪習氣,妻妾之外,不免消磨於風花雪月,曾在潮州染風流病,以致體力過度消耗,及後誤信方士琉璜鉛下補劑,離潮州不久,果卒於琉璜中毒。」
    
    文章刊出後,韓愈的第三十九代孫韓思道非常生氣,覺得他的超級曾祖父名譽受損,於是提起自訴,主張郭壽華涉嫌犯「誹謗死者罪」。
    ——
    ► 一定誹謗死者?
    
    刑法第 312 條第 2 項是這麼規定的:「對於已死之人犯誹謗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
    
    韓思道為了證明他真的是韓愈的子孫,拿出了韓氏家譜、韓文公後裔家族世系表。當時的警大圖書館有一本《河南省孟縣誌》,也真的記載「韓思道是韓愈的第三十九世孫」。另外,韓思道也提出「韓文公後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關防」,法院請故宮鑑定後,確認是真品。

    綜合這些證據,法院認定自訴人韓思道真的是韓愈的第三十九代子孫。
    
    被告郭壽華則主張,「風流病」兩個字不是現代的「性病」,而是指中國古代文人的浪漫習氣。不過,法院認為,「染風流病」會讓一般人有個大膽的想法,郭壽華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所以認定郭壽華有誹謗韓愈的故意。
    
    1977 年,台北地方法院判決郭壽華有罪,處罰金三百元。郭壽華不服上訴,也被高等法院駁回,全案確定。
    ——
    ► 已經有罪?
    
    法院的判決,邏輯上來說沒有錯,因為刑法真的就這麼規定。
    
    不過很多人可不這麼想。
    
    當時著名的法學者薩孟武投書聯合報質疑,「韓思道是不是韓愈子孫的正當性」這件事在法律上的正當性。畢竟韓愈也死了一千多年,在這一千年間的中國動亂非常嚴重,傳到韓思道手上的族譜,可靠性非常值得懷疑。

    薩孟武更質疑,「直系血親」的認定,必須要有醫師開立的證明文件。韓思道手上的家譜,是 1913 年編修的,上面甚至還註記「自唐迄今千有餘年,屢遭兵火,家譜無存,相傳文公二十四代孫玉珍」,韓思道到底是不是韓愈的「直系血親」,更值得懷疑了。
    
    撇除這些,侮辱死者罪是 1930 年代制定的法律,目的是保護「遺族或社會對先人的虔敬情感」,字面上來說,死了一千多年的太祖當然是法條規定的「先人」,如果被侮辱或是誹謗,子孫提告似乎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有需要動用到刑法來處罰嗎?
    ——
    #法律白話文運動 #韓愈 #搶救國文大作戰

  • 中國古代刑法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0 14:00:01
    有 79 人按讚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3月20日
    地點:廣東省城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真相:中国百姓在鸦片战争中的角色

    作者:雷邺羡
     
    清政府武器落後、腐敗無能,是教科書總結輸掉鴉片戰爭的原因,但是戰爭不僅是政府之間的事,更是國家之間的較量,那麼非政府的民間力量,即老百姓在這場戰爭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一、事出有因
      
    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當東方還在帝國時代緩慢爬行的時候,西方先後開始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現”。意識形態大幅改變的西方人開始追求享受商品和商品帶來的巨額利潤。
      
    第一批開拓者是葡萄牙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們來到中國,並在四年後佔據澳門為殖民地開始貿易。看到葡萄牙人掙錢後眼紅的西歐各國,也紛紛開始與中國貿易,這裡有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
      
    1606年荷蘭人將茶葉帶入歐洲,不過歐洲人並未對它有興趣,直到英國人再將茶葉帶回歐洲並大力推薦後,茶葉才成為歐洲人日常消費品。從1685年到1759年,英國人從中國採購的茶葉由8萬多磅增長到269磅,增長了30 多倍。(全球的人性是必然想通的,在一個地方被人認可,在其他地方也應是這樣的,當年英國人推薦茶葉和1996年互聯網人推薦互聯網,還有2005年銀行推薦理財,做生意的哲學看來是古今一致的)。
      
    在英國人的努力下,茶葉成為中國出口到歐洲的最大宗貨物,占歐洲從中國進口商品的50%以上。英國也成為歐洲對華貿易的主力。到十八世紀末,英國對中國的貿易輸入值已占西歐諸國總值的90%左右,輸出值為70%左右,英國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進出口國。
      
    雖然海外貿易給中國帶來大量的經濟實惠,不過明清兩代的統治者並不知曉這些,他們更在乎自己統治的安全性。明清兩代大部分時間都實行海禁,主要是怕海內外勾結顛覆政權。
      
    這種情況下,作為對華第一大貿易國的英國就想與中國政府正式開展貿易合作。不過,當時西歐諸國戰爭不斷,英國人無力東顧。
      
    政府靠不上,商人們就自己動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一個叫洪仁輝的英國商人,假冒英國的四品官,通過賄賂知府靈毓2500西班牙銀元,在不到幾周的時間內,就讓乾隆看到了這個英國商人的信件。(都說外國人不懂中國文化,大概不懂的人多是外國百姓和部分假學者,在歷史上以商人為職業的洋人對各國的文化貌似都懂得很)。
      
    信上,洪仁輝希望中國多開通商口岸,且提高洋人在華的生活待遇。在清前期,洋人來貿易就如同囚徒一般。他們只能和特定的十三行交易,而且被重重機構管制。在中國人眼中,他們是待宰的肥羊,是被敲詐勒索送銀子的人,可以生存就夠了,還妄談待遇!
      
    對涉外事件敏感的乾隆,為了王朝的安全和體面,下令徹查此事。最後的結果是,凡是涉嫌此事的人員,多被處死,洪仁輝本人在澳門被囚禁三年。
      
    這件事讓英國人認為必須正式互訪,才能開展貿易合作。1764年經過工業革命成為海上霸主的英國人有力量正式訪問中國。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一封英國人來拜乾隆八十大壽的帖子放到了乾隆的面前。(在中國不知道英吉利這個國家在哪的時候,英國人卻知道中國的最高統治者要過80大壽,這不僅僅是科技的勝利,更是控制環境的文化的勝利)
      
    二、對立已久的朝廷和百姓
      
    1793年7月,英國使團抵達中國第一片土地舟山,眼前看到的情景並不是傳言中富庶繁榮、禮貌謙和的大國,到處都是觸目驚心的貧窮,人與人之間關係冷漠,毫無道德可言,官員與百姓的關係即緊張又匪夷所思,而且差距極大。
      
    使團成員到舟山之後,便換乘由清政府提供的船隻逆白河而上。他們的記載中這樣描述道,房屋基本都是泥牆平房並用茅草蓋頂,老百姓都消瘦的可憐。為我們服務的中國人,總是爭搶我們的殘羹冷炙,還有用過的茶葉,之後對我們千恩萬謝。
      
    在每天的航行中,都有看熱鬧的中國人,有一次特別多,使得河道擁擠不堪。有好些人多的小船不慎翻船,但是卻沒人想去救他們,我們想去救人,但中國的水手說船快停不下來,我們就眼睜睜的看著好多人淹死,而其他人無動於衷。
      
    皇帝給了我們很多豬羊,由於太多,有些死掉的豬羊就扔掉了,但是中國人卻哄搶這些屍體。事實上,凡是能吃的中國人都吃,包括腐爛發臭的食物。到處都是死嬰,好多死嬰在街道和河道中,但是中國人都熟視無睹,就如同看到死狗的屍體一樣,不,也許死狗的屍體會讓他們更值得注意一下。
    在開往天津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些導航員和縴夫,中國的官員很爽快的答應了。本以為他們會高價懸賞,沒想到他們非但不出錢,還強迫一些人背井離鄉服苦役。這些中國人嚇壞了,跪在地上哀求,官員們則用刑法,這些人最後不得不順從。
      
    不過這些表面順從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在沒有官員的時候非常活潑歡樂,一旦官員出現則呆若木雞。雖然表面上他們答應服苦役,但是私下裡卻不斷的逃跑。他們表面的恭順是為了不受刑法,不過私下裡卻充滿了對官員的仇恨。
      
    在從天津到北京的行程中,每一站都改由官員接待使團。官員們每天吃幾頓飯,而且極其奢侈,大多數都會被扔掉。他們大多是胖子,而且主要的工作就是吃。這些人的房屋極其豪華,和普通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中國的貧富差距之大,是我們見過的最厲害的國家。這裡所有的富人幾乎同時都是權力所有者。中國人的財富積累主要是靠權力來豪奪。中國的專制是超經濟的,經濟永遠屈從於政治。窮人處在官吏的淫威之下,他們沒有任何訴苦伸冤的機會。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做官便是他的宗教。
      
    使團在獲得第一手資料後,又綜合法律、政體等多方因素得出中國人的困苦,除了人口壓力這一自然因素以外,其主要原因是落後的文化控制方法帶來的專制主義。
      
    專制主義摧毀了中國人的財產安全,從而摧毀了中國進步的因素。進步只有在一個人可以不受干擾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時候才能發生。但中國首先考慮的是皇帝的利益,中國只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三、為自己腸胃奮鬥的中國百姓
      
    專制主義不斷的摧殘著中國的老百姓,終於為了吃飯爆發了白蓮教、天理教起義。不過起義失敗,專制主義繼續橫行。它不僅繼續摧殘著老百姓,還限制著中英貿易。
      
    1840年為貿易開打了鴉片戰爭,中國人戰敗,準確的說是滿族人領導的軍隊戰敗。雖然割地賠款,但是對於老百姓而言卻有了新的改善生活的方法。
      
    清咸豐八年(1858年)為修改不平的條約而來中國的英國艦隊,在去往天津的路上遇到很多中國農民,每當船隻停靠後,很多農民都會匍匐在河邊,大聲喊叫“大王好,請下船統治我們”。
      
    英國艦隊的成員指出,某些農民會追蹤者艦船,而他們的身上看不到一點敵意。偶爾船迷失了方向,或者陷入河道的爛泥裡。我們會請這些農民幫忙,之後用銅錢和餅乾等酬謝他們,他們都非常的高興。有時法國人會扔些小錢到農民堆裡,看他們爭搶。
      
    英軍的翻譯會和當地的中國人聊聊,之後他們發現,多數的中國人對清政府並不是很忠心,對敵對的太平天國也沒有什麼興趣。對於中國的內戰,他們其實漠不關心,最關心的是怎麼能吃飽肚子。
      
    兩年之後的清咸豐十年(1860年),為了繼續擴大成果,洋人又來了,但是這次為了一次性取得重大成果,軍隊人數龐大的多。為了維護後勤,同時節約成本,洋人雇傭了三千廣州人來做後勤工作。
      
    軍需官這樣描述這些人,他們月薪9元,每日的口糧有米和肉,他們受金錢的誘惑而和他們的政府作對。他們勤奮、脾氣好而且對中國北方人沒有同情心。
      
    同上次一樣,路上還是有得到報酬的農民提供説明,甚至在戰鬥區域,為了討好洋人得到錢財,被清軍強制服役的一些苦力提供了清軍的陷阱、防禦工事和兵力佈置。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 中國古代刑法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07 20:00:00
    有 412 人按讚

    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腰斬的是誰?

    知史編輯組

    現代社會都在爭辯死刑是否應該存在,不過在古代死刑是十分常見的。砍頭,喝毒藥之類等,這都是比較人道的,而有一種死刑因可以算是慘烈之最。這就是腰斬!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把人從腰部一分為二,斬為兩段,僅憑想像我們都能感受到那幅慘絕人寰的畫面,還有受刑之人那種不能承受之痛苦,實在是非人類所能及也!因場面太過血腥,所以後來腰斬此刑法就被取締了。那麼最後一個遭受腰斬死刑的犯人是誰呢?他就是曾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兩朝為官的翰林侍講學士的俞鴻圖。

    俞鴻圖(-1734年),字麟一。雍正十年五月,俞鴻圖被皇帝欽點為河南學政。後來遭到河南巡撫王士俊彈劾,稱其考試不公,貪贓舞弊,有欺瞞聖上之嫌。此奏摺引發雍正龍顏大怒,於十二年三月親批俞死刑,後被執行腰斬。根據林濤《正說清朝三百年》一書稱,俞鴻圖是中國最後一位處以腰斬的人。由於行刑場面太過淒慘駭人,連雍正聞之都於心不忍,此後被皇上下旨廢除腰斬刑法。因此俞鴻圖也就成了被腰斬的最後一個人。到底為什麼俞鴻圖有這麼淒慘的下場呢?其實俞鴻圖依仗自己出身好,目中無人。從來都是我行我素,這種孤傲個性引起了許多同僚的不滿,這裡面就有河南巡撫王士俊。俞鴻圖擔任的河南學政是「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任職期間,均保持提學任職以前的品級,與督撫平行,不問本人官階大小,在此期間皆按欽差待遇。學政雖為大官,不過巡撫一職地位還是要高於學政。但俞紅圖自恃為顧命欽差,平日裡言行舉止間都不自覺要壓河南巡撫王士俊一頭,這就引起了王士俊的強烈不滿。正好有人反映給王士俊一件事,引起了他高度重視,說是俞鴻圖身為學政高官,但有以權謀私的嫌疑。有考生花高價銀兩從學政府購買考題,然後在院試中拔得頭籌,實乃徇私舞弊之舉。王士俊聞報不動聲色,讓屬下暗暗查明詳情。

    應該說俞鴻圖咎由自取,本來就該吸取的教訓卻沒能記住,因為在雍正五年他曾以編修出任江西鄉試副主考時,就被人告發收受舉人的牌坊銀。後來多虧雍正不做計較,只給了個革職留用的不痛不癢的處分,不久即官復原職。雖然此後俞鴻圖也行事倍加小心,每到一府,就下令緊鎖試院,還令手下僕從分做內外兩班,各司其職,不許交頭接耳,也不許擅自出入試院,手段雖然嚴厲,卻可惜用人不當,被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

    俞鴻圖的小妾本是一個貪慕虛榮之人,動輒不菲的花銷讓她常常感到俞給的錢遠遠不能滿足自需,而其下人投其所好,想出了洩密試題給考生的發財捷徑。主僕想法不謀而合,很快達成協議,於是乎,背著俞鴻圖,手下一干人等做起了販賣試題考卷等攫取巨額利潤的不法勾當。屢屢泄題和徇私舞弊,致使那些學業往往一竅不通之徒都被錄取,久而久之,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敗壞的影響。一時間流言蜚語四起,人們都痛斥俞鴻圖納賄徇私,而俞鴻圖聽罷卻不以為然,他以為自己清者自清,何須多做解釋。然而官場險惡,人心叵測。俞鴻圖的大意失察和沒有重視卻被別人鑽了空子。河南巡撫王士俊查明此事後,於是在五月上疏奏言俞鴻圖考試不公,貪贓舞弊,敗壞民風,表中還詳細列舉了一系列條款。 當時的大清王朝重視科舉制度,對其中的舞弊行為懲治嚴厲。所以很快雍正下旨,俞鴻圖被革職查辦。審訊伊始,俞鴻圖的家人僕役就把自己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但是為了逃避責任,這些人都異口同聲咬定所作所為都是俞鴻圖愛妾的授意指使。這下俞鴻圖百口莫辯,雖說自己並不知情,但愛妾已經簽字畫押,還在自己家裡搜出巨額賄銀,可謂人贓俱獲。雍正十二年三月,刑部擬定俞鴻圖死罪,而他的父親戶部侍郎俞兆晟也因此被兒子牽連入獄。

    行刑當日,場面實在淒慘駭人。據說斷為兩截的俞鴻圖尚有意識,用手沾血寫下七個「慘」字,邊寫邊喊。其慘嗥聲撕心裂肺,令人不忍卒睹。

  • 中國古代刑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9-07 08:00:00

    敦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寶庫,更被譽為「中世紀的百科全書」。2014年香港文化博物館首次與敦煌研究院合辦「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廣受歡迎。這次我們很榮幸可以與敦煌研究院再度合作,透過數碼化保護技術的成果,結合敦煌出土文物、石窟藝術和嶄新的多媒體節目體驗,帶領觀眾深入認識敦煌文化的內容,細味佛國世界和平凡眾生的故事。科技在文物保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敦煌研究院在數碼影像紀錄、三維信息提取、虛擬現實重現,以至透過互聯網和多媒體節目作推廣方面,都是內地博物館界的先驅,而且取得了顯著成績。是次展覽有超過100組展品,透過西魏時期極具代表性的285窟、以數碼技術展現的虛擬洞窟和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圖」壁畫、文物文獻、多媒體互動裝置及影音節目等,全方位介紹敦煌的歷史和藝術內容。展覽期間,本館將於一樓聚賢廳展出敦煌音樂文化相關的展品。
    莫高窟第285窟位於九層樓以北,西魏開鑿,中唐、宋、西夏、元重修,窟內北壁有西魏的大統四年、五年(即公元538、539年)發願文題記,說明此窟建於此時。它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也是早期內容最豐​​富的洞窟。窟形呈平面方形,覆斗形頂,西壁開3個圓券龕,南北壁各開4禪窟。前室西壁門上為第286窟、門北為第287窟,甬道和前室壁畫為五代重繪。西壁主龕內塑坐佛一身,脅侍菩薩兩身,兩側龕塑結跏坐禪僧像。北壁四禪窟內畫有禪僧像;窟頂四披繪飛天、雷神、飛廉、朱雀、烏獲、開明、伏羲、女媧等,邊沿畫山居禪僧像35身;西壁龕外畫供養菩薩、諸天、神將、力士;南北壁壁畫上下分段,各段分組,各自內容獨立,但又有總體佈局:上部畫伎樂飛天12身,奏樂或散花,飄逸多姿,氣韻生動;下方一橫幅故事畫《五百強盜成佛》,畫有戰爭、受審施刑、剃度等場面,為我們提供了古代兵器、刑法、建築、服飾等形象資料;中部畫佛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下部畫藥叉。北壁上部畫說法圖八鋪,每鋪下方有願文和供養人,中部畫佛和菩薩。東壁門兩側畫觀無量壽佛,下畫供養人,並有願文榜題。所繪人物身體修長,俊秀,眉目疏朗傳神。繪畫技法上是西域藝術風格與中原藝術風格相結合,題材上包含了中國與印度的傳統神靈。因此窟開鑿於東陽王元榮任瓜州刺史之時,史載元榮曾在莫高窟造一大窟,故有專家認為此窟為東陽王窟。整個洞窟畫面紛繁複雜,但卻統一在“禪修”這一主題當中。
    第61窟又名“文殊堂”。建於五代947~951年間,元重修,窟主曹元忠。覆斗形頂下方四角龕內,畫四大天王像,為五代洞窟的特征。東壁以及南北壁東側下方分別繪回鶻公 主、於闐公主、曹氏女供養人像。主室中心佛壇為背屏式馬蹄形佛壇,背屏上僅殘存主尊文殊所騎獅子像尾。此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畫是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圖,這是敦 煌壁畫中規模最大的山水人物圖,也是最大的全景式歷史地圖。此圖長13米,高3.6米,畫中詳細描繪了東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圓五百裡的山川地形 及社會風情。圖中所繪城郭、寺廟、樓台、亭閣、佛塔、草廬、橋梁等各類建築一百七十多處,是十分珍貴的古代建築史料。
    博物館為參觀人士提供免費的導賞服務。除特別註明外,導賞服務毋須預約,歡迎到指定的集合地點即場參加。每團人數約20人,先到先得。有關惡劣天氣的緊急安排,請按此參閱詳情。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180 8180。
    下午12時45分至1時45分及下午3時15分至4時15分(每日,博物館休館日除外)
    下午12時45分至1時45分、下午3時15分至4時15分及下午4時30分至5時30分(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