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刺繡歷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刺繡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刺繡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刺繡歷史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香蕉貓。Banana Cat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 New Arrival !! 奧地利點針刺繡 緹花布包 🎉 官網走起 ☞ https://bit.ly/3gSqGkG ⚫ 納紗繡,是世界上久負盛名的 #珍貴繡種 在歐美稱為PETIT POINT; 日本稱為プ チ ポ ア ン; 中國曾稱戳紗、穿紗,現代稱為納紗。 ⚫ 在歐洲,納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12集 佘鄉景寧 攝製組來到景寧佘族自治縣,走進大山深處的佘族村寨,田野間聆聽美妙山歌,品嘗特色佘家菜肴,感受佘族人待客之道,尋訪山間各式廊橋,感受廊橋之鄉的獨特魅力。 中國畲鄉之窗,位於景寧縣城西南部秀麗的大均鄉,距縣城12公里,景區歷史文化蘊含深厚,畲族風味濃郁,自然風光優美...

中國刺繡歷史 在 香蕉貓。Banana cat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0:36:54

- 🎉 New Arrival !! 奧地利點針刺繡 緹花布包 🎉 ☞ #官網店面上架完畢 ⚫ 納紗繡,是世界上久負盛名的 #珍貴繡種 在歐美稱為PETIT POINT; 日本稱為プ チ ポ ア ン; 中國曾稱戳紗、穿紗,現代稱為納紗。 ⚫ 在歐洲,納紗繡的歷史很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

中國刺繡歷史 在 胡金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43:47

9月新書預告 繼《紫禁城裡很有事:明清宮廷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後,王一樵博士最新作品《流轉的紫禁城:世界史視野下的明清宮廷文化》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教師):雖然我們現在比較關懷平等,但有些地方就是樞紐,不能否認,紫禁城即有這等舉足輕重的政治及文化地位。本書運用明清檔案及域外使臣記載,讓我們...

中國刺繡歷史 在 台灣服飾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21:23

|#清領初_中期──官員補褂(常服)| ⠀⠀⠀ ◆福建分巡臺灣道 ⠀⠀⠀ 這邊選擇的官職是「臺灣道」,是清代台灣未建省之前的最高官職之一。 ⠀⠀⠀ 「道」(又稱「道員」)是清朝時,「省」與「府州」之間的一個類似於行政區的規劃。道員的權力凌駕於臺灣「府」之上,但仍受福建省管轄。 ⠀⠀⠀ 「臺灣道」的位...

  • 中國刺繡歷史 在 香蕉貓。Banana Ca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6 12:00:23
    有 10 人按讚

    -
    🎉 New Arrival !! 奧地利點針刺繡 緹花布包 🎉
    官網走起 ☞ https://bit.ly/3gSqGkG
     

    納紗繡,是世界上久負盛名的 #珍貴繡種
    在歐美稱為PETIT POINT;
    日本稱為プ チ ポ ア ン;
    中國曾稱戳紗、穿紗,現代稱為納紗。
     

    在歐洲,納紗繡的歷史很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洛可可時代,
    是奧地利女皇瑪利亞及女性貴族們寵愛的繡種,
    甚至成為皇族和貴族的象徵。
     

    納紗繡的精美,源於它獨特的手工技藝,
    運針時,須以經緯線縱橫交叉形成的格目作刺繡的基礎,
    在經緯線交叉處,斜納一小針,
    即稱為:“打點繡”,這就是基本針法。
     

    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
    32/GG規格的紗,要繡1024個點;
    40/GG規格的紗,要繡1600個點;
    24/GG規格的紗,要繡576個點。
     
    每一幅繡品都是由以微米為單位的千千萬萬個小彩點組成!
     
    如此精湛的工藝,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歷史上都曾為宮廷顯貴佔用,成為其顯赫身份與社會地位的象徵。
     
    ■■■■■■■■■■■■■■■■■■■■■■■
     
    ☞ 店址 : 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9巷11號 (捷運中山站)
     
    ☞ 時間 : 每週一14:00~21:00 週二至週日12:00 ~ 21
     
    < 資料來源 : https://bit.ly/3DzTxDZ >

  • 中國刺繡歷史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21:00:05
    有 2 人按讚

    【將對萬里長城的想像與崇敬都寫在鋼筆上】

    讓你發出「wow!好厲害!」讚嘆聲的萬寶龍向萬里長城致敬系列鋼筆。

    萬寶龍高藝術性系列作品,將實用的書寫工具轉變成一件件充滿藝術氣息的作品。這次要透過古老與創新工藝的探索,以及珍稀精美材質的運用,以充滿藝術的風格呈現迷人的歷史與文化主題。

    最新推出的高藝術性系列是為了向中國的萬里長城致敬,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人造建築,同時也是世界八大奇觀之一。

    系列作品設計靈感擷取自與長城悠久歷史相關的文化主題,並運用各種形式,包括:金飾工藝、手工雕刻、上漆、上釉、真絲刺繡、寶石鑲嵌和金屬鏤空雕刻等精湛工藝,闡述這一令人屏息之古代防禦性建築的文化影響力,以及三個建造萬里長城的朝代:秦代、漢代和明代。

    #有音樂盒的鋼筆
    限量款1—明·龍吟萬里
    設計靈感源於明代的藝術品,Au750實黃金筆蓋和筆身密鑲藍寶石、紅寶石、碧璽和鑽石,色澤從黃色和紅色到藍色與青綠色,生動地呈現龍的形象。筆尾內設置了巧妙的微型音樂盒,並密鑲藍色藍寶石,該音樂盒演奏的音樂係源於編鐘的聲音。

    鏤空手工雕刻Au 750實金筆蓋,頂端鑲嵌一顆4.69克拉明亮式切割鑽石,其設計猶如龍爪緊握著鑽石。移動式筆夾上的立體手工雕刻描繪了中國的守護獅,這個傳統的瑞獸與長城一樣均具有強大的守護象徵。

    #是毛筆也是鋼筆
    限量款5—明·琺藍瑞彩
    明朝的藝術和文化有著蓬勃的發展,因此有許多傳統藝術作品孕育而生,而這些藝術作品也將高度的中國文化與現今的時代連繫在一起。

    使用掐絲琺瑯和內填琺瑯工藝,賦予筆蓋和筆身鮮豔的裝飾,令人聯想到精緻的明代彩繪琺瑯花瓶。鏤空和手工雕刻的筆蓋頂端靈感源於皇帝冕冠,內鑲嵌1.8克拉明亮式切割鑽石,設有特別開啟機制。

    筆尾的毛筆是本款書寫工具的一項獨特特色,採用松鼠毛製作,並塗覆半透明亮漆加以固定。此部分可以換成真正的毛筆,故書寫工具可以當作中國的毛筆使用。筆夾鐫刻立體的中國傳統守護獅之圖案,如同長城一般,被視為強大的守護象徵。採用珍貴卡拉哈里碧玉製作的可旋轉筆身環,鐫刻源於定城磚傳說的精美圖案,同時也是眾多長城傳說之一。

    #孟姜女的故事刻劃於鋼筆
    限量款10—漢·流金絲路
    漢朝皇帝希望透過不斷擴建長城,以抵禦外域長久以來的威脅,並保護當時甫建立的東西方文化與貿易通道—絲綢之路。限量款10以絲繡工藝為主軸,致敬此古老貿易通道的名稱起源。

    筆身飾以精美的手工金線刺繡圖案,生動地描繪漢朝建造的雄偉長城。筆蓋鑲飾以實金金線繫固的珍珠母貝飾片,珍珠母貝是當時流通於絲綢之路的一種物料,設計靈感源於漢代皇帝下葬所著之金縷玉衣。筆蓋頂端為書法家所使用的硯臺,並經過萬寶龍重新詮釋設計;採PVD鍍膜的墨盒鑲飾白色鐵氟龍材質的萬寶龍六角白星標誌,四周流動著墨汁,最上方以藍寶石水晶玻璃密封。

    筆尾上半部鑲嵌黑色藍寶石與鑽石,末端的毛筆採用山羊毛和人造毛製作,並塗覆半透明亮漆加以固定。Au 750香檳金色實金筆夾鑲飾木質嵌片,並以鐳射刻印中文字,靈感源於中國古時候用於繕寫或描繪的狹長竹簡。以珍貴卡拉哈里碧玉製作的旋轉式筆身環鐫刻精美的圖案,內容與孟姜女的傳說有關。

    #BeautiMode #萬寶龍 #鋼筆 #萬里長城 #Montblanc

  • 中國刺繡歷史 在 Ne.Sens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8 20:00:02
    有 3 人按讚

    LANVIN|SS21「Fuses Chinese And French Culture」
    Shop the Collection:https://shop.ne-sense.com/collections/lanvin
    -
    2018 年初被中國復星集團收購的法國奢侈品牌 Lanvin ,於上海的豫園,舉行了 2021 春夏系列實體大秀。創意總監 Bruno Sialelli 也特別預先將2021春夏時裝系列的造型搭配好,並重新演繹了創始人 Jeanne-Marie Lanvin 標誌性長袍風格 “Robe de style” 作為開場白。Bruno 似乎在回顧品牌之初的歷史時,也順道帶大家認識 Jeanne。
    -
    而 LANVIN 最新 2021 春夏男裝系列,同樣添入了多種致敬創辦人 Jeanne 的元素,將裝飾性藝術融於服裝,像是花卉及鳥獸印花等元素、亮片刺繡、印有 Logo 的圖案鈕扣,及紙傘、流蘇、鍍金的飾品等,似乎滲透到整個系列的每一寸細節中。此外,模特兒不僅走在豫園的蜿蜒伸展台上,亦宛如讓整場秀流露不少夜上海風情,同時也呼應 Jeanne Lanvin 於 1924 年設計的中式風格,並結合 “la Femme et l’Enfant” 的品牌經典剪影輪廓,搭載出百年歷史與現代風情的全新火花。
    -
    LANVINA 春夏21「Fuses Chinese And French Culture」男裝系列已於網路商店與實體店面發售。

  • 中國刺繡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25 08:00:00

    第12集 佘鄉景寧 攝製組來到景寧佘族自治縣,走進大山深處的佘族村寨,田野間聆聽美妙山歌,品嘗特色佘家菜肴,感受佘族人待客之道,尋訪山間各式廊橋,感受廊橋之鄉的獨特魅力。
    中國畲鄉之窗,位於景寧縣城西南部秀麗的大均鄉,距縣城12公里,景區歷史文化蘊含深厚,畲族風味濃郁,自然風光優美,江南古村韻味別致,是集自然與人文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麗水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意為「刀耕火種」,一個遷徙拓荒,游耕的民族,人到哪兒就耕種到哪兒,哪座山頭無人住,就去哪兒,所以畲族也稱「山哈」,意為居住在山裏的客人。距縣城十二公里的大均村就是一座典型的畲村,它雖不是座落於山頭,但不缺山水!村口的一千多年的古樟樹,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遠遠就能聞到淡淡的香氣,它見證了大均古村千年來的榮辱興衰,人間的繁華和蒼涼。村頭廣場畲族的婚禮體驗馬上就要開始了,選出來的新郎,伴郎和大舅都已就位,一場別具風情的婚慶議式即將開始……畲族姑娘打着「幸福吉祥」之意的手勢出場,獨特的畲繡服裝令人驚嘆!《赤雅》記載:「劉禹錫詩,時節祀盤瓠是也,其樂五合,其旗五方,其衣五彩,是謂五參。講述的就是畬族刺繡,用刺繡來表達畲族人民的情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情感!姑娘們已經嚴陣以待,等待挑聘禮的伴郎和新郎,在畲族伴郎真不是那麼好當,攔門、舉禮、喝寶塔茶、脫草鞋、借鑊、殺雞、撬蛙、對歌、對盞、留箸、留風水、行嫁、拜堂、傳代、回門,最後還得搶雞籠!迎親隊伍來到婚禮主場,畲族姑娘先甜甜的迎客歌歡迎迎親隊伍的到來。伴郎要先喝三杯「山哈酒」當然喝酒不是這容易就喝到的,女方會派出兩位姑娘用力拉扯住聘禮,伴郎使勁往前,擔不得離肩,另一位伴郎可幫忙後面推,可謂是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可以進入廳堂,大舅主坐新郎伴郎分坐兩旁,畲族姑娘端上「寶塔茶」,5個茶碗疊成寶塔狀,伴郎用嘴銜取塔頂一碗,將餘下4碗分發4人,仰脖喝乾茶水,難度指數略低雜技藝術。當然還有猜謎借炊難度低點的,但是還得靠酒量,猜對猜錯畲族姑娘都會默默地給你一碗「山哈酒」。接下來「搶雞籠」伴郎要從從女方眾人的圍堵中搶到雞籠,而畲旅姑娘千方百計不讓他搶到雞籠。雞籠在姑娘手上拋來拋去,兩位伴郎輪番上陣使出洪荒之力才搶到雞籠。伴郎臉上還有得被抹上兩道鍋巴灰,入選鄉隨俗,要娶到畲族姑娘還真不易,為試探男方的誠意和機敏,在新郎見到姑娘前,新郎還得過男女對歌這關,歌曲不難,隨性而出,有點兒音樂細胞可都能過關。鞭炮聲,嗩吶聲,敲鑼打鼓聲,迎親隊伍抬着花轎熱熱鬧鬧往新郎家走去,我們想沾點喜氣的簇擁着跟上。漂亮的新娘子會給客人們表演茶藝,那嫻熟優雅的動作甚是優雅,淡淡的茶香四溢,如畲歌唱道「人情流(留)在碗中央,我郎接茶未在行,也知這茶真好吃,人情盡好水會香」!

  • 中國刺繡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8-09 08:00:00

    椰田古寨始建於2001年9月,占地50畝,擁有員工276人(其中安排下崗再就業人員100人,安排農民工110人)人,累計投資7800萬元(景區建設單位:海南陵水谷田旅業有限公司),是我縣重點發展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我縣三大旅遊景區之一。景區位於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東線高速公路出口,景區交通十分便捷,距三亞市40公里,距三亞鳳凰國際機場50公里,是海南省三亞大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海南省黎、苗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視窗之一。同時與陵水縣各景區相依託,共築陵水珍珠海岸•椰風海韻醉遊人。椰田古寨保存著黎族先民飄洋過海的歷史印跡和文化記憶,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跡,又有厚重沉澱的具有上古遺風的鑽木取火,黎族織錦等多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有刻於血肉之軀的古老文化遺存——黎族最後一代的紋臉紋身阿婆。在獨特的金字屋,船形屋和寮房中您能看到更多勤勞勇敢,淳樸善良黎族人民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和特色小吃。茂密的椰林深處,聚居著心靈手巧的苗族人家,他們依山傍水搭起一棟棟吊腳樓,走入其間,您可看到苗族男女憑藉祖輩世代相傳的手工技藝,精雕細琢的各式各樣的手工銀飾品,紮染和刺繡,堪稱中華民族工藝之奇葩!黎錦多用於婦女筒裙、搖兜等生活用品。今海南通什專設有“黎錦研究所”從事研究和生產。中國紡織藝術的一朵奇葩。黎錦的特點它製作精巧,色彩鮮豔,富有誇張和浪漫色彩,圖案花紋精美,配色調和,鳥獸、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紡、織、染、繡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錦以織繡、織染、織花為主,刺繡較少。染料主要採用山區野生或家種植物作原料。這些染料色彩鮮豔,不易褪色。各地黎族人民根據自己的喜好,創造了多種織、染、繡技術。「黎族是海南島的最早居民,自遠古時代以來,他們就繁衍生息在美麗富饒的海南島上,許多生活用具長期使用流傳至今。特別是黎族的藤竹編器,有著特殊的用途,它們原料絕大部分來自大山的竹材和藤條,在黎族山區,往往可見到藤編、竹編或是藤竹混編的各類手工製品,用途不一,但主要還是離不開生產或生活所用兩大類。黎族傳統的藤竹編織技藝,是黎族同胞勤勞智慧的文化結晶,該技藝在黎族民間廣為流傳,他們將砍來的山藤和老竹子,削成細條,經曬乾處理後編成各種各樣的藤竹器,主要包括藤編衣簍、腰簍、藤編籮筐、藤編腰織機帶、藤編渡水葫蘆、藤編檳榔盒等,其精美外觀和獨特技藝,令人讚歎。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民間手工竹製品已逐漸被機械製作的木製品和金屬品所取代,黎族傳統藤竹編器正面臨消失的尷尬境地,一些工藝精湛、器形特殊的黎族藤竹編器除了博物館和民俗收藏家早年所藏之外,在黎族民間已越來越難於覓見了,它們正在一天天的離我們遠去……」海南黎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生產勞動之餘創造出精美絕倫、獨具特色的民族歌舞,享譽海內外。特別是在黎苗傳統節目—三月三,來到椰田古寨,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將給您帶來更多的歡聲笑語!

  • 中國刺繡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1-04 02:14:24

    湖南省博物館位於長沙市開福區,湖南革命烈士公園的北側,是湖南省最大的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尤以馬王堆漢墓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等最具特色。馬王堆漢墓陳列是湖南省博物館的基本陳列。陳列館裏,展出有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完好無損的印花綿袍、各種精細秀麗的刺繡、光澤鮮亮的彩繪漆器以及精美 細緻的彩繪帛畫、內容豐富的帛書、雕琢精製的各種木俑和琴、瑟、笙等樂器、兵器等。最叫人驚歎的是,這裏還陳列有沉埋地下2100餘年而保存完好的西漢女屍,雖然女屍秀美的容貌已在千年時間的流淌下消失殆盡,可是她的皮膚依然潤澤,皮下脂肪依然豐富,軟組織尚有彈性——這在考古學上是極為罕見的,同時也證明瞭中國古代科技的發達。3號墓中出土的28件共 12萬多字的帛書,包括《老子》、《周易》、《經法》、《戰國縱橫家書》、《春秋事語》、《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五十二病方》等,大部分是早已 失傳的古籍,對於研究古代哲學、歷史、天文學、醫藥學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另外,博物館內還珍藏有東漢至隋唐的湘陰窯和嶽州窯青瓷,唐五代長沙窯釉下彩瓷器,唐人摹王羲之《蘭亭序》卷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手跡等,它們無一不具有非凡的珍藏價值。湖南地區最早的銅器是岳陽銅鼓山和石門皂市的商代遺址,距今約3500年。商代晚期,湖南地區進入青銅文化的鼎盛時期,出現了一批既有中原特點,又有本地特 色的銅器。西周時期開始出現具有南方特色的銅器,同時也出現楚國銅器,構成了春秋戰國時期湖南地區以楚國青銅文化為首,同時又有多種青銅文化並存的局面。湖南省博物館之後《湖南商周青銅器陳列》精選出銅器72件,與銅器伴出的玉器11件,從中可以看到湖南地區青銅文化的發展脈絡。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