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共產黨簡史香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共產黨簡史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共產黨簡史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共產黨簡史香港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敏迪選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現在去微博上搜尋 #紅色旅遊、#井冈山研學 會看到這些胭脂妹子穿著紅軍服擺拍 這4在幹嘛? #中共建黨一百年 今天除了是2021下半年第一天,對中國人來說,還有一個更盛大的意義,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辣!但是我沒有要幫大家複習中共百年歷史的意思,我才不要。我來帶大家看看,他們為了這建黨百年,作...

  • 中國共產黨簡史香港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1 10:33:47
    有 1,429 人按讚

    你現在去微博上搜尋 #紅色旅遊、#井冈山研學
    會看到這些胭脂妹子穿著紅軍服擺拍
    這4在幹嘛?

    #中共建黨一百年
    今天除了是2021下半年第一天,對中國人來說,還有一個更盛大的意義,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辣!但是我沒有要幫大家複習中共百年歷史的意思,我才不要。我來帶大家看看,他們為了這建黨百年,作了多少有趣的規劃。而最後,用經濟學人和BBC的分析觀點,帶大家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何可以走過這一百年。

    #紅色旅遊
    為了激起大家的愛國心,同時可以促進國內旅遊,中共趁這個時間點推動「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例如你會到北部城市延安,去看1948年毛澤東的革命據點;你也會到「中國革命搖籃」的東部小城井岡山,去毛澤東故居看這個「偉人」以前多刻苦。而且這個旅遊很酷喔,不是到此一遊拍拍照而已,它還有COSPLAY的規劃耶。你參加紅色旅遊,重頭戲就是你會被換上紅軍服、小紅帽,直接角色扮演一位崇拜毛主席的紅衛兵。並且在眾多遊客經過的地方,大聲朗誦當年入黨宣誓的誓詞。

    天啊,這種五感的旅遊體驗我怎麼就沒想到,比VR還要還原歷史,這些開開心心參加旅遊的民眾肯定一點都不覺得羞赧,念入黨誓詞是一件多麼振奮人心的事啊。

    除了大媽團,更多的是校外教學。當然要啊,愛國教育迫在眉睫,學生們肯定是第一個黨的歷史的學習者。有一個參加紅色旅遊的學生說:「如果自己以後不想學習了,就會想到他們以前這麼辛苦的奮鬥,我不能為了自己一時的快樂,而不對祖國做一些回報。」哇塞太感人了吧,以後哪還需要逼學生讀書,叫他看一部毛澤東傳記電影,他立刻跳起來考一百分給你看啊。

    但是有外國記者參加了這些紅色旅遊團,發現在一些博物館、紀念館裡頭,很多敘事都被改掉了。在延安,紅色旅遊最盛行的城市,
    沒有展出任何與延安血腥的黨內清洗、大躍進、文化革命的東西。彷彿那些餓死、遭迫害的數百萬人,通通沒發生過。

    #紅色電影
    過去幾個月來,中國多地影院被要求放映《金剛川》、《紅海行動》等愛國主義電影。然後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好像嫌這些愛國電影不夠多似的,宣布2021年要另外播出一百部以黨為核心的電視劇,達到一個「百年百部」的大格局。

    #紅色婚禮
    山東省青島市主辦了一場以「感黨恩、跟黨走」為主題的集體婚禮,25對新人在婚禮上共同發出「傳家風樹新風,感黨恩跟黨走」的倡議。

    #紅色演講比賽
    在中國東南部的福州市,全市學校舉辦「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演講、徵文比賽等約2.4萬場次,以「愛黨·頌黨」為主題的活動累計2200多場次。

    #紅色和尚
    中國佛學院在教學樓大禮堂舉行“學四史、講三愛”黨史知識競賽。三愛是指“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以下是我去那個中國佛學院截錄的新聞稿: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響應宗教界關於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主題教育的共同倡議,引導全院學生深入學習黨史知識,了解中國共產黨100年以來的光輝歷程,進一步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厚氛圍,」

    「清遠法師勉勵參賽同學積極認真答題,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通過對黨的歷史重溫,引導學生較為全面的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和偉大成就,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不斷增強全院學生熱愛黨、堅定跟黨走的決心。」

    #控制對歷史的敘述
    #是中共可以走到現在的關鍵
    有一本書叫《中國共產黨:十個人生中的一個世紀》,作者方德萬說,中共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大躍進、六四等災難,明明搞得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卻還是能走到現在,甚至讓全人民愛戴。經濟當然是一回事,中共的確是提升了全體人民的生活水準。但在每一次的重大失敗後能起死回生,是因為中共掌握了對歷史的敘述。

    我們剛剛都已經跟大家介紹了,在紅色旅遊一百條路線裡,你看的到毛澤東躲避的山洞,但不會看到「文革時吊掛老師的那根梁柱」;你看的到對抗日本人的大砲,但不會看到「大躍進時一個又一個無用的火爐」;你看的到騎馬打仗的紅衛兵,但不會看到「天安門前的坦克人」。共產黨把歷史都改掉了,那些不符合「愛黨」的敘事,通通都不見蹤影。

    中共稱那些不好的敘事為「歷史虛無主義」。中國國家網信辦在今年5月進行了「整治網上歷史虛無主義」專項行動,清理了數百萬條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的「有害信息」。中共也在今年推出新版《中國共產黨簡史》,裡頭刪除了一些對毛澤東的負面描述,並大大縮減了文化大革命所佔篇幅。

    我看到一個最扯的消息,中國歷史研究院發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戳破謠言、敬悼英魂: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歷史真相》。毛岸英是毛澤東的兒子,過去傳言毛岸英是因為在坑道裡煮蛋炒飯,炊煙引來美軍轟炸而死。而這個中國歷史研究院就發表最新研究,這是文章裡的話:

    「然而,毛岸英烈士為國捐軀的壯舉,
    近些年來卻被潑上了各種髒水,
    其中尤以“毛岸英犧牲是因其做蛋炒飯生火把敵機引來”的謠言最為惡毒!
    英烈不容玷污,尊嚴不容褻瀆,
    已經有很多文章批駁了這種謠言
    今天,在這個烈士犧牲的日子裡
    仍然需要進一步澄清史實、還烈士清白。」

    這篇文章有188萬次點閱。

    經濟學人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頭說,中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三件事:#冷酷無情、#意識形態有彈性、#要權不要財。

    冷酷無情,講得當然是對六四、文革這種慘絕人寰的歷史完全否定。意識型態有彈性,講的是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開放過了、經濟起來了,現在回到習近平時代又繼續收緊思想,避免人們愛上資本主義。最後一個是要權不要財。中共把財富適當的留給人民賺,大家有錢賺、生活好了,自然就不會抱怨政府。

    你可能會說那馬雲的阿里巴巴呢?中共收阿里巴巴本來就不是要他的錢,而是擔心阿里巴巴對中國虛擬貨幣的掌控力太強,權力可敵國,又怕馬雲本身風頭太過,才對馬雲下手。

    經過這麼多的失敗政策,
    中共的建黨一百年意外輝煌。
    畢竟他們掌握了歷史,掌握了話語權。
    他們無疑是操縱民心的最佳代表。
    前幾天,我的一個中國朋友正好傳訊息給我,
    我說你怎麼看香港蘋果日報關閉,
    他說,他覺得這件事沒做錯,
    畢竟現在的政府是愛人民的,所以那些擾亂社會安定的媒體應該要被關掉。

    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祝他們生日快樂囉^.<

    今天早上我要上傳這篇文章時,官網異常慢
    工程師跟我說,好像是被大量攻擊了,CPU滿載
    怎辦,我484被盯上了
    黨好棒,黨最讚,黨是我們永垂不朽的在世佛祖

    其他紅色旅遊照片我放在留言區和文章裡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701-2/

  • 中國共產黨簡史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6 21:41:22
    有 52 人按讚

    【英殖期間人們「沒有任何人權民主」— 是真的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G7 集團開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到新疆、香港和南海問題。中國駐英大使館強硬回應,當中談到:「在英國殖民統治 150 多年間,香港居民一直是港英政府壓迫的對象,沒有任何人權民主可言。試問,這一期間,美國等有關國家關心過香港的人權和民主嗎?」

    97 年前的香港被描述成一個黑暗煉獄,有記憶的人自然能以個人史的角度予以反駁。然而中國官方近年對香港議題越來越積極發言,也是領略他們「香港觀」的線索。

    有時他們會在特別日子發言,始終詰問:香港青年一代在香港成長,沒經歷英殖時代,為何是他們不斷思考身份認同的問題?高官繼而開展史觀,認為香港回歸代表中國 (包括香港) 擺脫鴉片戰爭以來百年屈辱,也是邁向總復興的轉捩點。併入大國夢,之前的時間段就要定義為屈辱。就像社會主義要將自身來臨之前的時代定義為資本主義或者更原始的半封建社會;對香港過去的解釋,也因為「新的現在」而需要重寫。

    一般人認為歷史發展有隨機成份,雖然可能有總體大勢,但當中仍然有好多加速的意外。近世以來,貴族和帝國相繼被逐出歷史舞台,由廣大的「國民」和秘密結社的精英革命政黨執牛耳。很多這些現代政治菁英認為歷史只有一條路,人類社會最終會不由自主地奔向一個總體目標。不管是納粹黨的千年帝國想像、共產主義要完成世界革命,或者因為冷戰終結而出現的不無天真的「歷史終結論」,都是一脈相承。Karl Popper 認為他們抱持同一種「歷史目的論」,因此這些國家政黨總有發動大型政治實驗,而使大量人口率獸食人的歷史。

    這些觀念也出現於歐洲不同知識人之間。達爾文的生物研究被引入文化和社會層面,變成社會達爾文理論,人類命運在此維度下,亦是單線性發展,最終更能「適者生存」的種族將會消滅低等種族,發展與叢林無異。很多德國哲學家也共享了「世界精神統一」的宏願,認為歷史發展唯一道理,就是超越矛盾和辯證,將分散的精神統合為一。在政治家眼中,思想只是臭老九的腦力遊戲,但當然亦可以是對「統治世界」的詩性禮贊,政治家對於有影響力的思想,會樂於自己改裝實測。

    只是德國人未必明白,自己思想傳統中的東方性質,其實與深邃的中國非常有共鳴。道一以貫之。雖然東周前後,現實上是「道術將為天下裂」,但德國人則曾經更加積極,要將流散裂解的東西重新合一,不管是意識上還是政治上。而這種情懷歷史觀也在 20 世紀傳到東亞。

    現在我們都會聽到例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步伐不可阻擋」,是「歷史的必然」,有相當的德國風情。早前一中國天主教會高層在重要座談會說,天主揀選了中國共產黨。他認為在中國,人民就是天主,而人民選擇了中共領導中國,因此黨亦等同獲得天主祝福。這裡有歐洲的歷史決定論,也有中國傳統相呼應的部份。

    西周以來,「天」的人格氣質就慢慢被移除,東周知識人則進一步用民意民心來作為神意 / 世界歷史路線的判準。某程度上,民心取代神 / 天的地位。這也是後來歐洲踏上的地獄之旅,神和貴族都被移除了,「人民」上升到最高,成為一切政治權力的代表。因此政治人要做任何事,紛紛由「以神之名」改為「以人民之名」行事。你有看《尋秦記》,就知道那句「天命最高」。「天命」在當代穿起歐洲人發明的觀念衣服,擁有「人民的集體意志」代理權的現代國家,在以前就會視自己為天命的代理人。而歷史由於主要是人類的故事 (年鑑學派之類暫且不論),因此歷史在政治中也慢慢神化,獲得以前神權這個概念的某些職能。

    當然現實世界沒有統一起來,只是不分人們不分地域地共享同一種時間災難。Kubrick 的《發條橙》裡面有一個被少年犯虐待的男人,他感嘆同樣受虐的妻子是「現代 (modern age) 」的受害者。被投入現代監獄受盡虐待和馴化的少年犯,也好似適用此斷語形容。而在戲外的觀眾,是否也同樣是「現代的受害者」?

    雖然中共有自己堅持的歷史觀,但那並不容易「掌握」。劉兆佳主持教育局「一國兩制的戰略目標及核心內容」座談會時,談及香港回歸問題,他說用「中國收回香港主權」,說法錯誤,因為中國從不承認三條不平等條約,是「容忍」英國管治香港;又認為若以殖民地形容 97 前香港,要使用引號,否則變相承認英國治權合法性。

    然而根據駐英外交部對 G7 聲明的講法,香港確實「經歷 150 年殖民統治」並受盡壓迫。中國 70 年代擠下中華民國,成為唯一的中國代表,也在 1972 年向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提出撤消香港的殖民地地位,因此香港前途不能按聯合國非殖政策處理。因此香港確實又曾是殖民地。否認關於香港的三條條約效力,以及用引號處理「殖民地」一詞,是根據「中國自古以來擁有香港未曾失去過一秒主權」的世界觀,再重新解釋過去的事情。

    這當然與香港人自己的認知不一樣,因為恐怕連藍絲都會認同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不然回歸時為甚麼自豪流淚呢?但恐怕現在連藍絲自己的常識都將受到挑戰,「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也在超政治解釋下,變得政治不正確,要說「香港曾是『殖民地』」,十分彆扭,但有多彆扭,就代表有多「洗心革命」。

    一個人沒有史觀,就連歷史也會失去。人們都曉得控制歷史有其作用,卻很少留意歷史作為觀念的傳染性。坊間慢慢出現更多官方路線的香港簡史,香港人就開始問,英殖時真如此黑暗?真一點民主自由都沒有?於是有人查找、研究和生產,沒有事情比起爭議更加能夠發展一個議題。如果我叫你忘記那個紅色蘋果,你的腦裡就馬上先浮現那個紅色蘋果,意識一旦出現就很難清除。超強烈論述往往會孕育出相反的觀念。蝙蝠俠引來了小丑,或者小丑引來了蝙蝠俠。英軍拿著槍炮登陸全世界的土著領地,但土著的後代最終竟然獲得了使用槍炮的能力。

    你怎知道在強大的中國論述下,會不會摧生更多香港人甚至外國人研究這裡的歷史,紛紛提出自己的經歷和見解?

  • 中國共產黨簡史香港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6 21:41:09
    有 80 人按讚

    【英殖期間人們「沒有任何人權民主」— 是真的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G7 集團開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到新疆、香港和南海問題。中國駐英大使館強硬回應,當中談到:「在英國殖民統治 150 多年間,香港居民一直是港英政府壓迫的對象,沒有任何人權民主可言。試問,這一期間,美國等有關國家關心過香港的人權和民主嗎?」

    97 年前的香港被描述成一個黑暗煉獄,有記憶的人自然能以個人史的角度予以反駁。然而中國官方近年對香港議題越來越積極發言,也是領略他們「香港觀」的線索。

    有時他們會在特別日子發言,始終詰問:香港青年一代在香港成長,沒經歷英殖時代,為何是他們不斷思考身份認同的問題?高官繼而開展史觀,認為香港回歸代表中國 (包括香港) 擺脫鴉片戰爭以來百年屈辱,也是邁向總復興的轉捩點。併入大國夢,之前的時間段就要定義為屈辱。就像社會主義要將自身來臨之前的時代定義為資本主義或者更原始的半封建社會;對香港過去的解釋,也因為「新的現在」而需要重寫。

    一般人認為歷史發展有隨機成份,雖然可能有總體大勢,但當中仍然有好多加速的意外。近世以來,貴族和帝國相繼被逐出歷史舞台,由廣大的「國民」和秘密結社的精英革命政黨執牛耳。很多這些現代政治菁英認為歷史只有一條路,人類社會最終會不由自主地奔向一個總體目標。不管是納粹黨的千年帝國想像、共產主義要完成世界革命,或者因為冷戰終結而出現的不無天真的「歷史終結論」,都是一脈相承。Karl Popper 認為他們抱持同一種「歷史目的論」,因此這些國家政黨總有發動大型政治實驗,而使大量人口率獸食人的歷史。

    這些觀念也出現於歐洲不同知識人之間。達爾文的生物研究被引入文化和社會層面,變成社會達爾文理論,人類命運在此維度下,亦是單線性發展,最終更能「適者生存」的種族將會消滅低等種族,發展與叢林無異。很多德國哲學家也共享了「世界精神統一」的宏願,認為歷史發展唯一道理,就是超越矛盾和辯證,將分散的精神統合為一。在政治家眼中,思想只是臭老九的腦力遊戲,但當然亦可以是對「統治世界」的詩性禮贊,政治家對於有影響力的思想,會樂於自己改裝實測。

    只是德國人未必明白,自己思想傳統中的東方性質,其實與深邃的中國非常有共鳴。道一以貫之。雖然東周前後,現實上是「道術將為天下裂」,但德國人則曾經更加積極,要將流散裂解的東西重新合一,不管是意識上還是政治上。而這種情懷歷史觀也在 20 世紀傳到東亞。

    現在我們都會聽到例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步伐不可阻擋」,是「歷史的必然」,有相當的德國風情。早前一中國天主教會高層在重要座談會說,天主揀選了中國共產黨。他認為在中國,人民就是天主,而人民選擇了中共領導中國,因此黨亦等同獲得天主祝福。這裡有歐洲的歷史決定論,也有中國傳統相呼應的部份。

    西周以來,「天」的人格氣質就慢慢被移除,東周知識人則進一步用民意民心來作為神意 / 世界歷史路線的判準。某程度上,民心取代神 / 天的地位。這也是後來歐洲踏上的地獄之旅,神和貴族都被移除了,「人民」上升到最高,成為一切政治權力的代表。因此政治人要做任何事,紛紛由「以神之名」改為「以人民之名」行事。你有看《尋秦記》,就知道那句「天命最高」。「天命」在當代穿起歐洲人發明的觀念衣服,擁有「人民的集體意志」代理權的現代國家,在以前就會視自己為天命的代理人。而歷史由於主要是人類的故事 (年鑑學派之類暫且不論),因此歷史在政治中也慢慢神化,獲得以前神權這個概念的某些職能。

    當然現實世界沒有統一起來,只是不分人們不分地域地共享同一種時間災難。Kubrick 的《發條橙》裡面有一個被少年犯虐待的男人,他感嘆同樣受虐的妻子是「現代 (modern age) 」的受害者。被投入現代監獄受盡虐待和馴化的少年犯,也好似適用此斷語形容。而在戲外的觀眾,是否也同樣是「現代的受害者」?

    雖然中共有自己堅持的歷史觀,但那並不容易「掌握」。劉兆佳主持教育局「一國兩制的戰略目標及核心內容」座談會時,談及香港回歸問題,他說用「中國收回香港主權」,說法錯誤,因為中國從不承認三條不平等條約,是「容忍」英國管治香港;又認為若以殖民地形容 97 前香港,要使用引號,否則變相承認英國治權合法性。

    然而根據駐英外交部對 G7 聲明的講法,香港確實「經歷 150 年殖民統治」並受盡壓迫。中國 70 年代擠下中華民國,成為唯一的中國代表,也在 1972 年向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提出撤消香港的殖民地地位,因此香港前途不能按聯合國非殖政策處理。因此香港確實又曾是殖民地。否認關於香港的三條條約效力,以及用引號處理「殖民地」一詞,是根據「中國自古以來擁有香港未曾失去過一秒主權」的世界觀,再重新解釋過去的事情。

    這當然與香港人自己的認知不一樣,因為恐怕連藍絲都會認同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不然回歸時為甚麼自豪流淚呢?但恐怕現在連藍絲自己的常識都將受到挑戰,「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也在超政治解釋下,變得政治不正確,要說「香港曾是『殖民地』」,十分彆扭,但有多彆扭,就代表有多「洗心革命」。

    一個人沒有史觀,就連歷史也會失去。人們都曉得控制歷史有其作用,卻很少留意歷史作為觀念的傳染性。坊間慢慢出現更多官方路線的香港簡史,香港人就開始問,英殖時真如此黑暗?真一點民主自由都沒有?於是有人查找、研究和生產,沒有事情比起爭議更加能夠發展一個議題。如果我叫你忘記那個紅色蘋果,你的腦裡就馬上先浮現那個紅色蘋果,意識一旦出現就很難清除。超強烈論述往往會孕育出相反的觀念。蝙蝠俠引來了小丑,或者小丑引來了蝙蝠俠。英軍拿著槍炮登陸全世界的土著領地,但土著的後代最終竟然獲得了使用槍炮的能力。

    你怎知道在強大的中國論述下,會不會摧生更多香港人甚至外國人研究這裡的歷史,紛紛提出自己的經歷和見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