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動氣了。
台灣人壽(前中國信託人壽),果然是金控財團靠併購起家,理賠服務差同業甚多。
20年前我幫家中長輩買了當時美商大都會人壽的防癌保險,繳費15年保障終身。20年後長輩罹癌,四年前開刀,當時已經申請過理賠,也開始了漫長的抗癌治療過程。四年後,無意中得知該保單還有兩個項目可以申請理賠,於是...
今天動氣了。
台灣人壽(前中國信託人壽),果然是金控財團靠併購起家,理賠服務差同業甚多。
20年前我幫家中長輩買了當時美商大都會人壽的防癌保險,繳費15年保障終身。20年後長輩罹癌,四年前開刀,當時已經申請過理賠,也開始了漫長的抗癌治療過程。四年後,無意中得知該保單還有兩個項目可以申請理賠,於是向台大醫院申請了出院後最詳細的病歷摘要。
為了這回申請的"癌症出院每日休養保險金"及"癌症門診每次醫療保險金",我準備了醫院提供最詳盡的200頁出院病歷摘要,以及門診病歷紀錄;上頭皆詳細記載病患基本資料,病患入出院時間、入院診斷、出院診斷,病史及入院期間所有檢查報告;重點來了,受理理賠櫃台看都不看,就說只有診斷證明可以申請。是我提出要求,你要不要再確認一下,我就是不知道需要那些資料才算完整,因此花了近台幣2000申請了最詳盡的所有資料,無非希望受理順利,別讓我白跑好多趟。
結果,台灣人壽許昌街的理賠申請櫃台,就是不受理最詳細的住院病歷摘要,偏要像公務機關般,只受理簡單的診斷書;我們的對話沒有交集,離開櫃台前,受理人員還提醒我,如果還有問題,可以打去0800詢問。
當我跟0800說明在受理櫃台的不滿與不解,對方仍堅持要小小1,2頁的診斷證明 ( 此案並非首次申請理賠,四年前早申請過同一被保險人的初次罹癌理賠),最後還問我能否請理賠人員回覆? 理賠人員聽起來應該更專業,而且是最終理賠的部門,我答應了;沒想到,回過頭來是那位受理人員回電,並表示如果我只有這份資料,他們可以個案申請,希望上頭通融。
我氣炸了。我規規矩矩繳完15年的保單,家人罹癌申請理賠,憑甚麼要通融,要個案申請? "我不需要個案,我會去重新申請簡單的診斷證明",申請我應得的理賠。
比較我同時擁有的國泰、富邦(前安泰人壽)保險的理賠與服務,台灣人壽(前中國信託人壽)差太多了。僅提供我的經驗,讓有投保意向的人參考。
#台灣人壽 #台灣 #中信金控台灣人壽 #中國信託金控台灣人壽 #中國信託人壽 #人壽 #保險業 #台北 #防癌險 #醫療保險 #保險 #中信金控 #保險買對不買貴 #保險很重要 #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癌症險理賠 在 儲蓄保險王.正義真話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會越來越貴了。長照三寶中的熱賣款「失能扶助險」去年底到今年已陸續停賣、改款,7月、8月又有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及宏泰人壽要停賣部分保單、提高最低投保額度及不再受理次標準體,壽險業者表示,大家都會推出新接檔的失能扶助險,但費率或理賠內容會稍作調整,保費提高已是必然趨勢。
失能扶助險即是被保險人若因意外、疾病導致失能(即舊稱殘障),即可依失能等級表給付保險金,因為只要判定一次,即可啟動理賠,判斷標準又相對明確,因此近年來極為熱銷,光是前六大壽險公司去年就賣出近61萬張失能扶助險,遠遠超過長照險及類長照的重大傷病險。
極盛時期,失能扶助險其實有保證最低給付有保本及無保本的保單,即一旦判定失能即開始給付失能照護金,例如保證給付10~15年,若被保險人不幸在第三年就過世,剩下7~12年的保險金就折現給受益人,但去年開始因為損失率提升,且有些理賠爭議出現,因此再保公司要求調整保單結構及費率。
如新光人壽、台灣人壽、遠雄人壽都已陸續停售舊有保證給付的失能扶助險,換上新款保單,中壽則是要在7月中停售無保證給付的失能扶助險,全球人壽是8月要停售無保證給付的失能險主約、及有保證給付的附約,宏泰人壽則是不再接受次標準體,同時提高最低保額。
壽險業者預估,雖然上一波停售的都是有最低保證給付的失能扶助險,但因為再保公司是看整個台灣市場的損失率,一些大型壽險公司不排除也會受到影響,亦可能進一步調整無最低給付保證的失能扶助險保單,可能是調整給付內容,如增加觀察期,亦或是調整費率。
業者表示,部分公司的失能扶助險是癌症給付比率最高,即因癌症切除部分臟器也可能符合失能表上的失能,就會啟動理賠;亦有些是年紀衰老到最後癱在床上的失能,是否能算是失能,亦有些理賠爭議,因此保單內容可能進一步調整。 https://savingking.com.tw/blog/post/fubon_xtn
中國人壽癌症險理賠 在 Coco享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壽二張防癌險獲優質保單獎~
從25家保險公司88張防癌險中,選出7張優質防癌險,中國人壽就有2張,可見中壽對保戶在癌症防護上的用心,而我覺的獲獎是肯定,但獲獎的原因是我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
在台灣,癌症連續33年名列十大死因之首,去年死亡人數16萬2千人中,就有4萬6千人死於癌症。
→等於每3.5就有1個人因癌症死亡。
→平均5分26秒就有1個人罹患癌症。
→平均11分24秒就有1個人因癌症而離世。
→癌症患者的醫療費用是一般患者的5.7倍。
→平均一個癌症未期病患,一個月的費用為27萬 元。
這些數據都只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真實面對的數字,而保險教授最愛買的保險,第一名,也是防癌險。
常有客戶問該買防癌險嗎?如果該,那怎麼選一張好的防癌險?
第一個問題,我想沒有人會覺的不需要。
第二個問題,就應該從需要的程度及要面對的過程來判斷。
想想當面對癌症時,會歷經那些階段,就會清楚該如何選一張好的防癌險。
例:一個人的身體自己最清楚,當覺的不對勁時,第一件事,一定是去看門診,問醫師:我怎麼了?檢查過後,報告說:你罹患了癌症,而且是男性或女性的特定癌症,罹患後,當然是積極的想要儘快治療復原,因而辦了住院,開始進行一連串的療程,包含了『門診手術→住院手術→化療→放射線→義肢→義齒→骨髓移植→乳房重建』等,出院後,身體尚虛弱,必須在家療養一段時間,進而康復,若反之,則再回醫院治療,最壞的情況是身故離開。
上述的這個例子,是否是一個人罹患癌症時,可能經過的14個過程,如果是,那你的防癌險就該給付這14個費用,中壽之所以能得到全面防護的優質獎,正是因為給付的全面性。
親愛的好朋友,有空一定要檢視一下你的保單,或是請一位你信任專業的業務員協助你檢視~
→你的保單裡有防險保障嗎?
→你的防癌險住院包含了『始日與終日』嗎?
→你的防癌險裡有包含『癌症併發症』的理賠嗎?
→你的防癌險,本身有罹患癌症後的保費豁免機制嗎?
→你的防癌險手術『限制了你一年能接受的手術次數』嗎?
→你的防癌險裡給付的項目裡,有上述14個必要過程的幾項?
→你的防癌險治療中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有限定你必須是住院或是門診擇一嗎?
→你的防癌險是否限制了『癌症三、四期後,不想再積極治癒,而尋求紓解性治療(安寧)』嗎?
保險規劃的目的,並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但能讓發生時,家人的生活不致改變,家庭經濟不致崩解~
祝福每一個好朋友、快樂又健康~
PS。內容取自“景杰處經理”分享資訊。感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