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元節由來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元節由來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元節由來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元節由來英文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32的網紅雙娜新樂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99/365 🎃天母萬聖節活動🎃 10月《小行星》雜誌介紹天母萬聖節活動 雙娜很興奮的說她們也要參加😆 👉萬聖節的由來 11月1日萬聖節(Toussaint/Allerheiligen) 堪稱西方社會中最莊嚴肅穆的傳統節日 中文有時也翻做「諸聖節」 習慣上人們會在今天紀念基督教過往的聖...

  • 中元節由來英文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02 09:49:53
    有 28 人按讚

    299/365

    🎃天母萬聖節活動🎃

    10月《小行星》雜誌介紹天母萬聖節活動
    雙娜很興奮的說她們也要參加😆

    👉萬聖節的由來

    11月1日萬聖節(Toussaint/Allerheiligen)
    堪稱西方社會中最莊嚴肅穆的傳統節日
    中文有時也翻做「諸聖節」

    習慣上人們會在今天紀念基督教過往的聖人先知
    同時家族裡所有親人會齊聚在祖宗墳前
    一一獻上鮮花並為其打理清掃
    相當於中國人的清明節
    長輩們會十分重視晚輩的全員到齊
    極其慎終追遠的儀式
    有時會因教堂活動順延到11/2
    這天便稱做「諸靈節」。

    萬聖節的前一晚(10/31)
    即是「萬聖夜」
    英文"All Hallow's Eve"可縮寫為"Halloween"
    在古英國被認為是各方鬼魂最接近人世的時刻
    概念類似中國的中元節
    後來有傳播到美國等若干英殖民地
    傳統上蘇格蘭與愛爾蘭人會戴面具扮鬼
    模仿鬼魂同類以求不受侵擾
    小孩會以此裝扮挨家挨戶索要糖果
    後來愛爾蘭這樣的地區習俗
    在美國發揚光大
    延伸出更多富有特色的狂歡派對形式
    但是在歐洲地區
    萬聖節依舊是十分神聖不可戲謔的日子

    早期美國軍隊宿舍駐在天母
    再加上各國移民聚集
    因此更具異國特色

    第12屆「天母搞什麼鬼」萬聖節活動同樣吸引滿滿人潮
    一直在書上看萬聖節的雙娜
    今年終於和好朋友Sophie 一起共度萬聖節🎃
    三個小女孩裝扮成公主和巫婆
    拿著南瓜造型袋子沿途玩treat or trick的遊戲
    一路上也看到很多精心打扮的大小朋友
    充滿濃厚歡樂的萬聖節氣氛🎃🎃🎃

    天母公園還有許多攤商準備活動
    拿著超大氣球的三個小女孩沿途吃辣味炒麵、喝果汁、套圈圈
    還有兩隻花紋特殊的豹貓
    三個小女孩摸得超開心
    小娜還說要養一隻😆😆😆

    傍晚人潮依舊
    告別Sophie 後
    和雙娜從公園步行到芝山捷運站
    沿途邊走邊看
    走了快一個小時都沒有喊累
    真是好隊友❤️❤️❤️

    第一個萬聖節活動成功✌️✌️✌️

  • 中元節由來英文 在 AMC 空中美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19 08:00:00
    有 32 人按讚

    西洋傳統上認為萬聖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與中元節👻以及日本的百鬼夜行👹類似。在萬聖夜你還會看殭屍、女巫、惡魔😈等來「Trick or Treat! 🍭」呢~想了解這活動的由來和其他的小知識🤩嗎?那就別錯過Bryan老師在空美大講堂的分享!
     
     
    🎞想看更多影片空美大講堂影片,歡迎來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AMCEducationalTours
    👉現在就來電洽詢 📲 (02)2363-1555,或線上報名體驗 ➡https://www.xn--fiqv34aqphd4v.com/web/amc.aspx?id=2360
    #空美大講堂 #AMC #空中美語 #空中家教 #美語教學 #英文學習

  • 中元節由來英文 在 四十.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6 13:18:59
    有 48 人按讚

    《十月就從萬聖節開始,為什麼不給糖就搗蛋?》

    世界地球村,過萬聖節的習俗也流傳到台灣,以前只有在外國人多的天母地區,有商家有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而現在開花遍地都有萬聖節的遊行活動。最近台南市立第四幼兒園在臉書上,寫明「學校不教英文」「學校不過中元節,所以不必要過國外鬼節」「學校不過不給糖就搗蛋這樣沒禮貌的活動」,家長留言大為讚賞。

    如果沒有文化背景為根基,的確不需要跟著西方的潮流。能夠了解國外節日的由來,而不是跟著商人行銷手法,只是消費買扮妝衣服跟糖果,或許更能從過西洋節裡,深度認識外國文化。

    每年的十月開始就是不間斷的節慶,萬聖節首先登場,接下來是感恩節、聖誕節跟新年。萬聖節是在每年的10月31日,當天晚上大人小孩會穿上變裝的服飾,挨家挨戶地按門鈴,大喊不給糖就搗蛋。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跟台灣的中元節相似,也是鬼怪最接近人間的時候,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相信在十月最後一天是冬天開始,這一天所有的鬼魂會離開身體,到處遊走,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所以戴上面具或變裝,祈求平靜安全。

    萬聖節有很多應景的活動,是一個月的萬聖趣味。

    ~南瓜園~

    在萬聖節季時,灣區處處可見南瓜園印入眼簾,可能只是找塊空地,放上遍地的橘色南瓜,鋪上乾稻草,布置成萬聖節味。南瓜園也是幼稚園跟國小的校外教學重點,也是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到充滿秋意的南瓜田拍照作紀念。

    先推台推車吧!農場裡滿山滿谷的南瓜,數大就是美,的確很吸睛。也可以選擇遊園行程,坐上鋪滿稻草的戰車,啟動時大家微微往後倒,小朋友都笑了,沿路欣賞農場裡的各式作物。

    南瓜園還有小動物園或是玉米粒池,別錯過用稻草圍起的迷宮,小朋友在裏頭鑽來鑽去,很開心,一起找到出口,又從出口往回走到入口。G&M FARM困難版本的迷宮,還得博學多問到答對問題,才知道叉路要左轉還是右轉,才能走到出口。

    最後回家前,別忘了挑選兩顆應景南瓜回家,原本只有想到萬聖節裝飾完可以煮南瓜湯,後來才知道這種南瓜適合雕刻而不適合煮食,挖空的南瓜裡面放個蠟燭,做個傑克燈,也很有過節的味。



    ~傑克燈~

    傑克燈是萬聖節的象徵物,在英國跟愛爾蘭,會將蕪菁挖空點上燈,當作傑克燈,因為在愛爾蘭的傳說中,有一個名叫傑克的人,被阻擋在天堂跟地獄間行走,只能手提著煤炭燈在人間行走流傳。到美國後,因為南瓜面積大且好雕刻,於是演變成用南瓜雕刻。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立刻將今天帶回家的南瓜,做萬聖節的裝飾。先把蒂頭切掉,裡面請小孩挖個乾淨,挖出的南瓜子可以放在烤箱烤熟,晚上可以看電視嗑瓜子。

    南瓜燈親子同工步驟
    1.先將南瓜的梗挖個洞切開取出南瓜子
    2.請小孩將南瓜上的圖案草稿好
    3,父母或小孩用彩色筆將圖案畫上
    4.如果怕失敗或自覺藝術細胞不好,可以上網找圖案畫在透明的描寫紙上,貼在南瓜上直接刻劃
    5.工具:父母使用小把菜刀或雕刻刀就可以輕鬆雕刻

    註:避免發霉tips
    *南瓜內部挖乾淨,擦乾後或太陽曬乾後,塗上凡士林。

    ~自製萬聖節服裝~

    十月份重頭戲萬聖節服裝,小孩們迫不及待預備備。多年來一直堅持的公主裝out,有一年突發奇想的自製服裝in,還好手作畫設計圖動手作,是她們全權處理,不是媽媽活,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她們這個年紀,開始長出自己獨特的想法,有時候很難左右她們,僵持不下的時候,就會想說有小妞有自己的想法也好,不然凡事不知作決定,媽媽也要煩惱,也懂得適時留點空白時光,讓她們長出自己的模樣,的確我們只是弓,她們是箭,父母只是幫忙奮力一飛,箭往何處不可知!所以她們畫設計圖,寫下要買甚麼材料,學會手縫跟裁縫機,我們討論那些家裡現成有,預算控制好,我們一起採買。從做自己的出發,到做全家主題,讓我們對於萬聖節變裝日有著不同的體會,自己做過,真的就會牢牢記住這樣的滋味。



    ~勇闖鬼屋~
    小孩們年紀大一歲膽子變大了,竟然願意來挑戰鬼屋系列,我們說走就走沒在怕的。這個鬼屋可選可怕跟不可怕,差別在於有沒有真人會出來嚇人,當然我們是選不可怕那種,人龍很長耐心等待。這是在一個老師將後院佈置成一區區,介紹的都是她的學生,每一區的故事很有鬼味,擺飾也是精心設計。

    ~後車廂討糖~

    參加後車廂也可以討糖去,第一次聽說過。這是有別於挨家挨戶討糖的萬聖節活動,雖然有點恐怖的氛圍,但每個後車廂各有特色,車主精心布置成小鬼屋,要拿糖就要壯膽去拿,由於是學校舉辦,驚嚇程度很適合小孩,一點點可怕,卻又一點點好玩。是另類的萬聖節討糖驚喜。

    ~萬聖節遊行~

    萬聖節的國小學校重頭戲,是萬聖節遊行。學校開宗明義就說扮裝不可以帶武器或危險物品,有些學校甚至言明不能戴面具,希望維持校園安全,如果有宗教信仰的考量,可以待在教室,不強迫參加。一場遊行可以看見大家的扮裝巧思,大開眼界,除了買現成的服裝外,創意服裝有這麼多可能。

    ~不給糖就搗蛋的重頭戲

    萬聖節的不給糖就搗蛋的習俗,來自於英國跟愛爾蘭人在萬聖節,會沿路跟住家索取靈魂蛋糕跟小麵包,所謂聽起來很抽象的靈魂蛋糕,象徵從地獄釋放靈魂跟帶來好運道,在蘇格蘭人們通常會唱著「The sky is blue,the grass is green,may we have our Halloween」來換取糖果。

    晚上到社區討糖,戰果豐盛,媽媽們簡直要鐵腿,但小孩子還是樂不思熟,一點不喊累,挨家挨戶討糖的樂趣在於,開門見到認識的朋友好驚喜,也是跟左鄰右舍鄰居寒暄的好機會。

    「至於萬聖節的不給糖就搗蛋跟我們教小孩禮貌衝突」

    在美國,挨家挨戶的不給糖就搗蛋,小孩拿到糖,都會跟主人說謝謝,然後再祝她們萬聖節快樂。這是兼顧禮貌跟文化的作法。

    我們去討糖也喜歡在家給糖,這兩個角色她們都樂在其中。討來的五彩繽紛糖,將相同的排成同一類,然後跟朋友一起挑好自己心目中好糖果一袋,星期一立刻將剩下的糖果貢獻給牙醫診所,轉交給前線軍人換錢,一磅糖一塊錢,賺取一點零用金的機會。

    「台灣的確有更好的節日可以過,我了解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不知其所以然過節的空虛。」

    世界地球村,過萬聖節的習俗也流傳到台灣,以前只有在外國人多的天母地區,有商家有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而現在開花遍地都有萬聖節的遊行活動。最近台南市立第四幼兒園在臉書上,寫明「學校不教英文」「學校不過中元節,所以不必要過國外鬼節」「學校不過不給糖就搗蛋這樣沒禮貌的活動」,家長留言大為讚賞。

    如果沒有文化背景為根基,的確不需要跟著西方的潮流。能夠了解國外節日的由來,而不是跟著商人行銷手法,只是消費買扮妝衣服跟糖果,或許更能從過西洋節裡,深度認識外國文化。

    2020年的美國疫情嚴峻,大家每年引頸期盼的萬聖節活動,會變成怎麼樣呢?學校萬聖節遊行,變成零接觸的開車遊行,鬼屋不復見,不給糖就搗蛋的挨家挨戶討糖活動,只能靠照片回味。但我們還是做好萬聖節全家服裝,小孩如常跟朋友有團體萬聖節妝扮,糖果宅配到家,然後靠著網路視訊,開網路版的萬聖節趴替,留下疫情下的萬聖節記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