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縱容,從理解和信任孩子開始 文:海豚ee
我的前一篇文,提到要在小事上對孩子寬容,有些家長留言說會擔心,處理不好,會否變成縱容。我思索良久,覺得在那之前,我們家長要先問自己,我們真的理解孩子嗎?不要小看這個問題,我認為很多不必要的親子衝突,源於家長沒真正理解孩子。 ▌父母和孩子的兩個角度
...
放手不縱容,從理解和信任孩子開始 文:海豚ee
我的前一篇文,提到要在小事上對孩子寬容,有些家長留言說會擔心,處理不好,會否變成縱容。我思索良久,覺得在那之前,我們家長要先問自己,我們真的理解孩子嗎?不要小看這個問題,我認為很多不必要的親子衝突,源於家長沒真正理解孩子。 ▌父母和孩子的兩個角度
例子一:媽媽A厲聲要哭泣的孩子馬上收聲,原因是孩子不講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孩子剛放學,媽媽答應給孩子喝一瓶汽水,孩子很高興。但媽媽打開瓶蓋後,馬上自己喝了一口,孩子立即大哭大鬧起來。
媽媽想:我辛辛苦苦照顧你,只喝一口你的汽水怎麼就不依不饒了?我只不過怕汽水溢出來,才趕緊喝一口,氣死我了!
媽媽的諸多內心戲,孩子怎能明瞭?孩子看到的是很簡單的畫面,媽媽說好給我的汽水,她突然拿去喝了。剛放學的孩子,可能又渴又累,這一幕太出乎意料了,第一眼看到汽水被媽媽喝了,失去汽水的恐懼使她瞬間爆發了。
如果你理解孩子,也許在開瓶蓋前就會事先告訴她:我會先喝一口,因為怕汽水滿出來,好嗎?還是你想看看汽水滿出來的樣子?那麼,這一場消耗就完全避免了,也許還無形中增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如果你理解孩子,即使沒有事先告知孩子,也會明白孩子哭鬧得厲害,有可能只是累了,不是不體諒家長照顧他們的辛苦。事實上,孩子總是無條件地愛父母,反而父母有時會不知不覺,給愛加上條件。 ▌情感滿足的孩子不愛跟大人較勁
例子二:朋友快兩歲的孩子要求超多,逛街時試過堅持要買一塊布回家。媽媽覺得孩子不應該買塊沒用的布回家。
我建議說,就把這塊布當玩具好了。跟孩子說好,如果堅持要買這個玩具,那就不買別的。買回家做手工也好,也許真的很好玩呢!孩子的一塊布沒用,大人花錢買很貴的手錶或項鏈,也不一定是因為有用呀,不是嗎?
要是大人真的疲於應付孩子的要求,那就誠實地告訴孩子,這次我真的做不到。我相信孩子會理解接受的,尤其是常常被滿足的孩子。他們很少跟大人較勁,因為他們對大人更有信心。
我還想到第二個問題:我們相信孩子嗎? ▌欲速則不達的是父母
我也在這問題上經過一系列的考驗。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個是少年,一個還在童年。第一個孩子時,我跟其他新手媽媽一樣,有很多擔心和焦慮,我也跟一些關注孩子成長的媽媽一樣,盡量改善自己對待孩子的方法,摸索著前進,只是隨著經驗的增加,我愈發相信,沒有不想上進的孩子,只有過於心急的父母。
長子小一時,數學考七十多分,一般孩子考個八九十沒什麼難度,我鼓勵他:「別擔心,老師說你很有潛力,你知道什麼是『潛力』嗎?」他數學一直較弱,但在他的努力下,這一科在關鍵時刻都沒拖他後腿。
到他小四上學期時,老師跟我說:你的孩子成績不錯,在全級排名約第十,但如果要保證進入我們區內最好的學校,必須在全級前五名(我們上的是普通的學校,不是什麼名校)。我當時頭腦一發熱,心想,我從來沒操練過他,只要在他較弱的數學科適當操練一下,豈不是穩操勝券?於是就給他買了一堆練習,讓他用功些。 ▌放手反而自發起來
沒想到,孩子對此很抗拒,在我的施壓下,他曾躲在廁所把自己的臉打腫了。看到他腫得像豬頭的臉,我很心疼,也很震驚,反思自己的手法。後來決定不再給他任何壓力,反正以他的成績,還會有很多選擇的。
再沒想到,當我決定放手後,他反而自己用功起來,在後來關鍵的呈分試上,兩次考進全級前五名,後來也順利進了不錯的中學,而我們也沒有選那所老師口中最好的學校,因為擔心那裏除了讀書,沒有適合的活動,想想當初,真是有些瞎操心了。
小學算是順利度過了,中學才是大考驗。 ▌永遠都有更大的考驗在前方
中一時,長子還沒掌握好節奏,小學的優等生,到中一時,居然有幾科不合格,最差時,數學測驗總分五十分,他只得了六分。他沒告訴我這些,直到期末時,老師要求家長簽名,我才看到一堆考得很爛的測試卷。
我這時已經不再輕易激動了,只平靜地跟他說:「這樣不行,我跟你一起把這六分的卷子做一次吧。」數學一樣很差的我,就陪著他一題題做下來,真不懂就請教別人。我感覺在這陪伴的過程中,長子對數學的恐懼消除了大半,因為數學一樣很爛的媽媽也能做啊。
中二時,他的成績從下游爬到中游,中三時又前進了一大步,比較靠前了。他還主動在中三要求補習數學,目前還在奮鬥中,我沒再干預他,相信他會自己努力求進。
如果你跟我一樣經歷著這些,也會明白放手需要很大的勇氣和信任。支撐我放手並相信孩子的,除了理解和信任,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社會變化很大,知識唾手可得,對知識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遠遠比成績重要。 「打鐵趁熱」,但如果鐵還沒有燒到適合的溫度,任憑你怎麼捶打,也鑄造不出好兵器,所以,時機很重要,我選擇相信孩子,不替孩子著急,在孩子想進步時扶他一把,讓他發展出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效果可能比不停地逼迫孩子更好。
=======
作者:海豚ee,中文導師,兩兒之母,愛講故事,堅信家長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家長的教育理念,影響孩子最深最遠。
=======
圖片來源:Unsplash
#popa #popachannel #positiveparenting #歡迎投稿 #親子 #教養 #育兒 #父母 #孩子 #兒童 #家庭 #理解 #寬容 #信任
中三數學試卷上學期 在 泰泰有四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04
今天一早泰泰帶著哥姊到附近國小去洽詢,
告知咱們從3/8就從泰國返台,
到現在已經將近兩個月了都沒有症狀很安全,
想讓孩子們到學校寄讀一事!
學校教務處的承辦老師聽到泰泰說明來意後,
很熱心的先了解了哥姊這幾年的學習狀況,
接著安排哥姊做簡單的測驗!
老師聽聞哥哥兩年前只就讀到小學三年級上學期,
而大姐姐只就讀一學期的幼稚園中班就過去泰國,
老師先準備了兩人現在應屆的國語和數學段考考卷讓他們測試程度!
但是由於國語試卷的內容大多都和課文內容有關,
哥姊們都沒研讀過課文所以難以作答,
所以後來老師請哥姊各讀一課當年級的課文以作為代表,
老師驚嘆於哥哥不需要查字典,
一攤開課本看到文字就能直接唸,
而且還都唸對而讚賞不已!
但是大姊姊因為在泰國注音和中文都由媽媽自己教,
所以相較之下認字量稍嫌少,
也因此唸課文時會結結巴巴的!
泰泰和承辦老師說知道自己孩子的程度一定和同齡孩子有落差,
請轉達導師們自己並不想給師生雙方太大的壓力,
只希望哥姊有環境能多接觸中文,
有同儕團體能相處互愛,
畢竟咱們之後還是會回到老杯身邊團聚,
感謝校方願意讓孩子們來學習!
承辦老師很親切又熱心的和泰泰說明了一些注意事項,
也鼓勵稱讚哥姊的學習能力和態度!
適逢學校現在恰好正在舉辦段考,
過幾天等段考結束後哥姊再去報到,
也能讓泰泰有時間準備相關文件,
呼~
突然有種事情一氣呵成的感覺呀!
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的疫情,
想到回去老杯身邊不知還要多久,
再不想接受這現實也是該面對了!
換個角度想~
能將大魔王哥哥和動作拖拖拉拉的大姊姊長時間留在學校學習也好啦!
這樣家裡白天只有兩小,
咱們耳根子就清淨多啦! (ᗒᗨᗕ)
中三數學試卷上學期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效地閱讀,是有「效率」的閱讀。
事實上,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讀高中的時候,課後我會待在學校的閱覽室讀書。吹免費的冷氣~~~XD
我還記得偶爾會有同校的同學過來討論交流題目。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的。我發現,很多時候不會解題,是因為「不知道題目要問什麼」
如果跟同學說這題是在問什麼後,大家都可以迅速的解題。
但是閱讀理解用途甚多,包括以後我們在閱讀教科書、閱讀病歷、閱讀科學期刊,都會很有用處。
大三上三本教科書,加起來應該有三四千頁以上的原文書,光一本大體解剖,印象中每天要讀完三十頁才有辦法應付考試。沒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耐,根本過不了關。
這些能力都是逐漸從小培養練習出來的。而且單純的「看很多書」,其實沒啥用。因為,看了不見得有懂XDDD。
我不是閱讀的專家,但我自己歸結出來的心法是
1. 確實地閱讀+搞懂這些文章在寫啥。
2. 試著把讀過的東西做個整理、摘要(例如:讀完書後做重點整理筆記。)
類似這樣:
http://bit.ly/做筆記
3. 試著輸出(例如:做應用題,或者對人報告,或者試著教人)。教學相長。
久了,這樣的路徑就會變成習慣。
不知不覺,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習慣。他會試著問問題,試著舉一反三,試著思考不合理之處。
總之,閱讀素養不管是應付考試、或者是將來求生存,都很重要。
請大家多多注意喔。
我也推薦大家閱讀葉丙成教授的這篇文章~~~~
========================
先說為什麼學校考試越來越多長文題目、考卷越來越多頁。主要是從去年的大學學測開始,因應以素養為核心的新課綱上路,長文化的素養題型開始出現,而且比重逐年提升。今年的大學學測國文試卷十一頁一萬多字、社會科試卷十九頁一萬七千多字
中三數學試卷上學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人工智慧教育系列報導
【愛在偏鄉程式:當世界轉移到人工智能時代 不具備撰寫程式語言能力 再優秀也會被時代淘汰 成功大學資訊系教授蘇文鈺擔憂偏鄉孩子 因教育資源.父母能力與經濟條件錯失學習機會 帶著研究生在偏鄉默默進行程式教育多年 後獲趨勢科技公布協助在南投紮根茁壯 很難想像在集集的程式教育 還優於首善之都台北】
這是禮拜三的下午,南投集集國小的孩子他們用3D列印印出自己設計的自走車,並設計程式控制車子行走,這是他們一整個學期要做的事情。
「他會寫程式進去,CAROL,這程式他寫的,法拉利哥你已經寫出來了,(一台會走的車子),」集集國小查理哥。
同樣的下午,花蓮太昌國小的孩子們正用SCRATCH程式設計自己的音樂卡片。
而另外一邊南投的中正國小,學生們正在練習著空拍機。
這一兩年,台灣偏鄉的學校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孩子們開心地玩著這些連在都市裡都需要花不少錢才上得到的課程,他們用SCRATCH編寫程式設計自己的玩具車、也用來設計自己的音樂卡片. 他們操作著空拍機甚至自己播報球賽。
這些是來自成功大學的蘇文鈺教授和他的熱血老師們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改變了偏鄉孩子們的課堂模樣。
「我真正要做的工作是甚麼,是在學校做研究嗎,還是當甚麼工程師,然後做出很好的研究,沒有,我現在就是要做這件事情,這變成是我最重要的工作,」蘇文鈺。
蘇文鈺有一句名言,要做孩子重要的他人。這也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志願。
而這句話一直感動著也鼓勵著所有偏鄉熱血的老師們以及其他投入的夥伴們。
沒有一個人可以毫髮無傷地長大,我們都需要別人適時的扶上一把,蘇文鈺說他小時候也想過要放棄自己,那時遇到了對他很重要的老師,現在他也想成為這樣的重要他人。
「我的悲觀是從歷史的軌跡走來的,我們看看我們的路走過來,你就會發現我們的教育怎麼越改越對弱勢族群越不利,」蘇文鈺。
「我看到我教得這些東石孩子們他們的家庭狀況這麼不好,卻有一些孩子選擇不放棄的在努力,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影響非常非常大,」蘇文鈺。
人工智能時代,程式語言是每個人進入職場,必備的基本知識技能,這技能在未來的意義好比過去你不會基本數學,甚至是不會讀書寫字。
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只會讓這些弱勢的孩子越來越不利,讓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而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好,或不努力,純粹是社會在他們小的時候,沒有給他們公平的學習機會。
「以前聯考就很不公平了,有補習的會考得比較好可是以前只有補學科就好了,那現在因為多元入學,還看學習歷程啊還看才藝啊,很多東西都要看,你可能就都要會,那就是要越補越多,前一陣子有個網友就跟我說,我們現在的多元入學喔就比較像是花大錢買學歷一樣,」蘇文鈺。
雖然他的身體很不好,血壓低到常常昏倒送醫院,但是他堅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那道光,他認為學校與老師存在的目的,應該在於培養出孩子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生產一堆人沒人在看的論文。
從2014年開始,蘇文鈺開始教偏鄉兒童寫程式。蘇文鈺也期待自己成為偏鄉小孩的貴人。幾年下來他其實非常了解程式教育的問題在哪邊,對於台灣2018要將程式教育列入國中課綱,坦言很擔心。
「偏鄉的師資最大的問題是在於第一個,搞不好連代課老師都找不到,行政問題很多,然後老師流動率很高,我們知道就有的學校,流動率一年大概就這個學校的三分之一,」蘇文鈺。
其實何止是偏鄉師資有問題?一但列入課綱,需要大量的師資,政府準備好了嗎?資訊工程學系畢業的學生願意屈就國中教師嗎?
在公教人員年改後,教師不再是一個年老穩定的工作。誰來投入?
尤其目前各界欠缺人工智慧人材,從高級工程師到低階操作人員
而補習班一個小孩一個程式夏令營就繳8000元學費,考量收入,誰會進入公立學校?
一般中上階層可以自請家教,城市裡貧窮的家庭及偏鄉小孩,他們的未來機會在哪裡?
台灣的教育政策總是空有口號而欠缺配套 ,蘇文鈺教授只能走體制外去搶救這些被邊緣化的孩子。
「你要很快速的真正能夠解決問題,其實體制內是最容易的你從法令上面,執行上面,體制內執行是最快的,可是問題是,我們目前為止國家的體制似乎不知道被甚麼東西把他給綁住了,」蘇文鈺。
除了師資問題,他也擔心教材,台灣教育總是讓上課變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幾年蘇文鈺為了讓孩子們覺得程式設計的有趣,蘇文鈺和他的團隊設計教材,教孩子們玩程式,體驗自己動手做,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程式語言只是工具,是你要做所有事情的工具,學程式最重要是動手做而不是寫考試卷。
「考試卷的方式,是短時間內解很多題嘛,我們在外面真實的世界是長時間解決一個難題,所以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尤其是在資訊這個行業裏面,我們隨便做一個問題都是一兩年,」蘇文鈺。
蘇文鈺現在更擔心的事情是程式教育列入課綱之後,這個國家會把這個課程變成甚麼模樣?
「我們假如把程式設計這種東西硬灌在學生腦袋,你一定是讓所有人失去興趣的,我們國家花這麼多錢花這麼多力氣培養小孩子寫程式,可是最後卻摧毀了很多小朋友對科技上面的興趣,那我請問一下以後我們產業還會有希望嗎,至少在科技產業上面還會有希望嗎,那是沒有希望的,因為你把人都嚇走了。」
看著蘇文鈺和這些熱血老師們,他們把上課變得如此快樂,他們利用程式設計開發出很靈活的教育模式,但這些也可能被一個政策就毀了一切。
「我這個人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悲觀主義者,但是我做出來的事情是要絕對的樂觀,因為假如不樂觀做不下去啊,我現在日子生活就是要上課啊,要做研究啊要帶學生討論做,要寫論文,要寫計畫,這個還是我領成大薪水,我一定要做到的事情,那其他的事情,規劃活動規劃課程找錢然後找義工,找義工來幫忙,因為只有我們協會的人也不夠,找義工來幫忙,然後跟偏鄉老師聊天,問他想做甚麼,然後幫他設計特色課程,」蘇文鈺。
他說政府要怎麼做,他插不上嘴,他只是個大學教授。
但至少做這件事情對他最大的收穫就是他挽回了他和女兒的關係。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跟我女兒的對應關係是不好的,非常非常不好,我們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可是這幾年這樣下來之後,我們開始了解一件事情每一個孩子有他的優點,你要去看他的優點,不是漫無目標的鼓勵,但是你要學會欣賞他的優點,他才會對自己有信心,我過去做了很多錯的事情,在我孩子身上做了很多錯的事情,現在要懺悔,然後整件事情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是,其實我們人是自私的,對我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我因為做了這些事情去反省自己,然後我現在改善我跟我自己孩子的關係,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蘇文鈺。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