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5.09|專題研究基礎能力工作坊(一梯次兩天)】
這篇貼文除了要跟大家分享 @slekmed 的專題研究講座之外
也想跟大家講一些我自己做科展的心路歷程還有我自己覺得做專題蠻重要的事情
【跌跌撞撞的科展之路】
因為是數理資優班的關係,高一就一定要開始分組做科展
當時我沒有...
【5.08-5.09|專題研究基礎能力工作坊(一梯次兩天)】
這篇貼文除了要跟大家分享 @slekmed 的專題研究講座之外
也想跟大家講一些我自己做科展的心路歷程還有我自己覺得做專題蠻重要的事情
【跌跌撞撞的科展之路】
因為是數理資優班的關係,高一就一定要開始分組做科展
當時我沒有選到自己最喜歡的生物組
意外踏進了地球科學研究的領域
一開始我處於一個迷茫的狀態
也一心想著自己的研究一定要跟生物做連結
於是從一種叫做鈣板金藻的生物發想
因為他是溫室氣體影響暖化的眾多生物性指標之一
而其代謝物二甲基硫為一吸濕分子,容易在大氣中吸收水氣形成厚雲增加雲層反射率
成鹽類逸散到空氣中,也能變成雲層的凝結核
後來就開始了我讀雲物理學的日子
(因為老師說我要先了解大氣的環境)
【我曾經發誓不做天文】
因為對生物的執著
我一開始很排斥天文
讀雲物理學讀到崩潰之後
轉向海洋研究
直到某一天傍晚
看到新聞說當天凌晨有流星雨
我興奮地睡不著覺
凌晨一到,烯爸帶我和丙酮去外木山
卻因為雲層太厚甚麼也沒看到
但我卻發現原來自己對天文也不是那麼排斥
隔天便和現在的趴呢組隊一起研究行星科學
【研究辛․心路歷程】
我們雖然這周走到了北市賽的舞台
卻也碰到許多困難
之前有乙醚問我
怎麼閱讀論文或一些專欄文章
我必須承認
英文很糟的我
是查遍了英語字典才讀完一整疊可能有上百頁的論文的
再來是各種紙本報告
用字遣詞、怎麼樣寫才不會挖坑給自己跳、要呈現的內容是否一開始就有暗示及鋪陳
這都是一路上慢慢摸索出來的
接著就是校內科展的海報製作
第一次比賽的我們只能看著學姊們的海報開始學習排版
中間內容也被改了非常多次
排版也是、配色也是
最後就是口語表達和肢體語言
我從小就是比演講、致詞的代表
因此累積不少經驗
但是正式比賽還是失誤了
及時修正之下,才穩穩地交棒給隊友
另外一組的同學也誇讚我報告充滿魅力
其實從上面我自己的故事可以看出
科展是一條需要許多技能的道路
很多我摸索很久的經驗,現在有臺灣國際科展(TISF)國手講給你聽!
📌課程目標
1. 希望學生了解文獻引用相關之知識與觀念
2. 了解關於研究、實驗設計的邏輯。
3. 希望學生學習製作專題研究海報、簡報、紙本報告的方式。
4. 希望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之動機。
📌活動形式
兩天的實體講座,由具有豐富科學展覽經歷的學長姐來授課
📌課程講師(見後圖!)
📌活動資訊
|活動地點|愛蘇活教育訓練中心(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0號6F)
|活動時間|2021年5月8日(六)~2021年5月9日(日)
|參加對象|對科學展覽領域有興趣或正在從事科學展覽的高中生
|名額限制|100人
|活動時程|在限動!(打不下了)
📌報名資訊
|報名期間|
2021/04/17 20:00開始報名!
|報名網址|
SLEK的官網
|報名方法|
1填寫「報名表單」
2填寫完成後會再送出的確認頁面看到「繳費連結」
3點進連結,依照網站只是在時間限制內繳費
4等待「報名成功通知信」,報名成功!
|報名費|
|單人報名 3,600元/人
(⚠本次沒有團報優惠⚠)
|退費機制|
☞︎4/21 23:59以前申請退費者,將依程序全額退費
☞︎4/26 23:59以前申請退費者,將依程序退費50%
☞︎4/27 00:00 以後申請退費者,將不予以退費
⚠凡申請退費者須酌收100元手續費⚠︎︎
⚠報名即視同同意退費機制相關規定⚠︎︎
📌常見Q & A
☞︎我是否需要住宿?
本次講座時間橫跨兩天,建議需自行事先在附近找好住宿地點!
SLEK有提供代訂旅館的方案,男生限額25人、女生限額24人,欲代訂旅館者請從速報名~
☞︎請問代訂住宿是哪一間?
璞邸城市膠囊旅店 Bouti City Capsule Inn | 台北車站總店(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7號號1樓)
地點就位在講座地點愛蘇活斜對面,步行2分鐘即可到達
是不是很心動!報名要快!
☞︎旅館資訊與價格?
住宿價格一晚為560元/人,不額外收手續費,額滿為止!
☞︎飯店如何分配?會住幾人一間呢?
男生為一間4人房、一間9人房及一間12人房
女生為一間10人房及一間14人房
☞︎會含餐點&保險&參加證明嗎?
有的!本次活動飲食包含第一天的午餐、晚餐、點心,以及第二天的早餐、午餐
✉本次活動有保險及參加證明
☞︎有沒有路隊服務?
我們會在愛蘇活大樓樓下帶領學員上樓,詳細情況會在活動前一到兩週的寄的行前通知提到喔!
☞︎XX天要請假?可以嗎?
原則上不建議學員中途請假或缺席
若請假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學習狀況,請自行斟酌是否願意報名喔!
☞︎工作坊什麼時候結束?
表定約會在5/9的下午5:30左右結束喔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寄信到
☞︎[email protected]或私訊SLEK粉專喔☜︎
#專題 #研究 #口說 #報告 #文獻 #工作坊 #技能 #統計 #設計 #海報
丙酮英文 在 電子製造,工作狂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文複習》【雙酚A】的英文【Bisphenol A】,簡稱【BPA】,後面的【A】其實是【Acetone(丙酮)】的縮寫,因為其化學式是由兩個【苯酚(C6H5OH】及一個【丙酮(CH3COCH3)】組合而成,所以才稱之為【雙酚A】,並不是什麼雙酚ABCD…的編號,這是大陸傳過來的用語,一般我們稱之為【酚甲烷】、【丙二酚】或【二酚基丙烷】。
丙酮英文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窮島台灣與超窮國法蘭西(婆婆媽媽長文慎入) |
一位帶著孩子們回瓊州過暑假省親的朋友昨天在她的微信社交圈寫「回法國前在機場給小孩買了二包洋芋片70塊人民幣跟一包糖果48塊人民幣。在法國超市可以買2公斤的蘋果、一袋紅蘿蔔、二盒小番茄、一球的生菜沙拉、一把迷你蘿蔔、一盒大蒜起司抹醬、一條長棍麵包、一個起司麵包、一個全麥麵包、四個可頌、四個巧克力麵包外加一瓶不含丙酮的去光水。全部15.05歐,換算成人民幣只要111元,一家四口的午餐健康又美味。」這個朋友還提到她平常省吃儉用的妹妹到法國來玩,竟然覺得法國什麼都很便宜,隨便哪個中國人都可以在法國當土豪了。
這讓我想起前些日子蔡英文吃了一千塊台幣的法國料理被台灣網民批評,結果對岸網民給台灣封上「窮島」,現在看看朋友的二包洋芋片和一包糖果,的確一千塊新台幣在對岸不算什麼。
這位朋友的蔬菜魚肉流水帳,很多人不親自下廚,可能沒什麼概念。我在家中也不掌廚,但是因為我喜歡逛菜市場,因此對物價行情還算了解。這一年帶孩子在台灣唸書,女兒上鋼琴課的一個小時,我就會去老師家旁邊的菜市場逛逛,買些季節性的青菜水果,讓孩子了解台灣的四季。
一年下來的心得,就跟上面這位朋友在微信圈中驚嘆的一樣,台灣物價比法國貴!如果台灣是窮島,那法國肯定是超窮國了!
怎麼說呢?換我也來個菜市場大媽的流水帳:第一個讓我遇到的是水蜜桃,去年剛回台時,因為女兒有些想家,在路上看到賣拉拉山的水蜜桃(還是產地直送喔)就想要買。一問之下,五六顆水蜜桃要五百塊新台幣(啊?貴?那妳拿那邊超小顆的,八顆五百)。
看到這裡,你心裡是不是想著:差不多啊!水蜜桃就是這個價錢。那麼請看下圖法國的水蜜桃,這一藍8歐,以今日匯率換算成台幣是288塊。
第二個讓我在台灣菜市場注意到的,是像拜拜一樣擺成一盤一盤在賣的水果,尤其是蘋果,一盤五顆不知道哪裡的蘋果售價二百。此時你應該也覺得「便宜啊!」,或「富士蘋果更好吃」。但是200塊新台幣是5.5歐,等於一顆蘋果售價一歐,這個就算是在拉法葉百貨或bon marché的超市都沒有這樣的價位(請看我朋友買的蘋果二公斤1.99歐)。
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台灣市場上價位較為合理的是季節性產期食材。像某個星期的市場,大家會突然都在賣鳳梨,那麼這個時候就該買鳳梨。但是時間不長,一個星期過後會突然都是梅子,這時候就要趕緊醃梅酒。然後又會突然都在賣竹筍,持家多年的家庭主婦們就會趕緊買了做竹筍排骨湯。
以上說的是一般傳統市場的比較,說到有機商品,那差距就更是遠了。
我自從女兒出生,就開始思考每天吃進肚子裡的或使用在身上的東西。吃進肚子裡的會想到食材的由來,因此慢慢的轉向有機食材,選購農場雞等。用在身上時,就連沐浴乳洗髮精等會想著這些濃稠的液體是什麼做的,而回頭購買天然的肥皂。
長久下來的習慣,回台時也是到有機商店去買菜,然後鄰居的阿婆們覺得我整個就是貴婦!因為隨便買點青菜、水果、麵條、米或醬油麥片,都要三四千塊。有時候懶惰就訂購永豐餘有機食材,也是隨隨便便就四五千。我後來想想,怪不得鄰居阿婆們把我當貴婦呀~在巴黎,如果不是大家庭,誰會去有機超商Naturalia花到一百多歐?所以食用有機商品,在台灣似乎就被貼上了富人的標籤(據悉有機認證系統都還不完善)。
長年旅居在國外,我們常常聽到國內的人喊物價飆高什麼水電雙漲。這次離台十多年後的長居,真的讓我看到了這些社會問題。以上台法二國的物價,法國建立在每月最低薪資1466.62歐元(台幣約52,798,以每週工作35個小時計算)。法國稅很重?對,稅後剩下1135歐。房租很貴?對,台北也不便宜。所以以台灣人的薪資來說,台灣的物價過高,而且商品品質參差不齊,政府控管不嚴。
文章開頭這位朋友昨日發文的結論很有智慧也讓人省思,這邊跟大家分享「...大部分田地都消失了,海边度假胜地无处不在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了。而戴高乐机场到家的路上还是农田片片、几十年如一日的过程,是法国不懂进步还是中国发展太快?」(順便借用了她昨日購物的帳單)這是她對自己家鄉的反思,那台灣呢?以下只開放婆婆媽媽討論,政治口水戰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