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世運在莫斯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世運在莫斯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世運在莫斯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世運在莫斯科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國際禁歌🇷🇺】《世運在莫斯科》並非香港原創,而是來自德國 樂隊「成吉思汗」(Dschinghis Khan)。這樂隊以各國獵奇題材為特色,代表作《古都羅馬》、《成吉思汗》等,都曾被林子祥改編。走如此路線,除了迎合七、八十年代的士高熱,也因這樂隊成名於歐洲視野歌唱比賽,開宗明義要以歐...

世運在莫斯科 在 P 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0:40:33

兩個星期時間,過得好快。 1)呢兩年嘅情況,加上只有一個鐘時差,今屆奧運,全城睇得特別投入。 2)支持香港隊,係無可能因為運動員勁,而係香港人嘅身份,正常不過。 經過呢兩年嘅洗禮,對香港人身份認同感越來越強烈,但係有啲藍絲運動員,好矛盾。 3)以往有好多香港人支持某國,但係今屆就有唔少人轉呔...

  • 世運在莫斯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7 02:31:17
    有 326 人按讚

    【#Patreon國際禁歌🇷🇺】《世運在莫斯科》並非香港原創,而是來自德國 樂隊「成吉思汗」(Dschinghis Khan)。這樂隊以各國獵奇題材為特色,代表作《古都羅馬》、《成吉思汗》等,都曾被林子祥改編。走如此路線,除了迎合七、八十年代的士高熱,也因這樂隊成名於歐洲視野歌唱比賽,開宗明義要以歐洲眼光,介紹他們意想的世界、特別是東方。

    今天看來,他們舞姿極度騎呢,主音打開胸膛「飾演」大汗,其他成員大跳連大學O' camp學生也甘拜下風的「舞步」,比《YMCA》的同志樂隊Village People還要camp。Camp歸camp,成吉思汗樂隊在前蘇聯大行其道,一方面因為他們顛覆傳統的造型,對鐵幕青年具同樣顛覆性,就像英倫組合 Pet Shop Boys的《Go West》,後來成了東歐青年指導歌曲﹔另一方面,也有賴其首本歌為1980年莫斯科奧運宣傳,獲蘇聯當局邀請即場獻唱......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5282499
    ▶️前《蘋果日報》體育版Roger:打不死精神,化整為零創辦《體壹》平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olG-tzab8

  • 世運在莫斯科 在 陳心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5-02 11:09:57
    有 28 人按讚


    《東歐民族風》陳心遙
    《信報》2018年5月2日《視線所及》專欄

    最近某電視台嘅世界盃宣傳曲引起網民討論,作曲嘅歌手指歌曲靈感源自東歐民族風。
    民族風喺香港流行音樂上已經係一個近乎絕種嘅名字,或者民族風嘅時裝會俾文青追捧。但係民族風嘅音樂喺一個大城市入面就彷彿一早被掛上「老套」、「落後」嘅標籤,理得佢係咩「民族」嘅「風格」。
    香港八十年代初粵語流行樂壇開始改編外國歌曲,一早將日本嘅民族風傳入,八十年代嘅日本歌謠曲,旋律同編曲上承自演歌嘅味道,梅艷芳嘅《赤的疑惑》、羅文嘅《錦綉前程》、徐小鳳嘅《人生滿希望》,聽幾句,或者聽前奏,已經知係源自日本,非常易認。嗰陣時,想要一首日味嘅歌曲,俾版權費原作者就好,點解?模仿唔到囉。
    到東歐嘅民族風,唯一一個引入而又能夠用粵語唱出味道嘅,只有林子祥。
    林子祥先改編過前蘇聯嘅歌曲Moscow Nights。呢首應該係俄國最為人熟悉嘅歌曲,全世界改編過好多語言嘅版本,國語版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連胡錦濤都曾經公開唱過。我聽過前蘇聯紅軍合唱團嘅版本,有氣勢又有感情。粵語版叫《美麗的小姑娘》,雖然係情歌,但林子祥嘅唱腔仍保留一份狂放澎湃,係最動聽嘅版本之一。之後阿Lam又改編過著名以色列傳統民謠Hava Nagila,粵語版《狂歡》,鄭國江嘅歌詞係忠於原詞嘅意思。林子祥真係畀到一種聞歌起舞嘅感覺。首歌雖然誕生喺八十年代,好似到2000年初,仍然係大學O Camp跳Mass Dance嘅指定歌曲之一。
    此外,林子祥改編過三首前西德Disco樂隊Dschinghis Khan嘅歌曲,分別係《世運在莫斯科》、《古都羅馬》同埋《成吉思汗》。Dschinghis Khan雖然係西歐嘅音樂組合,但用上「成吉思汗」做隊名,歌曲就有歐亞各地濃厚嘅民族風情,1979年佢哋喺Eurovision歐洲歌唱大賽嶄露頭角,唱出隊伍同名歌Dschinghis Khan六位成員都着上色彩鮮艷,剪裁誇張嘅服飾,一路唱一路大跳土風舞,用而家嘅角度應該算係一種Cosplay。樂隊之後嘅歌曲Moskau成為澳洲電視台宣傳1980年莫斯科奧運嘅宣傳歌,傳誦天下。雖然首歌係走東歐民族風,但樂隊喺八十年代被指係反共產主義,而俾蘇聯政府封殺,反而成為好多東歐人民心嚮自由嘅象徵。
    之後樂隊解散,有成員離世,不過因為YouTube,令到人重溫到佢哋獨樹一幟嘅曲風同舞台演出,仲掀起網上嘅小熱潮。樂隊加入年輕成員跳舞,仲復出舉行演唱會。先唔好理老唔老套,好聽嘅歌,會歷久常新㗎。

    #東歐民族風 #林子祥 #世界盃 #譚詠麟 #我們的愛 #信報 #陳心遙

  • 世運在莫斯科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5-14 23:00:01
    有 235 人按讚


    [Glocal Pop 48] 《古都羅馬》/林子祥

    昔日林子祥唱過大量富有國際視野的歌曲,不少改編自德國樂隊「成吉思汗」,除了《成吉思汗》、《世運在莫斯科》,還有一首《古都羅馬》。值得注意的是,這首鄭國江填的詞很強調羅馬的「帝國」身份,而不是今天我們常見的民族國家,兩者之間的差異,其實在香港最能體現:英治期間以帝國角度管理香港,反而容許了種種間接管治的地方特色;相反到了中國直接管治,強調民族國家的特色,卻掀起了越來越強的本土主義。這樣的悖論,在羅馬帝國崩潰後的歐洲,其實也有體現。

    歌詞說,羅馬「為理想創萬里路/讓友邦到達國都/四通八達坦闊的路途」,固然是反映「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古都氣勢,但也突顯了羅馬「帝國」的特色:很多「友邦」其實是附庸國,並非羅馬帝國直接一部份或行省,卻也需要到達「國都」。至於「萬世千世亦仰慕/是這愷撒舊國都」,重點在於「愷撒」:其實「愷撒大帝」(Julius Caesar)本身並沒有稱帝,只是一名「獨裁官」,後來到了羅馬建立帝國,卻採用「愷撒」作為「皇帝」的名稱。直到近代,要建立帝國的新貴,還是希望「愷撒」這稱號,例如德國統一後,德皇就稱「Kaiser」,在在顯示了羅馬帝國的非一般地位。

    由於帝國已成歷史遺跡,羅馬今天的境況,其實才是歌曲的重點。「歷遍風雨尚笑傲」是否真實,看見今日意大利的國力,自能判斷;至於「歷遍災劫沒有倒」,就視乎哪個部份,畢竟倒下的羅馬古蹟並不少;「舊廢墟也是瑰寶/滿寫千古興替之道」才是真相,今人受制於現代道德標準,再建造不了當年鬥獸場那樣的廢墟,其實也很難再製造羅馬那種跨民族世紀大帝國。但究竟明白帝國為何物的人,在高調批判帝國主義之外,尚能領悟其管治的積極意義的,在講求政治正確的今天,又有多少?卻是另一回事了。

    沈旭暉 now 娛樂生活 2016年4月15日
    http://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175592

    (網上圖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