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周報》多管齊下! 全球知名藥廠積極投入對抗新冠病毒 【因應這場新冠病毒所引發看不到盡頭的戰爭,全球紛紛投入疫苗研發與藥物適用性的時間競賽,更快速精準的新型檢測試劑也陸續上市中。大陸國藥集團援引抗SARS經驗,將康復者的血漿輸入重症病患體內成效卓著,被視為因應疫情高峰的最佳良方,不過可能引...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DatWaisunGu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紀帝國4 稍早時推出壓力測試版 我也是第一時間找了好機友一起去玩 對上的是目前遊戲難度最難的電腦 聽說AI會深度學習 就是AI的難度會通過跟玩家對戰而增強 等正式版出來時再看看難度有沒有增加! 目前推出4個人種 4張陸戰地圖+1張海戰地圖 遊戲畫質不錯 人種特性跟種類比2代差很多 每天晚上6點...
-
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 在 DatWaisunGu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18:00:01世紀帝國4 稍早時推出壓力測試版
我也是第一時間找了好機友一起去玩 對上的是目前遊戲難度最難的電腦
聽說AI會深度學習 就是AI的難度會通過跟玩家對戰而增強
等正式版出來時再看看難度有沒有增加!
目前推出4個人種 4張陸戰地圖+1張海戰地圖
遊戲畫質不錯 人種特性跟種類比2代差很多
每天晚上6點Twitch直播
有時候會早點開
🌟🌟🌟🌟🌟🌟🌟🌟🌟🌟🌟🌟🌟🌟🌟
想看我玩什麼遊戲又想看得舒壓的
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吧!
用行動來支持我的頻道!
訂閱 點讚 開啟小鈴鐺🔔
也可以入會員來支持我做出更好的作品!
🌟🌟🌟🌟🌟🌟🌟🌟🌟🌟🌟🌟🌟🌟🌟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waisu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twaisu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atWaisunguy/
E-mail 合作聯絡 : chwai3721@hotmail.com -
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 在 DatWaisunGu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25 18:00:13世紀帝國4 稍早時推出壓力測試版
我也是第一時間找了好機友一起去玩 對上的是目前遊戲難度最難的電腦
聽說AI會深度學習 就是AI的難度會通過跟玩家對戰而增強
等正式版出來時再看看難度有沒有增加!
目前推出4個人種 4張陸戰地圖+1張海戰地圖
遊戲畫質不錯 人種特性跟種類比2代差很多
每天晚上6點Twitch直播
有時候會早點開
🌟🌟🌟🌟🌟🌟🌟🌟🌟🌟🌟🌟🌟🌟🌟
想看我玩什麼遊戲又想看得舒壓的
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吧!
用行動來支持我的頻道!
訂閱 點讚 開啟小鈴鐺🔔
也可以入會員來支持我做出更好的作品!
🌟🌟🌟🌟🌟🌟🌟🌟🌟🌟🌟🌟🌟🌟🌟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waisu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twaisu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atWaisunguy/
E-mail 合作聯絡 : chwai3721@hotmail.com -
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 在 DatWaisunGu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8:00:17世紀帝國4 稍早時推出壓力測試版
我也是第一時間找了好機友一起去玩 對上的是目前遊戲難度最難的電腦
聽說AI會深度學習 就是AI的難度會通過跟玩家對戰而增強
等正式版出來時再看看難度有沒有增加!
目前推出4個人種 4張陸戰地圖+1張海戰地圖
遊戲畫質不錯 人種特性跟種類比2代差很多
每天晚上6點Twitch直播
有時候會早點開
🌟🌟🌟🌟🌟🌟🌟🌟🌟🌟🌟🌟🌟🌟🌟
想看我玩什麼遊戲又想看得舒壓的
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吧!
用行動來支持我的頻道!
訂閱 點讚 開啟小鈴鐺🔔
也可以入會員來支持我做出更好的作品!
🌟🌟🌟🌟🌟🌟🌟🌟🌟🌟🌟🌟🌟🌟🌟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waisu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twaisu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atWaisunguy/
E-mail 合作聯絡 : chwai3721@hotmail.com
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多管齊下! 全球知名藥廠積極投入對抗新冠病毒
【因應這場新冠病毒所引發看不到盡頭的戰爭,全球紛紛投入疫苗研發與藥物適用性的時間競賽,更快速精準的新型檢測試劑也陸續上市中。大陸國藥集團援引抗SARS經驗,將康復者的血漿輸入重症病患體內成效卓著,被視為因應疫情高峰的最佳良方,不過可能引發的免疫排斥反應仍引發憂慮,目前僅適用於武漢當地的重症病患。】
{內文}
當中國在1月10號正式公布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全球各國就紛紛展開一場疫苗研發與藥物適用性的時間競賽,根據英國BBC的報導,美國聖地亞哥Inovio實驗室,率先宣佈在3小時內,已透過電腦內的基因測序軟體設計出新疫苗,最快2020年夏天進行人體臨試驗,年底批量生產,被視為打破本世紀以來最快的疫苗研究紀錄,隨即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黏膜感染暨免疫學負責人 APcctv038229英帝大實驗沙托克(Robin Shattock)教授也宣稱,他的團隊在14天內研發出了疫苗,預計本周開始動物實驗,這個夏天可望通過人體試驗進行量產。
(Sarah Gilbert/牛津大學疫苗學教授)
我認為目前我們正處於相當關鍵的階段,能夠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是否會檢測到更多病例數,我們聽說數字正在下降,但是因為實際上感染較少,或者僅僅是在實際進行測試和監測患者方面確實存在困難呢?接下來的幾周至關重要,我們目前仍無法確定前進的方向
科學家個個態度謹慎,畢竟疫情尚在發展前期階段,誰也無法預料病毒株是否會突變增強,導致原先採用的基因序列法可能未必有效,但此時此刻誰也不敢輕忽大意,因為英國《衛報》近期專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長梁卓偉已憂心指出,當每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從統計數字顯示可以再傳給另外2.5人時,這意味著病毒的「攻擊率」將介於六到八成間,換言之,疫情若未能控制下來,感染比例恐將擴及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就算死亡率低到1%,也將導致大規模死亡。
(David Heymann/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流行病學教授)
這裡存在兩個主要問題,它們都與我們目前未知的問題有關,一個未知是這種病毒的潛力,這種病毒是否真的會和人類永久共處,且年復一年不斷出現並引起疾病,還是僅止於一次性事件,世衛組織目前仍然認為這可能是一次性事件,建議採取這些快速遏制措施,然而另一件事,是人們不了解這種疾病的嚴重性,您已經看到,這對於合併症患者,諸如罹患糖尿病和肺部疾病,老年人以及一些顯然健康但年輕的人來說,這可能非常嚴重,因此了解疾病的全貌也非常重要
所幸全球知名藥廠近期紛紛投入對抗新冠病毒的行列,藥物部分,最受矚目的是嬌生旗下的愛滋用藥達蘆那韋(Darunavir),和吉立亞(Gilead)研發的試驗新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消息曝光後已連兩周刺激該公司股價大漲,疫苗部分則除了實驗室進展外,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全球製藥大廠GSK,及已宣布與美國衛生部合作的嬌生子公司,至於診斷試劑上,在吸引羅氏及全球基因定序龍頭illumina加入後,也替全球疫情控制注入了強心針。
(譚德塞/世衛組織總幹事)
我們目前已經採用了許多基本的公共衛生介入措施,它們對我們而言容易取得,現在也足以預防感染,例如第一款疫苗可能會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所以我們今天須使用一切可用的武器來對抗這種病毒,並同時為疫苗的長期使用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約翰霍普金斯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Amesh Adalja長期研究指出,病毒並不像細菌那麼好治療,細菌有廣泛抗生素可以使用,但每種病毒變異太大,可能不存在廣泛甚至可以一體適用的藥物,更重要的是,病毒會挾持人體細胞幫助病毒複製,因此在治療上,藥物要如何殺死病毒,卻又不會傷害自體細胞將是一大挑戰,這也是為什麼當前疫苗和檢測被視為防疫主流,藥物研發測試多以重症病患為主。
(Dr. Masafumi Inoue/轉化科學診斷小組組長)
有許多報導稱,有症狀或新症狀的人可能會影響其他人,因此要找到誰是該病毒的攜帶者,必須使用非常靈敏的檢測試劑盒 這一點非常重要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新冠病毒相關的防疫產品,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間名為HiberGene的分子診斷公司,推出了一種可以靠近患者進行的快速分子檢測,標榜60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新冠病毒檢測,由於這可能對患者命運與感染管控產生重大影響,被市場寄予高度期待,中國官方甚至與企業合作推出一款app,民眾只需要用手機掃描QR code,註冊後輸入姓名 身分證字號,就能輕鬆查出自己是否曾與確診,或疑似染病患者同搭過一個公共運輸工具,或者住在同一地區。
(記者VS大陸民眾)
你點擊看過沒有,看過,我就想看看附近哪有,盡量避開嘛,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最起碼我們會注意防範一下,盡量不去人多的地方
同一時間,大陸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也援引抗SARS經驗,將先前染病但如今已康復者的血漿,輸入11名重症患者體內,患者在接受治療12到24小時後,臨床症狀都明顯好轉,被視為在迎來高峰前,最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良方。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
對早期的重症病人,足量的免疫球蛋白,有可能能夠減少重症病人變成危重,乃至死亡的概率
但專家提醒,血漿治療操作難度極大,治癒患者也僅僅只是少數輸入血清後,患者可能出現的免疫排斥反應,不能不列入考慮,更重要的是,血漿治療最佳時機是發病內兩周,但這時病患多半仍在與病魔奮戰,發病兩周後,基本已檢測不到病毒,用恢復期的血漿治療,不只療效大打折扣,輸血所引發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也會大幅升高,還有一個可能的盲點是,英國BBC報導稱,當下中國疫情最讓人擔心的,是實驗室檢測正錯誤地告訴一些人,他們身上沒有病毒,包括剛過世的吹哨人李文亮醫師,都曾出現多次病毒測試為陰性,但肺部掃描卻顯示已染病,在這個流感的好發季節,呼吸道疾病間的早期症狀非常相似,這其中是否存在漏洞或灰色地帶,都有待醫師及科學家進一步釐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X4-gfA-mg
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超級歪二月開工開學好書推薦 (五本)
1.《生活的藝術》 / Rolf Dobelli / 難度:★☆☆☆☆ / 340頁 / 商周出版
之前曾經在影片裡推薦過Rolf Dobelli的《思考的藝術》,Rolf Dobelli的書從德國紅到美國,這次又出了一本《生活的藝術》,每一章篇幅短小,大約四、五頁,探討一個生活中常用到思考方式,並舉出常見的思考或行為謬誤,以及應該怎樣行動才合適。每次都會用一個故事或假想情境做開頭,引導讀者進入他想談的觀念,例如在第五章<反生產力>中,作者就先舉出汽車的發明相較於步行或馬車是量子躍進,步行一小時的時速大概是六公里,並請讀者猜想一個人一生的汽車平均行駛速度。結果,作者會指出,根據研究(Ivan Illich),考慮到買車、保養、塞車等時間耗費,一部美國汽車能達到的均速正好是時速6公里! 這就是一種看似節省時間金錢,但一但將相關成本列入考慮便會抵銷節省的「反生產力」!這本書算是屬於速食型的思想叢書,適合每天花幾分鐘看一個主題,如果想進一步深入了解,作者也在附錄放上了相關資料,供讀者自行參考。
啾啾鞋 做了一支本書的說書影片,可以看看這本書討論了哪些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2s-hZb8MiU
-
2.《電影冷知識》 / 許立衡, 張凱淯 / 難度:★★☆☆☆ / 346頁 / 創意市集
PCuSER電腦人文化
如何用《鋼鐵人》與《樂來越愛你》理解好萊塢的三幕劇結構?為什麼大衛芬奇跟李安喜歡用數位拍攝,而諾蘭跟塔倫提諾卻喜歡用膠捲?在電腦特效合成技術未發達前,盧卡斯的公司是怎麼拍出《星際大戰》的?拍電影的人都怎麼剪片、調光?你有沒有發現為什麼2000年以後的電影色調都是藍橘色?這些電影製作幕前幕後的小知識都收錄在這本書裡,作者的講解平易近人,同時會搭配許多知名經典電影解說,前半部主要介紹電影的實作面,後半部則講述了許多電影產業的八卦跟歷史,很適合對影視有興趣讀者,對喜歡拍微電影的學生族群也很受用。
-
3.《遊蕩世界的幽靈: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 / Francis Wheen / 難度:★★★☆☆ / 185頁 / 聯經出版
1999年,英國BBC官網票選了千年來最偉大的思想家,第四名是達爾文,第三名是牛頓,第二名是愛因斯坦,第一名是馬克思。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重新閱讀馬克思的呼聲若隱若現。2017年,台灣書市又興起一股馬克思熱潮。總之,有資本的地方,就有人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它提供了對資本主義社會最系統性的分析與批判。我自己每年都會找時間重讀《資本論》,每次讀都會發掘出新的東西。順帶一提,如果對分析電影/大眾文化的理論有興趣,馬克思主義是個很有洞見的觀點,畢竟所有故事都脫離不了物質生活與社會存在,這派的評論家如Douglas Kellner跟Terry Eagleton的分析都很值得一讀。
我推薦最近出版的兩本非常適合當作《資本論》入門的導讀書,一本是Francis Wheen的《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另一本是萬毓澤教授的《你不知道的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是一本馬克思的小傳記,記述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思考歷程,從高中開始,他就在思考一個大家應該都想過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並不能總是選擇我們自認適合的職業?」到盛年時期,他更進一步地思考:「如果商品的價值是工人創造的,為什麼他們沒有獲得自己創造的全部價值?」。《資本論》就是要試圖回答這一些問題。整本書的內文淺顯易懂像讀小說,沒有濃厚的學術味,而且篇幅短小,大概一天就可以讀完。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一些馬克思的讀書習慣,非常有趣。例如:
1⃣️習慣摘錄所有讀過的書。
2⃣️曾到大英博物館一年的時間(1850-1851),固定從早九到晚七,把經濟學類的書全部讀完。
3⃣️沒有固定睡眠時間,往往徹夜讀書工作,不受外界干擾。(不過馬克思活了64歲,考古學家張光直也是看書一週只睡幾小時,活了69歲…這樣看來我應該還可以活很久喔😂)
-
4.《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 周國平 / 難度:★★★★☆ / 318頁 / 商周出版
在外演講時常被問到最推薦從哪位哲學家的作品入手?以前我會說要看你心之所向為何,你想成為吸納一切的行動百科全書,可以讀康德、黑格爾,你厭倦這個充滿不正義的社會,可以讀馬克思、羅爾斯,你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想直奔死亡,可以讀卡繆、沙特,現在我會直接說:閱讀尼采吧!尼采是一種精神糧食,有毒的精神糧食。這幾年大家出版社陸續翻譯了尼采的原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論道德的系譜》,讓台灣讀者可以跨過超譯的門檻,如今商周又再版了這本《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作者周國平是專門研究尼采的中國學者,這本書從尼采對現代思潮的影響出發,詳述尼采如何在歐洲傳統價值崩潰、現代人無家可歸的境況中提出新的存在價值:酒神精神與權力意志,每一章都會大量引用原文再做出自己的詮釋,供讀者比較參考,算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尼采導讀書籍。
-
5.《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 / 柄谷行人 / 難度:★★★★★ / 285頁 / 麥田出版
幾年前我在誠品裡隨意翻到一本書《哲學的起源》,裡面有一段文字令我非常震驚,大意是,量子力學回復了物質與運動不可分離的古希臘愛奧尼亞學派的思想。後來在海森堡的《物理學和哲學》我讀到了同樣的闡述:『如果我們用「能量」一詞來替換「火」一詞, 我們差不多就能用我們現代物理學觀點一字不差地來重述他(赫拉克利特)的命題。』後來我得知《哲學的起源》的作者柄谷行人是當代日本最重要的左翼批判理論家,接連閱讀了他的理論作品《跨越性批判》、《帝國的結構》、《世界史的結構》,完全可以感受到柄谷的博學與啟發性,佩服不已!
去年年底,麥田出版了他的重要作品《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這本書是作者在耶魯大學教日本文學的講課內容,雖然是談日本文學,但即便是不懂文學的人(例如我)也可以從中窺見柄谷處理問題的創見與清晰度,例如,在第三章<所謂告白的制度>中, 他談到日本明治時期小說家為了讓虛構故事看起來很真實,採用了告白的形式,這種告白制度明顯是從基督教來的,但柄谷不是要談基督教如何影響日本文學,而是這種影響如何可能,它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否則為什麼是在這個時間點以文學為媒介滲入日本而不是別的時候呢?柄谷在論述的過程中旁徵博引,從傅柯的《性史》到尼采的《反基督》,甚至將特定文學現象視作與近代國家權力與政治交互滲透的對應物做分析。本書每一章的思想濃度都非常高,其中第五章<兒童的發現>柄谷更是從兒童文學的預設主體:到底兒童是什麼?進一步轉向日本學校教育的意識形態分析。在這個意義上,柄谷不只是一位文藝評論家,更像一位思想的戰鬥者。順帶一提,聽聞林暉鈞老師即將翻譯柄谷行人的《跨越性批判:康德與馬克思》,屆時再來好好介紹這本書!
※勘誤:56頁rebido應為原欲(libido)。
-
#一個月沒發文是可以的嗎?
#粉絲的黏著度黏起來!
世紀帝國2電腦難度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超級歪二月開工開學好書推薦 (五本)
1.《生活的藝術》 / Rolf Dobelli / 難度:★☆☆☆☆ / 340頁 / 商周出版
之前曾經在影片裡推薦過Rolf Dobelli的《思考的藝術》,Rolf Dobelli的書從德國紅到美國,這次又出了一本《生活的藝術》,每一章篇幅短小,大約四、五頁,探討一個生活中常用到思考方式,並舉出常見的思考或行為謬誤,以及應該怎樣行動才合適。每次都會用一個故事或假想情境做開頭,引導讀者進入他想談的觀念,例如在第五章<反生產力>中,作者就先舉出汽車的發明相較於步行或馬車是量子躍進,步行一小時的時速大概是六公里,並請讀者猜想一個人一生的汽車平均行駛速度。結果,作者會指出,根據研究(Ivan Illich),考慮到買車、保養、塞車等時間耗費,一部美國汽車能達到的均速正好是時速6公里! 這就是一種看似節省時間金錢,但一但將相關成本列入考慮便會抵銷節省的「反生產力」!這本書算是屬於速食型的思想叢書,適合每天花幾分鐘看一個主題,如果想進一步深入了解,作者也在附錄放上了相關資料,供讀者自行參考。
啾啾鞋 做了一支本書的說書影片,可以看看這本書討論了哪些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2s-hZb8MiU
-
2.《電影冷知識》 / 許立衡, 張凱淯 / 難度:★★☆☆☆ / 346頁 / 創意市集
PCuSER電腦人文化
如何用《鋼鐵人》與《樂來越愛你》理解好萊塢的三幕劇結構?為什麼大衛芬奇跟李安喜歡用數位拍攝,而諾蘭跟塔倫提諾卻喜歡用膠捲?在電腦特效合成技術未發達前,盧卡斯的公司是怎麼拍出《星際大戰》的?拍電影的人都怎麼剪片、調光?你有沒有發現為什麼2000年以後的電影色調都是藍橘色?這些電影製作幕前幕後的小知識都收錄在這本書裡,作者的講解平易近人,同時會搭配許多知名經典電影解說,前半部主要介紹電影的實作面,後半部則講述了許多電影產業的八卦跟歷史,很適合對影視有興趣讀者,對喜歡拍微電影的學生族群也很受用。
-
3.《遊蕩世界的幽靈: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 / Francis Wheen / 難度:★★★☆☆ / 185頁 / 聯經出版
1999年,英國BBC官網票選了千年來最偉大的思想家,第四名是達爾文,第三名是牛頓,第二名是愛因斯坦,第一名是馬克思。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重新閱讀馬克思的呼聲若隱若現。2017年,台灣書市又興起一股馬克思熱潮。總之,有資本的地方,就有人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它提供了對資本主義社會最系統性的分析與批判。我自己每年都會找時間重讀《資本論》,每次讀都會發掘出新的東西。順帶一提,如果對分析電影/大眾文化的理論有興趣,馬克思主義是個很有洞見的觀點,畢竟所有故事都脫離不了物質生活與社會存在,這派的評論家如Douglas Kellner跟Terry Eagleton的分析都很值得一讀。
我推薦最近出版的兩本非常適合當作《資本論》入門的導讀書,一本是Francis Wheen的《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另一本是萬毓澤教授的《你不知道的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是一本馬克思的小傳記,記述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思考歷程,從高中開始,他就在思考一個大家應該都想過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並不能總是選擇我們自認適合的職業?」到盛年時期,他更進一步地思考:「如果商品的價值是工人創造的,為什麼他們沒有獲得自己創造的全部價值?」。《資本論》就是要試圖回答這一些問題。整本書的內文淺顯易懂像讀小說,沒有濃厚的學術味,而且篇幅短小,大概一天就可以讀完。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一些馬克思的讀書習慣,非常有趣。例如:
1⃣️習慣摘錄所有讀過的書。
2⃣️曾到大英博物館一年的時間(1850-1851),固定從早九到晚七,把經濟學類的書全部讀完。
3⃣️沒有固定睡眠時間,往往徹夜讀書工作,不受外界干擾。(不過馬克思活了64歲,考古學家張光直也是看書一週只睡幾小時,活了69歲…這樣看來我應該還可以活很久喔😂)
-
4.《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 周國平 / 難度:★★★★☆ / 318頁 / 商周出版
在外演講時常被問到最推薦從哪位哲學家的作品入手?以前我會說要看你心之所向為何,你想成為吸納一切的行動百科全書,可以讀康德、黑格爾,你厭倦這個充滿不正義的社會,可以讀馬克思、羅爾斯,你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想直奔死亡,可以讀卡繆、沙特,現在我會直接說:閱讀尼采吧!尼采是一種精神糧食,有毒的精神糧食。這幾年大家出版社陸續翻譯了尼采的原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論道德的系譜》,讓台灣讀者可以跨過超譯的門檻,如今商周又再版了這本《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作者周國平是專門研究尼采的中國學者,這本書從尼采對現代思潮的影響出發,詳述尼采如何在歐洲傳統價值崩潰、現代人無家可歸的境況中提出新的存在價值:酒神精神與權力意志,每一章都會大量引用原文再做出自己的詮釋,供讀者比較參考,算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尼采導讀書籍。
-
5.《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 / 柄谷行人 / 難度:★★★★★ / 285頁 / 麥田出版
幾年前我在誠品裡隨意翻到一本書《哲學的起源》,裡面有一段文字令我非常震驚,大意是,量子力學回復了物質與運動不可分離的古希臘愛奧尼亞學派的思想。後來在海森堡的《物理學和哲學》我讀到了同樣的闡述:『如果我們用「能量」一詞來替換「火」一詞, 我們差不多就能用我們現代物理學觀點一字不差地來重述他(赫拉克利特)的命題。』後來我得知《哲學的起源》的作者柄谷行人是當代日本最重要的左翼批判理論家,接連閱讀了他的理論作品《跨越性批判》、《帝國的結構》、《世界史的結構》,完全可以感受到柄谷的博學與啟發性,佩服不已!
去年年底,麥田出版了他的重要作品《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這本書是作者在耶魯大學教日本文學的講課內容,雖然是談日本文學,但即便是不懂文學的人(例如我)也可以從中窺見柄谷處理問題的創見與清晰度,例如,在第三章<所謂告白的制度>中, 他談到日本明治時期小說家為了讓虛構故事看起來很真實,採用了告白的形式,這種告白制度明顯是從基督教來的,但柄谷不是要談基督教如何影響日本文學,而是這種影響如何可能,它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否則為什麼是在這個時間點以文學為媒介滲入日本而不是別的時候呢?柄谷在論述的過程中旁徵博引,從傅柯的《性史》到尼采的《反基督》,甚至將特定文學現象視作與近代國家權力與政治交互滲透的對應物做分析。本書每一章的思想濃度都非常高,其中第五章<兒童的發現>柄谷更是從兒童文學的預設主體:到底兒童是什麼?進一步轉向日本學校教育的意識形態分析。在這個意義上,柄谷不只是一位文藝評論家,更像一位思想的戰鬥者。順帶一提,聽聞林暉鈞老師即將翻譯柄谷行人的《跨越性批判:康德與馬克思》,屆時再來好好介紹這本書!
※勘誤:56頁rebido應為原欲(libido)。
-
#一個月沒發文是可以的嗎?
#粉絲的黏著度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