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時事求世 40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恰高占比爾(1979) 柿子要挑軟的吃,景點要挑客人喜愛的去,但我偏偏又來介紹一個會被客訴的世界遺產,要來到這裡距離很遠,從德黑蘭坐16小時的火車,當然可以坐飛機,但在夏季,這裡是全伊朗最熱的地區,我造訪的時候,溫度高達50度,連我都懷疑自己是氣體而不是固體。伊...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C 即時戰略遊戲《世紀帝國 4(Age of Empire IV)》釋出了最新實機影片,以「羅斯人」和「神聖羅馬帝國」為介紹重點。...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MenClub.h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Albis 小夜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MenClub.h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19 21:11:21
【經典再現】《世紀帝國IV》實機遊玩影片公開 預計今年秋季推出 有返咁上下「機齡」嘅朋友,仲記唔記得當年同一班同學仔去網吧打AOE呢!玩到合埋眼都識用所有快捷鍵,並且背晒所有戰術流程,「封快肉馬」、「城快馬爆」通通都無難度。等咗咁多年,《世紀帝國 Age of Empires》系列第4部作品終於有...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9 02:33:32
[#平行時空🌍🇬🇧] 大英博物館的「百物看世界」全球巡迴展覽,令人期待了很久,終於期待到香港。記得數月前,參觀阿布達比羅浮宮後,寫了多篇介紹「未來博物館」的概念,與及歷史如何結合大數據;大英博物館這個策展有點異曲同工,都是通過重構歷史文物,帶來不一樣的整全世界演化史觀。對不少入場觀眾而言,似乎尚未能...
-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28 20:35:42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E8pxn6n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mrjgamer51/
《世紀帝國3:決定版》將延續2005年推出的《世紀帝國3》所有遊戲內容,並且加入兩種全新遊玩模式,以及兩個全新文明。其中,遊戲模式增加一系列歷史戰役,同時收錄《世紀帝國3》既有涵蓋歐洲、美洲、亞洲地區前後加入的14個文明,並且在決定版加入瑞典與印加帝國兩種文明。
不要忘記留言分享按喜歡喔!! -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Albis 小夜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15 19:00:05這次介紹的是馬國封建到城堡
如果有問題或其他想看的教學,可以留言跟我說
►遊玩遊戲:Age of Empires II 世紀帝國2
►Albis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hqAlbis
►直播頻道:https://www.twitch.tv/albislo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lbis_o_o/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求世 40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恰高占比爾(1979)
柿子要挑軟的吃,景點要挑客人喜愛的去,但我偏偏又來介紹一個會被客訴的世界遺產,要來到這裡距離很遠,從德黑蘭坐16小時的火車,當然可以坐飛機,但在夏季,這裡是全伊朗最熱的地區,我造訪的時候,溫度高達50度,連我都懷疑自己是氣體而不是固體。伊朗90%的面積幾乎為高原地形,但在靠近伊拉克的西南邊是兩河流域,屬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不只地形不同,連文化系統也與伊朗不同,這裡受到兩河文明的影響多於波斯文明。
恰高占比爾就位於這片平原上,字義是「籃子形的山」,大約在西元前1250年由埃蘭國王烏塔什-納皮里沙 (Untash-Napirisha)為了供奉埃蘭主神因舒希奈克而興建的祭祀廟宇神壇,恰高占比爾建有三重城牆,中心建築以一個方形作為基礎,每邊長約100公尺,原本高度應該有超過50公尺,但現在大概只剩一半的高度,自下而上面積逐漸減小,主要建築材料是曬制泥磚,偶爾有一些燒制磚,上面刻有埃蘭楔形文字,整個建築群外裝飾披覆上釉燒制磚、石膏、彩陶和玻璃。塔廟圍牆與第二重城牆之間的區域集中建造有23座神廟,用於供奉埃蘭的各個神靈。城址東部為宮殿區,發現有大型建築和5座券頂皇室墓葬,其內發現有武器、珠寶等隨葬品。
埃蘭是出現在伊朗的最早文明,西元前三千年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這種金字塔型的堆疊式建築,主要由宮殿、陵墓和祭祀空間組成,是神廟建築群之一,大量出現在兩河流域的蘇美、巴比倫和亞述文明中。每個城市都有一座神塔,神塔被認為是當地保護神的住所,只有祭司才准登上神塔,是兩河文明中具有高大上權力的階層。
恰高占比爾的建設是烏塔什-納皮里沙試圖改變原本以蘇薩為政治和宗教中心地位的狀況,但當國王死去,人息政亡,所有建設也都停止下來,不過仍然被持續使用,直到西元前640年,隨著亞述的入侵,這裡才被破壞和廢棄。距離恰高占比爾40公里的蘇薩,是古代近東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根據考證結果蘇薩城的建立時間在西元前4395年,是伊朗境內乃至全世界已知最早的定居點之一,也是埃蘭的首都,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古巴比倫漢摩拉比法典就是在這裡出土。蘇薩是波斯帝國的四個首都之一,大流士從蘇薩修築長達2700公里長的波斯御道到土耳其薩第斯,波斯信差可以在7天內抵達,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讚賞波斯信差「不管雨或雪、炎熱或黑夜,這些信使都會迅速完成他們的任務」(Neither snow nor rain nor heat nor gloom of night stays these couriers from the swift completion of their appointed rounds),這句話也被鐫刻在紐約郵政總局門楣上,成為勉勵郵務人士的話語。
曾住在蘇薩的猶太人尼希米被波斯國王阿爾塔薛西斯一世任命為猶大總督,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猶太裔的以斯帖就在蘇薩嫁給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成為皇后,讓猶太人免於遭受種族滅絕的命運;亞歷山大大帝於西元前324年在蘇薩舉辦大型集體婚禮,出於政治考量,也出自於他本身對東方文化的喜愛,亞歷山大帶頭迎娶波斯王室公主,他的軍官和幕僚們也同時效尤,據說這場婚禮賓客約有九千人,祝賀活動歷時五天。這座城市故事很多,可惜眼見為憑的東西真的很少,現場只剩大流士興建的阿帕達納宮遺址,除了年代久遠風化外,其實許多殘餘磚石在19世紀時被法國人拿去蓋旁邊的法國城堡,也曾經垃圾滿地又曾遭到伊拉克的轟炸,這樣的廢墟連漢摩拉比法典都在法國羅浮宮,想必大家寧願去花都而不願到這裡來花錢吧?只有我在烈陽下不知道要拍些什麼,繼續當風中蟾蜍。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歐亞交會之地|土耳其概覽
土耳其位在東西方交會之處,在它悠長歷史中,先後有不同的文明與文化在此佇足。而除了歷史文化之外,土耳其也有豐富多樣的地貌景觀。在兩者交織下,有相當多可看之處,難以一次盡覽。我初次造訪前,對土耳其的認識,其實只有伊斯坦堡與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這次實際一訪,雖然只有淺嚐,但已對土耳其的豐富程度驚豔不已,也定下我日後再訪的念頭。
▌土耳其的歷史
土耳其一名意為「突厥人的」。這群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後來擊敗了拜占庭帝國後,就在今日的土耳其、東南歐、中東與北非,建立了龐大的鄂圖曼帝國,也將伊斯蘭信仰散播至其境內。鄂圖曼帝國在18世紀後開始衰弱,最終在一次大戰戰敗後瓦解。後來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終結了列強的割據,建立了今日的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
但其實在更久遠以前,土耳其亞洲側的土地上,就有古希臘、羅馬的城市,其中包括著名的特洛伊城。隨著許多遺址在十九世紀陸續被挖掘出土,在今日已經變成熱門的觀光地點。
▌伊斯坦堡
舊稱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堡,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座落在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地理位置關鍵,曾是絲路上的重要一站外,伊斯坦堡在世界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曾作為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達一千六百年之久。直到土耳其共和國建立,遷都於安卡拉為止。伊斯坦堡是歐亞交會之地,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
▌番紅花城Safranbolu
位在土耳其中部的番紅花城,在十七世紀時,以種植和貿易番紅花而得名(至今在城外也仍有種植)。以舊城區中完整保留的鄂圖曼時期老建築著稱。
▌安卡拉 Ankara
安卡拉位在土耳其中部的高原上,是土耳其的首都,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安卡拉其實也是歷史古城,過去曾為波斯、馬其頓、羅馬與鄂圖曼等政權統治。我在安卡拉沒有太多時間,只造訪了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紀念館。
▌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
卡帕多奇亞以它獨特的地質景觀出名。搭熱氣球則是俯看這些特殊地形的最佳方式之一,而搭熱氣球本身,其實就很特別的體驗了。
▌蘇丹哈尼古驛站
由於位在過去的貿易路線上,又距離鄰近的兩大城孔亞、卡帕多奇亞,都各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因此設立驛站,供商隊休息。過去在古絲路上,平均每30-40公里就會有一座驛站,總計設有約100多座驛站。可惜在時間的洪流下,許多已傾頹,而蘇丹哈尼古驛站是其中保存最完整,規模也最宏偉的。
▌棉堡Pamukkale
棉堡位在土耳其西南方,自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開始,數千年以來,棉堡就以它的天然溫泉與雪白水池,吸引眾人來訪。事實上,傳說這些層層疊加的白色水池,是巨人留下曬乾而固化的棉花,因而得名。在溫泉池一旁,則還有一座古希臘、羅馬城市希拉波利斯。
▌特洛伊 Troy
特洛伊城是古希臘時期,位在小亞細亞的城邦。因為荷馬史詩提到的特洛伊戰爭,而廣為人知。但在其遺址於1871年被發現之前,一直被視為傳說中的虛構城市。
▌以佛所 Ephesus
以佛所Ephesus (又譯艾菲索斯)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希臘羅馬城市。最早由古希臘人建於西元前十世紀。被羅馬帝國併吞後,變成羅馬帝國境內的一座主要城市,人口在四十萬至五十萬人之間。是亞細亞省的省會,有神廟、圖書館和可以容納兩萬五千人的劇院,甚至還有一間妓院。
以上各地的詳細介紹,會在未來幾週陸續刊出。其實此行下來,只走了半個土耳其,最遠僅及中部而已。土耳其深度與豐富程度,遠超乎我的預期,待疫情結束後,必會再訪!
▌用最低成本提升照片質感
其實不少人想要提升自己照片時,第一個動作就是花大錢升級器材。但是往往這些昂貴的器材,為照片帶來的改變相當的少。這是因為好的照片,並不是單靠高級的器材,就可以創造出來的。
事實上,成本最低,卻又能夠為照片帶來最顯著、最有感的提升,就是學會後製。許多人掌握了拍攝的技巧,卻少了照片後製這最後一哩路,相當可惜。更不用說,器材終會被間淘汰,但後製能力卻會隨時間越來越好。
雖然網路上有免費的後製教學,但往往相當零散,缺乏系統性。我當初自學的後製時候,就因為沒有方向地摸索,而走了不少冤枉路、浪費了不少時間。因此在我的Lightroom入門課程裡,我把所有技巧,由淺入深、有系統地,整理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裡,推薦給想要提升自己照片品質的人。
現在購買課程,輸入折扣碼『JFS6TV9QHXT』,就能享有75折的優惠。課程連結:https://bit.ly/31BsWVP
世紀帝國2文明介紹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推薦序]
我的新書《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早期中國史與考古 李峰教授的推薦文。
〈從古代四川的歷史了解世界歷史的普遍過程〉
李峰
(哥倫比亞大學早期中國歷史和考古 教授)
欣聞胡川安先生大著《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即將由聯經出版付梓行世,這是一件喜事!胡川安先生從台灣來北美求學,八年寒窗,終於2017年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也就是這本書的英文稿),順利取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博士學位。回臺後工作之餘,及時修改並完成了此書的中文本,成爲他學者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這是我要首先向他表示祝賀的。胡川安先生命我作序,考慮到我和這本書有一些間接的關係,就不揣淺陋,欣然應允了。
我和胡川安先生認識,是他在麥吉爾大學的導師,著名的秦史學家葉山(Robin D.S. Yates)教授介紹的。那時川安是博士第三年,加拿大和美國制度相似,那就是要通過一個資格考試,才能取得作博士學位論文的資格。這種考試一般要選三到四個研究領域,而負責任的老師一般會指導學生選擇與下一步畢業論文有關係的領域,進行一到兩學期的系統學習,然後參加考試。葉山教授邀請我作川安中國考古學領域的指導教授,我接受了邀請。當時川安和我商定的總題目是“古代帝國的考古學”(Archaeology of Ancient Empires),目的是系統學習怎樣從考古的物質證據來研究帝國。在這個總題目之下我們設定了四個專題:1)“羅馬化問題”;2)帝國的比較考古學研究;3)“中國早期帝國的考古學”;4)“畫像石墓”。每個專題之下都有一個長長的書單。我過去常常用這種設方法指導學生,原因是它一方面可以涵蓋博士論文所需的一方面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將來工作後這個書單可以很容易地變化成一門課的内容。不同的是,我們的學生一般自己去讀這些書,然後考試即可。而川安方面則有葉山教授的嚴格要求,即學生必需階段性地和老師討論這些書的内容。這樣我們就約定每月見一次面,每次兩小時,共討論四次。地點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肯特大樓我的辦公室。
這樣,2012年秋季,胡川安先生每個月從蒙特利爾(Montreal)來紐約一次,共四次。每次往返要穿越美加邊境不説,乘坐灰狗巴士(也是我當學生時的常用交通工具)單程車程加上中途休息大約要九到十個小時,往返兩日,非常辛勞。這使我心中感到多有不忍。這也常常讓我想到哥大歷史上的一件往事,或者説是憾事。1947年著名的經濟學家波蘭尼(Karl Polanyi)被哥倫比亞大學所雇傭,那時的美國正是極右的麥卡錫主義興起的時代。波蘭尼的夫人因爲是前奧地利共產黨黨員,所以她被拒絕美國簽證。無奈之下,波蘭尼夫婦只好把家安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而波蘭尼自己則每周從多倫多乘飛機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大學上課。但是,波蘭尼在哥大期間以“古代帝國的經濟”項目申請到福特基金會的一大筆資助,設立了古代經濟史的講座。也正是這個講座開創了古代經濟史的研究領域,培養了一大批學者,其中就包括給他做助教,後來成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的摩西·芬裡(Moses I. Finley)。川安雖然年輕些,但是他那種爲了學術而遠程跋涉的精神也是非常可貴的。況且他每次到紐約之前,都會認真地將自己這一個月讀的書寫一份提要發給我,這樣我們見面時就可以集中討論那些最重要的或最直接有関的著作。我想,有了這種不畏艱難,孜孜不倦精神,他將來一定還會有作爲的。
2012年12月6日,我受麥吉爾大學邀請赴蒙特利爾參加胡川安先生的博士資格考試。同時擔任考試委員的還有葉山教授和麥吉爾大學研究中國文學的Kenneth Dean教授。不出所料,川安在考試中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我的一部分,他幾乎是圓滿的回答了我的所有問題。還記得考試結束以後,葉山教授對我和Dean教授講,他參加過哈佛等校的多次博士考試,哈佛的學生也做不到川安這樣的出色表現。做為老師是不會多誇自己的學生的,葉山教授能這樣講,可見情況特殊,他内心是十分滿意的。
胡川安先生這部大著,簡而言之,反映了美加地區博士論文的典型設計,即主題突出,行文流暢。整本書的目的是爲了解決一個主要問題(即Research question),而書裏的章節則是圍繞著這個中心的問題來展開的。這和中國大陸或台灣乃至日本常見的博士論文是不太一樣的,後者往往是對一個專題的有關資料的徹底清理,並在此基礎之上得出相關結論。
以問題為導向的著作有目的明確,結構緊凑,主題一以貫之的優點。胡川安先生這本書的中心問題是:四川地區的古代文明是否是與黃河中游為中心的早期中國文明相區別的一個獨立的文明?如果是,四川地區是怎樣由一個獨立的文化區通過秦漢早期帝國的殖民逐漸變成中華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關於這個問題的前半問,我想現在研究早期中國文明的學者都會同意川安的觀點,即四川地區青銅時代的古代文明是一個有獨立起源,並自成發展體系的獨立文明。關於這個問題的後半問,不同于過去中國史學中已經固化的“漢化 ̶ 蠻夷化”的兩極視點,作者采取被征服者的視點,强調被征服者的主體積極性(Agency),從而揭示了一個複雜和動態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中本地人口對於作爲殖民者的秦漢帝國采取了多元的態度:有抵抗,有合作,也有消極對抗,更有人利用帝國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其他制度性的便利條件(如對更遠地區所謂“西南夷”的殖民)和商業機會,巧妙地提高了自己的社會地位,或謀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後一點上,特別是書中第三至四章對秦漢帝國治下的四川地區社會變遷和經濟活動的分析非常精彩,可以當作早期帝國的一部地方經濟史來讀。而書中第六章更是將前幾章四川地區在宗教和文化上獨特個性的討論落實到了物質文化的證據之上。這些均是本書的精彩之處。相信讀者會和我一樣從本書中學到很多知識。
更應該指出的是,本書所研究的問題有著廣闊的歷史普遍性,也可以説是人類歷史上最常見的一個歷史過程(Historical process)或現象。遠到古代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的殖民活動或周人在山東地區對所謂東夷民族的殖民活動,近到明、清帝國在雲貴高原的殖民統治,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胡川安先生能用豐富詳實的文獻和考古資料來揭示這個過程中複雜的動態機制(Dynamics),從而提供一個典型的研究範例,這對世界史的研究也是有很意義的。如果說這部大著尚有什麽可改進的地方,那就是在大的歷史背景中的一種更强的比較視角。譬如,青銅器技術出現於西亞並逐漸在歐亞大陸傳播;中國的黃河中游社會在公元前三千年下半接受這個技術后,很快發展出了一個複雜和龐大的技術體系,成爲之後商、周國家的基礎。從這個大的背景看,四川地區無疑是這個大的體系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在由黃河流域傳來的青銅器技術的影響下實現了本地社會的飛躍,從而進入了早期國家時代。另如,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是非常不同的政體,其擴張過程和造成的影響也很不一樣 ——秦漢帝國的擴張主要表現在隨領土延申官僚體系的擴張。里耶秦簡表明秦帝國的地方官僚組織大量缺員,這種官僚體制在地方的擴張對於四川這樣實行嚴格殖民統治的地區社會一定有很深遠的影響。關於這些問題,作者均可以是在今後的研究中繼續探索。只要有一部好的研究著作,才可能有機會讓它變得更好!
2020年12月19日於紐約森林小丘家中。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