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先打完澳洲,再碰後面的兩隊可能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

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 在 Deanie, Cheuk Ting 卓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13:27:25

Repost from @jumpshoot_hk FIBA 2018亞洲盃三人籃球賽即將於4月27日至5月1日在常平和深圳上演,香港也會派代表參加男女子組別的賽事。男子隊包括司徒偉傑(標準福建)、蔡龍德、陳耀祖及林凱光(南華),這4名早前代表香港出戰世界盃外圍賽的成員,他們近年在香港的三人籃球公開...

  • 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31 22:12:05
    有 715 人按讚

    先打完澳洲,再碰後面的兩隊可能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

  • 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5 19:30:00
    有 224 人按讚

    【寫在世界盃資格賽之前】
    蘋中信專欄 20190825

    足球世界盃的資格賽在9月份即將開打,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灣足球員的成績。大部分人都把焦點放在國家隊的即戰力,然而我認為長遠的體育政策才是政府單位更應該著墨的關鍵。要評估一個國家的足球實力,除了看現在的國家隊水準之外,還要一併考量青年足球員的培訓,它是足球實力的根基。

    青年足球員的培訓,除了要有完整的梯隊訓練,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完整的賽制,高水準的優質比賽,才能讓選手的能力有階序的成長,進而讓國家的足球水平往上提升。但是,作為一間在台北獨立生存的足球俱樂部,遇到很大的困境是,除了三三盃與U聯賽,國高中孩子沒什麼比賽可以比。

    賽制異於世界規格

    三三盃是姚仁恭先生有鑒於國內中學以上足球賽事太少,每年舉辦4次的U15、U16足球聯賽。從2014年開始,因為三三盃資助球隊差旅費,把幾隊實力堅強的花東足球校隊糾集起來,與台北的足球隊一同比賽。這是唯一一個台北市足球俱樂部可以跟其他外縣市校隊一起踢球的比賽。然而,歷經了20屆比賽,花費2000餘萬後,今年的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只好停辦。

    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而叫停。台北市唯一在假日舉辦,能讓足球俱樂部與校隊可以共同參加的比賽僅剩U聯賽。U聯賽的促成,是2016年初,我偕同名球評石明謹先生擬定「台北市足球產業發展計畫」,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報後,經市長首肯後推行。3年多下來,在台北市逐步推展,目標是發展出完整的足球產業。然而U聯賽卻在今年做出不合乎世界規格的賽制調整。

    全世界的足球賽制設計,都是希望將青少年的實力逐步銜接至國際級的專業水準與強度。現今在國際上足球的正式聯賽當中,只有12歲以下有7人制與8人制。世界各地12歲以上的青少年足球員,參加的都是上下半場各45分鐘的11人制正式比賽。然而今年的U聯賽,卻將13、15、18三個年齡層改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的8人制。原因是「參加隊數不足」。我希望相關單位可以真正去觀察和正視足球環境所面臨到的問題。從數字上來看,去年2018年U聯賽與再上一屆的隊數相比,是有成長的。11人制比賽裡面,屬國中年齡的U15有10隊,高中年齡的U18有4隊。這也符合高中體總辦的聯賽數字現況:國中隊隊數較多,高中隊隊數較少。以國內目前的足球生態來看,這是一個正常的狀況,並不構成改賽制的理由。

    今年我們俱樂部看到這樣的賽制變化,面臨了參加與否的兩難。我們是訓練11人制的隊伍,但如果為了要參加比賽,我們只能將隊伍拆成2個隊報名。我相信全台北十幾個足球俱樂部會遇到跟我們一樣的窘境。有可能到最後檯面上看起來的參賽隊數是增加了,但對於真正的訓練比賽受益多少,對整體足球水平的提升又有多少?增加球隊數量,與提升足球整體賽事水平是否只能是一個二擇一的選擇題?

    台灣的足球國中高中比賽制度問題重重,U聯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從去年中華足協舉辦的TYL,到台北市體育總會足球協會辦的青年盃和中正盃,都相繼開始將12歲以上的賽制改為8人制。其目標是想要符合教育部體育署推出的足球6年計畫,增加球隊數量。而體育署也編列高額的預算,來補助國中、高中、大學球隊。其規定申請資格是申請之地方政府需建立學校11人制足球代表隊或社團之三級培育體系。計畫或許立意良善,然而各種亂象隨之而來。甚至有校隊為了爭取此足球計畫補助,以學校籃球隊隊員充數參與比賽,結果踢出十幾比零的巨大差異比數。

    政策只求短期成績

    終其所以,就是國家體育政策的擬定還是為了追求短期體育成績而考量。回到U聯賽的議題,在此建議台北市體育局,作為全台灣體育政策的領頭羊,又是幼兒體育人口最大的城市,U聯賽可積極廣邀大台北地區包含台北、新北、桃園、基隆、新竹地區的足球隊伍共同參加,做出一個符合當今足球青訓標準的真正聯賽,讓校隊及俱樂部在假日共同參與,才能真正推廣賽事,並提升整體國家青年的足球水準。

    註解:台灣現行的盃賽賽程,都是短期比賽,在1周內打完。優點是所有隊伍可以在短時間內、集中一地舉辦賽事,舉辦較為容易。但是對球隊來說,在1周內要完成3到4場比賽,就缺乏可以針對每場比賽調整戰術的時間。還有,球員的身體疲勞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上場受傷的可能性就增大。

    另外,青訓聯賽,是有主客場,做長期的季度比賽。球隊可以運用比賽,調整消化、戰術,達到訓練的目的。目前台灣沒有一個這樣規格的聯賽。而綜觀亞洲及世界各國,都已經有這樣的賽制。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825/38427732/

    圖說:去年U聯賽陳信安足球學校vs蘆洲國中,當時還是11人制賽制。

  • 世界盃籃球資格賽賽程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5 08:00:00
    有 218 人按讚

    【寫在世界盃資格賽之前】
    蘋中信專欄 20190825

    足球世界盃的資格賽在9月份即將開打,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灣足球員的成績。大部分人都把焦點放在國家隊的即戰力,然而我認為長遠的體育政策才是政府單位更應該著墨的關鍵。要評估一個國家的足球實力,除了看現在的國家隊水準之外,還要一併考量青年足球員的培訓,它是足球實力的根基。

    青年足球員的培訓,除了要有完整的梯隊訓練,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完整的賽制,高水準的優質比賽,才能讓選手的能力有階序的成長,進而讓國家的足球水平往上提升。但是,作為一間在台北獨立生存的足球俱樂部,遇到很大的困境是,除了三三盃與U聯賽,國高中孩子沒什麼比賽可以比。

    賽制異於世界規格

    三三盃是姚仁恭先生有鑒於國內中學以上足球賽事太少,每年舉辦4次的U15、U16足球聯賽。從2014年開始,因為三三盃資助球隊差旅費,把幾隊實力堅強的花東足球校隊糾集起來,與台北的足球隊一同比賽。這是唯一一個台北市足球俱樂部可以跟其他外縣市校隊一起踢球的比賽。然而,歷經了20屆比賽,花費2000餘萬後,今年的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只好停辦。

    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而叫停。台北市唯一在假日舉辦,能讓足球俱樂部與校隊可以共同參加的比賽僅剩U聯賽。U聯賽的促成,是2016年初,我偕同名球評石明謹先生擬定「台北市足球產業發展計畫」,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報後,經市長首肯後推行。3年多下來,在台北市逐步推展,目標是發展出完整的足球產業。然而U聯賽卻在今年做出不合乎世界規格的賽制調整。

    全世界的足球賽制設計,都是希望將青少年的實力逐步銜接至國際級的專業水準與強度。現今在國際上足球的正式聯賽當中,只有12歲以下有7人制與8人制。世界各地12歲以上的青少年足球員,參加的都是上下半場各45分鐘的11人制正式比賽。然而今年的U聯賽,卻將13、15、18三個年齡層改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的8人制。原因是「參加隊數不足」。我希望相關單位可以真正去觀察和正視足球環境所面臨到的問題。從數字上來看,去年2018年U聯賽與再上一屆的隊數相比,是有成長的。11人制比賽裡面,屬國中年齡的U15有10隊,高中年齡的U18有4隊。這也符合高中體總辦的聯賽數字現況:國中隊隊數較多,高中隊隊數較少。以國內目前的足球生態來看,這是一個正常的狀況,並不構成改賽制的理由。

    今年我們俱樂部看到這樣的賽制變化,面臨了參加與否的兩難。我們是訓練11人制的隊伍,但如果為了要參加比賽,我們只能將隊伍拆成2個隊報名。我相信全台北十幾個足球俱樂部會遇到跟我們一樣的窘境。有可能到最後檯面上看起來的參賽隊數是增加了,但對於真正的訓練比賽受益多少,對整體足球水平的提升又有多少?增加球隊數量,與提升足球整體賽事水平是否只能是一個二擇一的選擇題?

    台灣的足球國中高中比賽制度問題重重,U聯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從去年中華足協舉辦的TYL,到台北市體育總會足球協會辦的青年盃和中正盃,都相繼開始將12歲以上的賽制改為8人制。其目標是想要符合教育部體育署推出的足球6年計畫,增加球隊數量。而體育署也編列高額的預算,來補助國中、高中、大學球隊。其規定申請資格是申請之地方政府需建立學校11人制足球代表隊或社團之三級培育體系。計畫或許立意良善,然而各種亂象隨之而來。甚至有校隊為了爭取此足球計畫補助,以學校籃球隊隊員充數參與比賽,結果踢出十幾比零的巨大差異比數。

    政策只求短期成績

    終其所以,就是國家體育政策的擬定還是為了追求短期體育成績而考量。回到U聯賽的議題,在此建議台北市體育局,作為全台灣體育政策的領頭羊,又是幼兒體育人口最大的城市,U聯賽可積極廣邀大台北地區包含台北、新北、桃園、基隆、新竹地區的足球隊伍共同參加,做出一個符合當今足球青訓標準的真正聯賽,讓校隊及俱樂部在假日共同參與,才能真正推廣賽事,並提升整體國家青年的足球水準。

    註解:台灣現行的盃賽賽程,都是短期比賽,在1周內打完。優點是所有隊伍可以在短時間內、集中一地舉辦賽事,舉辦較為容易。但是對球隊來說,在1周內要完成3到4場比賽,就缺乏可以針對每場比賽調整戰術的時間。還有,球員的身體疲勞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上場受傷的可能性就增大。

    另外,青訓聯賽,是有主客場,做長期的季度比賽。球隊可以運用比賽,調整消化、戰術,達到訓練的目的。目前台灣沒有一個這樣規格的聯賽。而綜觀亞洲及世界各國,都已經有這樣的賽制。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825/38427732/

    圖說:去年U聯賽陳信安足球學校vs蘆洲國中,當時還是11人制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