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常長請慎入
無法跟著去東京
但總覺得想說些什麼
在洲際採訪三天
真的有種2013年經典賽的感覺
雖然那年我也不過剛入行而已
如果不算在愛爾達時期採訪的中職日職對抗賽
2017年經典賽是我第一次跟著中華隊出征
而且還是一級國際賽
當時我還在民視
腦海仍記得首爾那三場比賽的過程
第一場被以色...
文非常長請慎入
無法跟著去東京
但總覺得想說些什麼
在洲際採訪三天
真的有種2013年經典賽的感覺
雖然那年我也不過剛入行而已
如果不算在愛爾達時期採訪的中職日職對抗賽
2017年經典賽是我第一次跟著中華隊出征
而且還是一級國際賽
當時我還在民視
腦海仍記得首爾那三場比賽的過程
第一場被以色列血洗
但其實只要有關注大聯盟
就知道以色列陣容本來就很強
第二場被荷蘭逆轉
第三場我們把韓國嚇到一身冷汗
如果沒有吳昇桓
搞不好我們真的會大逆轉
當時回國後
我在TSNA寫了採訪的故事
當中提到在輸韓國的賽後訪問時
有球員受訪時說:
沒有人願意穿上這件代表國家的球衣卻要被罵
我還深刻記得當時打電話
把訪問的內容回報給在台灣、
準備做新聞的同事可旬
我說林智勝哭了
然後電話講著講著自己也跟著哭了
一個平常嘴巴這麼賤又不正經的同事
怎麼眼淚說掉就掉
詹可旬當下也傻了
國際賽的賽後訪問感覺好奇妙
那三場比賽我們都輸
不管是官方記者會或是在休息區等球員
媒體同業的大家都好像刻意保持冷靜
偶爾還會互相開玩笑
即時知道這些笑容沒什麼溫度
即使知道彼此內心都有種不想承認的失落
一直以來
我們這輩開始都只活在聽爸爸輩講古的年代
提著中華隊在國際賽的輝煌時光
雖然學生時期還有剛出社會
還看著台灣棒球闖進過奧運
但結果都很不好
事實上多年來我們的棒球就是發展停滯
要說不進則退好像也通
原因太多了相信大家都懂
而我們就是已經被韓國追過
跟日本更是有無比巨大的差距
同樣是無法否定的事實
即使我們偶爾對戰時能緊咬比分
或是展現韌性
但深度還有整體的棒球環境就是不如日韓
贏球時大家是英雄棒球也是國球
輸球就是百萬種找戰犯的方式
卻都忘了環境會變這樣是否很多人都有責任
不過在洲際這三天
我真的感覺到台灣那種感動好像有點回來了
三天下來的球迷數量
加上電視轉播收視率算一算
小小的台灣大概也有兩三百萬人
在那同一個時間點
是把所有期待放在這支球隊身上
雖然知道也有不少一日球迷
但想想也好不可思議
老實說這份名單出來時
我也和很多人一樣總覺得無法樂觀
或是有遺珠
但三天的採訪下來
無論是資深的球員或是許多的新血
大家仍然是抱持共同的信念
打破許多質疑
而教練球員們一樣很重視這份榮譽
在輸給日本的當天
許多人都是頭低低的走出休息室
台日大戰當天我們做了球迷的訪問
有球迷說中華隊的價值
是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也有球迷說中華隊的價值
總是能讓這個已經分裂的社會再度凝聚
2017年經典賽當中
許多十多年來為這份榮耀付出一切、
卻必須概括承受挫敗的球員們遺憾的退下了
即使許多的責任不該由他們扛
這次我們的棒球能重回奧運嗎
其實我也不知道
但真的好希望可以
我還記得首爾經典賽時
有個球迷受訪說:
只要有中華隊教練球員的地方
我們就在
而且我們會一直都在
直到有一天我們可以在WBC
或是奧運投手丘上噴下香檳
在那一刻我們可以很驕傲的和全世界說
我們台灣是世界第一名
我不知道下禮拜的這時候
中華隊會不會能先拿到這張門票
而無論結果如何
我都期待他們能抬頭挺胸的
在洲際三天
聽到上萬人齊聲不斷喊著Team Taiwan
那感動是無法形容的
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在奧運棒球場上
灑下香檳
然後聽到這樣的齊聲吶喊
那他媽的一定很爽
#team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