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產品中有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羅寶鴻 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位十四歲的孩子 用生命帶給我們的省思與學習】 在詹宇夫妻臉書上 看到一則讓人心碎的新聞 為什麼才十四歲的孩子 要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她生命最後寫的信 才知道原來她長期以來 都覺得父母愛的不是她 而是愛她的排名,她的成績... 她承受不了的 不是課業給她的壓力 而是父母給她的壓力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歌詞 #至少還有你 #躺在你的衣櫃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如果有聽過歌曲,就會記得那些朗朗上口的流行曲,或是動人的旋律,今天我們就來說十首細思極限恐的流行曲,可能你都聽過,但是有些人卻沒有注意到歌詞的內容。我們就來深入瞭解歌詞背後的隱喻,或是一...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李逸涵 Yihan Lee(Liz)|??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Xuan 劉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11:33
【#hsu:「有些人被槍殺了,殘存下來的人則逃亡了!」從日治到戰後,呂赫若與張文環的友誼】 戰爭末期如火如荼的皇民化運動,席捲了呂赫若、張文環以及他們的友人們。 作曲家呂泉生、畫家李石樵、劇作家林摶秋、作家黃得時、律師陳逸松、酒樓主人王井泉,以及畫家陳澄波與李梅樹、作家楊逵等文藝圈的才子們,只能...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李逸涵 Yihan Lee(Liz)|??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2 12:20:50
2020.11.15成為鐵人了✅ .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 #但你需要開始才可能變得很厲害 還是這句凹豆界的老話,放在哪裡都很適用。 . 以前覺得比鐵人三項這件事實在太瘋狂太自虐(虐身虐心也虐荷包),完全不在我的人生清單。但人真的不要鐵齒,轉播ITU世界鐵人三項系列賽,加上這次 @go_form...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Xuan 劉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21 12:32:31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我正在哈佛校園附近的餐廳吃早餐。 看到一個人快步閃過窗戶,走路有點太快了。 他轉身衝進早餐店,跟老闆不曉得說了什麼,老闆聽了大喊Oh my God! 我覺得不對勁,過去櫃檯買咖啡,想趁機旁聽。 老闆說「咖啡送你,我今天不賣了!」 「發生了什麼事?」 「我朋友剛剛告訴我,兩架飛...
-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09 20:30:00#歌詞 #至少還有你 #躺在你的衣櫃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如果有聽過歌曲,就會記得那些朗朗上口的流行曲,或是動人的旋律,今天我們就來說十首細思極限恐的流行曲,可能你都聽過,但是有些人卻沒有注意到歌詞的內容。我們就來深入瞭解歌詞背後的隱喻,或是一些歌詞背後的故事吧!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影片主要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靈異外星人加UFO或是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這些題材,歡迎你訂閱HenHenTV然後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這樣你就不會超過任何的有趣影片。
好!我們開始吧!
1. 至少還有你—林憶蓮
這首歌應該很多人都會唱,但是你有沒有發現裡面的一段歌詞是這樣唱的:
動也不能動,也要看著你,究竟人會什麼時候動也不能動,但是確實清醒的。這一幕應該是一對老人,一個已經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刻,彼此對望著他的愛人,然後接下去的兩句就是直到視線變得模糊,直到不能呼吸,大家腦裡面是否出現了我剛才描述的畫面呢?歌詞其實是說著一對愛人白頭偕老,到了晚年,其中一方已經到了生命的終點,彼此的對望,然後最後一句竟然是:讓我們,形影不離。。。不過如果可以和心愛的人白頭偕老,也算是完美的愛情吧!
2. 躺在你的衣櫃 --陳綺貞
開始的第一首就沒有覺得什麼問題,就是說:
你的毛衣跟著我回家了 我把它擺在我的房間
它曾經陪你走過幾條街 它曾經陪你喝了好幾杯 冰的咖啡
陪你遠走高飛 拍照留念 也曾經靜靜的 躺在你的衣櫃
但是你有發現嗎?明明毛衣跟著她回她家了,為什麼她說你的衣櫃?
接下來才是可怕的地方:
你的身體跟著我回家了,我把它擺在我的床邊,它曾經被你暫時借給誰,它現在靜靜的
躺在我的衣櫃
為什麼是你的身體呢?是不是這個恐怖情人把她前男友殺了,肢解瞭然後放在床邊和衣櫃?為什麼歌詞裡面是用擺呢?是否肢解了過後,一段放在床邊,一段放在衣櫃。。。。哇!!好可怕!
然而她想念他男友身上的味道,就偷進去他前男友家,在他的衣櫃裡面找到他以前的毛衣。。。大家覺得我想的是否正確?
3. 南屏晚鐘 – 崔萍
你一定會在想,不是吧!這首老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啊~Tommy你會不會想多了。首先南屏晚鐘位於圓明園福海南岸邊,,廣育宮東面。是一座十字型亭,
大家來看看歌詞吧!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 祇看到那樹搖風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 祇看到那南屏鐘
為什麼匆匆的走進森林中呢?是否是找人,一個人在森林去找人,不是被鬼迷了還有什麼呢?然而在鐘聲響了過後,才醒了過來,所以才有最後一段歌詞:
它催醒了我的相思夢 相思有什麼用
我走出了叢叢森林 又看到了夕陽紅
還好她醒了過來。。。我說得對不對呢?
而我看了地圖,最靠近的森林應該是百望山森林,但是這是1958年作的歌,可能已經不像是以前那樣了。而在杭州西湖的靜慈寺,也有一個同名的南屏晚鐘。而據說靜慈寺也就是濟公出家的地方。
4. 恐怖情人 [歌詞] - 玖壹壹
這個歌詞意境已經是很恐怖了,都說是恐怖情人咯~
天已塌了下來 我想你已明白
OH 你說要離開 我會把你埋起來
我已經由愛成恨 控制另一半變成娛樂
當初最單純的愛 演變成了無法預測
我無法控制自己 但是可以控制你
檜木的地板 因為兩把刀揮舞下血染成紅色
我絕對沒有惡意 只是想把你留住
你卻因此掙脫逃離 可能是我手法粗魯
我用繩子把你綑綁 把你鎖在房
讓你喊破嗓你叫爹娘 我賞你兩個耳光
讓你知道誰是殺破狼
OH 我說分手的歌 應該是這樣唱的
我現在為你寫歌 祝福你血流成河
這個不用多解釋,裡面的歌詞已經夠恐怖了,就是情人想分手,他把她抓了起來,在折磨著她。。。。
5. 娃娃對我笑。。。。鄧麗君
開始的歌詞沒有什麼問題:
娃娃對我笑來, 娃娃對我笑,笑得我心裏莫名其妙,不知道怎樣好
這個歌詞就有點像妹妹抱著洋娃娃,為什麼娃娃會叫媽媽,娃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玩偶,一個就是嬰兒,但是看下去就覺得不是了。。。。
娃娃對我跳來
娃娃對我跳
跳上了窗口跳上了樓梯
也不怕扭了腰
娃娃你太胡鬧
你為什麼又來了
萬一不幸摔倒在地上
我可管不著
娃娃對我叫
說不要我心焦
塑膠的身體像一隻皮球
怎麼也摔不倒
但是看到中間的歌詞,越看越心寒。。。。
感覺好像是恐怖玩偶一樣。。。。莫非這裡講的是台灣版的Annabelle?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位十四歲的孩子 用生命帶給我們的省思與學習】
在詹宇夫妻臉書上
看到一則讓人心碎的新聞
為什麼才十四歲的孩子
要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她生命最後寫的信
才知道原來她長期以來
都覺得父母愛的不是她
而是愛她的排名,她的成績...
她承受不了的
不是課業給她的壓力
而是父母給她的壓力
她無法忍受的
不是分數不夠好
而是自己不夠好
永遠無法得到父母的賞識
永遠對自己感到失望
就算再努力
也得不到父母的認同
更如法面對這樣的自己
最後 她選擇放棄了
結束了短短十四年的生命...
在她離開前
她寫了一些話留下來:
——以下全文——
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想想也沒什麼,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班級前十的我,是排名年齡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你們心目中的完美女兒太優秀,我達不到。
開學就是初二了,你們口中美好的小學,輕鬆的預備,快樂的初一,我都是玩命扛下來的,哪還敢奢望什麼魔鬼初二初三。
也沒有什麼好可惜好難過的,是你們說不指望我的,我相信你們。
我是帶給你們榮譽的人,嚴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在人前彬彬有禮,來了電話時語氣禮貌又文明,在人後我承受了你們口中最骯髒的辱駡。
氣撒出來了,你們開心了,我就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也沒什麼不是嗎?
人生比的不是長短,是價值,我知道許多你們不知道的事,為世界也做出過微薄的貢獻。
巴掌打在臉上最疼,然後是手背,再是手臂,最後是大腿,打在背上還行,被皮帶或電線抽時腿上最疼,然後是背上,最後是雙臂。
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先是讓她就穿拖鞋站在屋外向外人示眾,再是每日每夜不停地尖聲罵最難聽的話,還說的冠冕堂皇,最後是耍潑婦。
失眠的原因是睡前被罵或被打,躺在床上接著聽從主臥傳來的謾駡聲,剩下的時間用來回味一天的難過。
中國人愛說小孩瘋掉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可明明是家長把成績看得太重,先來明白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錯了,過去不知道,現在不知道,未來更不可能知道。
孩子喜歡的玩耍方式一直在變,我們滿意的作業量一直在改,流傳下來的卻是上一輩的那句「我們在你們這個歲數是沒有怎麼怎麼樣,所以現在才怎麼怎麼樣,因此你一定要怎麼怎麼樣」。
但凡你真的認識到自己的差都沒臉說出這種話,但凡你在這方面有一點基因我們都不會這樣。
這年頭就是這麼怪,坐在沙發上躺在床上的人永遠有資格指著鼻子罵一個正在讀書或寫功課的人,不為別的,就因為人家是長輩。
是我太懦弱了,不敢面對下一次語文六十多分,數學七十多分和英語八十幾分,我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這輩子做盡了別人的出氣桶,但還是有些對不起的人的,自然不是你們,為了他們,我又意外挺過了初一,的確是意料之外。
既然都受不了彼此,不如我們各退一步,我消失了也不錯啊,我不怕。
我不氣你們,愛護你們的肺的心臟,不縮短你們的壽命了,你們不適合養女兒,或許兒子承受能力更好。
也不能完全怪我,我真的盡力了,實在受不了了,這蠻好,不用擔心我抄人作業,我作業不用交了,也不用擔心我某某時間背著你們玩電子產品,花錢買我喜歡的東西。
為人大氣,我給你們你們想要的東西,桌子上是我能拿的出手所有的現金,你說壓歲錢統一給我三萬,我不要了,手機也不需要了,全歸你。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給保險金,有的話最好,少了一個敗家子,家庭會富裕起來,微信的錢全給你們了,自己看著分。
我要課都上完了,那羽毛球課叫你們別買你們偏不聽,那個課好像成年人也能上,你們趁著暑假去聽掉,平時沒有打打球挺好。
我不會賴在家裡把房子變成凶宅的放心,把奶奶接過來一起住吧,別整天去那種地方旅遊被人家騙錢。
誠心誠意祝你手術順利,早日康復,少加班少熬夜,別過來煩我。
桌子上那張藍色的卡是我們學校的借書卡,我借了學校三本書:《創業史》、《紅岩》、《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一定要幫我還掉,麻煩跟老師說聲謝謝。
記得用我的零錢給小朋友買棒棒糖,珍珠棒的牌子好,房間裡的東西她們有喜歡的一律隨便拿。
毀掉一個人很簡單,只需要毀了她的童年,其餘一切順其自然,你們已經毀了我,也毀了江雯月,請好好待她的弟弟吧,請收手這種傷害,這並不威風。
你們把我們想得太堅強了,反省這件事就留給歲月好了。
文章來源: 雪舞寒天刀出鞘@搜狐網
…………
非常希望
我們能重視這位十四歲的孩子
用生命帶給我們的省思與學習
為什麼我們要學蒙特梭利
為什麼要學習正向教養
為什麼想要學薩提爾
為什麼要練習靜心
我想這都是因為
我們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
再經驗到我們成長受過的苦
我們在傳統教育下成長
一路走來 從小到大
很多人心裡還有著傷痕而不自知
現在為人父母
雖然常提醒自己面對孩子時
要正向要安定要有愛要接納
但在孩子不乖不聽話時
我們卻又不自覺地使用
上一代對待我們的方式
若你也會這樣
請不要太難過與自責
因為 你不是故意的
我們不是不愛自己孩子
而是因為我們還沒學會
重新關愛與接納小時候
因為不懂事而不乖的自己
若我們內心這不乖的小孩
有一天被我們找到了...
當我們看到他被打罵著在害怕
看到他躲在房間被窩裡一直哭
看到他瑟縮著在牆角難過著
或看到他趴在書桌上
看著爸媽的相片而愧疚自責...
請你好好地靠近他
擁抱他
告訴他
你已經很努力了
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
告訴他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就算犯錯 就算做不好
你也值得被愛
請讓我好好抱抱你...
當你擁抱了
小時候犯錯的自己
你或許就能以更接納的態度
來看待與接納現在的孩子
漸漸脫離慣性的暴怒與指責
我自己是過來人
到現在 我也還一直在學習
一直在求進步
舉辦講座與工作坊
也是為了避免
把上一代所造成的遺憾
不自覺地傳承給下一代
只要我們願意學習
我們都能變得更好
我們的孩子
也一定會變得更好
這社會
就會更少不幸的孩子
我們一起努力
最後 讓我們
感謝這位十四歲的孩子
因為她用她的生命
教會我們如何看待生命
我衷心地感謝她
孩子 願妳在天上
知道妳給了我們多少祝福
讓我們內心 多了多少愛
深深地祝福妳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正向教養工作坊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繪本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天早上才在FB滑過一個社團,有一個女生發問『她老公要什麼他都去滿足』『婆婆的要求都盡量達到』 他們還是不滿意,還是不重視她的感受、還是不愛他,犧牲自己的的自由和選擇權但是一點用都沒有。
我很想告訴女孩們,當我們活得越低自尊的時候,我們綻放出來的光芒就會越微弱並且帶給身邊的人罪惡感,「一個屎面,是誰委屈你了。」彷彿你的悲慘的不幸都要別人負責,誰敢靠近呢?
如果你沒有提起過勇氣提出過自己的需求跟感受,誰能知道你需要什麼?
真的愛你的人就算看到了你的缺點還是會愛你, 當你越來越放鬆,反而越能積極地過生活,讓人靠近你就覺得很舒服,那就是你綻放出來魅力。
面對越在意的事情,尤其時人際關係,『不要太用力、請停止努力成為眾人期待中的那個自己。』維持自己舒服的樣子,如此一來你在意的人才會被你散發出的自信光芒吸引並且更願意靠近你,
相較西方社會,華人從小成長的環境是指責、批評多過於讚美的,
遠離那些一開口就否定和批評一定要別人認錯、造成別人低自尊的人,也許他們沒有惡意,只是需要用批評來提高自己的存在價值而已,遠離他們和正面力量的人在一起。
如果是家人的話,左耳進右耳出,相信他們是愛你的,只是用不對的語言表達。
社會價值觀或是父母給的價值觀的影響,有很多人會漠視自己的感覺,覺得自己的狀態很羞恥、無視自我的重要性。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這件事情很難,尤其是華人社會當中給的價值觀讓我們很難不去討好別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的信念。
我最近很愛宇宙力量、信念、頻率這些東西,聽起來很玄,但是其實我是一個理性派的人,在我的認知裡面這些很難懂的名詞其實就是『反思那些綑綁自己的觀念』你相信什麼就會注意到什麼?當你注意到改變之後就會更深信不疑。
所以我們開始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好的口頭禪,一次又一次的去肯定自己也肯定身邊的家人、朋友,讓自己能越來越相信自己。
只要養成這一個好習慣,我們就越容易變得樂觀去注意到身邊的美好,漸漸的會發現那些曾經的委屈跟不幸其實也沒什麼,自然就會更幸福。
自我價值從來不需要尋找,因為它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我們只需要喚醒它,而喚醒他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奢望別人來愛你,不向外無度索取,好好跟自己相處、愛上自己。
#老公視角 #精算媽咪 #低自尊
不要靠近會變得不幸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