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要的 包 包 舊衣回收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要的 包 包 舊衣回收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要的 包 包 舊衣回收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要的產品中有1000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看 #海岸村恰恰恰 被酒窩CP迷得不要不要的 雖然有點老梗,但處處充滿粉紅泡泡,有夠可愛😍 而且申敏兒的穿搭很有看頭喔,全身都精品根本所有韓劇之冠 #韓劇 #申敏兒 #金宣虎...

 同時也有17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Kevin老師的時尚美妝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看 #海岸村恰恰恰 被酒窩CP迷得不要不要的 雖然有點老梗,但處處充滿粉紅泡泡,有夠可愛😍 而且申敏兒的穿搭很有看頭喔,全身都精品根本所有韓劇之冠 #韓劇 #申敏兒 #金宣虎 #갯마을차차차...

不要的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0:27:52

這一次旅行見證了奇蹟 也見證了當人敞開時,奇蹟是如何進入的 我經歷自己一場深層的壓抑情緒炸出來後,哭到一個不要不要的時候,我可以感受到我整個人的防衛心非常的強烈或是不知所措(而導致的防衛心),我事先告知伴侶不要替我想辦法,能不能只是聽我敘述 而我在自我敘述的過程,我看見他溫柔的陪伴,一瞬間對到眼...

  • 不要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9:00:03
    有 1,293 人按讚

    最近看 #海岸村恰恰恰 被酒窩CP迷得不要不要的
    雖然有點老梗,但處處充滿粉紅泡泡,有夠可愛😍
    而且申敏兒的穿搭很有看頭喔,全身都精品根本所有韓劇之冠
    #韓劇
    #申敏兒
    #金宣虎

  • 不要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7:57:25
    有 996 人按讚

    嗨!你說的是真的嗎

    很多人常常自以為的評判他人
    對於看見的評論給予自認為的審判
    其實人生至此
    我體悟到 眼見都不能為憑了
    更何況只是聽說

    曾經有人告訴我
    別人是如何在背後談論我
    我除了不可思議的憤怒之外
    也只能無奈的接受
    這讓人難過的誹言流語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
    才從忿忿不平變成感恩有此經歷

    後來的我告訴自己
    原來我們曾輕描淡寫
    隨便下的定論
    原來我們曾事不關己看熱鬧的正義
    原來我們帶著嫉妒看人笑話的心態
    原來我們無中生有的 我聽說......
    是會如此傷人
    如此讓人痛苦難受的

    從此
    我不再對我不了解的事做評論
    我不再附和別人談論的八卦
    我不再看見在人生道路上跌倒的人
    然後再補他一腳說 你活該

    我們不要的也不要給別人
    給別人你想要的
    己所欲施於人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虎頭蜂搬家了❤️
    #跟他們溝通完隔天他們就不在了
    #有點小小感傷❤️
    #把他們的家留下來❤️

  • 不要的 在 林雨仙 Shan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12:00:25
    有 501 人按讚

    😢我還需要多少場講座,才能洗刷一篇報導帶來的恐懼?
    -
    昨日(29)屏東傷人案震驚全台,幾乎所有人都在問:說好的「社會安全網」呢?該案行為人具長期精神科病史的背景更被諸多新聞媒體強調,似乎直指此次犯案原因就是因為「他有精神病」。

    精神疾病是否真的等於暴力犯案的原因?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案件,我們又能怎麼做呢?我是雨仙,本身是情感型思覺失調症病友,我想作為精神病病友分享我的想法。
    -
    📍精神疾病=具暴力行為?刻板印象只會加深社會恐懼

    「有精神疾病」和「有暴力行為、重大刑案前科」,並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

    我經常以精神病病友的身分在全台各地演講。在演講前,我常常問在座聽眾一個問題:你印象中上次看到「神經病」是什麼時候?你感覺如何?

    常常得到的答案是:看到路上衣衫不整散發異味的流浪漢、隔壁照三餐叫囂吵鬧的鄰居、捷運上陰陽怪氣喃喃自語的婦人,看到他們覺得討厭又害怕。

    這確實是很多人對於「精神疾病」的印象與感受,似乎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就是骯髒、沒成就、無法社交,又像是顆令人害怕的不定時炸彈。

    很多人知道我是病友後,第一反應就是「哇,你看起來很不像耶!」其實,學校的同學老師、公司的同事上司、教會的弟兄姊妹、佛堂的師兄師姐、自己的親戚好友,都有可能是精神疾病患者。他們和你我一樣按時上班上學、有喜怒哀樂、有喜歡的討厭的人事物,如果不說,或許你都不曾發現他們有精神疾病。

    許多有精神疾病的人就和你我一樣安安份份的生活著,也有些身心健康的人卻犯下令人害怕的罪刑。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犯罪,不該只看到他的疾病,並認為他的疾病一定就是犯罪原因。
    -
    📍醫院病房不是關押犯人的場所,而是提供治療的地方

    許多人認為,犯下重大刑案的精神病人就該「關在醫院關到死」,但醫院是關押犯人的場所,還是提供治療的地方呢?我想答案很鮮明。我認為,任何需要醫療救治的犯人,確實有權也應該接受妥當治療;任何犯刑的病人,也應該接受適恰的懲處。讓醫療回歸醫療功能,而非期望透過無限期的住院,把問題藏起來眼不見為淨。
    -
    📍醫療自主與提供治療並非二選一的選擇題

    作為病人,我認為真正的醫療自主,是在病人能夠知道自己有哪些療程選項,以及這些選項的風險後,有能力為自己做出最適合的醫療決策。但在台灣現況,許多病友及家屬並不知道有哪些治療選項、有哪些可用資源,只能在病人符合「傷人與自傷行為」時才強制就醫,急性病房待完三周後就辦理出院回家。在醫院與家之間,沒有提供完整的出院規劃,沒有提供病人銜接適應的環境,也沒有提供給陪伴者喘息的可能。

    但急性病房與家之間,真的沒有其他可能性嗎?難道病人只能在兩者之間反覆遊走?其實,還有轉介慢性病房、日間病房或其他社區康復之家等等選擇,只是陪伴者與病人不知道資訊、不知道哪裡尋求幫助尋找資源,讓選項只剩下「看著病友被架上救護車緊急送醫」與「讓病友待在家裡好不放心」的兩個選項。

    精神病友的醫療選擇不應該是要或不要的二選一。

    #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做什麼?

    1.拒絕轉貼聳動的新聞,嗜血的新聞標題無助於讓社會變得更好,只會加劇一般大眾對病友的恐懼

    2.在日常生活中表達自己的善意。很多人會在書包上別個彩虹絲帶表達自己支持同志平權,雖然精神病病友沒那麼多可愛的周邊可以買來表態,但當有人在議論精神疾病、散播對病友的刻板印象時,你可以反駁或出聲制止對方。

    3.我覺得很多時候病友跟陪伴者無法獲得足夠的資源,是因為不知道有哪些資源&該怎麼使用。我剛生病的時候也很徬徨。你可以 #轉貼這篇文章,我會在留言區放一些資訊網站跟諮詢專線(包含我最近開始自己架設的資訊網),你的分享轉貼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