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要的碗盤怎麼處理高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要的碗盤怎麼處理高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要的碗盤怎麼處理高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要的碗盤怎麼處理高雄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自我:一個人的修練】 世上的每一個人,從誕生到離去,所有遇到的難題,都得自己扛過去,即使有人陪伴,真正要克服困境並且邁開步伐走過難題的人,永遠得靠自己。 從母親狹小的子宮內掙出頭來是如此,求學考試也如此,爭取愛人面對成功或挫敗也是如此,最後一個人面對生命的盡頭,更是如此。 每一個人生,困境都...

  • 不要的碗盤怎麼處理高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30 07:00:57
    有 377 人按讚

    【自我:一個人的修練】

    世上的每一個人,從誕生到離去,所有遇到的難題,都得自己扛過去,即使有人陪伴,真正要克服困境並且邁開步伐走過難題的人,永遠得靠自己。

    從母親狹小的子宮內掙出頭來是如此,求學考試也如此,爭取愛人面對成功或挫敗也是如此,最後一個人面對生命的盡頭,更是如此。

    每一個人生,困境都不同,面對的挑戰也不同,但一樣都有艱難的地方。

    小雯,薩提爾模式學習者,面對親子教養困境,面對自己人生困境,做了許多努力以及功課,付出的學習在她面對孩子衝突時展現了高度。

    她從崇建老師的工作坊內學習到如何釋放出負面能量,從天安老師工作坊明白小時候的自己,很可能是自己冰山故事的源頭,從我(儀婷老師)這裡理解畫下界線為自己負責,才能從混亂中抽離,也才能真正面對問題。

    小雯將自己與親子間發生的故事,鉅細靡遺的寫下來,其中安頓自己的強大能量,感動了群組內的所有人,包括我。

    要走一段安頓自己的路,並不容易,只有曾經走過那段風雨的人,才明白那裡面蘊藏著什麼樣令人震撼的能量,也才明白這段路,是多麼的不容易。

    小雯幾天前,經歷了風雨,到達了彼岸,如今將沿途的風景,寫下文字,帶給群組的學習者力量。徵得小雯的同意,希望藉由小雯的這段文字記錄,也能感染給同樣在路上獨自努力的你與所有人。

    看完小雯的歷程,若有所觸動,也希望能寫下對你們的觸動給小雯,對她而言,這是最好的力量,亦是陪伴。

    一個人的修練/小雯
    時間:110.8.24 中午約12點
    地點:廚房

    用完午餐後洗碗糟裡滿是待洗的碗盤,兒子是目前家裡負責洗碗的人,但他沒有選擇馬上洗碗,而是上樓滑手機。

    我(上樓):兒子,吃完飯記得把碗洗一洗哦~~

    兒:好!

    一小時過後,兒子還是沒有下樓去洗碗。

    我:兒子,媽媽要出門一趟,我要提醒你洗碗糟的碗盤請你去洗。

    兒:再給我五分鐘,我會去洗。

    三點半我外出回家,洗碗糟的碗盤依舊原封不動的佇立在哪。此時我覺察到我胸口已有一股生氣及無奈的情緒。

    上樓看到兒子當時正吹著口哨,啍著歌在打電動….。頓時我氣到很想罵人,但理智告訴我這不會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於是我深呼吸個幾口氣,站在門口,但我卻啞口無言,不知道該說什麼。也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有生氣,所以也不敢開口說話,直到兒子看見我站在門口。

    兒(不奈煩的說):幹嘛!(手裡繼續打著電動)

    我:我需要使用廚房準備做晚餐了,請你現在去洗碗。(命令)

    兒(不屑):我知道!妳可以離開了。(手裡繼續打著電動)

    我依然站在門口不動…

    兒(生氣):妳到底要幹嘛???

    我:我需要你馬上去洗碗(命令)

    說完我轉身離開下樓,樓梯走到一半,此時的我心中已滿是被憤怒、委曲、無奈、難過給佔據。轉身我就上樓回到房間,把房門鎖起來。我知道自己情緒能量太滿,撐不住了,我需要釋放、發洩。

    阿建老師說過,情緒的能量需要被釋放,只要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找一個安全的方式,讓它健康的渲洩出來吧!於是我把臉埋在枕頭裡,嘶聲力竭的狂哭、幾近瘋狂的吼叫,我的身體好緊繃、好用力,一直在燃燒著熱量。

    就這樣哭了快十分鐘,門外一陣陣敲門聲響起,我知道兒子來了。收捨好情緒,擦乾眼涙,我又要扮演穩定媽媽的角色面對兒子。

    兒子進房後不發一語的觀察我

    兒(指責):妳剛剛一直站在哪裡吵著我要洗碗,害我分心輸了那一場。妳說要怎麼辦?

    我:平常玩電動的時間,你都是跟爸爸喬,關於你電動輸了我不能怎麼辦,請你跟爸爸說。

    兒(生氣):好,妳不跟我說,那以後我也不跟你說話,看妳會怎樣!

    兒子此時也因為我的打岔,而斷了理智線,開始罵人,對我說出不理智的話。OOOOXXXX…

    當下的氣氛好凝重,我再度覺察到了我有好深的無力感、恐懼和悲傷。我無法面對這樣的孩子,於是我選擇先離開房間,當兒子離開我房間後,我又回到房間。因為太恐懼和悲傷,我躲在電腦桌旁一直哭泣,一直喊著「不要打~~ 不要罵~~」。

    上過天安老師的課後,我知道這個恐懼、悲傷、憤怒、無力感來自於小時候的自己。爸媽在我有記憶以來幾乎天天吵架、打架,甚至拿刀要砍對方。當時的我總是在旁邊哭喊著「不要打了、不要罵了」。但年紀小的我根本阻止不了這一切,也因為害怕,所以只能帶著弟弟妹妹們躲在房間門後,一直祈禱這可怕的戰爭趕快停。

    我跟著小時候的小女孩悲傷哭泣,我的身體感受著小女孩的恐懼而發抖,我允許小女孩的期待沒被聽見的憤怒。就這樣我陪著她蜷縮在電腦桌旁哭泣。

    此時兒子又進房來了,但這次我不想再為他扮演媽媽的角色了,我想照顧小時候的自己。

    在陪伴小時候自己過程中,兒子一直叫著:媽~媽~媽~,我依然很專心的陪著小女孩哭泣,就只陪著她。

    事後,我帶著較平靜的心走到兒子面前,跟他做了個連結

    我:兒子,關於你沒有按時洗碗的事,我有一個你不負責任的觀點,所以我有生氣、和無力感,這是我的情緒,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但我知道你不是每件事情都這樣,你也有做好事情負責任的時候。

    兒:我覺得是我的問題,是我讓你變得生氣、難過。

    我:我有我的生命故事,你所做的事剛好連結到我過往的經驗,讓我有很深的恐懼、悲傷、憤怒和無力感,而我的這些感受跟你無關。唯一跟你有關的是,你可以對我表達你對我感到非常生氣,但你不應該用辱罵的方式對媽媽說話或對任何人這樣說,因為這會讓人感到厭惡。這也會影響到你的人際關係,讓人不願意親近你。因為一時情緒而說錯話,讓別人誤解你,這實在不值得。

    兒:我知道我在表達上需要再改進,我也會改進。但我真覺得是我的錯,妳才會這樣。

    我:兒子,你看著我~~ 我該為我的情緒負責,而你該為你的行為負責。我們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功課。
    ========

    ☞活動公告:9/14受邀一場線下與線上同步讀書會,導讀《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有意報名的學習者,活動將於今日早上11點露出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台北)、6/4-5 (台中)、9/17-18 (台北)、12/10-12/11 (高雄)

  • 不要的碗盤怎麼處理高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4 08:00:01
    有 219 人按讚

    【家庭情緒勞動不失衡】1-3
    親愛的HIGH媽~
    很高興聽到妳說,想一起聊聊我們家圍爸和喵爸之間怎麼合作與情緒勞動?

    真是太難得有人願意一起聊聊家裡頭的情緒勞動了!
    也許「情緒勞動」這個詞,真的有這麼一點學術?但我卻覺得這是家庭照顧工作中,最最最核心的一環,既花費最多的時間,也花費最多的心力。情緒勞動就是得耐住性子,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無論怎麼不耐煩,就是得好聲好氣,或穩住自己完成的所有家裡的那些,好像不做也不會怎麼樣,但心情就是不太美麗的事。像是不想讓家裡看起來亂糟糟,總要做一些規劃,不管是採買或是什麼的,或是要記得家裡什麼東西在哪裡,還有有時得在伴侶溝通、親子溝通、家庭溝通時,就得耐下性子,為了維持關係好好溝通,就算當下不一定願意。
    我在學習成為家長的過程中,很常聽到有人對家庭主婦說這句話:「妳不就是整天在家,沒什麼事,怎麼東西不都整理整理?妳在家也沒什麼事,怎麼不……」
    喔!不!講這樣話的人,最該來體驗一下那種「在家工作」,所有的家事彷彿都是自己的事的感覺!我常說:「家事就是永遠做不完的事。」而且,好像永遠有可以挑剔或做得更好的地方,家事真的碎瑣到一個無遠弗界。
    我記得我讀研究所的時候,忘了是什麼狀況,秀了一張我和喵在家的投影片,我說我們家已經整理過了,我心底覺得整潔程度是滿意的「95分」,我沒有說出來。而現場的另兩位媽媽同學,直接了當地說:「這樣子不及格,連30分都沒有。」
    究竟,這些事要用誰的標準?

    ──
    妳問我:「防疫在家渡過了將近九個星期,你們和肉肉的這九個星期,過得如何呢?看你在粉專上分享跟肉肉的互動的時候,我經常想,你們和肉肉一起共渡的一天,不知道是怎樣的?你和喵爸,通常是怎麼一起合作的呢?」「我很好奇,同志家長的家庭,在這波疫情停課不停學之中,是怎麼運作的呢?家裡的主要照顧者是爸爸的家庭,在這波居家隔離之中,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很開心的是,防疫終於要降級,但我比較希望家務、照顧工作也可以跟著降級,說完這句話,只能乾笑。

    我們好像一直都沒有「典型的一天」,防疫這段期間,真的是太慌亂了。
    我和喵爸都是老師,我們都把學校的工作帶回來,突然WFH的時間,我們心裡是直接WTF。因為得照顧肉肉,有時候白天喵爸在另一個房間上課、辦公,我就主要照顧肉肉和處理家務,料理食物;到了晚上,喵爸下班,換喵爸照顧肉肉,我就開始工作上班。因為,這段時間我還得做研究寫論文,所以有時還得在趁喵爸、肉肉沉睡,夜深人靜之時,好好打開錄音檔、逐字稿、分析表,然後一字一字地敲著鍵盤。
    更別說,我得為了倡議「同志無血緣收養」家庭的事,忙著準備演講或聯繫倡議團體,為了讓肉肉在法律上能有兩個爸爸,努力爭取更多人的支持與理解。我想這是異性戀家長不用煩心的事吧。然後一邊忙著,也不總是這麼順利的,因為肉肉會隨時亂入,讓我知道,我的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論文和倡議,還有這個寶貝女兒。我很難拒絕她渴望我陪伴的眼神。我也清楚知道,我花多少心力投入在她身上,她就會和我建立多親密的關係。
    但這樣也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我只照顧到這些,那家裡還是會一團亂,也會讓我和喵爸的關係變差,我一定要多處理一點事,不然,喵爸也會很崩潰。
    我需要記得,桌上的杯子、碗盤不能都是喵爸收,自己要主動一點。地上的玩具,還是要叮囑肉肉撿一撿,不然我就得一直小心踩到地雷。或是,告訴自己:我得乖乖自己把玩具撿一撿,成為肉肉一覺醒來,就發現家中總有自動撿玩具的天使降臨。
    我一邊料理食物,一邊把能洗或過水的器具給洗了,盡量留給喵爸比較好清洗的部分,或是讓他可以不用一直待在廚房。
    要記得幫檢查尿布還夠不夠,要不要再買,溼紙巾還夠不夠,衛生紙還夠不夠,沐浴乳還夠不夠,洗衣粉還夠不夠,奶粉或要煮的食物還夠不夠(麵呀、菜呀、油呀、鹽呀)。夠的時候,沒有人會發現,不夠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發現。喵爸也會檢視夾鏈袋、垃圾袋、洗衣袋、洗碗精、密封夾、牙刷之類的夠不夠。不知不覺,我們形成我們各自的管區,他管的區域我只管用,我管的區域他也可以省點心。
    家中的情緒勞動清單好像無限長,永遠需要在我和喵爸的Line對話中記下,還要記得出門時順道買什麼,還有什麼事要再排入行程之中。無論外食要吃什麼,或是在家要煮什麼,好像總有規劃不完的事。

    對了,通常我是會規劃旅行行程,或是公園行程、博物館行程,那種需要交通移動行程的人,我總是得安排出一個我們三人都能滿意的行程,這也不太容易。記得有一次,喵爸帶肉肉去台北參加同志遊行,因為我還有工作沒跟去,喵爸才突然發現平常我會把所有車票準備、路線處理好,我沒在北上的現場,他才突然感受到我在旅行中的存在感。
    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喵爸不在,我看到堆積的衣服和碗盤,我就頭痛,我真的不偏好做這類的事。不是不會做,而是真的沒那麼喜歡做,如果要做,一定是不得不做了,或是為了讓喵爸開心一下,才做的。
    我通常是家裡挑書、買書、查育兒資訊的那個人,喵爸則是帶著肉肉買玩具的那個人,也是讓肉肉每一類玩具都能有一個家的那個人。喵爸有超強的收納能力,已然是收納達人,許多朋友來我們家是在參觀喵爸驚人的收納物及收納術!喵爸總是會規劃家裡還可以怎麼調整,可以讓玩具擺放得更好,或衣物、各種家裡的用品更容易被看得或取用。而且記得家中每一樣東西放在哪裡,喵爸就是我們家的SIRI,總能在我一開口詢問,就告訴我物件在哪裡。像這樣的事,我真的完全無法像他那樣傑出與花費心思,我比較喜歡面對文字作戰,就像現在寫這封長長的信一樣。喵爸會說:「太多字了,我不要看。」但我會說,那些收納的事,「太專業了,請跳過我。」

    這就是我們居家防疫期間的生活,但好像扣除輪流上班、上課的這件事,其他就是我們每日又每日不斷循環,又總有些不同的日常。
    沒有居家防疫的日子,我還得指導肉肉每週的作業,寫肉肉的聯絡簿(要在聯絡簿上寫上有意義的東西也不太容易),與學校作親師溝通,協助學校家長會的事務等等。
    我完完全全不敢相信,我上面說的這一堆事情,如果只有媽媽要負責,會怎麼樣不崩潰?怎麼樣不憂鬱?我完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喵爸的日子和生活。
    我常和喵爸說:「如果只能在肉肉和你選一個人,我一定是選擇你。因為你對我太好了,沒有你我怎麼辦。」(哈,放什麼閃?)

    謝謝妳說我們的合作像跳舞,我很喜歡這個形容。很美。但我們也不總是跳得曼妙,有時候也會拐到腳。我們腦子各裝著不同的東西,好讓彼此都少裝一點對方裝的東西,才不會什麼都要看頭看尾。我們有著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來分工把家裡所有的事張羅好。
    但關於肉肉的事,基本上,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所有肉肉的事,我們都盡量交流、討論,一起學著處理。不管是誰要去做自己的事,都能充份地相信對方能好好照顧我們共同的寶貝女兒。就算有時教養意見不同,先支持他就對了!
    ───

    妳又問我:「接肉肉回家之前,是怎麼樣一起面對和準備孩子的到來,中間的情緒勞動分擔,是怎麼流動的呢?接肉肉回家的第一天,是怎麼樣照顧和安頓,在那些兩個人都是第一次、兩個人都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當時,我們為了把肉肉接回來,我們只有兩三天可以好好搬家,和佈置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因為社工覺得我們原本的家太小了,要我們租屋、買房,才能把肉肉帶回家。我們準備好的空間,需要有各種的安全檢視,我們完成了兩頁的檢核表,以及確認育兒用品全部備妥,社工師才會讓我們把肉肉帶回家。
    還好喵爸的同事、學生們一起幫我們很多忙,才在短短的時間,網羅一起整理一車又一車的恩典牌,準備好新家。幾天內準備了尿布、奶粉、奶瓶、嬰兒床、安撫娃娃、哄睡神器、防蚊紗罩、嬰兒枕頭、嬰兒棉被、防踢被、衣服、保暖衣物、洗澡盆、止滑墊、板凳、嬰兒用溼紙巾、嬰兒用沐浴乳、嬰兒用洗髮乳、紗布巾、屁屁膏、身體乳液、口水巾、擦澡巾、米精、奶粉分裝盒、溫乳機、保溫熱水瓶、食物罐、寶寶湯匙、學習碗、用餐圍巾、安全餵食椅、副食品保存盒、加熱盒、夾鏈袋、推車(傘車、戰車)、背巾、安全座椅、幫寶椅、趴行墊、防撞墊、固齒器、圍欄、健力架、布書、其他教玩具、醫藥箱、空氣清淨機。反正呢,我們一起準備與整理這些物品的過程,也是我們準備成為父親的過程。
    我相信我們第一次成為家長,都是一樣的慌亂。你們又是怎麼準備這一切的呢?
    接肉肉的第一天,老實說,肉肉是天使寶,朋友總叫我們不要立旗,就不多說了。我們只最擔心肉肉還是嬰兒,在轉換環境上,飲食、睡眠和排便的適應。肉肉算是滿重睡眠的孩子,原本的保母在前四個月也把肉肉照顧得很好。
    肉肉入家時,我正在心理師實習。很感謝當時我實習的診所,讓我有很大的空間,讓我近乎全職照顧肉肉。但全職照顧的過程,我也覺得滿崩潰的,經歷了一種彷彿產後憂鬱的過程。我好像失去了原有的人際關係,我打開眼睛就是照顧肉肉,那時肉肉每兩小時又會睡一次,我得趁那個時間去煮副食品,查詢育兒知識、準備接下來和他醒來要一起做些什麼,順道整理家裡,好讓喵爸在五點下班後回來接手肉肉時,不用再煩其他家務事。週間白天是我和肉肉主要相處的時間,週間晚上和週末主要是喵爸和肉肉相處的時間。一三五是我幫肉肉洗澡,二四六就是喵爸幫肉肉洗澡。星期日嗎?就都別計較了。

    後來這些日子,我和喵爸家庭照顧與育兒的分工,大概經歷了四五個週期的改變。有時候喵爸也會崩潰的,他會覺得我什麼都沒做,他做了好多。我就會告訴他,我明明了做了什麼什麼,我希望他能看見我有做什麼什麼。他會覺得我根本沒做什麼。
    抱怨一下希望對方多做的,覺得自己做太多。然後再一起抱著哭一下,也反省自己哪裡還可以調整,嘗試接受難以調整的部分,繼續行動找解方。我們再繼續從這個動態的過程,調整出新的平衡。

    正如妳說的:「凡是兩個人一起育兒,哪有完全平衡的呢?」「情緒勞動失衡是一種常態。」
    我是這樣想的。抱怨是健康的,有機地回應抱怨,聆聽抱怨,並從對方的抱怨看到對方的看重的部分。
    從對方的抱怨中,聽到對關係的需求,對於獲得更多支持的需要。從抱怨中,聆聽到:自己對對方的感恩。我一直都相信,會有抱怨,就是失衡了,抱怨是因為真的已經試了很多,也忍了很久了。因為這些情緒勞動真的向某一方傾斜太多了,該是再一次調整的時候了。
    如果家就像一個小孩,小孩會成長,家會成長,我會成長,我的伴侶也是,我們的關係也會成長。我們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創造更多彈性與調整的,不是嗎?
    我們兩個同志爸爸,都在賺錢工作,沒有人可以貶低對方的工作,無論是職場上的工作,或是在家裡這些難以計算的情緒勞動。我們很幸運的是,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可以成為從家庭照顧中逃逸的藉口。因為我們想讓孩子學習的是,「我們是爸爸,我們也是媽媽,我們都要一起為我們的家庭關係負責。」讓任何一方垮了,我要承擔的會更多,我一點也不想要讓這個局面發生。
    Gemma在書中說:「我很緊張,也很疲累,但我對羅伯的無所作為並沒有任何不滿。畢竟這種分工已經在我們心底根深蒂固,我們兩人從未想過還有別種分工方式。」
    我和喵爸在育兒的過程,也是小心翼翼,也都疲累。但是,我總覺得我為這個家做得不夠,因為我總是看到喵爸做了很多。分工永遠無法平衡,因為喵爸常有著比我高的標準,做得比我更好。但在我瘋狂投入論文的期間,原本只會煮白飯、水餃和玉米濃湯的喵爸,竟也學著做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菜餚(雖然過程中也有無數次可怕的調味和焦味,但有嘗試就值得一再鼓勵)。
    所謂「性別意識形態」,分為「鞏固」及「拆解」異性戀父權體制的兩種性別意識形態。我想,在這兩者間,我們沒有選擇,唯有「拆解」與不斷調整,我們才有辦法存活下去,並維持著這個痛苦並幸福著的家庭生活。誰叫家是我們最甜蜜的負荷呢?

    親愛的HIGH媽。心理師,
    我也有對妳們一家有很多的好奇呢!對妳們來說,育兒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情緒勞動,而會想不斷投入的會是什麼呢?對妳的伴侶來說,他可能感到最想投入的情緒勞動會是什麼?
    相同的,當妳和先生間,情緒勞動失衡會帶來妳們的關係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在溝通情緒勞動失衡的經驗中,什麼是對妳來說最困難的?什麼時候變得比較不困難?是怎麼創造出那一點,不容易的合作經驗的呢?
    這些問題,我也好想問問,和我們家不一樣的──異性戀的家庭們,妳們究竟是怎麼和伴侶一起走到現在的?

    平安自在

    圍爸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 #共同承擔情緒勞動
    #情緒勞動 #家庭情緒勞動
    #爸爸樣 #老子都不老子 #老媽子可不老媽子

    High媽。心理師
    蔓媽咪與他的小跟班們 一起闖天下go
    社團法人高雄市全人教育家長協會
    育兒性別實踐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