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畏強禦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畏強禦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畏強禦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畏強禦意思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還好你什麼都不是!有政府、會做事!#韓國瑜上任台灣一定死!#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 一「不要攻擊想救你的人--上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80007855472621&id=584986081641475 Chenling T...

不畏強禦意思 在 地下電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21:33:08

【#地下私藏】 『非普通母親節五部推薦電影』 - 一年一度屬於媽媽的日子,或許我們看膩了《辣媽辣妹》、《永不妥協》、《攻其不備》等溫暖動人的母親節系電影,所以這次反其道而行,來推薦五部非普通母親電影。這些非普通母親系電影在觀影過程中可能並不舒服,因為母愛的偉大獨特、母親的動人姿態,或許在苦痛、煎熬和...

  • 不畏強禦意思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3 10:38:30
    有 3 人按讚

    還好你什麼都不是!有政府、會做事!#韓國瑜上任台灣一定死!#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
    一「不要攻擊想救你的人--上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80007855472621&id=584986081641475

    Chenling Tang:看到今天北部醫護感染COVID的新聞底下的留言,暖心的留言當然很多,但令人心寒的留言也不少。

    #我們不曾鬆懈的日常

    身為醫護,尤其是急重症的醫護,我們不畏戰,也不懼戰,我們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什麼,也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甚至我有同事買了整桶的消毒噴霧來醫院放辦公室裡,好多人還自費買了紫外燈回家消毒,為的就是怕把在醫院裡的病菌不小心帶回家、帶回社區。

    但你知道嗎?非緊急狀況下的防護衣穿著,以我一個從去年二、三月就開始必須開始穿著接觸疑似病例,一直穿到十一、二月都還必須穿去照顧外籍或居家檢疫的病人的人,我穿一次再快也要十分鐘,而且這是在有同事幫忙的情況下。

    可是,狀況危急的病人有時候並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等⋯⋯。

    至於最容易污染的防護衣脫除,更是層層關卡,在負壓隔離脫一層、前室脫一層,出來之後還要再完整消毒一次,所以有同事笑說:「穿脫一次防護隔離衣,內衣褲就要濕一次」是真的。

    我記得去年三月底,鮮少生病的我突如其來的發了高燒,在醫院半夜的帳篷外等待同事幫我抽血檢查跟篩檢時,惶惶不安的我、焦急擔心的我,做的事情是趕快聯絡換班、調班的事情,然後把我那幾天都接觸過的親朋好友、去過的店家,全部都用訊息聯絡過一次,提醒他們要做好清潔和防護,並允諾他們只要檢驗結果出來就會馬上告訴他們,幸運的是,他們沒有責怪,反而要我好好休養。

    那時候的我,真的好擔心是不是我在照顧病人、幫病人採檢過程中有哪裡沒做好防護才會這樣發高燒,可是我怎麼想也想不出來哪裡出了問題⋯⋯。

    #十七年前的那場戰役

    在從醫院回家前,資深學姊問我:「妳跟家人一起住嗎?」

    我回答說:「最近剛好搬家,所以可能我自己去住舊家,家人住新家,兩邊分開,再由家人送日常用品來給我。」

    學姊聽了卻哽咽的點點頭說:「好,好,這樣很好,分開住比較好。十七年前,SARS的時候,我沒有跟家人分開住,結果鄰居不但看到我像看到瘟疫一樣,連看到我的家人也一樣會繞道而行,甚至我弟工作的地方就直接把他解聘,理由就只是因為他有一個姊姊在大醫院工作。」

    那個夜裡,明明是很熱的高雄,我卻從心裡一直寒起來,眼淚也跟著學姊的話一起在眼眶裡打轉,學姊話裡的不甘、冤屈和心疼、自責我都深深的感受到了!

    #我們不是超級英雄

    我們一直以我們的職業為傲,我們努力的在做好我們的工作,為台灣的民眾擋住外來的病毒,但如果對待我們的卻是這樣的話語和排擠,真的會讓人不知為何而戰。

    尤其當今天我看到某些人拿感染醫護的關係出來做文章取笑,尤其今天我看到有人留言說:「拜託醫護人員跟你們的家人保持距離。」時,那個三月夜裡,學姊對我說過的話,像萬箭穿心一樣又再次刺上我的心頭。

    也讓我納悶起說這些話的人,真得值得我們一次又一次穿脫繁複的防護衣、一次又一次濕了自己的衣物、一次又一次地冒著感染的風險、生命安全的危險替他們擋在最前線嗎?

    沒有人比我們更害怕感染COVID-19,沒有人比我們更擔心把COVID-19傳染給我們的家人,沒有人會比我們更為自己感染COVID_19更自責難過,然而我們還是站在這裡,站在疫情的第一線,站在疫情的風口浪前。

    很感謝那些一直支持我們醫護的暖心留言,但對於那些總是在唱衰台灣的防疫、唱衰台灣的醫護、甚至幸災樂禍的人,請你們至少不要在背後說出這些傷人的話,就算是堅強如美國隊長,也曾經因為被誤會和冤屈而心灰意冷放棄當超級英雄,區區如我們這些醫護,更無法不為此而傷心難過。

    抵禦世界的疫情,守護台灣這方淨土已經很困難,請不要讓我們越來越難。

    #那該死的COVID
    #我到現在打學姊說的那段話還是很想哭
    #請不要獵巫感染者
    #比起冷言冷語他們更需要支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838540556216&id=584986081641475

    醫藥報導沒說完的故事:今天真的是相當勞累,但其實是從昨天深夜就淚了,一直傳訊騷擾莊人祥,但他都沒理我的苦苦哀求 😪😖😤

    今天果然就迎來炸彈,除了2例境外,還有2例本土。

    這兩例本土個案為北部某醫院的醫護。醫師在發病前2到3天曾照顧過需插管的重症確診者,之後輕微發病,10日採檢,結果就確診了。

    確診的護理師是這名醫師的同住女友,兩人可能在醫院也有接觸,但疫調結果認定,他們是因家戶內的密切接觸而才被感染。因此定調,醫師是醫院內感染事件,另一人為社區的接觸感染。

    所以,不是醫院發生群聚事件。

    ==========================

    這是台灣抗疫以來,第二度發生院內感染事件。

    上一件發生在2020年月2的北部某醫院,當時指標個案影響後續8人染疫,包含1名醫院清潔工和3名護理師。

    這次北部某醫院的感染事件,是台灣首度有醫師在醫院感染武漢肺炎,他也因此可領到至少35萬元的補償金。

    ==================

    因醫師院內染疫,該醫院卯起來瘋狂採檢,一個晚上就驗了464人。

    陳時中說,不幸中的大幸是這464人都是陰性。

    不過社區採檢還有55人結果還沒出爐。

    而且464名醫院接觸者雖然一採陰,但很可能處在潛伏期,目前只能確定醫師的感染源應該相對單純,而不是醫院已經有多人染疫。

    指揮中心判定,醫師的感染源最可能的是他先前照顧的重症患者。會做病毒檢驗釐清,但就算驗到一樣的病毒基因,也可能因是主流病毒株而難以釐清。

    ==================

    截至目前,醫師和護理師的足跡還不能確定。護理師對其足跡似乎掌控有限,因此疫調和接觸者都還在匡列中,也對社區風險埋下一些隱憂。

    莊人祥說,雖然數百名醫院接觸者一採都是陰性,但確實可能還在潛伏期,3天後還會採檢一次;且這些密切接觸者都在隔離中,就算有帶病毒,也不會散到社區。

    ===================

    儘管發生醫院感染事件,指揮中心研判,該醫院初步安全,暫時不收新病人,但門急診會照常。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哪家醫院,但指揮中心不公布。

    重點是醫院的疫情沒有擴大比較重要。

    其實理論上,就我的理解,今天兩例本土是「情侶」關係,應該也無須公布。

    但為了解釋感染源,認定護理師是家庭內感染而非醫院群聚,可能還是有公布必要。(只是有點對不起當事者...)

    ===================

    那麼醫師到底為什麼會染疫?

    陳時中說,醫院防疫沒有破口,但難免百密一疏。感謝醫護過去努力防疫,未來也會要求要保持警覺並遵照SOP執行感控防護。

    外界質疑,該醫師可能是幫確診病患插管時染疫;但張上淳解釋,這家醫院執行插管是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染疫醫師只是從旁協助,不完全擔心是執行插管時造成的問題。且 執行插管有全套防護裝備,只要動作正確,防護都是沒有問題。

    張上淳也說,確診醫師曾幫重症確診者做過多項醫療處置,也難以釐清是哪個環節出狀況;莊人祥則說,過去經驗,脫掉隔離衣的過程可能接觸不潔物,或口罩密合的問題,但也難以查證。

    ==================

    有醫師照顧病人染疫,但大家應該避免用「破口」這樣的想法來看。

    我突然想到幾天前採訪了曾到機場幫忙檢疫的吳明穎醫師。她曾因為執行公務,有半年的時間不太能回家見家人。因為她說,她不怕自己染疫,但很怕把病毒傳給家人和朋友。

    我想,應該沒有人願意生病,希望染疫的醫護可以盡快康復~比較重要。

    ==============================

    今天早上我都在祈禱記者會快點結束,記者會結束之後我就開始祈禱疫情快點結束。

    衷心希望我哪一天不用再寫記者會了。

    到時候,你們還在嗎? (揮手)
    #打完收工
    #今天錢難賺每天都難賺
    #其實我比較想貼玄彬的照片
    #你們能接受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714140568656&id=584986081641475

    打馬悍將粉絲團:謝謝這些醫護人員,讓我們有正常的日子可過

    想想去年,當世界受疫情所苦

    台灣人卻能過正常日子,中秋節烤肉、國慶看煙火、假日出外旅遊

    真的是非常幸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699350570135&id=584986081641475

    總統沒時間獨立 President Is Busy:「為什麼醫護感染我沒有第一時間被告知!!」
     
    那個,如果你真的會被防疫團隊第一時間告知,基本上意思就是你也是接觸個案而可能感染的人了。
     
    如果得肺炎對你而言是如此美好充滿夢想的事,現在這麼冷,自己衣服脫一脫去外面找塊地躺著就行了,別來攪事,好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12008872511489&id=477841815928203

    台灣迷因 taiwan meme:那些辛苦的醫護人員是用命在救台灣人
    結果卻有一堆嘴臭的看有確診就酸來酸去
    醫護人員在第一線賣命工作卻確診
    是大家最不想看到,也最難過的事
    衷心感謝與尊敬各位辛苦的醫護人員
    RESPECT!!!!!!!!!!!!!!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03735836956533&id=273213086675479

    【回顧】
    一「指揮中心證實2例本土!北部某醫院2醫護確診「國內首起醫師染疫」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544933918910&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輔選丁守中 楊志良:蔡英文、陳菊不知照顧小孩辛苦」
    ㄧ【楊志良獻策用「這個」幹掉民進黨:小英、花媽、吳音寧從未照顧過小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1219028018174&id=584986081641475

  • 不畏強禦意思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05 19:42:32
    有 121 人按讚

    【 2020,我最喜歡的10本書 】
     
    在這個疫病之年,我自己也面臨了悲傷的離別,或許也因為如此,這一年我重拾許多大部頭的小說,在這種動盪不安的時代,沈浸於某個不同於現在的國度與時空,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撫慰,藉由這些作家細膩與感性的文筆,我暫時忘卻了當下的恐懼與憂鬱,從這些同樣面臨人生關卡的角色中,獲得了繼續好好生活的動力與勇氣。
     
    2020年我一共讀完了50套書,雖然量不多但大部分都很喜歡,所以也是經過一番掙扎才挑出了我的Top 10,以下排序僅為閱讀順序,無關排名:
     
     
    《#心向群山》—羅伯特・麥克法倫
     
    一開始是因為吳明益推薦而找來讀,沒想到會如此令我愛不釋手。雖然我並非愛爬山的人,然而對於山景的神秘,以及那些不畏懼高山凶險、而前仆後繼前往冒險的人,我是充滿好奇的。作者兼有文學的感性與科學的理性,將橫跨數百年的登山史寫得令人讀來津津有味。有些景色的面貌與氣味,的確是到過現場才能如此栩栩如生地描繪,然而若沒有人文素養的累積,恐怕也無法以如此優美而精準的文筆勾住人心吧。
     
     
    《#鬼地方》-陳思宏
     
    好久沒有讀到一本令人感到酣暢淋漓的台灣長篇小說。陳思宏的文筆遊走於人鬼之間,如此犀利又魔幻,將台灣家庭裡會發生的各種「鬼故事」都如此生動地描繪出來,讓你上一秒還因他的幽默與情節的荒謬而笑出聲來,下一秒又為這家人與時代的悲劇而淌下淚來。正如同每個鬼故事中,人總是比鬼更可怕,這本書也不例外。然而這樣的鬼地方是家鄉,這樣可怕的人是家人,不管你逃到多麽遙遠的地方,總有一天還是必須回到這裡,而書寫是一種除魅,讓我們一層層剝去謠言與假象,即使這過程會令我們被辛辣的現實給嗆出淚來,也無法迴避。
     
     
    《#女神自助餐》-劉芷妤
     
    正如同本書扉頁裡寫的:「本書情節並非純數虛構,如有雷同,我很遺憾。」在這八篇故事裡,有著台灣女生日常會遭遇的種種苦惱與創傷,有的隱晦迂迴有的則如此坦露直白,就像是不同女孩在面對相似傷害時也有著相異的應對方式。然而作者劉芷妤並不想藉由這些故事控訴什麼,她反而是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深處也殘存的「厭女情結」,故事裡的女孩們不斷剪裁自己以適應這個社會,那些掙扎與妥協有時候一點也不符合女性主義者的政治正確。透過一次次訴說,一次次的經驗共享,即使這些令人難過的事情仍無可避免地持續發生在社會的角落,但只要有更多人明白這些事情背後所造成的傷害,那麼有一天,這些受傷的靈魂是否都能得到身旁人的擁抱,哪怕只有一個人對她們說,「我懂,這不是妳的錯」,都好。因為如此,讀完這本書的我沒有感到無可奈何的憤怒,而是一種希望與反省,期望自己有天能夠成為那個伸出雙手擁抱他人的人。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合著
     
    第一次看不同作家就同一主題接力寫作的小說,覺得頗新鮮,更何況作者們橫跨了台、日、港三地,藉由不同文化如何看待與「筷子」相關的禁忌與詛咒,的確很有意思。而一向對靈異題材有些苦手的我,在閱讀的過程並未被驚嚇到,我想是因為故事更著重在人性的善與惡上,而不純粹在賣弄恐怖的關係吧。第一次看不同作家就同一主題接力寫作的小說,覺得頗新鮮,更何況作者們橫跨了台、日、港三地,藉由不同文化如何看待與「筷子」相關的禁忌與詛咒,的確很有意思。而一向對靈異題材有些苦手的我,在閱讀的過程並未被驚嚇到,我想是因為故事更著重在人性的善與惡上,而不純粹在賣弄恐怖的關係吧。
     
     
    《#夕霧花園》-陳團英
     
    有別於過去我大多是先讀原作才看翻拍的影劇,這部反其道而行,因為林書宇導演的關係而先看了電影,過了約半年才讀小說,雖然兩者的故事呈現有些許出入,但兩個版本都各有令我喜愛的地方,而比起電影聚焦在有朋與雲林間的愛情故事,小說放了更多篇幅在歷史的描寫上,在戰爭與殖民的殘酷下,仍有些許人性微光照亮了黑暗,也因而使得跨國相戀的男女主角間,除了相知相惜的溫暖,更有著難以言喻的國仇糾結。而正如作者陳團英在自序中提到,在撰寫這樣的小說時步調快不起來,而正是因為他不疾不徐的細筆刻劃,讓我們在紙頁間可以看見一座美麗的花園躍然而立,看見一個女孩在殘酷的經歷下如何生還與復原,看見一個男人在耐心打造園林的同時也修補了自己與愛人的靈魂。我們身為讀者何其有幸,能僅僅透過閱讀,就可以不受傷害的走過這樣一趟療癒之旅。
     
     
    《#2月20日的秘密會議》-艾希克・維雅
     
    很難定義這樣一本書,如此舉重若輕,在輕薄的篇幅中乘載著如此沈重的歷史,但又不僅僅是史實的記述,作者艾希克運用文學的妙筆,將原本不被重視的歷史片段,以小說的戲劇性重生,讓人得以從中讀出其中的荒謬。當世人大多將那場大屠殺的責任放在納粹與希特勒身上時,他卻將目光放在屠殺前的情景,災難並非一夕之間就爆發的,而是當大家都不在意且別過視線的時候就在悄悄醞釀,極權總是如此反覆試探眾人的底線,直到他們再也無所畏懼。正如書介上所說,「希特勒只有一個,背後的惡魔卻有許多個」,而這些資助他的企業至今仍未得到制裁,不免讓人感到正義的廉價。如果說2020年有哪一本書撼動了我原本的人生價值,這本書當之無愧,相當推薦所有的台灣人都應該找這本書來一讀,才懂得珍惜手中這得來不易的自由,並體認到唯有依靠自身的強大才能真正抵禦極權的侵犯。
     
     
    《#傲慢與善良》-辻村深月
     
    身為珍‧奧斯汀的書迷,一開始就被書名給吸引,還有封面的slogan:「懸疑戀愛小說」也很打中我,因為對於單身多年的我而言,戀愛與人心有時或許比兇殺案更燒腦懸疑。故事從女主角真實疑似被跟蹤狂襲擊而消失的疑案展開,真實的戀人架在一路追尋真相的過程中,也同時揭開了真實在婚戀市場中苦苦掙扎的樣貌。小說從一開始透過不同角色眼中呈現出女主角真實的另一面,再到真實自身的辯駁與反擊,是這本書後段最為精彩的地方,也讓這樣從冰冷現實出發的小說,最後能有個溫馨的收尾,作者辻村深月的功力與野心可見一班。
     
     
    《#殺戒》三部曲-尼爾・舒斯特曼
     
    若不是在閱讀群組中看到許多人的推薦,以這個略顯中二的書名以及三部曲的厚度,我就要錯過這樣一個內容高潮迭起卻也極富省思意義的小說了。探討永生的故事並不少見,將主角設定為死神的作品也不算新鮮,但這部被定義為「YA」的小說卻從開頭就展現了宏偉的世界觀設定,更值得稱許的是作者並不耽溺於設定之中,在情節的鋪陳及人物的描繪上也毫不馬虎,讓人從翻開第一頁就徹底被這個世界給吸引,心繫主角們的未來,不一路看到結局就會非常難受,所以誠心建議請將三本書都借/買齊後再開始閱讀。作者藉由極端的設定,將原本枯燥的生死哲學以及道德危機,透過角色們的奇遇與交互論證,讓人在沉浸於故事的同時,也與主角們一起走過了這條並不簡單的思索之路。
     
     
    《#柏青哥》-李珉貞
     
    《柏青哥》是以在日朝鮮人三代為主角的小說,作者以細膩的文筆慢慢刻畫女主角順慈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物的增加,到最後讓人為了書中這些因為戰爭而有國歸不得,還有在故鄉卻始終被斥為異國人的在日朝鮮人感到深沈的悲傷,他們明明是在日本出生成長,可以講得一口流利的日文,卻仍然只能拿韓國護照,在日本每三年必須更新一次居留證的羞辱……「歷史辜負了我們,那又如何?」他們不是推動歷史進展因而青史留名的大人物,這些在史冊上無名的平凡人,面對歷史的動盪只能無奈接受降生在自身的命運,然而他們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主角一家人謹守著自己的原則,努力的活著,因為他們要證明出身與血緣不是一個人的全部。
     
     
    《#懂也沒用的神秘旅行》-金英夏
     
    在2020年讀外國遊記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然而金英夏這本散文集談的並非個人旅途見聞,如同韓文原書名「旅行的理由」,他是企圖透過一篇篇文章整理與思索自己為何如上癮般的熱愛旅行。對他來說,寫小說也像旅行一般,他能浸淫在一個想像中的國度裡,在那裏面沒有現實的瑣事煩心,而是一切都存在著秩序,出發與回歸都由自己作主,彷彿從命運手上拿回了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最後他說,人生也是一趟單程旅行,如此一想,那些在我們生命中來到又離開的人與物,也都像是過客一般,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交會時盡情地款待對方,或許就能讓離別的痛苦降低吧。2020年以這本書作結,期望2021年,我能再次踏上一場充滿意外與驚喜的旅程。

  • 不畏強禦意思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18 00:26:19
    有 2,288 人按讚

    【吳益政尊菊不從柯,白橘漸現裂痕?】

    2020年7月16日,在高雄市長補選剩不到一個月時,民眾黨押著他們的候選人吳益政開記者會,柯文哲心腹蔡壁如還得意洋洋地大動作預告,吳益政這位資深在地議員,將要以他的經驗,告訴大家陳菊為何不適任監察院長。然而,吳益政居然不照民眾黨劇本演出,哽咽表示「永遠尊敬陳菊、尊重她的選擇」,還講了陳菊跨黨派肯定自己的往事,雖批評了陳菊的屬下,卻始終沒有直接攻訐陳菊本人。


    吳益政不畏民眾黨「政治勒索」的不變,恰恰凸顯出柯文哲的劇變。


    #陳菊大方借將助柯市府

    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15年,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一個月,也是陳菊連任高雄市長之後。


    1月28日,陳菊為了行銷高雄來到台北,也趁機與柯文哲在北市府會面,當時,柯文哲就提出要延攬世運舉辦功臣之一的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擔任世大運執行長,但被陳菊婉拒。


    雖說如此,陳菊仍大方借將,副秘書長蘇麗瓊出任台北市秘書長,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長彭振聲出任台北市工務局長,另外副市長林欽榮、捷運局長周禮良、市政顧問洪志坤先前也都在高雄市府任職,熟悉高雄市政經驗。而後,台北世大運主要就由蘇麗瓊協助,在她拼命工作,傳承2009年高雄世運的經驗下,讓世大運圓滿落幕,也成為柯文哲第一任期的重要政績。


    在上任之初,夾著打敗連勝文,成為首位一對一打敗中國國民黨的台北市長的聲勢,柯文哲人氣扶搖直上,當時在台灣指標民調的「政治人物好感度調查中」,柯文哲高居第2,唯一輸的,就是陳菊。


    #柯文哲不爭氣竟遷怒陳菊

    然而時過境遷,僅僅4年後,柯文哲剛剛連任台北市長,民望卻不斷下滑,不要說競爭第一,在2019年天下雜誌由民眾和專家進行的「縣市長施政調查」中,柯文哲甚至位居倒數第三,倒數第一那位目前已被市民趕下台,不是市長了。其實,在這項調查中,柯文哲只有2015年擠進前段班,接著表現都不見起色。2018年大選後,柯文哲雖一度問鼎總統,但聲勢力衰,甚至連本業都做不好,多項調查裡多半與韓國瑜競爭爐主大位。


    這樣的結果,絕對不是那位「號稱智商157」、「凡事要當第一」的柯市長能接受的。


    而4年過去,當初協助柯文哲完成「不可能任務」選上市長,又協助城市治理的各方人馬,已經被柯鬥到幾乎不剩,世大運的功臣蘇麗瓊辭職時,柯文哲還酸溜溜的公開暗諷:「#没得抽的,才會離開」。蘇麗瓊面對此種人格追殺,立即質問柯文哲是什麼意思?要柯收回這句話並道歉。柯文哲眼看勢頭不對,勉強擠出一句:不是指蘇麗瓊,也没有這個意思。


    也正是在世大運之後,隨著2018年選戰將近,柯文哲眼見市民支持度始終不理想,心有不甘,與來自綠營的團隊成員摩擦也日益嚴重,竟開始砲轟陳菊,猛攻高雄舉債,表示:「台北市一直在還債,高雄都在舉債」,還說,如果他跟陳菊一樣當市長,「民調也會很高。」如此無視歷史等各種條件的批評,讓陳菊很不滿,說台北市條件最優厚,柯文哲卻恥笑別人,「這樣沒有高度」。柯文哲來對此回答,竟是戲謔表示:「我172公分,怎麼會沒高度?」。


    #白綠分手柯助韓猛攻高雄

    幾番交手下來,陳菊頂多被動防禦,卻引得柯文哲火氣越來越大,加以主權與外交政策等路線與民進黨漸行漸遠,選舉合作破裂,柯文哲把帳通通算在新潮流身上,又認為陳菊是新潮流最大咖的政治人物,一定要修理陳菊,甚至在2018選戰中暗助韓國瑜,倒打高雄市府幾耙。到了後來,陳菊在柯文哲的口中,竟沒什麼理由地,變成「#為非作歹」的政治人物。柯文哲自己的台北市1年半三局處被搜索,公務員多人涉貪,市府對遠雄等財團輕輕放下,自己都沒錯,反倒直指身上一件案子都沒有的陳菊(中國國民黨認證)貪贓妄法,這其中個人私怨恐怕大於公利。


    在民眾黨成立後,柯文哲很早就佈局高雄,但他找來擔任「高屏澎總指揮」的林富男,在地方上絕非什麼風評絕佳的人物。林上任後,第一件事竟然是公開宣佈:「選區内你有仇人嗎?#我也可以提名你去鬥掉他!」這種沒有深耕,不一定要勝選,也要拉你下來的策略,就成為民眾黨在高雄的中心思想。


    在罷韓運動獲得越來越多市民支持之際,民眾黨完全沒有出力支持,而是早已開始找人佈局市長補選,準備擴大地盤,結果就是找上了在地風評良好的吳益政。


    #仇恨與理想組隊難以長久

    對於吳益政來說,他很難認同民眾黨不談造福市民,只想「鬥掉仇人」的策略,然而缺乏政黨支援的吳益政,急需舞台來闡述自己的理念,結果形成了「仇恨」與「理想」的古怪同盟。吳的團隊本來很小,要選市長,民眾黨安插了大量幹部進駐,甚至社群網路小編都有民眾黨的聲音,從吳益政臉書時而闡述政策,時而痛批陳菊舊案,甚至亂挖氣爆傷痕這些他本來絕不幹的古怪行徑,就能看出吳本人與民眾黨的拉鋸。


    這樣的矛盾,在週四的記者會上被撕開一角,雖然民眾黨還能掩蓋,但卻難解決與吳益政根本的矛盾。若仔細看,吳益政的陽光綠能、宜居城市等理念,其實和陳菊過去的施政主軸並不衝突,某種程度上,他也想找回他心目中那個理想的陳菊時代,去完成許多陳菊未能達成或與現實妥協的理念。這和缺乏中心思想、不了解高雄、也沒有宏觀治理政策的民眾黨終究水火不容。


    曾幫柯文哲打下市長的那群理想之士,如今一個也不剩,想必吳益政是知道的,若就此和柯分手,或許這次無法選上市長,卻能讓他的政治之路,與他守護的理念,陪著深愛的高雄,一起走得更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