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死喪軍結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死喪軍結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死喪軍結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死喪軍結局產品中有15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福音戰士》描繪的那些少年少女和大人們 | 盧斯達 on Patreon】 ∞:續上篇 超渡儀式——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0 劇透 1 《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超渡了一個受困的少年,結局是「少年」成長為「大人」。這整套中的青老角色群像自然也互相對照而藕斷絲連。劇中角色的人生困境,大部份都...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80的網紅Horseman & Storytel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洲最凶猛的貓科動物是哪種動物嗎? 並不是兇猛的獅子也不是敏捷的獵豹 一種你可能從來都沒聽說過的小貓咪 他是非洲最可愛卻又最致命的黑足貓 黑足貓這種貓雖然看起來體型非常小 但牠的殺傷力可是比你家的貓強數倍 這種貓貓也是被全世界禁止飼養的貓 各位觀眾你們看完後的想法是甚麼呢? 趕快在下面留言跟我們一起...

不死喪軍結局 在 伊格|Egoyan Zhe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28 05:24:47

這誠然特別──因為「審判日大屠殺」之過程、原因至今眾說紛紜,晦暗難明;⁣⁣ 而所謂集體修行之「集體」,其規模如何由最初的12名忠實信徒,七年間竟成長為「審判日大屠殺」時超過一百人之大型群體,其過程同樣撲朔迷離。⁣⁣ 西元2039年12月17日,美國北達科他州警方接獲通報,於Fargo小城近郊地球覺知...

不死喪軍結局 在 伊格|Egoyan Zhe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2:09:05

這誠然特別──因為「審判日大屠殺」之過程、原因至今眾說紛紜,晦暗難明;⁣ 而所謂集體修行之「集體」,其規模如何由最初的12名忠實信徒,七年間竟成長為「審判日大屠殺」時超過一百人之大型群體,其過程同樣撲朔迷離。⁣ 西元2039年12月17日,美國北達科他州警方接獲通報,於Fargo小城近郊地球覺知集體...

不死喪軍結局 在 王昱翔®不小王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10:09:32

✨如果說 #小王子 是人性思考的晶華,那 #航向阿拉斯 就是紀錄那結晶的過程 . 這本書是《小王子》作者安東尼在二戰法國從軍時,關於生死的思考,也可以說是他在赴死路途上的思考。聽起來很難,還真的很難,不只要有勇氣邁向死亡、路上保持冷靜,還要能存活下來。 . 我想也唯有這樣才能打開心眼,本質的東西,眼...

  • 不死喪軍結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30 09:45:22
    有 37 人按讚

    【《福音戰士》描繪的那些少年少女和大人們 | 盧斯達 on Patreon】

    ∞:續上篇 超渡儀式——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0 劇透

    1 《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超渡了一個受困的少年,結局是「少年」成長為「大人」。這整套中的青老角色群像自然也互相對照而藕斷絲連。劇中角色的人生困境,大部份都可以追溯到創傷童年。

    2 碇真嗣童年喪母,缺乏母愛,父親也不給父愛,不能成為兒子的 role model;明日香童年喪母,而且經歷比起真嗣驚嚇;美里童年喪父,所以她戀上了爸爸一樣的加持。這些人的童年問題最後用二十多年去治療——悲傷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療其童年。

    3 美里在劇初的功能是扮演性感大姊姊,是個二十到尾的成年人。她也擺出能幹、獨立、樂觀的模樣,跟軟弱、遲疑、悲觀的真嗣完全相反,儼然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美里應該是愛真嗣的,但那不只是男女之情。美里透過愛護真嗣,去憐憫過去那個無助的自己。在二人做「同事」的過程中,美里那個脆弱的年幼的自己跑了出來。

    4 本來她處理童年創傷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很 tough 的新人格來移情,這應該一直管用,直至真嗣闖入她的生活,這個棉羊一般的孩子召喚出她自己的脆弱一面。她發現自己一面堅強是強裝出來的,當她脆弱時,仍想去依靠「父親」。雖然美里作為劇中主角的前輩,本應成為少年少女向上提升的 role model,但她仍然深受童年創傷困擾,她在劇中亦因此可視為另一個孩子。

    5 加持良治比起美里,又是另一個層次。加持是整個系列都穿插其中的角色,以「成人值」而言,加持的程度應該和後來出現的真希波一樣。在福音戰士的漫畫中,有交代加持在真嗣那個年紀因為「第二次衝擊」而失去父母,後來又「為世所迫」而導致弟弟、朋友們被政府軍隊槍殺,加持的長大是背負這些人的犧牲,繼續長大,以強大意志力和手段滲透 Nerv 和 Seele,希望解開「第二次衝擊」的真正真相。

    6 因為有這個強大的心理誓約,加持在劇中基本上不會情緒失控,不會陷入抑鬱,他是純粹功能性的,為達目標,不惜犧牲一切包括自己。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感情,他只是跨過了,他早就明白世界不是繞著自己轉。在人類存亡的問題前,他將自己放在次要位置。這就是大人。

    7 加持的挑通眼眉貫穿新舊版。他跟美里在一起時,可能已知道了她問題出在哪裡,因為他早已研究過美里的家世和身花。但他也懂得「時間」,未到那個階段,她不會想得明白,不會走得出來。

    8 加持當然是愛著美里,所以即使結束關係,他仍然遠遠關注和暗中幫助她。可能加持看出美里事實上也是一個受困的孩子,所以他囑咐真嗣幫他守護美里。這一方面是指加持為了對抗 Seele 根本不能跟她在一起,也是說作為成年人的加持了解到自己跟對方處於成年人和孩子的隔絕時空。加持可以進入美里的身體,但同樣是孩子的真嗣卻可以進入她的內心。

    9 舊版宇宙,明日香愛上了加持,主動除衫都試過,但加持拒絕了明日香,並不斷暗示真嗣比較好。加持明白自己是成年人,而明日香心理上只是個孩子。孩子都是急於證明自己長大的,明日香想跟「加持先生」在一起,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證明自己可以告別這個痛苦的現狀。是不是加持並不是最重要。加持太老辣了,他看到明日香,想到的應該是美里。美里也是這個狀態撞入她懷中,而當時他沒有拒絕,還沉了船,但又無能力拯救。加持拒絕明日香,自然也是撫慰了那個製造了遺憾的年輕版加持。

    10 甚麼是少年少女的心理,甚麼是成年人的心理,在戲中是這樣定義的:少女少女充滿生命衝動(生命),而成年人擁有謀略和經歷 (智慧)。成年人以錢、科技和謀略建立了「社會」,這個「社會」製造了 EVA,但成年人駕駛不了 EVA,就像劇中的主角雖然實際上是庵野秀明,但畫面上故事上要以一個少年來代替。

    11 少年少女可以驅動 EVA,因為少年人比起成年人更接近生命的源頭,更接近那種潛意識的生命衝動,少年人的立場總是更激進、更強烈和更簡單。所以「童兵」一向是游擊隊愛好的兵種,因為成年人可以輕易用謀略擺佈滿懷衝動的年輕人。成年人的自我已經調和了,立場和思想變得複雜,他們沒有強大的生命驅力。在動畫和電影中EVA 變強的時候,都是駕駛員的立場和衝動到達頂點時,也就是每個人「發細路仔脾氣」的時候。

    12 劇情繼續發展,觀眾會發現他們「放飛自我」都沒有好下場,而是成為陰謀組織達成「人類補完」毀滅世界的工具。明日香駕駛的 EVA 被肢解、真嗣的初號機觸發了更多人的滅絕。推動劇情的其中一條脈絡是這些人的 「AT 力場」如何展開,又如何被利用再反噬自身。站在《終》完成的 「反 EVA 」脈絡,越強的 EVA 就越接近世界毀滅:即完全徹底失去現實感,或完全封閉自己——精神疾病。

    13 所以父親和真嗣最後於意識世界作戰時,父親說:「這不是用武力 (might) 可以解決的問題」。這說明了殺掉父親不可能解決兒子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反諷的,對父親來說,殺掉兒子也不可能填補內心的空洞。以父親的角度來看,過去二十幾年的征途,是他對抗兒子的征途。

    14 《終》更直白地回到了佛洛伊德的經典診症室:父親對真嗣莫名的厭惡,是源自作為零號宅男的他,老婆的世界不再只有他,還多了兒子,分薄了父親獲得的關注。回到 TV 版第一集,父親在初號機 (盛載了老婆的靈魂) 面前大肆批評兒子,不是因為他真心認為兒子一文不值,而是他在老婆死後,還在競爭老婆的關注,想要當面擠開作為競爭者的兒子。這也是父親不願長大的一面,是他作為「小孩」的一面,他無法接受「現實」——「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老婆的世界不可能永遠只有他。

    15 甚麼是長大?劇中「第二次衝擊」的真相是全世界政府一致守護的機密,越接近這個機密的人們便越「成熟」。比起村民和同學,能夠進入 Nerv 的少年們自然也更「長大」,但真嗣其實也是不明真相的群眾,他坐在 EVA 裡面但其實他連第二次衝擊、人類補完這些事情一無所知,因為「無明」,空有「生命衝動」,所以真嗣 / 青年總被擺佈。

    16 父親等人自然又掌握更高的機密,所以他可以擺佈人,而不易被人擺佈,但成年人也可以迷失的,可以被自己的弱點擺佈,而「掌權者」稍一迷失時有能力製造更大規模的苦難。這裡雖然是對 EVA 的蓋棺總結,但也像故事上畫面上向今敏對「迷失幻想」探討努力的致敬。EVA 故事裡的「小孩 / 成年人」不是計算物理年齡,而是浮動流動的比例。小孩也可以表現出超齡的洞察力,也可以展現出成長,成年人也可以感情脆弱、懷著小孩一樣的心智暴走。

    17 影集和電影都提到,EVA 的機甲不是機甲,而是用來束搏 EVA 避免暴走。當遇到重大危機時,只要駕駛員冒著肉身溶解風險去「放飛自我」,EVA 就可以擺脫裝甲展現更強大武力暫時解決危機,但每一次都沒有解決真正問題 (敵人繼續來襲),自己也付出重大代價。長期依賴 ego 硬幹的人,就會長不大,在劇中便化為駕駛員的凍齡設定。駕駛員長期泡在 EVA 裡面,就 14 年來都沒長大過,也就是說長期依賴幻想和腦補面對生活的人精神上長期沒長大。這玩笑和自我批判真惡毒。

    18 EVA 故事的毀滅式大動作戲碼、最熱血沸騰的逆轉勝,都是由於駕駛員全心投入「幻想 LCL 」而爆發強大「同步率」達成,但這後來都被演繹為推遲成長的石頭,一次又一次絆倒我們。你越去對抗外界,外界就會越對抗你。「這不是可以用武力可以解決的問題。」碇真嗣在最後的戰鬥也是「反戰鬥」,沒有依賴暴走或者神化。 「長大」是認知到「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自願穿上某種約束自我的裝甲。長大的課題無非是找到合身的裝甲,並且將它噴塗美觀,讓它爬滿蚤子。

    19 《終》開首將真嗣的「退修場地」設定在同學冬二家中,經過 14 年,冬二已經成年,成家立室,這裡其實很巧妙。真嗣內疚和抑鬱是因為自己當初為左救條女,製造了世界末日 (而綾波零而慘被編劇「賜死」),但世界大致上都已 move on,要面對新的挑戰,一般人亦接受巨變並努力存活。真嗣以為差點世界末日好大件事,但每個人還是睇餸食飯繼續生活,繼續 move on,而冬二和老婆結婚,也是因為真嗣帶來的大災難促成。真嗣就算 (再) 為世界帶來災難,但他仍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事實上,沒有人是。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 不死喪軍結局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30 09:44:48
    有 91 人按讚

    【《福音戰士》描繪的那些少年少女和大人們 | 盧斯達 on Patreon】

    ∞:續上篇 超渡儀式——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0 劇透

    1 《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超渡了一個受困的少年,結局是「少年」成長為「大人」。這整套中的青老角色群像自然也互相對照而藕斷絲連。劇中角色的人生困境,大部份都可以追溯到創傷童年。

    2 碇真嗣童年喪母,缺乏母愛,父親也不給父愛,不能成為兒子的 role model;明日香童年喪母,而且經歷比起真嗣驚嚇;美里童年喪父,所以她戀上了爸爸一樣的加持。這些人的童年問題最後用二十多年去治療——悲傷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療其童年。

    3 美里在劇初的功能是扮演性感大姊姊,是個二十到尾的成年人。她也擺出能幹、獨立、樂觀的模樣,跟軟弱、遲疑、悲觀的真嗣完全相反,儼然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美里應該是愛真嗣的,但那不只是男女之情。美里透過愛護真嗣,去憐憫過去那個無助的自己。在二人做「同事」的過程中,美里那個脆弱的年幼的自己跑了出來。

    4 本來她處理童年創傷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很 tough 的新人格來移情,這應該一直管用,直至真嗣闖入她的生活,這個棉羊一般的孩子召喚出她自己的脆弱一面。她發現自己一面堅強是強裝出來的,當她脆弱時,仍想去依靠「父親」。雖然美里作為劇中主角的前輩,本應成為少年少女向上提升的 role model,但她仍然深受童年創傷困擾,她在劇中亦因此可視為另一個孩子。

    5 加持良治比起美里,又是另一個層次。加持是整個系列都穿插其中的角色,以「成人值」而言,加持的程度應該和後來出現的真希波一樣。在福音戰士的漫畫中,有交代加持在真嗣那個年紀因為「第二次衝擊」而失去父母,後來又「為世所迫」而導致弟弟、朋友們被政府軍隊槍殺,加持的長大是背負這些人的犧牲,繼續長大,以強大意志力和手段滲透 Nerv 和 Seele,希望解開「第二次衝擊」的真正真相。

    6 因為有這個強大的心理誓約,加持在劇中基本上不會情緒失控,不會陷入抑鬱,他是純粹功能性的,為達目標,不惜犧牲一切包括自己。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感情,他只是跨過了,他早就明白世界不是繞著自己轉。在人類存亡的問題前,他將自己放在次要位置。這就是大人。

    7 加持的挑通眼眉貫穿新舊版。他跟美里在一起時,可能已知道了她問題出在哪裡,因為他早已研究過美里的家世和身花。但他也懂得「時間」,未到那個階段,她不會想得明白,不會走得出來。

    8 加持當然是愛著美里,所以即使結束關係,他仍然遠遠關注和暗中幫助她。可能加持看出美里事實上也是一個受困的孩子,所以他囑咐真嗣幫他守護美里。這一方面是指加持為了對抗 Seele 根本不能跟她在一起,也是說作為成年人的加持了解到自己跟對方處於成年人和孩子的隔絕時空。加持可以進入美里的身體,但同樣是孩子的真嗣卻可以進入她的內心。

    9 舊版宇宙,明日香愛上了加持,主動除衫都試過,但加持拒絕了明日香,並不斷暗示真嗣比較好。加持明白自己是成年人,而明日香心理上只是個孩子。孩子都是急於證明自己長大的,明日香想跟「加持先生」在一起,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證明自己可以告別這個痛苦的現狀。是不是加持並不是最重要。加持太老辣了,他看到明日香,想到的應該是美里。美里也是這個狀態撞入她懷中,而當時他沒有拒絕,還沉了船,但又無能力拯救。加持拒絕明日香,自然也是撫慰了那個製造了遺憾的年輕版加持。

    10 甚麼是少年少女的心理,甚麼是成年人的心理,在戲中是這樣定義的:少女少女充滿生命衝動(生命),而成年人擁有謀略和經歷 (智慧)。成年人以錢、科技和謀略建立了「社會」,這個「社會」製造了 EVA,但成年人駕駛不了 EVA,就像劇中的主角雖然實際上是庵野秀明,但畫面上故事上要以一個少年來代替。

    11 少年少女可以驅動 EVA,因為少年人比起成年人更接近生命的源頭,更接近那種潛意識的生命衝動,少年人的立場總是更激進、更強烈和更簡單。所以「童兵」一向是游擊隊愛好的兵種,因為成年人可以輕易用謀略擺佈滿懷衝動的年輕人。成年人的自我已經調和了,立場和思想變得複雜,他們沒有強大的生命驅力。在動畫和電影中EVA 變強的時候,都是駕駛員的立場和衝動到達頂點時,也就是每個人「發細路仔脾氣」的時候。

    12 劇情繼續發展,觀眾會發現他們「放飛自我」都沒有好下場,而是成為陰謀組織達成「人類補完」毀滅世界的工具。明日香駕駛的 EVA 被肢解、真嗣的初號機觸發了更多人的滅絕。推動劇情的其中一條脈絡是這些人的 「AT 力場」如何展開,又如何被利用再反噬自身。站在《終》完成的 「反 EVA 」脈絡,越強的 EVA 就越接近世界毀滅:即完全徹底失去現實感,或完全封閉自己——精神疾病。

    13 所以父親和真嗣最後於意識世界作戰時,父親說:「這不是用武力 (might) 可以解決的問題」。這說明了殺掉父親不可能解決兒子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反諷的,對父親來說,殺掉兒子也不可能填補內心的空洞。以父親的角度來看,過去二十幾年的征途,是他對抗兒子的征途。

    14 《終》更直白地回到了佛洛伊德的經典診症室:父親對真嗣莫名的厭惡,是源自作為零號宅男的他,老婆的世界不再只有他,還多了兒子,分薄了父親獲得的關注。回到 TV 版第一集,父親在初號機 (盛載了老婆的靈魂) 面前大肆批評兒子,不是因為他真心認為兒子一文不值,而是他在老婆死後,還在競爭老婆的關注,想要當面擠開作為競爭者的兒子。這也是父親不願長大的一面,是他作為「小孩」的一面,他無法接受「現實」——「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老婆的世界不可能永遠只有他。

    15 甚麼是長大?劇中「第二次衝擊」的真相是全世界政府一致守護的機密,越接近這個機密的人們便越「成熟」。比起村民和同學,能夠進入 Nerv 的少年們自然也更「長大」,但真嗣其實也是不明真相的群眾,他坐在 EVA 裡面但其實他連第二次衝擊、人類補完這些事情一無所知,因為「無明」,空有「生命衝動」,所以真嗣 / 青年總被擺佈。

    16 父親等人自然又掌握更高的機密,所以他可以擺佈人,而不易被人擺佈,但成年人也可以迷失的,可以被自己的弱點擺佈,而「掌權者」稍一迷失時有能力製造更大規模的苦難。這裡雖然是對 EVA 的蓋棺總結,但也像故事上畫面上向今敏對「迷失幻想」探討努力的致敬。EVA 故事裡的「小孩 / 成年人」不是計算物理年齡,而是浮動流動的比例。小孩也可以表現出超齡的洞察力,也可以展現出成長,成年人也可以感情脆弱、懷著小孩一樣的心智暴走。

    17 影集和電影都提到,EVA 的機甲不是機甲,而是用來束搏 EVA 避免暴走。當遇到重大危機時,只要駕駛員冒著肉身溶解風險去「放飛自我」,EVA 就可以擺脫裝甲展現更強大武力暫時解決危機,但每一次都沒有解決真正問題 (敵人繼續來襲),自己也付出重大代價。長期依賴 ego 硬幹的人,就會長不大,在劇中便化為駕駛員的凍齡設定。駕駛員長期泡在 EVA 裡面,就 14 年來都沒長大過,也就是說長期依賴幻想和腦補面對生活的人精神上長期沒長大。這玩笑和自我批判真惡毒。

    18 EVA 故事的毀滅式大動作戲碼、最熱血沸騰的逆轉勝,都是由於駕駛員全心投入「幻想 LCL 」而爆發強大「同步率」達成,但這後來都被演繹為推遲成長的石頭,一次又一次絆倒我們。你越去對抗外界,外界就會越對抗你。「這不是可以用武力可以解決的問題。」碇真嗣在最後的戰鬥也是「反戰鬥」,沒有依賴暴走或者神化。 「長大」是認知到「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自願穿上某種約束自我的裝甲。長大的課題無非是找到合身的裝甲,並且將它噴塗美觀,讓它爬滿蚤子。

    19 《終》開首將真嗣的「退修場地」設定在同學冬二家中,經過 14 年,冬二已經成年,成家立室,這裡其實很巧妙。真嗣內疚和抑鬱是因為自己當初為左救條女,製造了世界末日 (而綾波零而慘被編劇「賜死」),但世界大致上都已 move on,要面對新的挑戰,一般人亦接受巨變並努力存活。真嗣以為差點世界末日好大件事,但每個人還是睇餸食飯繼續生活,繼續 move on,而冬二和老婆結婚,也是因為真嗣帶來的大災難促成。真嗣就算 (再) 為世界帶來災難,但他仍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事實上,沒有人是。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 不死喪軍結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9 22:43:58
    有 1,277 人按讚

    《拜登至機場敬禮迎接於喀布爾喪生的美軍遺體回國並會見家屬:拜登下令美國第二度攻擊ISIS-K:98國聲明與塔利班達成協議》

    * 拜登總統於週日早上降落在德拉瓦州,與上週在阿富汗爆炸事件中喪生的13 名美國軍人家屬會面。

    這些為爆炸案殉職的軍職人員包括 11 名海軍陸戰隊員、一名海軍軍醫和一名陸軍成員。他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機場被伊斯蘭國呼羅珊組織(ISIS-K)的一名自殺炸彈客炸死,當自殺炸彈客靠近他們時,他們正試圖恊助阿富汗人民逃離該國。

    總統和第一夫人吉爾拜登週日早上與家人會面,中午參加遺體運回美國本土的儀式。他舉起手來,注視一個又一個經過的棺木,向他們敬禮。

    週日返回陣亡軍人包括:海軍陸戰隊參謀中士。 Darin T. Hoover,31 歲,來自鹽湖城;海軍陸戰隊中士約翰尼·羅薩里奧·皮查多,25 歲,來自麻州勞倫斯;海軍陸戰隊中士Nicole L. Gee,23 歲,來自加州薩克拉門托;海軍陸戰隊Hunter Lopez,22 歲,來自加州印第奧;海軍陸戰隊Daegan W. Page,23 歲,來自奧馬哈;海軍陸戰隊Humberto A. Sanchez,22 歲,來自印第安納州洛根斯波特;海軍陸戰隊 Lance Cpl. David L. Espinoza,20 歲,來自德州里奧布拉沃;海軍陸戰隊 Lance Cpl. Jared M. Schmitz,20 歲,來自密蘇里州聖查爾斯;海軍陸戰隊 Lance Cpl. Rylee J. McCollum,20 歲,來自懷俄明州傑克遜。海軍陸戰隊 Lance Cpl. Dylan R. Merola,20 歲,來自加州庫卡蒙加牧場;海軍陸戰隊 Lance Cpl. Kareem M. Nikoui,20 歲,來自加州諾科;海軍醫院醫生 Maxton W. Soviak,22 歲,來自俄亥俄州柏林高地;和陸軍參謀中士。 Ryan C. Knauss,23 歲,來自田納西州科里頓。

    白宮之前並未提前宣布此行。

    這是拜登先生就任總統以來第一次親眼目睹因公殉職的軍人歸來。在喀布爾恐攻喪生的軍人是自 2020 年 3 月以來,第一批被敵方殺害的美國軍人。

    拜登在周六發布的一份書面聲明中向他們致意:“我們失去的 13 名軍人是英雄,他們為了美國相信的理想和拯救他人的生命,最終犧牲。” “迄今為止,他們的勇敢和無私,使得超過 117,000 名處於危險之中的人們,得以安全抵達,展開未來的人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9/world/biden-service-members-killed-kabul-bombing.html

    * 兩名美國官員表示,拜登總統已警告美國軍方周五對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機構進行的報復性打擊,不會是最後一次後不久:數小時後,美國對喀布爾又進行了另一次軍事攻擊。

    五角大樓表示,週五在巴基斯坦邊境附近楠格哈爾省無人機攻擊,斬首該組織的兩名成員。

    週日,喀布爾的一座建築物突然冒出濃煙,人們試圖用水澆滅建築物。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阿富汗官員表示爆炸似乎是由一枚火箭擊中引起,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正是美國鎖定ISIS-k在喀布爾的的基地。

    週日稍早,美國駐阿富汗首都大使館表示,機場地區正受到“具體、可信的威脅”,正如週四發生的自殺式炸彈襲擊。

    美國國務院官員最近幾天發布了幾次類似的警告。

    目前阿富汗機場距離拜登週二完成美國從阿富汗全面撤軍的最後期限僅剩兩天,軍方已將重點轉移到將軍方人員及外交官帶回家。

    週日早上,阿富汗美國大學的學生和他們的家人登上開往機場的巴士,這可能是平民撤離的最後一天。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在周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約有 300 名美國公民仍留在阿富汗。

    美國軍隊的撤離將標誌著一場長達 20 年的戰爭的動盪結束,這場戰爭如此恐怖的結局,讓阿富汗國家充滿了悲痛和絕望。

    許多阿富汗人擔心在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並在現金短缺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努力養家糊口。至少有一些銀行週日在喀布爾開業,門外排起了長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9/world/kabul-explosion-us-strike.html

    * 美軍撤離後,共98個國家聯合聲明承諾接受阿富汗人

    美國和其他國家發表聯合聲明:他們“得到了塔利班的保證”,持有旅行證件的人可以安全地離開這些國家。

    週日,美國和其他 97 個國家聯合聲明表示:美國軍隊下週二離開阿富汗,98國與塔利班達成協議,他們願意繼續接收逃離阿富汗的人,而塔利班同意讓那些想離開的人,安全通行。

    塔利班首席談判代表 Sher Mohammed Abas Stanekzai 週五宣布,該組織不會阻止人們離開,無論他們的國籍為何,也無論他們是否在 20 年戰爭期間為美國工作過。

    週日代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政府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他們“得到了塔利班的保證”,持有旅行證件的人可以安全地進入任何一個國家,並且離開。

    98個國家承諾“繼續向合格阿富汗人簽發旅行證件”,並希望“塔利班信守承諾,讓對他們安全離開。“

    98國聲明中說:“我們注意到塔利班的公開聲明,也證實了這一項相互的理解。”

    聲明中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已承諾幫助塔利班重建阿富汗。

    聲明沒有包含也未警告塔利班如果違背協議,會產生任何後果,儘管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它的目的是傳達一個隱含的資訊,即塔利班新政府需要國際社會提供外援。

    美國首席塔利班和談特使扎爾邁·哈利勒查德週六在推特上說,塔利班的保證是“積極的”,“我們、及我們的盟友和國際社會將要求他們遵守這些承諾。”

    但數以萬計的阿富汗人並不相信此事,他們的感受和98國聲明,形成鮮明對比。人道救援機構表示,他們如此害怕自己被拋在後面,並註定生活在塔利班的統治之下。

    這些人包括了自 2001 年以來在美國軍隊或美國大使館工作並有資格移民美國的阿富汗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9/us/politics/united-states-evacuation-taliban-afghanista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