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重新相信愛情
極度消極地看待感情,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陪伴都是暫時的,就像搭車那樣,到站了就必須揮別,每個相愛而牽起手的人,不過是你這段路程的乘客。他是那個不顧我消極,依然牽起我手的小男孩。
小我兩屆的學弟,老臉又高我二十幾公分,反而像學長。酷酷的不跟其他人搭話,只在大家笑的時候跟著笑,其...
是什麼讓你重新相信愛情
極度消極地看待感情,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陪伴都是暫時的,就像搭車那樣,到站了就必須揮別,每個相愛而牽起手的人,不過是你這段路程的乘客。他是那個不顧我消極,依然牽起我手的小男孩。
小我兩屆的學弟,老臉又高我二十幾公分,反而像學長。酷酷的不跟其他人搭話,只在大家笑的時候跟著笑,其他時候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
安靜,卻吸引我注意。感覺到自己的喜歡,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喜歡他,因為我是個不值得被愛的人,不知道怎麼好好去愛的人。因為我是個生病的人,好不起來也不打算好起來的人,不要浪費時間在我身上。
當他執意牽起我的手,我這樣老實告訴他,換來他淡定一句:我知道妳這麼說只是為了把我嚇走。
算了,他之後就會走了。像我這樣的人,沒人有能耐一直愛下去。以為日子跟以前沒什麼不同,回過神卻發現早已深陷,沒辦法失去這樣一個特別的小男孩。
他很脫線,上課老是睡過頭,連期末考都可以睡死,老是把約會的時間記錯,答應要來接我下班、下火車也可以睡過頭。
他臉盲又直男,蔡依林和田馥甄分不出來,胸罩跟短版衣也說長得一樣,同個社團待很久了還可以把不同的女生當作同一個,最誇張的是陪我看偶像劇,還邊滑手機邊說我跟郭雪芙長得差不多。
他像小孩子一樣愛鬧脾氣,看電影《九降風》時我隨口說張捷男神好帥,他就不高興地坐到一旁滑手機說不看了;逛街時說想買糖果,我說不行他花太多錢了、趕快回家,他就會像個小孩一直哭哭啼啼、持續盧小小,最後不得不對糖果說再見,嘟嘴生悶氣好一陣子。
來看我的戲劇表演,我的角色「偷打瞌睡時不小心摔下桌子」,觀眾哈哈大笑時卻見他表情嚴肅,演出後大家鼓掌時,他卻神情凝重地前來抓住我的手,問我為什麼在台上昏倒,是不是不舒服,我笑著說我在表演啊,他還繼續緊張地說很擔心,要帶我去看醫生。
他真的很煩。而且很可愛。經痛時溫柔地照顧我,在我暴躁的時候無辜地嘟嘴逗我笑,見到我或是準備分開的時候,都會主動抱抱我,從來不計較我對他的各種欺負跟玩笑。
包容我各種壞毛病,體貼我身體的一堆不適,耐心地陪我看各種醫生,不嫌煩地照三餐拖我去吃飯,不讓我飲食不正常。
常常我忙著報告、考試或準備研究所的資料,好幾天足不出戶時,他就像個老媽子照三餐買飯回來,讓我一整天坐在那也能吃到東西,讓他這樣照顧真的很不好意思。
他像隻愛撒嬌的大狗。高我二十幾公分又冷面的他,常常認識他的人都問我他會不會很兇、很難相處,然而恰恰相反,他對我非常溫柔,要說兇的話我還比較常兇他。
他總是一忙完就打電話給我,或是跑來找我,興奮地跟我說今天上課怎麼樣、打工怎麼樣、開會怎麼樣,或是報備研究的進度到哪,今天要去買零件等等,講得眼神發光。
劈裡啪啦講了自己的事情後,又會像忠心的狗蹭蹭我,問我今天過得怎麼樣,問我身體有沒有比較好,跟朋友或家人相處好不好等等,耐心地聽我說,為我開心,為我生氣,或是安慰我說不要難過。
遇到許願池,他投1塊錢說希望研究順利,然後投10塊錢說希望「寶貝身體健康」;在看五月天《轉眼》的MV時,平時看電影很冷血的他直接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嚷著要我把影片關掉他不看了。
我笑他幹嘛,他邊哭邊捶我說,他光是帶入自己就很受不了,沒辦法想像失去我,尤其我身體那麼不好,他真的很怕忽然失去我。
要說第一次被他感動嘛。記得曾去探前任的班,下班時遇到雨天,前任自己穿著雨衣讓我淋了整路的雨;而和他交往後的第一個雨天,他騎車來載我,一下車就直接脫下雨衣套在我身上,不顧我著急問他自己怎麼辦,對我說他很強壯、不用怕。
坐在後座看著他,知道這是我在找的那個,笨拙卻善良的男孩。一直到現在每個雨天他都還是這樣做,當然我也不想讓他感冒,總是抓著雨衣披住我們兩個,盡量不讓任何人淋到雨。
也因為遇到這樣體諒包容我,誠懇對待我,像孩子天真笑著的他,我的心也慢慢柔軟,對待感情溫柔許多,學著不去斤斤計較,即使摩擦或分歧也不要習慣性的發怒質問,真的吵了架就當作溝通,吵完了還是要抱抱對方,一起去吃個宵夜,一起看個搞笑影片放鬆。
和這樣溫柔善良又可愛好玩的他交往,每天都像熱戀期,看著對方的笑臉就覺得心要被融化,喜歡也期待跟對方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做過的沒做過的都好,照顧對方也不是義務或責任,而是因為愛他所以想這麼做,知道他也相同這樣重視著我。
和他交往最美好的就是:我們沒有誰比較愛誰,吵了架沒有誰一定要跟誰道歉,是最最難得的對等的愛。
還有最難得的:他真的沒有被嚇走。在我每次發病的時候抓住我,阻止我撞牆或拿刀割自己,塞藥給我吃、等我冷靜下來;帶我去看診,幫我跟醫生解釋狀況,在我失去自理能力時照顧我,在我哭著說好不起來時,溫柔地握住我的手對我說:會好的,會好的,妳那麼溫柔、那麼有才華,撐過去,未來會幸福的。
那個未來要有你呀,好嗎。謝謝你,我溫柔的小男孩。
_
我是放晴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追蹤我
👉@just_write_and_live
順便推我喜歡的繪者
👉@whisper_of_the_heart_
歡迎追蹤我的迷因
👉@l.f.m.everytime
這是我的手繪帳號
👉@danaichieh2
_
#手寫 #手寫字 #原創 #語錄 #原創語錄 #原創故事 #九降風 #張捷 #五月天 #轉眼 #蔡依林 #田馥甄 #jolin #hebe #相信 #姐弟戀
不正常愛情研究所線上看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自我療癒的一集 | 李長潔 😖
.
你覺得每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嗎?是不是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積極正向、邁向成功的貼文就想要摔手機?是不是才剛放假就在想週一已經要來了!很好,那你存在。最近,偽小編因為開學太過厭世,每天哀哀叫,叫到好友特地傳訊給我說:「你也厭世太久了吧~有完沒完?」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厭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緒?為何我的生活會感到如此的無力與匱乏?甚至感受到憂鬱。如果說,厭世與憂鬱無可迴避地作為當代普遍的集體感情與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貫穿個人與社會的問題,並且承認厭世視為一種存在的姿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天啊我超級厭世der
▶ 當代厭世文化的誕生
▶ 厭世與憂鬱的思想
▶ 憂鬱的政治
▶ 精神痛苦跟馬克思主義有甚麼關係
▶ 厭世作為一種存在方式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f0t2lh12x608360yw9xoj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6wAF4BvDon7VWFyeUKfKI
.
📲 #FB 完整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6226469231639&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 #所謂厭世的文化
.
「厭世文化」是1990年至2000年後一代人所流行的次文化,其核心是顛覆過往推崇的正向思考與積極價值,並以戲謔嘲諷的方式在網絡空間發放負能量,調侃現實生活的缺憾。各種以「厭世」為主軸的內容、梗圖、金句充斥在生活之中,像是「每天睡醒張開眼睛,就是想著我要離職」、「人生三階段:出生、不知道活著幹嘛、生命結束」、「我就爛」、「大家一起爛」。其他像是《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等。
.
從關鍵字搜尋來看,「厭世」開始大量出現於2016-2018年,一開始為真的「厭世」(想死),後來在「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出現後,「厭世」與社會處境與流行文化關聯在一起,相關詞彙如「風格」、「表情」、「臉」,主題例如「年輕人低薪厭世」、「厭世少年」、「厭世臉」樂團等。憂鬱當然是一直都有的詞彙,並且與「症狀」、「藥物」、「醫生」、「患者」,主要被表達為一種疾病,常見主題如「情緒容易失調,出現憂鬱的反應臨床上」。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稍做定義,憂鬱是一種情緒(emotion),而厭世是一種處世狀態(situation)。
.
未來學研究所的鄧建邦教授,在《台灣年輕世代對未來2030年的意象》的調查中發現,如果以戰後世代與現在年輕世代在工作態度與實踐上相互對比,有完全不一樣的條件。新型態社會對勞動者要求更多的「彈性」(flexible) ,其可能是在時間、空間、能力與報酬上不確定性與反脆弱性之間的拉扯。我們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鼓勵個人積極邁向解放、彈性移動,但另一方面卻更加重了多重結構性的經濟與地位的競爭。於是,厭世、憂鬱成為一種無能為力下的逃避手段。
.
既然努力失效,那就不要太努力,總之你認真就輸了。如果說憂鬱是一種情緒的內容,那厭世應該就是它的表現形式。厭世的表現形式,反映了歸因於個人、受制於制度結構、沒有出路的未來,也是一種對「正向思考」、「成功價值」的嘲諷與反擊。而厭世的表現,或是憂鬱的充盈,有著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脈絡。
.
▓ #厭世的思想脈絡
.
從《瘋狂簡史》(Porter, 2002)的討論來看,可以見到人類精神痛苦的歷史可以分成三大階段:希臘時代的體液論、中古世紀的靈魂論、啟蒙時期以降的主體論。也就是說,康德(Immanuel Kant)在啟蒙時代建立「理性主體」之後,人之所以為人,是以「理性」作為標準,而這個標準測量的背後則是「工作倫理」的運作,也就是說,如果你無法好好負責地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你可能就是一個「失常」的「人類」。
.
更遑論19世紀精神醫學的機制建構與技術介入後,精神正常與失常的人類,成為現代人主體無時無刻審視自己本體安全的一種存在手段(Foucault, 1961)。「厭世」態度或許成為對峙個體失常與社會失序的一種策略。
.
這裡不得不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對前述理性的人類社會之衝擊與質疑,現代社會的陰影產生了悲觀主義思想,尤其像是存在主義。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結合了海德格對於人獨特存在模式的看法,以及馬克思對於階級的批判,思考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在作品《嘔吐》(La Nausée)中,主角感受到每日的無聊無奈(ennuyer),便陣陣作嘔,這個噁心的感覺,使他察覺自身的存在。所以今天的我們,每天都焦慮到胃痛,是因為我們存在(?)而存在的本身,就是地獄,在(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就是永無止盡的與他人共處與競爭。
.
其他的厭世作品,像是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對現代性乍現的感受紀錄,或是,莎岡(Françoise Sagan)《日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e)。都在在指出現代性出現後,人在情感與情緒上的複雜情愫,以及表現在憂鬱上的政治性。
.
▓ #厭世代的憂鬱政治
.
為何要將憂鬱政治化?因為這個憂鬱、厭世的個人情緒主題,反映個人主義的趨勢,在現代社會的晚近發展中,深深地被鑲嵌在個人抉擇、身體健康、社會制度、醫療知識、工作倫理之間。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地方,正是我們要突然發現要面對自己之處。
.
這種憂鬱的政治,可以分成四大類型:一般心理學解釋、強的社會建構論、佛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弱的社會建構論。我們傾向最後一種憂鬱中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即個人心理有深層無意識結構,隱含著個人生命史的偶然因素,但同時也包含了有意識的生物、社會、心理、身體納入到現代性反思中。
.
甯應斌和何春蕤(2012)在《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中提出賴希(Wilhelm Reich)的「民困愁城」觀點(people in trouble)。這個說法不只是說people客觀上處於一個有trouble的具體困境中,同時還描述了people的心理情緒,也就是為這些trouble而憂愁困擾的情緒。民困愁城因此不只是佛洛伊德的「愁」,還有馬克思的「困 」,它同時關注了社會現實條件以及心理情緒狀態。people in trouble不但有著弗洛伊德馬克思理論的豐富蘊涵,並且洞悉了一個時代的症候,似乎更為普遍與貼切地描述了人類現況。
.
我們的情感與情緒的痛苦狀態,跟著資本主義社會環境在勞動著,兩者產生互動的關係。例如我很討厭一句話「在壓力中成長」、「離開你的舒適圈」等等,看重表現效能、生產性與積極性,人們生活在忙碌、焦躁、過動的氛圍下,「焦躁」、「過動」的情緒某程度上,被視為可增加生產力與效能。
.
但情緒上揚後則無可避免地反跌到谷底,這個「抑鬱」的「不能動」就會被視為產能的缺乏、不負責任等。然而,此兩種各走極端的情緒,在當代卻成為普遍現象。
.
▓ #馬克思主義與精神痛苦
.
而個人的身心(個體),就成為自我與結構交鋒之處,各種「自我表達」、「自我品牌」、「正向思考」等等的觀點,都顯示出,我們要求一個人需要展現出完整、良好的個體化,其是世俗的、現實的、自由的、解放的,但同時卻也是一種被囚禁、被要求,充滿正負情感交雜。既然人是因為資源的獲得而能存活著,那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勞動(labor)的實施,它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移動途徑、追求解放的形式與生命評價方式。
.
於是你可以看到,無論許多感到憂鬱的人,其憂鬱程度被衡量的方式,常常會首先關連到「還可不可以工作」,工作倫理成為承受精神痛苦的理由。因為,人們害怕失業,擔心工作能力被削弱,恐懼社會地位下降,害怕失去自由與自主的權力。
.
▓ #精神分裂的我們 在社群媒體裡幸福與厭世
.
啟蒙時代以來的社會情感就是憂鬱,我們在個體解放又囚禁的愛恨交織中生長成現在的模樣,我們一路認得自由主義、批判主義、社會主義,面臨巨大現代資本主義體制與權力關係,自己要痛苦地做出決定。而進一步到當代社會的後現代情境中,他衍伸出來一種矛盾弔詭的、認真又不認真的生命態度。其試圖讓「意義」懸空擱置,流動飄盪(葉啟政,2005)。「精神健康」的要求變成一種嘲諷,「精神分裂」的表現則成為一種遊戲。
.
上述的個體特徵在人我關係加倍密集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劇烈,我們渴望招喚公共,卻又想保持個體自由。在某個作用下,正向積極的形象治理,就成為一種表現出個體化的重要顯現。諷刺的是,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心理健康有負面作用。
.
某社群媒體在兩年前推出了限時動態功能。限時動態的出現,雖然降低了發文壓力,但也因為發布變得輕鬆且具時效性,用戶們分享生活的頻率會更頻繁、更瑣碎,刷新內容的次數也更多。難怪大家都想要用限時動態,適當的貼文與刪文手段,這似乎有助於人們躲避在線上和線下不必要的關注,一方面可以建立自我形象,另方面又能夠開闢一條逃脫壓力的路線(周妏蔆,2019)。
.
▓ #那就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社群媒體裡的情感與情緒流體,快速湍急,變化莫測。在數位社群媒體中,時時刻刻「忽悲忽喜」。數位環境所提供給人們的「理想的自我」,像是一種揮別傳統社會的自由解放,但在自我籌畫、情緒管理、與面對惡的世界的失敗可能下,卻更加導致一種厭世與憂鬱的狀態。
.
在這樣的正負情愫交融下,我想,「厭世」搞不好是一種最安全的存在方式。想到葉啟政老師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導言提到,進出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愛恨交織,無入而不自得,那是一種處世的修養(范綱華,2014)。一方面放下自我,感人身受,一方面貞定地與世間的悲喜保持距離。
.
厭世無敵。
|
#參考文獻
.
1. Foucault, M. (1961). History of madness. Routledge.
2. Porter, R. (2002). Madness: A brief history.
4. 何春蕤、甯應斌著(2012)《民困愁城》。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5. 周妏蔆(2019)。我寫故我在—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6. 范綱華(2014)。本土理論再想像 : 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群學。
7. 游家權(2019)。不只是貧窮:淺談厭世的幾種成因。ROUTER文化研究。
8.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 : 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