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不檢點台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檢點台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檢點台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2RyyECV 〔畫面中的警力有五人,少年都被警方完全壓制而趴在地上。數名警員先將跪趴在地上的少年A團團圍住,其中一名警員用力抓扯少年A的頭髮,逼他抬頭,大聲喝斥:「趕時間?還是趕投胎?」 接著,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90的網紅JESS S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情說穿了 一人掙脫的 一人去撿 Instagram: jsym_ (https://www.instagram.com/jsym_/) Facebook: JESS SIN YouTube: JESS SIN - 莫文蔚 - 陰天 作詞: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周國儀 編曲:Mac Che...
-
不檢點台語 在 JESS S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8-11 16:59:21感情說穿了 一人掙脫的 一人去撿
Instagram: jsym_ (https://www.instagram.com/jsym_/)
Facebook: JESS SIN
YouTube: JESS SIN
-
莫文蔚 - 陰天
作詞: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周國儀
編曲:Mac Chew
*陰天 在不開燈的房間 當所有思緒都一點一點沉澱
愛情究竟是精神鴉片 還是世紀末的無聊消遣
香煙 氳成一灘光圈 和他的照片就擺在手邊
傻傻兩個人 笑的多甜
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 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
除了激情褪去後的那一點點倦
也許像誰說過的貪得無厭 活該應了誰說過的不知檢點
總之那幾年 感性贏了理性那一面
陰天 在不開燈的房間 當所有思緒都一點一點沉澱
愛恨情慾裡的疑點 盲點 呼之欲出 那麼明顯
女孩 通通讓到一邊 這歌裡的細微末節就算都體驗
若想真明白 真要好幾年
回想那一天 喧鬧的喜宴
耳邊響起的究竟是序曲或完結篇
感情不就是你情我願 最好愛恨扯平兩不相欠
感情說穿了 一人掙脫的 一人去撿
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辯 女人實在無須楚楚可憐
總之那幾年 你們兩個沒有緣
Repeat *
傻傻兩個人 笑的多甜
不檢點台語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2RyyECV
〔畫面中的警力有五人,少年都被警方完全壓制而趴在地上。數名警員先將跪趴在地上的少年A團團圍住,其中一名警員用力抓扯少年A的頭髮,逼他抬頭,大聲喝斥:「趕時間?還是趕投胎?」
接著,警員命令趴在另一頭的少年B:「趴在那邊那個,給我過來!」B聽從指示朝警員方向走去,走近其中一名員警時,該員警突然揪住B的衣領,將他抓起來重摔在地,一群員警情緒激動地怒斥:「過來啊!用走的咧!」他們似乎覺得B不應該「用走的」。一名員警此時走向被摔趴在地且被完全制服的B,伸出右腳朝向B的頭頸部位狠狠地踹下去:「用走的啊!」這一腳的力道大到B的頭部劇烈晃動,連出腳的員警似乎都有點重心不穩。
此時,讓大家懷疑的是,員警喝令B「過來」,B也乖乖走過去了,員警到底有什麼不滿?因此,附近樓上的居民看不下去,出聲阻止「幹什麼打小孩啊」,質疑執法過當。然而,這群員警在旁觀者阻止時,不但沒有意識到程序出問題,毫無反省能力,竟然朝著樓上的居民大吼:「看三洨啊(台語)?」「他拒檢欸!」接著,集體向無辜的住戶嘶吼:「下來啊!」「給我下來!」不斷反覆叫囂,其中一位員警的情緒似乎完全失控,竟然指著住戶,疑似大吼:「叫你吃慶記!」
和無辜的住戶叫囂完以後,他們才開始要求少年拿出身分證件,盤查身分。〕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2RyyECV
本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探討整件事件法理分析以及背後交錯的警媒關係、三盲導致的問題:
1.路檢的正當法律程序
本文非常詳細的分析了《警察職權行使法》、《執行路檢攔檢身分查證作業程序》規範下的標準操作程序,以及後續行政法與刑事法區分的處理程序,並點出最關鍵的問題是:
〔在本案的影片中,警方強制少年四人下車後,第一步做的不是身分查證,竟然是抓起趴伏在地的A頭髮,大聲喝問:「趕時間?還是趕投胎?」顯然,這並不是詢問姓名年籍等身分查證的問題。接著,又抓起B將之重摔在地、以腳踹頭,這當然也不是身分查證或檢查交通工具的必要行為。
以上這些暴力行為,顯然已經嚴重違反《警察職權行使法》以及作業程序所規範的SOP,而淪為報復性的情緒性執法。嚴格來講,「執法」必須「依法」,但他們並沒有依照法律規定來,所以也根本不是執法,而是對於人身自由的過度干預,甚至是濫用職權傷害他人身體。
最荒唐的是,警方上演全武行前,並沒有依照《警察職權行使法》進行身分證件的查驗,也沒有發現四名少年有何犯罪行為而進行逮捕程序。這些暴行,在法律上無從定性,也找不到法律授權依據,只能定性為「私刑暴力」。這幾名員警甚至在和出面阻止警方暴力的住戶互相對嗆後,才慢吞吞地開始要求少年拿出證件,進行身分查證。〕
2.為違法護航,包裝事實的警方高層
在這個部分,大家可以看到顢頇的警方高層,面對法律問題時不坦然面對,卻選擇以各種奇技淫巧來包庇。
3.是誰殺死了法治國?
更嚴重的是,警界某些單位內部也彌漫著「自己人就要挺自己人」的理盲情緒。中和分局經營的臉書帳號「中和警好讚」更忝不知恥的張貼國光派出所副所長、兩位私刑暴力員警與局長的照片發表。
〔 這段由警方上演的私刑暴力,在警方內部護航、獎勵違法員警,以及許多不明就裡的「三盲」民眾鼓勵暴力的叫好聲,敲響了法治國的喪鐘。
台灣的自由、民主與法治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先人以鮮血所爭取來的,我們擺脫了戒嚴、終止了動員戡亂、脫離警察國家而成為堂堂正正的法治國。但在新北市警局局長「慰勉」中和分局違法員警、公然鼓勵違法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法治國的幻滅。 〕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2RyyECV
不檢點台語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奇蹟的女兒
「工這個字怎麼寫你知道嗎? 工字,就是不會出頭。」
雖然曾經因為《燦爛時光》這部片後半段而對鄭文堂導演有了陰影,但看到《奇蹟的女兒》這部戲的卡司與主題後,我還是被吸引了,畢竟三個女主角都是我近期很喜歡的台灣女演員啊。而看完昨天播出的最後一集,我也終於可以放心來推薦了。
以爭取勞權這樣龐大的主題來說,只有四集的篇幅顯然不太夠,然而在那個時代,似乎也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去呈現,而無法有任何英雄式的成功結局。但我很喜歡這個結局,如同網友所說的,相當具有文學式的反諷,雖然革命尚未成功,但改變的種子已經撒下,那些看似螳臂擋車的抗爭,在一次次的衝撞下終究會令現狀有些許不同吧。
因為這部戲以女性角色為主,所以來談談三個女演員的表現。
連俞涵在接演幾部商業電視台的作品後終於再次回歸公視,果然這樣文學改編的電視劇比較適合她,林昭免這個角色在冷臉下有著溫柔細膩的心思,她不甘於只是嫁做人婦的命運,希望能在職場上爭得一席之地,但在這個性別不平等的職場,女性想要上位似乎無可避免的只能依附著男性長官的「關愛」,她為此憤怒也掙扎過,最後仍是順從於這樣的「潛規則」。這其中的矛盾徬徨,連俞涵掌握得恰到好處,唯一可挑剔的或許只有她的台語發音吧XD
小豆孫可芳則是再次令我感到驚艷,淑美這個角色雖然戲分沒有很多,但她從一開始的天真到遭受背叛後的淪落,在這令人感傷的際遇影響下,她性格的轉變格外令人感到心酸,但或許這就是那個時代許多女工的縮影,單純的鄉下女孩在工廠被男人給欺騙,輿論也不會同情那個被騙的女孩,而是反過來指責她生活不檢點,這樣檢討受害者的心理,到了現代仍然屢見不鮮。整部戲讓我跟著流眼淚的段落,就是阿鵑去找已成為酒家女的淑美時,那種眼看好友墜落卻無能為力的樣子,淑美在年紀輕輕就已經了解到同情有多廉價,只有錢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則是女主角溫貞菱,首先想稱讚她的敬業,刻意曬黑以更符合農村出身的樣子,而三個女生裡面我覺得也是她的台語講得最溜,但比較可惜的是阿鵑這個角色與其他人相比稍嫌扁平了些,沒有太多她可以發揮演技的空間。阿娟自始至終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不隨波逐流,不與現實妥協,如果說這部戲其他角色都各有人性上的缺點,那麼她更像是一種理念的象徵,讓其他人仰望、尊敬,但終究無法存活在這個現實的社會。這樣的人像是一把火,在企圖將那些不公不義燒毀殆盡的同時,也灼傷了身邊的人。
男性腳色裡,我最喜歡的還是藍葦華的演出,他完全演活了洪主任這個中階主管處在上司與下屬中間,那種想要面面俱到卻事與願違的無奈,看起來是個提攜下屬的好主管,但最終他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培養手下而已。雖然說這部戲的男性腳色大多較為負面,但卻也都不是罪大惡極的壞人,可惡的背面也有可悲之處,這或許也是社會上許多人的縮影吧。畢竟就像這部戲的主題曲名說的那樣,人生很難,面對這個社會的惡意,我們可以選擇比他更壞更墮落,也可以選擇以善意對抗它。而這部戲的結局,不就是呈現出這樣的兩種極端嗎?
#這樣的卡司只有四集真的很可惜
#今年公視檔檔都很期待
#期待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不檢點台語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讓說話聲音有溫度與美感>
文 / 聲音訓練專家 周震宇
如果你想讓你的話語、聲音聽起來有「美感」、有「溫度」,並且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度」,以下四個說話動聽的元素,值得長時間練習:
一、底氣—讓你的話更有分量
影響說話是否動聽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氣」。氣,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從一個人說話的聲音中感覺得到。
內涵跟氣一樣,是很虛無的東西,需要透過一些有形的方式呈現出來,別人才能感知得到,例如:學習服裝禮儀、穿衣技巧等透過合宜的形象把內涵穿出來,也可以在說話時善用「底氣」來表現。
大部分的專業配音員、主持人、企業主,講話都有底氣。當我們全身放鬆、氣沉丹田(讓氣可以從口鼻下沉到下腹部),說話發聲時,想像那股氣流由下腹部升到上腹部,再升到胸膛,最後隨著聲帶的震動自然地把聲音發出去,就會比較有底氣。
有底氣的聲音厚實沉穩、耐聽度較高,具有權威感、壓得住場面。另外,要講肺腑之言時,如:勸告、道歉、請求、安慰等,也需要用底氣來「加溫」聲音,講出來的話才有份量。如果你從事業務、客服、行銷、公關、管理、顧問、講師等「靠嘴巴吃飯」的工作,有底氣的說話方式對你在溝通、表達上肯定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聽者會因為你沉穩紮實的聲音而信賴你的專業、信任你的誠懇,比較願意傾聽你講話。
二、顫音—別怕流露真性情
「顫音」顧名思義就是「顫抖的聲音」,真心笑出來的時候,笑聲一定會帶顫音,否則聽起來會是皮笑肉不笑;情緒激動時說話的聲音也會帶有顫音,像是盛怒時罵人、邊哭邊告狀等。顫音主要的功能,是傳達身體(感官)在一瞬間接收到強烈訊號的感覺,例如:在炎熱的夏天喝下一口冰涼的可樂,頓時「加冷筍」(台語,意即在一瞬間凍到身體不由自主地發抖),小舌快速振動時所發出的聲音,傳達出身體瞬間感受到冰冷的鮮活感覺。
又如:媽媽下廚燒菜,你回到家開門那一剎那,飯菜香味撲鼻而來,立刻發出「哇!好香喔!」的讚嘆,也會是顫音。如果你這句話不帶顫音,而只是很理性地說:「嗯,很香!」那就不叫讚嘆而是評論了,雖然也是正面的評價,但聽起來就比較「沒血沒眼淚」。
在講話時適切地運用顫音,可以為平淡的說話方式注入一股活水泉源,讓感情在表達過程中自然流動,更添活生生的「人味」,不但不會沒氣質,反而讓人更能感受到你親切的一面。
三、氣音—感動人心的殺手
機器人與真人說話聲音最大的差別,就是真人說話有氣音。
為什麼氣音可以表現出人性呢?因為人會呼吸,而且人在說話時還是保持呼吸,邊呼吸邊說話,當然會有氣音。每個人說話時都有氣音,差別在於理性的人氣音較少,感性的人氣音較多;除了人格特質之外,氣足或氣不足也會影響說話時氣音的品質。
說話時氣音較多的人,通常會給人感性、溫柔、親切的感覺;反之則是理性、嚴謹、驕傲。日本女人很懂得使用氣音,一開口說話就讓男人卸下心防;大陸南方居民說話時的氣音也比北方人多些,因此吳儂軟語在歷史上得到不少好評。聽過臺北愛樂電台的人,一定不難瞭解什麼叫做「說話有氣音」,愛樂電台不論是主持或廣告,通常都是用氣音來表現古典音樂的質感;其次,大部分電台的深夜節目,主持人也會善用氣音來營造感性的氛圍,當白天的喧囂遠離,在夜的寂靜中聽他們說話,就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你和他在促膝而談,他就是專門說給你聽似的,感覺很溫暖、很窩心。
講話時氣音要運用得好,先決條件是氣要足。氣不足的人不太容易發出氣音,就算發得出氣音,也撐不久,如果一句話很長,講到一半就沒氣了,在來不及吸下一口氣的情況下,就會造成「吃字」的現象----雖然嘴型有出來,但因為氣不足以把字音送出來,聽者聽不清楚甚至聽不到那一兩個字,只是覺得怎麼講到一半突然消音了。不少老師有這個困擾,講課時上氣不接下氣,一堂課講下來氣喘吁吁,很傷喉嚨。
撒嬌、安慰、勸告、調解紛爭時,氣音可以為你的說話內容加分。如果你從事的是顧問、客服、業務、教學或醫療工作,我強烈建議你講話要帶氣音,氣音不會讓你的專業感打折,反而會讓客戶、學生、病患及其家屬感覺舒服、有安全感,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沒有專業的傲慢、會站在別人立場思考的專家。
四、殘心—餘韻繞樑的表達美學
大學時代我加入劍道社,也參加廣播社,在練劍和配音的過程中,悟出「殘心」的重要。殘心是劍道的專用術語,它是打擊動作的最後一個步驟,在出劍打擊對手之後,不能斷然認為對手已被擊倒就心生鬆懈掉頭一走了之,而是必須身心都保持警覺的狀態來備戰,以防對手詐死又突然來個回馬槍。換句話說,打擊之後繼續把戰鬥的心意殘留在對方身上,就是殘心。
日本劍道專家三橋秀三先生曾說:「殘心不是技術,日常生活裡也有其共通的地方,例如練習後清掃道館或檢點竹刀等,都是殘心。」殘心其實是一種不隨便的生活態度,一件事情的主體做完之後,收尾的動作也要徹底執行,這樣才算完整。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裡,男主角所飾演的禮儀師在為往生者化妝、穿衣或搬動遺體入棺時,每一個動作都很細膩,並且在動作結束前都會多停留一秒鐘來做殘心,使得整個服務過程成為莊嚴優美的儀式。
同樣的道理,說話不是霹靂啪啦把話講完就算了,講話時要從容不迫,並且在每段話結束時用殘心的技巧將尊重與善意留在對方身上,對方會覺得你很重視他的感受,也會比較願意卸下心防、釋出善意,讓溝通更加順暢。
蔣勳老師的說話方式就帶有殘心,他不論授課、主持廣播節目、接受專訪或錄製有聲書,總是不疾不徐地娓娓道來,每個句子講完會稍微停一下,讓學生、聽眾有消化的時間,條理分明但不會咄咄逼人。歌唱選秀節目評審同時也是綜藝節目主持人的黃國倫老師。以黃國倫老師為例,他的講評的內容其實頗為犀利,但他說話速度較慢,加上帶有殘心,所以可以讓嚴厲的批評聽起來像善意的指導。
嚴格來說,殘心並不只是發生在話語結束的那一瞬間,而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精雕細琢的表達過程。它之所以能讓說話動聽的關鍵,其實就是透過聲音表情把尊重和善意投射給對方。要做好殘心,必須先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每一次對話,把每一次對話的過程視為一個儀式來慎重對待,從起、承、轉、合到結束都用心觀照。若做到殘心,即使是日常對話,也會充滿美感。
----------------------------------------------------------------------------
更多聲音表達需要注意的地方,澄意文創【聲音表達基礎班】都會教喔~本課程由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羅鈞鴻、陳威宇聯合教學,給您最完整且多元的聲音學習~
聲音表達基礎班第69期(台北週五晚上班05/19開課),課程資訊與報名網頁:
http://cmcc.com.tw/courses/course-01-69
聲音表達基礎班第70期(台北週三晚上班06/07開課),課程資訊與報名網頁:
http://cmcc.com.tw/course-01-70
聲音表達基礎班第71期(台北週一下午班06/26開課),課程資訊與報名網頁:
http://cmcc.com.tw/course-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