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忘塵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忘塵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忘塵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忘塵寰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李香琴逝世 】 MeWe版本:http://bit.ly/3rUvdXF 收到李香琴逝世的消息後,我走到睡房的書架上,找回放在資料夾內的一篇30年前出版、刊於《壹週刊》的琴姐訪問影印本,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想寫下來。 第一個原因,是琴姐跟已故的譚炳文一樣,她於香港電視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令人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PILI 霹靂布袋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霹靂武道列傳: 殺生道 斬業斷罪 世上不存 劍子之名!!! |劍子仙跡 佛劍分說 計誘聖蹤退邪兵!|霹靂布袋戲PILI PUPPETRY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3》 穿越東西方與異世界!全新歷程! 恩怨對決 宿命相逢 邪惡死敵 神蝗現世 神秘力量 魔界參上 魔劍...

不忘塵寰 在 Yiu Fai Chow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23:54:44

難免想到,我們撿拾的難道只有荒謬和荒涼? Repost from @hk852music using @RepostRegramApp - 【hk852music新歌快遞】 黎曉陽 -《拾荒者之歌》 @miclai316 MV: https://youtu.be/FdWVVy2wAek 曲: 黎曉...

  • 不忘塵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05 23:50:09
    有 1,154 人按讚

    【 李香琴逝世 】
    MeWe版本:http://bit.ly/3rUvdXF

    收到李香琴逝世的消息後,我走到睡房的書架上,找回放在資料夾內的一篇30年前出版、刊於《壹週刊》的琴姐訪問影印本,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想寫下來。

    第一個原因,是琴姐跟已故的譚炳文一樣,她於香港電視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令人難忘的演出多不勝數;其次,一直覺得,琴姐的外型、打扮,甚至聲綫,與已於多年前離世的嫲嫲有點相似,這是小時候在嫲嫲家看電視時見到李香琴之後的既定印象,興許她倆經歷相似,都是30年代出世的女性,再由中國大陸遷居來到香港,所以或多或少都散發同類氣息,也可能,是我一直都很掛念自己的嫲嫲,所以望見琴姐,都會有點親切感,所以想以文字向琴姐致敬。

    我由傍晚六時許開始動筆,寫了數小時才完成,因為琴姐瓣數多,而且記憶總是不可靠,她當打之時,都已經距離今天很遠了,得一邊寫,一邊花時間考證,收筆一刻,很疲累,但這些零碎的資料,都值得紀錄下來,讓後人參閱。

    感謝琴姐生前為電視迷帶來那麼多美好回憶。

    ###############

    「再見!唔好怪我第一句就同你講再見,因為我真係專程嚟同你道別㗎!」

    從影多年的資深藝人李香琴,周一(4/1)中午不幸於伊利沙伯醫院離世,終年88歲,縱橫演藝圈60多年的繽紛人生,正式劃上句號,收到新聞短訊之後,立即在串流音樂平台重溫陳輝陽經典作《三千年前》(2007),「琴姐」聲演陳慧創作的對白,情感豐沛,聲線淒酸,一句「我失去嘅嘢實在太多啦!」,一句「你一定會好唔捨得我!」,配合關淑怡演唱的「趁熄滅前,還可一見」,對照這則消息,倍覺傷感。

    「我記得,你同我去過嘅每一個地方,嗰啲地方,統統留喺我心裏面。」

    其中一個地方是澳門的平安大戲院,那裏是她開展演藝事業的起點。

    李香琴原名李瑞琴,祖父李亞敬舊時於廣東和澳門一帶經商,經營海產和賣米生意,家境富裕。琴姐於順德出世滿月後,父親李炳光舉家遷往澳門定居,據知李父經營錢莊及紙料生意,共有5位太太,而琴姐是家中長女,被視為掌上明珠。

    原建於澳門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的平安大戲院,是李香琴演藝事業的起點。

    30年前,因為拍攝亞視節目《向每顆星致敬》 (https://bit.ly/2JLjt8y) ,琴姐坐船過大海重回成長地,憶起往事。「就係呢間戲院,改變我一生嘅命運,以前任劍輝、白雪仙經常都喺度演粵劇嘅,咁阿嫲帶我嚟睇戲啦,睇睇下,我自己愛上咗粵劇,就算阿嫲唔帶我嚟,我自己都靜靜嚟呀,有功課都唔做,掛住嚟睇大戲,鍾意學戲,經過好多轉折,就搵到個師傅(小鶯鶯)學戲,學咗半年左右喇,師傅介紹我踏台板。真係橋喎,我第一次踏台板亦都係喺呢間平安大戲院。」時為一九四六年,當時琴姐才14歲,但大概由那時開始,便沒有想過要做「正印花旦」。「我認為做『正印花旦』壓力好大,點解呢?因為啲人會睇你做得好唔好,冚唪唥(焦點)都喺自己身上,如果做『第二花旦』就唔係咁喇,(如果)你個『正印花旦』演得跩啲,我做得好啲,就可以蓋過你,我幾有滿足感!」

    何以演大戲會漸漸走進大銀幕?就在「糴梅香」(初踏台板之意)之後一年,即一九四七年,琴姐跟着盧冠廷父母(盧海天與養母譚秀珍)所屬的戲班「日月星劇團」到越南和新加坡做大戲,同行的還有「關師傅」關德興,後來關德興先返港拍戲,之後給琴姐寄信,指可以介紹她拍戲,琴姐開心到彈起,因為她會幻想自己有機會跟偶像張瑛、白燕和梅綺合作,豈料一入片場演出的銀幕處女作是《黃飛鴻大鬧花燈》(1956)(https://bit.ly/2MCw1Aj) ,飾演侍婢菊香,片酬三百,之後又經羅劍郎引薦,於電影中扮演奸角,憑《鴛鴦江遺恨》(1960)一「奸」成名,直至遇上「西宮」角色,大戰「東宮」余麗珍,獲得「一代奸妃」和「西宮琴」的稱號,迎來第一個事業高峰。琴姐曾在電視節目《正識第一》(2011)透露,為了演好奸角,要望鏡苦練:「走去睇住塊鏡講對白,修嘴型,修眼神,咁樣慢慢練番嚟!(如果演)陰毒,額頭要收細,連講說話(語氣)都唔同!」

    此後,因為粵語片市場興旺,琴姐相當搶手,非常多產,更試過一年最多拍過50齣戲,但她坦言初出道的時候確實有捱過苦,因為她屬於獨立演員,沒有後台撐住。「關師傅唔可以部部帶挈我,我又唔打得,打戲都係搵任劍輝、于素秋,我又冇大老倌帶住,任冰兒都有任劍輝,譚倩紅都有方艷芬。試過有一次,我連接兩部戲,後來通告改咗,入到片場先知兩個(角色)都換咗人,我問導演點解要換人,佢反問我:你有冇大老倌帶住?我咩都講唔出。」

    後來,父親李炳光因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琴姐要負起養家責任,為了令父母弟妹有更舒適的生活,於是只好甚麼片約都接受,那怕是別人不願意飾演的奸角,一樣去馬,甚至知道別人拖欠她片酬,她依然不敢投訴,生怕將來再沒有機會演出。可是,無限忍耐沒有讓琴姐好過,當她的戲愈演愈多,片酬由最初三百元升至二千五百元時,電影公司卻嫌她騷錢貴,找了另一位演員頂替,當年專訪裏公開名字,那人是羅蘭。演藝圈從來現實,三分努力七分運氣,當她在電影圈前景暗淡時,其實粵語片亦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製作,無綫電視啟播後兩年,當時36歲的琴姐順理成章往九龍塘廣播道尋找機會,先加入無綫,拍過劇集《錄音機情殺案》後,一九七○年轉投麗的映聲,拍攝《家春秋》,數年後又回歸大台,由一九七二年開始成為《歡樂今宵》的台柱之一,另外亦不斷拍劇:《狂潮》(1976)、《家變》(1977)、《網中人》(1979)、《親情》、《輪流傳》(1980),數之不盡,套套經典。

    琴姐憑眼神、面容和聲線,能夠將陰險、淒涼、霸氣、嬌嗲、滑稽、慈祥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角色是她,她就是角色,在鏡頭前那種揮灑自如,你未必記得劇名戲名,但一講起,畫面就會浮現。如《無頭東宮教子鬧金鑾》(1961)扮演西宮,大戰「東宮」余麗珍,或者《還看今朝》(1990)的姚文珠,令人狠得咬牙切齒,欲當街指罵;又如《輪流傳》(1980)和《流氓大亨》(1986)扮演慈母,面對命途多舛的人生,有苦自己知,總是含住泡眼淚,淒涼得教人鼻酸;當然還有在《他來自江湖》(1989)的「靚姑」,有一幕她與何鑫淼(周星馳飾)在何英彪(吳孟達飾)面前唱雙簧 (https://bit.ly/2Lq5xkF) ,或者於《家有囍事》(1992)裏扮演奶奶大叫「世界末日啦!」,總是睇一次笑一次,多年不變。

    說霸氣,又怎能不提《倚天屠龍記》(1986)的滅絕師太,以及《碧血青天楊家將》(1994)的佘太君?還有晚期她在《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2008)飾演的甘佘君麗,一句「唔使驚,嫲嫲喺大廳」絕對見字如見聲吧。這邊演活傳統價值觀下的中國女性,其實曾幾何時,她亦試過跟歐美時尚接軌,譬如《彩色人生》(1979)扮演模特兒公司老闆娘的Mary,每一集都更換造型,媲美繆騫人的《甜姐兒》,應該沒有很多人看過;某年在亞視台慶夜穿金色吊帶舞衣「惡搞」麥當娜(Madonna)跳唱《Vogue》,盡顯其時尚大膽一面,原來是很多人的Best Kept Secret。多才多藝就是如此,因為琴姐很年輕的時候已明白,要在戲行生存,除了專業,還是專業。

    在興盛時代的無綫打滾十多年後,琴姐已非常有名,但為了還人情債給周梁淑怡(時任亞視行政總裁),1990年決定過檔,那時她在大台的最後一套劇集,正是《他來自江湖》,她記得拍到最後一集的時候,時任無綫高層李沛權搭着她的膊頭,就要為她開「期票」:「琴姐,兩年後就要返嚟喇,使唔使簽定合約?點知我過咗亞視,李沛權都跟埋過嚟,到我再續約(亞視),佢又走喇,所以做人真係唔使咁認真!」就是這一句話,反映出琴姐當年受訪時的心境:名氣、錢財如浮雲,放過自己一馬,別太着緊,因為在這一行打滾了數十年,有甚麼事情沒見過呢,執念只會令自己活得不開心。

    她享受演出,但心頭不高,沒想過要做女主角。「我入戲行,阿爸同我講,結婚,未必嫁得好,你鍾意做戲就做戲,話總之搵到食就算。我從來冇諗過做正印,做二、三幫已經心滿意足喇!」這段說話,摘自1992年10月16日出版的《壹週刊》「金峯集」專欄,當時負責採訪的是李志豪,2016年他離開壹傳媒的時候,職位是《壹週刊》社長。重讀這篇30年前的人物專訪,會看到琴姐的人生觀:人生不過是一場夢,不用太認真,更不可有風駛盡𢃇。

    「我哋呢行真係偏門嚟㗎,你唔知幾時會唔紅,亦唔知幾時會紅,諗都諗唔到。所以我覺得紅嘅時候唔好太得意,唔好(畀)勝利沖昏頭腦,唔係咁樣,一跌咪好辛苦囉!」賺到錢,生活過得去便可以了,琴姐當時認為自己條命已如打牌打到北圈,剩下的,都是Bonus,沒有很多事情可以傷害她,就算以往吃過的苦頭,變成回憶後亦只剩下快樂的片段。「我好樂觀,從來冇恨自己可以有家財億萬,我經常覺得,唔好成日諗住人哋坐Benz(平治)230,我就要坐450,咁樣成日都唔會開心。」

    惟獨有一件事,任時日過了多久,她仍然放不下,那是母親突然去世。一九六五年某夜,琴姐在戲院看戲,突然銀幕上出現了一句字幕,大意是:「李香琴,即出門口,有人找你!」

    此話一出,現場霎時間亂作一團,琴姐以為是否有人整蠱自己,當她走出戲院門外,赫然見到妹妹正在等她,原來是她的媽媽因為心臟病發過世。「佢個心唔舒服,醫生以為係胃病,打完針之後半個鐘就死咗。」這件事對琴姐打擊很大,因為她還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讓母親過得好一點,但計劃從來趕不上變化。「我啱啱儲夠錢喺太子道買咗層樓,屋契寫咗佢個名。」自己無法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成為一生最痛,但也知道那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所以很早已吩咐女兒,如果有一天自己口齒不清,或再不能照顧自己時,便送去老人院,不要為家人添麻煩。今天看新聞,知道琴姐在女兒陪伴下撒手塵寰,生離死別當然教人傷心,但她的精彩一生,將會永遠刻在大家的心底裏,永誌不忘。

    原文刊於《香港01》:http://bit.ly/3orZBqi

    【 相關文章 】
    譚炳文逝世:http://bit.ly/2XbtH5p

    (0501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李香琴 #電視史話 #三千年前 #武視 #無綫 #家有囍事 #周星馳 快樂的 ATV 亞視數碼媒體 William on the way 葉一知 港女講劇 做乜膠睇電視 歐錦棠 Stephen Au 鄭美姿 譚蕙芸 #TVB 阿果 #澳門 #粵劇 #港劇 十字牌早餐 LAW少 午夜翻牆 紅眼

  • 不忘塵寰 在 驚喜盒 精美藝品 直播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31 08:37:56
    有 11 人按讚

    黃水晶媽祖
    黃水晶的功效

    1、黃水晶是快樂、健康、財運的象徵,它可以調整人們的情緒,使人變得沉著冷靜,並且心情舒暢,經常配戴黃水晶的人自信心強更快樂。

    2、黃水晶主偏財,可以聚財,人稱「商人之石」,所以很多商人、炒股的人都喜歡黃水晶。推薦閱讀》》》各種不同的水晶有不同的功效,哪款適合你?

    3、黃光溫和讓人的心靈感覺和諧,能夠加強靈氣,讓人們充滿自信與喜悅。

    4、「物界」里最強能量的顯現是黃光,所以,黃水晶對應著物質和財富。

    5、黃水晶能帶來偏財,增強氣場中的黃光,從而創造出意外之財,所以從事商業的公司和商家一定要入手一款黃水晶,且有著催財的功效。

    6、黃水晶對應著人體的臍輪,能夠消除緊張的情緒,對腸胃等消化系統又療效,所以把黃水晶置於財位,能夠增強財運。

    媽祖介紹轉載於茄萣金鑾宮簡介:

    媽祖姓林,名默娘,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父惟愨公字愿,五代閩王時曾任都巡檢,始祖林披公為唐太子詹事上柱國,七世祖林蘊公,兄弟九人均為州牧,號稱九牧,為官清正朝野讚譽。惟愨公歸隱田園,在鄉多行善事,育有一子六女,默娘最幼。
      媽祖降世於宋太祖建隆元年 (公元 960年) ,歲次庚申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時,地變紫色而有祥光,異香遍室,眾人稱奇,迨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名默娘。默娘聰明伶俐,溫雅靜嫺,天植慧根,悟力超凡。八歲從師訓讀,悉解文義,過目不忘,進步神速,十三歲熟研儒道釋三家經典,博古通今,能詩能文,得玄通道長指點,授「玄微秘法」修持二年知人休咎。十六歲照妝於井,神人捧銅符一雙擁井而上,默娘受之,自茲法力玄通,符咒逕可避邪。十九歲行醫濟世,救災救難,活人無數。廿三歲福建沿海大旱,府尹邀請祈雨應驗,官民共慶,盛名遠播,萬民敬仰。
      二十八歲,宋太宗雍熙四年 (公元 987年) ,歲次丁亥年重陽節九月初九日昇天,降世二十八載。初八日,默娘稟告父母謂心好清靜,願登高山,遠離塵寰。次日,臨行神色依依,逕登湄洲嶼最高峰。當時虹霓輝耀,彩雲滿天,仙樂縹緲,鑾輿翠蓋,仙童仙女迎接昇天。
      默娘常在室中,神遊方外,甚至能乘蓆渡海,翻飛海上,踏機救父,靈符驅瘟等神蹟極多,人人譽稱神女或龍女。昇天以後時常顯靈救助世人,歷朝均有褒封,先後四十餘次,詳列於後。明代奉為海上保護神,政府規定,凡是出使之官船必須安奉媽祖,使臣出發前必須先到港口之天妃廟(媽祖廟)祭拜,自此航行海上之所有船隻,均奉祀媽祖,祈求保佑海上平安。沿海各省民眾與海上生活關係密切,所以媽祖成為沿海多數民眾之信仰中心。
      「媽祖」是福建漳泉一帶民眾對天上聖母的尊稱。原來漳泉一帶民間對女性神佛都稱「媽」,如觀音媽、七娘媽。甚至對行使神職女性也稱「聖媽」,不論其已婚未婚,不管其年老年幼,一律稱「媽」,默娘曾行使神職,因而尊稱為「媽」。至於「祖」是民間對至尊神明的稱呼,所以加上一個「祖」,稱為「媽祖」。如佛教至尊釋迦牟尼稱「佛祖」,道教至尊玉皇大帝稱「天公祖」,尚有稱觀音菩薩為「觀音祖」此外再無神祗享有尊稱為「祖」。至於祖師、仙祖公,構詞性質不同,不能同列並論。

      媽祖的來歷: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和海外華人供奉的海洋保護神,又稱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聖母等等。道教《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稱,太上老君封媽祖為「輔斗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有關媽祖的記載,大約起於北宋。媽祖原是都巡檢林願之女,名默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享年二十八歲。林默娘初生時,紅光滿室,異氣氤氳。由於生而彌月,不聞哭聲,故名之曰默娘。林默娘八歲就塾讀書,喜燒香敬神。十三歲得道典秘法。十六歲觀井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昇化以後,有禱輒應。自宣和以後,兩宋間先後敕封達九次。其封號,南宋光宗紹熙(1190年)由「夫人」進爵為「妃」,元世祖時又進爵為「天妃」,清康熙時再進爵為「天后」。至清嘉慶年間,媽祖的封號已經累積到二十八字。

      救度生民:媽祖之主要神跡是救濟海上遇難之生民。據傳,媽祖有隨從,千里眼、順風耳,能解救於千里之外。媽祖常穿朱衣,乘雲遊於島嶼之間。如果海風驟起,船舶遇難,只要口誦媽祖聖號,媽祖就會到場營救。《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稱,媽祖所救就是「翻覆舟船,損人性命,橫被傷殺,無由解脫」。後來,媽祖之職能略有擴大。同經還稱「若有行商坐賈,買賣積財,或農工技藝,種作經營,或行兵布陣,或產難」,「或疾病」,「但能起恭敬心,稱吾名者,我即應時孚感,令得所願遂心,所謀如意」。因此,民間亦有以媽祖為送子娘娘的。

      奉祀: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大多建有媽祖廟,其中以福建泉州莆田媽祖廟為祖庭。台灣省有媽祖廟74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每年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神誕之日,福建莆田的媽祖廟和以台灣北港朝天宮為代表的媽祖廟都要舉行奉祀和媽祖像巡街活動,媽祖信徒人數之多,香火之旺,至今亦然。

      媽祖信仰起於福建沿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媽祖,又稱天后。她是源起於福建省莆田海邊的女神。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述,南宋時都城杭州有順濟聖妃廟,據其廟記,說神姓林,是福建莆田人氏,生前便有種種神異,化去後鄉民在莆田聖堆為她立祠。北宋宣和年間,朝廷賜以廟額,從夫人封起,累進到妃。她的主要靈跡是在海洋中保佑船舶,也兼管民眾的疾苦。據另外一些文獻談到,她是五代時莆田人官居都巡檢的林願的第六個女兒。但一般認為她可能只是一位漁家女。明代鄭和下西洋,在船中奉祀天妃,凡遇到險阻,一稱神號,立即感應如響,即有神燈照於桅杆上,她的靈光一臨,馬上化險為夷。(參看明˙鄭和《通番記》)。從宋歷元,至於明,海運對於國計民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歷代朝廷都對她很重視。宋代稱聖妃,元代至元十八年冊為「護國天妃」。清代康熙年間,因為要統一海峽兩岸,用兵於東海,有賴於她的護航,所以加封「天后聖母」,以後仍然歷加封號,截止同治十一年,封號多至七十個字,可見她受重視的程度。

      天后的信仰實際是起於民間的。朝廷的封贈固然提高了她的地位,但民間仍然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崇拜她。福建人仍稱她為「媽祖」。據說,媽祖是對沒出嫁的(上輩)姑娘的稱呼,從這當中,透出些對她的親切感。民間傳說,當大難臨頭時,呼「媽祖」,她能立即來救;如果呼她的封號天妃,因為她要梳妝打扮穿上朝服,反而會耽誤時間。此說雖可笑﹐但只是顯示了人們和天后的親切關係。

      媽祖的神格,道書中曾經有過一些解釋,民間也有多種傳說。媽祖是起於民間的,開始時并沒有相應的經書。大約到了明朝,出現了一部《太上老君說天妃靈驗經》,經中將有關她的一些傳說集中起來,并且極度歌頌她的靈驗與神跡。經中說,她的來歷十分不凡。原來太上老君在無極境中,觀見海洋和江河中,民眾舟船往來,風水不便,潮勢洶涌,有時受到風雷震擊,翻船損人,無由救免,所以派了斗中妙行玉女下凡,降生人間,救度生民。她便是媽祖,也就是功成之後被封的天妃。這是道教中的說法。從這一說法中可以看到,她很早說被收入了道教的神仙譜系,成為道教崇拜的重要尊神之一。民間對於天后,也有一些自己的傳說。比較廣的一種說法是,她是母親吞食了觀音大士給的優曇缽花才有孕的。

      媽祖信仰已經越出國境,被帶到世界上有華人之處。在海峽兩岸,尤成了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媽祖是海上的保護神,她本起沿海漁民和船民的信仰。海上風濤險惡,人們迫切希望有一位有力而善良慈悲的神靈來保佑自己。天后的信仰就是在這一社會心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台灣海峽兩岸,往來全靠船隻。所以對媽祖的信仰都具有很深的基礎。而且,台灣的文化,與大陸本來枝莖相聯,民間文化與閩南的淵源特別深,論其鄉貫,多是閩南人。清人說,「台灣往來,神跡尤著」。在航海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對媽祖的信仰曾經在溝通大陸與台灣的交通往來中,起過精神上的鼓勵、推動作用。迄今她仍是台灣與大陸共同的文化的一個因子。她是海峽兩岸共同的文化精神的一個象徵,是兩岸交往的一條紐帶。

      近代以來,中國人,特別是沿海居民中有不少人漂過海,到異國他鄉謀生,天后的崇拜也被帶到南洋乃至于大西洋、太平洋彼岸,在異國立有天后宮。她攜帶著故鄉文化的種子,具有不忘祖國固有文化的意味。

    黃水晶純水晶重977克。高度21寬14厚11(含底座)

    歡迎詢價,請私訊粉專or + line @rwd6724f詢問,小幫手為您服務

    #天然黃水晶
    #晶雕擺件
    #媽祖

    郭振邦
    林柏萱
    驚喜盒 精美藝品 直播網
    驚喜盒水晶玉石交流館

  • 不忘塵寰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25 18:00:31

    霹靂武道列傳: 殺生道 斬業斷罪 世上不存 劍子之名!!! |劍子仙跡 佛劍分說 計誘聖蹤退邪兵!|霹靂布袋戲PILI PUPPETRY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3》

    穿越東西方與異世界!全新歷程!
    恩怨對決 宿命相逢
    邪惡死敵 神蝗現世
    神秘力量 魔界參上
    魔劍目錄爭奪 全面開戰!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3》
    ― 2021年4月3日首播 每週六 晚上9:30​​​​​​ ―
    📌 播映平台:CATCHPLAY、遠傳 friDay、台灣大哥大 myVideo、MOD中華電信、Hami Video、PILI線上看。

    【霹靂布袋戲 官方網站】https://www.pili.com.tw/​​​
    【霹靂購物】https://ec.pili.com.tw/​​​
    【PILI 線上看】https://play.pili.com.tw/​

    #武道列傳 #劍子仙跡 #佛劍分說 #聖蹤 #如意法 #不忘塵寰 #霹靂布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