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歌再唱》為什麼要唱歌? (7.6/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聽見歌 再唱》是一部台灣音樂電影,由楊智麟執導,馬志翔、Ella陳嘉樺主演,劇情講述在一間因為少子化而即將廢校的山區學校,為了發展教學特色找一位看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丶一位流浪代課音...
《#聽見歌再唱》為什麼要唱歌? (7.6/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聽見歌 再唱》是一部台灣音樂電影,由楊智麟執導,馬志翔、Ella陳嘉樺主演,劇情講述在一間因為少子化而即將廢校的山區學校,為了發展教學特色找一位看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丶一位流浪代課音樂老師和一群五音不全的孩子在三個月期間組成合唱團,贏得全國冠軍,然而卻在比賽過程中找到自己聲音的價值,勇於面對自身的不同,找回失去的自信心。
常聽人說:「音樂有著能打動人心的力量。」台灣一直以來都有許多跟音樂或歌曲有關的電影,從《海角七號》到近幾年的《52赫茲我愛你》、《絕世情歌》和《你的情歌》,我們都能中感受到作品透過音樂的強烈感染力所製造出來的效果,而這次以《聽見歌 再唱》也同樣是如此,不僅帶來正向勵志的正面思想,也讓觀眾通過這些孩子聽見專屬於這片土地和生命的歌聲。
多年來致力於原住民孩童教育的馬彼得校長,從小生長於布農族部落,初中畢業後前往臺中師專就讀,雖然曾因為原住民身分和外貌遭遇挫折,但從當兵教唱軍歌時獲得自信,創立了「原聲教育協會」與「原聲童聲合唱團」,因此導演楊智麟繼 2009 年紀錄片《唱歌吧!》後,《聽見歌 再唱》根據馬彼得的真實故事所啟發,也再度把他的經歷與希望達成的目標介紹給我們了解認識。
就像《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高校棋蹟》、《女聲我最美》等許多運動或音樂勵志電影那樣,《聽見歌 再唱》透過馬志翔飾演以馬彼得作為原型的體育老師方雅各,把故事聚焦在他為了不讓學校被廢除而帶領一群出生在偏鄉的原住民小朋友參加合唱比賽,從原本毫無基礎開始練習,到最後以相當特別的姿態登上舞台的過程,結合社會議題與原住民傳統文化,讓《聽見歌 再唱》這部音樂電影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感動。
《聽見歌 再唱》的訓練過程是有趣的,無論是教練每天早上騎腳踏車領著小朋友們上學,放學後在音樂教室學習樂理、練唱、排隊型,或者教練用熱情與像是當兵的口令來跟合唱團團員溝通互動,導演確實真實地把孩子天真活潑的樣貌呈現出來,在為整部電影製造歡笑和娛樂的同時,也進一步藉由馬志翔與Ella陳嘉樺飾演的兩位老師在片中付出的努力,喚醒觀眾對於偏鄉孩童教育的重視。
因此雖然《聽見歌 再唱》表面上有著我們熟悉的故事套路,但在經過片頭那個即將公布比賽結果的吊胃口之後,編導最終卻沒有讓電影走這些原住民孩子經過許多努力最終獲得冠軍、成功讓學校免於被廢除的老套故事走向,反而讓他們在那場看起來進步許多的合唱比賽中受到失敗的重大打擊,讓《聽見歌 再唱》整部電影能夠透過角色的重新振作呈現出編導希望講述的主題。
就如同英文片名《Listen Before You Sing》,電影《聽見歌 再唱》透過片中部落耆老告訴孩子們:「唱歌之前要聽聽周遭聲音。」的建議作為電影片名,我喜歡全片對這些角色平時生活環境和所處狀況的描述呈現,無論是偏鄉小學的教學方式、老師們跟孩子打成一片的真心、每個孩子不同的家庭背景,或者部落裡人與人彼此的強烈連結,都讓《聽見歌 再唱》逐步建立起電影關於部落文化的核心。
到底他們為什麼要唱歌?而歌曲又代表著什麼?《聽見歌 再唱》用合唱比賽評審的一句話點出現今許多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問題:「既然你們是布農族,那為什麼唱歌要刻意跟平地孩子一樣呢?」電影以布農族「八部合音」在仔細聆聽別人歌聲後再唱出相對應聲音的歌唱方式作為靈感,並在片中加入布農族的詩歌〈#拍手歌〉(Kipahpah ima),為的就是希望讓這些能夠讓人肅然起敬的美妙歌聲,引發我們對於上述問題的思考。
不可否認,目前山區部落確實遭遇許多困境,就像《聽見歌 再唱》片中許多孩子的父母需要下山工作,使得他們多半都是單親、隔代教養,加上偏鄉山區資源有限,學校也因為人力、教育資源不足而面臨廢校危機,但即便如此,在校長、兩位老師和許多人的支持下,這些孩子依然能夠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茁壯,獲得自信並找到屬於自身的價值,而這或許就是編導會選擇讓他們在比賽演唱五月天歌曲〈#知足〉的原因。
當然「知足」並不是叫我們不要想去追求更多,而是要學會珍惜感謝自身所擁有的事物,並將其做出最好的發揮,就像是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的「#八部合音」同時也代表著土地,以及部落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與互相理解,儘管《聽見歌 再唱》每個孩子都各自面臨著不同問題,但此時此刻如果能夠聚在一起做同一件事,又何必去刻意迎合他人的價值觀和喜好?我想這就是電影最終在比賽上選擇讓他們不依靠伴奏,展現出最純粹歌聲想傳達的意涵,確實讓人看得感動。
整體而言,《聽見歌 再唱》是一部在老套之餘也富有新意和土地情懷的台灣音樂電影,雖然作為編導楊智麟首部執導的長片作品,能夠從中感到受整部電影有著節奏不夠流暢、許多缺乏鋪陳的衝突橋段稍微突兀,以及Ella陳嘉樺所飾演的音樂老師黃韻芬在片中格格不入、重要性偏低的問題,但儘管如此,《聽見歌 再唱》能夠延續馬彼得校長教育理念,透過動聽的歌聲和全片通俗的故事情節帶來感動,引發觀眾對於社會議題的重視,光是這點就值得我們給予肯定。
#ListenBeforeYouSing #楊智麟 #馬志翔 #陳嘉樺 #Ella #徐詣帆 #撒基努 #張惠春 #電影 #影評 #如履影評 #台灣電影 #國片 @listenbeforeyousing
下山伴奏 在 Belle H 熊貝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週末愉快呀!😉跟你們分享CNN美譽:「世界十二大夕陽美景之一」的景點,就在台灣唷😍 #縮時記錄影片放在留言處唷
墾丁的 #關山夕照 被CNN譽為世界十二大絕美夕陽美景之一。
親眼欣賞這令人屏息的落日美景,雲彩與光線折射的變化,搭配街頭藝人時而浪漫、時而磅礡、時而淒涼的伴奏,十幾分鐘的時間轉眼即逝,只留下滿滿的療癒、驚嘆與感動!
親眼所見的美麗,真的勝過縮時影片千百倍。
非常推薦前往屏東、墾丁遊玩時特別安排前往!
建議查好當日日落時間,提早20分鐘左右抵達,在海風的吹拂與浪濤的陪伴下,靜靜欣賞這只有大自然才能創造出、每一場都獨一無二的藝術表演。
看完落日,下山沿途也有幾家知名的海產餐廳可以用餐喔!
#ootd : O.More_
-
📍Google map設定:關山福德宮
停車場向上步行2分鐘即可抵達售票亭、關山觀景台。
成人票價:$60
半票、優待票::30
-
#墾丁 #墾丁景點 #夕陽 #落日 #墾丁夕陽 #關山景點 #關山夕陽 #關山落日 #關山觀景台 #世界級美景 #台灣美景 #南台灣景點 #屏東 #屏東景點
下山伴奏 在 瑜珈這檔事 Oh,My yog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路的味道》這本作品集是十年前,在研究所畢業前自己編來做紀念的,封面及內文排版還是好友智如幫我做的,只送給一些親朋好友,沒有正式出版,手邊也僅剩一本自留。
剛剛因為要跟一位學生分享〈看!憂鬱在跳舞〉那篇文章,才翻出檔案。那是我十九歲的作品,當年正飽受憂鬱之苦,於是在東華讀大一升大二的暑假,以此為題撰寫文章。嚴格說起來,那是我第一篇寫得完整的散文,拿去投稿,很幸運得到梁實秋文學獎。
離開了那樣的狀態,我真的再也寫不出這樣的文字了,但很敬佩、感謝當年的自己,能夠勇敢地活下來,熬過七年轉化蛻變的過程,還為那一段生命留下珍貴的紀錄。
來分享一下這篇文章:)
____
看!憂鬱在跳舞
文/張以昕
有個地方是電梯所無法到達的樓層。我推開一層蒙垢的沉重不鏽鋼門,寒風撲面,黑壓壓的鐵梯子通往天堂或是地獄,我不知道。跨坐在頂樓的防護牆上,月兒從薄霧中探頭,星子是夜神披風上的鑲鑽。冷空氣厚厚的撲襲我鼻,我感受到血肉之軀的溫熱,呼吸心跳的規律節奏。在建築物的最高處擁有最好的視野,發亮的招牌、閃爍的街燈,絡繹不絕的人潮和疾速奔馳的汽車。但所有的一切似乎與我完全無關。我有著觀賞夜景的興致也有投奔地面的想望。這個夜晚我可以悠哉的遊晃直到天明,也可以在一秒鐘內,迅速地將一個大大的句點砰然擲落人行道,並對空拋灑金粉組成的無數問號,直至晨曦。
抉擇是遊戲的一種,也是嚴肅的自審判決,充滿無限可能並也包含無數哀淒,沒有掌聲也沒有噓聲,沒有泣容也沒有歡顏,最真的事實往往也最虛情假意。我想飛,但卻在初生時折翼,只能待在原地仰望遼闊無際的天空。我想飛,翱翔在毫無阻礙的空中,不用思辨無解的真理。只要飛,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累了睡,起了又飛,飛向天堂與地獄的間隔線,然後發現自己仍停滯原地。瞬間我全身著火,從容擠著沐浴乳擦洗身體,火光讓我從脚底板自天靈蓋的形影緩緩蒸發。我仍視而不見,繼續沐浴,然後飛。飛向更黑暗與更光明的地方,飛往更能徹底銷鎔自己的另一個空間。
人滿為患的精神科候診間,眾人在鼓譟中焦慮等待。我坐在新設置尚未啟動的自動販賣機旁,百無聊賴地觀看經過的路人從褲袋裡掏出錢,摩擦雙手想著要喝點什麼,然後投下錢幣。但卻不見飲料的影子,銅板迅速滾落退幣孔,只好一臉無奈地衝向一樓的便利商店。一個傻瓜、兩個笨蛋、三個白痴、四個……,其中似乎蘊藏難解的隱喻,但卻無從思考起。蓬頭垢面、膚色泛黑,面龐滿是痘斑的阿婆前來看診戒酒,她神色呆滯地觀賞螢幕播放的鄉土劇,不發一語。一旁面色哀愁的老伯伯緊捏健保卡,臉額的細密皺紋掩不住傷寂的塵埃。踩著大紅色高跟鞋的年輕姑娘,面露異樣神情,白裙飄揚恍若鬼魅。正在打開手提包的瞬間,幾把刀子的閃爍的光芒,讓我感到一陣戰慄。坐在前頭的怪叔叔不停的回頭瞧著我,轉右側轉左側,轉呀轉地目標都是朝向我。旁人問他正在做什麼?他說:「我是鐘。」「那現在幾點鐘呢?」男子垮垮的臉皮面無表情,不停重覆相同動作,過了十多分鐘,還是繼續轉頭看我。彼此相距不到五十公分,突然聞到一股便溺的濁氣,趕緊離座躲藏角落。背對群眾,各色的眼神不斷刺向背脊。忽然聽聞診間傳來響亮刺耳的叫聲與哭聲,「你算哪門子的醫生我都快要死了你還笑得出來,王八臭雞蛋我要告你謀殺……」四十出頭的女子「砰」地一聲氣憤地甩上門,雙手摀面,淚痕猶在。她已竄逃無蹤,不顧追出來的護士頻頻叫喊:「小姐妳的藥單還沒拿啊妳要上哪兒去?」電子叫號板從八十八號跳到八十九號,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欲求或努力而變得更好或更壞。每人象徵一組號碼,終生不離不棄。像數數兒一樣依序排列,幸運的、倒楣的總有來臨造訪的一天。
八十九號沈傲雪就是我,我推開厚重的白色門板。「最近怎麼樣、心情好不好、藥物有副作用嗎、有自傷嗎、想要自殺嗎、有沒有出去走走做運動呢……」標準憂鬱症問診公式。八十九號一句話也不說。百憂解速悅樂活憂思樂康克憂果低落美悠樂丁安定文,心理治療生理回饋住院打坐念佛禱告聖歌吟唱前世催眠民俗療法。想要解決,卻越解越結。點頭搖頭代替言語,沉默是最好的回應。我已無話可說。我留給你的是一片純粹的空白。想塗鴉嗎,好,我去拿彩色筆給你。想要大作文章嗎,好,且聽我胡言亂語。
我被追殺的仇家逼得逃到暗巷。萬家萬戶以及孤立的街燈都已進入酣眠,遠離天明的耀眼。像是瞎了般,雙眼或睁或閉,沒有差別。伸手不見五指,我盲目奔逃,夢魘邪惡地緊隨我身,我一邊跑一邊呼救,卻發現自己已被真空包裝,沒有出聲的可能。眼前的黑更濃濁了,並且像漩渦馬達般地快速旋轉,我掉進這座深井,什麼也不必做,什麼也不能做。任憑上帝與魔鬼操控命運,留給我的僅有決定死亡的權力。死亡是一桌毒菜,帝王蟹鮑魚干貝魚翅,滿漢大餐飄散醉人香氣,灌入鼻腔,誘引飢腸轆轆的我。暫時忘記生死的差別與毒物的本質,拿起筷子挑起眼前的山珍海味,拚命咀嚼。
最後的晚餐。
喚醒我的是楊老師。她輕輕將我抱起,撫著我的面頰,附在耳邊說:「生病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挑戰。」她溫暖的笑容就如她的名字,讓我好想叫聲姊姊。我在昏亂模糊中淚流滿面,像嬰兒般地放聲大哭。沒關係,有我在,不必害怕。來,這是妳最喜歡的頑皮豹。她將粉紅老頭和細心摺疊好的面紙一起塞給我,而我仍迷惘地望著她。「我們去操場散步曬太陽,好嗎?」我抹乾淚珠,點點頭。我們的光合作用終於奏效,於是逐漸定心安神,小心翼翼地讓陽光撲灑周身,就怕一個不小心就打破了這一幕最後的祥和。蹲在岸邊堆沙堡,兩雙脚丫陷進溫軟的黃色細沙中。海風鹹濕且冷冽,專心雕塑模型,想像城堡的富麗堂皇,努力地又堆又拍,即使完美成品馬上就要被海神奪去,我們依然不放棄任何希望。壞了塌了消失了又何妨?我們有的是時間,如果能再有多一點堅持,城堡將會更加堅固牢靠。最後,我們相顧微笑,因為我們在牆邊找到了水泥和紅磚。
我想要販售身上與我朝夕相處、與我立下山盟海誓、不離不棄的「痛苦」。有氣體、固體、液體種種你能想到的模式產品隨你挑選,我可以即刻為您配置。那多到溢散蔓延為患的痛苦,沒有名字,就像體內難以悉數的細胞。他的效果令你意料不到,絕對符合你追求冒險的精神。只要以舌舔舐,你就會感受到那像哇沙米一般令人流淚的刺激和衝擊,因此絕對有價值販售。但此物會因個人體質而產生不同效果,如阿甘者你會臭罵我欺騙社會大眾的荷包,並且寫信到消基會檢舉申訴,最後把痛苦通通否定,妳那痛苦算什麼這個世界多美好。如我傲雪者你會觸動內心深處最纖細的琴弦,彈撥幾聲便立刻倒帶憶起過去最傷心的往事,那痛苦會令你想要猛烈的撞牆。更甚者你會找不出痛苦的原因,說不出痛苦是什麼,但是痛苦在你身上確是真實存在,屬於現在進行式,但身旁的人卻無法理解那莫名其妙讓你痛不欲生的苦痛,說穿了就是世上沒有形容痛苦的準確辭彙,沒有拆開封袋的人永遠都進不到那荒塚的世界,煩人的繼續巴問著你的痛苦是什麼?不要只是哭嘛!每個人都有痛苦的時候呀。病態的痛苦所造成身心的影響也許會吸引想要減肥變得苗條的女性朋友,只要按三餐服用痛苦你就不用吃飯和睡覺,你可以裝死般地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做,正確一點的是說你提不起勁兒來做任何事,你會感到頭暈頭痛腰酸背痛噁心嘔吐心律不整呼吸不順胸悶嗜睡注意力記憶力渙散社交退縮,你會很成功的因痛苦而減掉十公斤以上的肥肉。你有孕婦大肚般的小腹嗎,你臉如大餅想要換個人人稱羨的瓜子臉嗎,你有滿身無限精力想要挑戰痛苦的極限嗎。每盒每罐每包只要七十四元,沒有保存期限可永久使用。買三款特價只要一六八喔。親愛的消費者請放心,商品決計不會缺貨,我的身體所製造的痛苦,就像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淅瀝嘩啦,源源不絕。只要你需要,歡迎隨時與我聯繫,我會敲著夜半三更的銅鑼,為您進行完善的宅配服務。
憂鬱呀我們美化了它,有人說憂鬱很浪漫,日落時漫步在植滿楊柳的堤岸,望著即將隱沒的夕陽餘暉,情思洶湧激盪,於是寫下一首甜膩的情詩。那些少女漫畫中的美少男不是都有雙憂鬱的眸子嗎?他們都說,憂鬱才帥才夠酷。但憂鬱加個「症」字可會讓你與以前判若兩人,分不清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時時感到沮喪,多愁善感加劇,腦中佔滿活著究竟為了什麼、我存在嗎、死去值得一試嗎……等等深刻的哲理議題,想法變得怪異詭譎,說起話來像火星人般讓人霧煞煞。每天的日記變成遺書式的壯烈文體,訴滿斷斷續續的遺言遺願,並抱憾病痛所吞噬的所有美好,像是革命烈士懷抱滿腔熱血、為著國仇家恨,想要一雪前恥。但事實卻不若如此雄壯宏偉,憂鬱症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一般,皆是不易痊癒的病症。你可以視它為無情索命的死神,也可選擇與病魔進行意見交流,看看能否一起吃飯喝茶聊聊天。
首先我向祂磕三個頭表達敬意,祂嗜血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用一種睥睨眾生的高傲神態,仰首審視著我的不堪,祂想好好看清這齣暗夜悲劇的女主角究竟生得美或醜。然後哈哈大笑,對我表示祂這個導演很滿意我的精湛演出,可以任我許三個願望。我起身鞠躬,服從與禮遇是與魔神談判的基本身段。第一,我知道祢想取我性命,但我還年輕,必須完成諸多夢想,這中間任由你萬般折磨我都不怕,只希望能實現願望,到時候我會很乾脆的自動截斷命根子,親手奉上。第二,希望你不要奪走我僅存的勇氣和信心,健康快樂幸福體力記憶力理解力你取去了,除了仰賴氧氣存活,我所僅剩的就只有區區這兩件薄外套了。
憂鬱之魔沉吟半晌,終於點頭同意,並且用嘶啞的聲音提醒我,你只剩最後一個願望,最好快點說出來,我可沒有時間和力氣供你虛耗。
「一起跳支舞吧。」我說。祂臉色一變,我可不是你消遣的工具,我是主人你是奴婢,你若膽敢弄髒我的手,小心我馬上讓你下地獄。不是的,我只是想要有一刻與你不再敵對,有個機會平行對談,我們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彼此不是嗎。一起跳支舞吧,這是我最後的願望。
祂瞪視我的紅眼,從嚴厲漸漸變得溫和,不知從哪裡響起了《憂鬱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的吉他伴奏。這首具有陰暗美感的老歌,是由匈牙利音樂家賽瑞斯所作,在當時頗受歡迎。一直到二次大戰前,還數度傳出有人因為這首歌曲而厭世的情事,漸漸使這首歌蒙上神秘的色彩。
祂攬住我的腰,拉著我的手,我們隨著優美而陰森的音樂婆娑起舞。我緊閉雙眼,心裡想著,這是我的終夜嗎?正想開口詢問,它「噓」了一聲要我噤口。這是我們共同的旋律,跳吧,孩子,屬於我們的狂歡之夜。你知道嗎,因為這首歌,多少人迷戀我,也有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投奔我的懷抱,只因為這不是屬於人世間的旋律。你懂嗎?
桌上有一根白燭因為傷感不停的落淚,在一片漆黑無光中,我聽到祂隨著音樂啞聲歌唱:
Death is no dream, for in death I’m caressing you
with the last breath of my soul I’ll be blessing you.
(死亡並不是夢,因我在死亡中愛撫著你,)
(我將以我靈魂的最後一絲氣息為你祝福。)
就像我嚮往的飛行,我正與憂鬱共舞。
原載於二00五年十一月四日《中華日報》副刊
(本文獲第十八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
下山伴奏 在 Athena娜娜 美好小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又好一段時間沒有發文了,我決定奮發圖強❗️❗️
這些日子我一樣有出門,
除了之前分享過我去上了果陀戲劇表演課,
還有上阿卡貝拉(無伴奏和聲)以及旅行繪本的課 😛
-
11月底 我利用時間去追了一下芒草,
本身真的不是會追花季的人,因為我常常看心情出門,
追花不只要看季節,還要看天氣。
沒想到今年我竟然追了兩次芒草,非常感謝熱血的小伙伴❤️
-
除了樹林之外的芒草我還去看了陽明山的,
可是陽明山的相較之下,我覺得沒有那麼好拍,
但也可能是我拍照技術不佳吧!
而且以為穿白色好拍,結果尷尬囉白色怎麼拍怎麼腫
好吧我又要減肥了,有我的胡鬧道士照片&假掰網美照
其實好像只要跟著會拍照的朋友📷出門
就可以獲得美照了😉
不過我本身技術真的要好好訓練,
我幫我朋友拍的很多照片都沒有對到焦
-
對了,我們三點多才上山,
拍完照又要趕著下山,天整個都黑了,當時我覺得好危險喔!
然後你/妳爬山千萬不能自己一個人來呀。
最近都用手機記錄日常好像已經變成了習慣
而且爬山的時候再多帶一台相機就等於我的負重啊
我寧願多帶一瓶水🥺
喔對去過陽明山追芒草&樹林追芒草,
如果你想拍人像,首選就是樹林哦!
陽明山在登山步道的地方就可以拍照了,也不用特地辛苦爬上去~
可是樹林一定要爬個40分鐘左右才可以拍照。
所以抵達山上時我頭髮超亂,
好吧平常也亂吹。拍完芒草沒過幾天
我就去找我的神仙教母了髮型設計師了,
所以我現在頭髮又長的不太一樣比較短了哦,
之後再發文吧 🙋
-
交通方式直接複製朋友整理好的👇
公車的話則是坐到「公路新村」,橘26、985、843、701、712公車班次皆有到。請搜尋🔍周花花
-
(後記)
那天山上的天氣很溫暖,爬上去的路好像很遙遠
可是到山頂之後覺得真的好值得
有時候半路可能會有點想放棄
但就是一個信念告訴自己加油你可以的❤️
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信念而已。
說的好像爬這個很難,沒有這個很好爬是我太廢了🤦♀️
爬山的時候我喜歡跟著自己的速度
不會特別為了要追上朋友,
因為在當下是自己跟自己相處的時光 🎈
我喜歡邊聽音樂邊爬山,用音樂來好好療癒自己🎵
你們爬山的時候喜歡聽音樂嗎?喜歡聽的是哪種音樂呢😊
/謝謝幫我拍照的朋友📷 (拍攝於11/25號)
@tenjochou (雖然拍照的當下他一直說他要吐了)
#芒草 #三角埔頂山 #台北旅行 #taipeitrip #flowers #taiwan #대만여행 #힐링여행 #일상스타그램 #꽃길 #여행스타그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