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上海銀行簡單卡2023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上海銀行簡單卡2023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上海銀行簡單卡2023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上海銀行簡單卡2023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唐家婕 - Jane T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蛋殼難民」🥚🍳中國白領青年的寒冬掙扎】 今年11月開始,提供長租服務的 #蛋殼公寓 爆出財務危機。這場政府鼓勵下的創新金融遊戲,在疏於監管及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快速崩解。卡在資金鍊下方的,是數十萬房東及離鄉背井的年輕租客。 這個冬天,這些被困在蛋殼里的中國年輕人,正在面對怎樣的現實? — ...

  • 上海銀行簡單卡2023 在 唐家婕 - Jane T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4 06:24:37
    有 589 人按讚

    【「蛋殼難民」🥚🍳中國白領青年的寒冬掙扎】

    今年11月開始,提供長租服務的 #蛋殼公寓 爆出財務危機。這場政府鼓勵下的創新金融遊戲,在疏於監管及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快速崩解。卡在資金鍊下方的,是數十萬房東及離鄉背井的年輕租客。

    這個冬天,這些被困在蛋殼里的中國年輕人,正在面對怎樣的現實?



    📝: 文長,慎入。

    📝: 這些蛋殼青年是我越來越陌生的一個群體,跟我所熟悉的中國80、70、60後,或更資深一輩很不一樣。對於這群在中國防火牆建成、經濟騰飛後長大的一代,他們怎麼看待這個現實考驗?

    📝這兩天聊了好幾個人,發現這些大學以上學歷的年輕人,很愛用「打工仔」來形容自己。最有趣大概還有他們做自嘲梗圖跟段子的能力。一個妹妹在採訪完隔天傳來幾段:

    「北上广深,数百万白领,上着九九六的班,卡着一年租金贷,然后被赶到马路上。」(配上哭臉的狗狗)

    「我也爱国,也会给老人让座,也会给乞丐钱,也有善良的心,为什么国家要我当蛋壳人(配上碎裂的笑臉)」

    然後她問著遠方的我,「姊姊您这边有途径能了解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案吗?」



    祝福他們,也祝福在這個寒冬渴望正義的人們。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ehui/jt-12022020132421.html

    ▫️影片:https://fb.watch/29402_RB0t/



    打著高端白領公寓品牌的「蛋殼公寓」,自11月初爆出運營危機,在全中國13個城市管理的超過41萬套房源、上萬年輕租客,正面臨著寒冬無家可歸的窘境。

    ▪️👩🏻‍🎨上海商小姐,22歲:邊被驅趕邊還貸

    「這是我第一次租房,選擇蛋殼(公寓)的原因是因為朋友都住這個。」 在上海從事設計類工作的商小姐介紹著自己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家」,月付1980人民幣,一個裝修完整的主臥。

    她看中房租便宜、性價比高,應屆畢業生、朋友互相推薦還有數百元的返現優惠,「蛋殼的業務員推薦很多種(付款)方式,本來每月租金是2150,一次性年繳可以降到2050。拿不出一整年的錢,他們推薦使用租金貸,降到1980,說這個付費形式便宜又安全。」

    但今年11月,商小姐的房子被斷網,接著房東找上門,說因為沒有收到中介(蛋殼公寓)的房租,要求商小姐在12月10日前搬離。

    「還沒想到要搬去哪裡的解決辦法……,目前最擔心的是微眾租金貸的問題,還有會不會影響我個人的徵信。」

    簡單來說,蛋殼公寓是「二房東」,從各地的「大房東」處接收房源,統一裝修後轉手租給租客。而「微眾銀行」則是這場金融遊戲的第四個角色,提供「租金貸」服務。

    「租金貸」是租客與金融機構微眾銀行簽訂的住房消費貸款合約,由微眾銀行替租客向蛋殼公寓支付全年房租,租客再向微眾銀行按月償還租房貸款。


    ▪️🚅🇨🇳「租金貸」陷阱——當火車不再往前跑

    今年1月17日,成立不到五年的蛋殼公寓(NYSE:DNK)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前,蛋殼公寓一方面以「高進低出」的方式,高價向房東取得房源、優惠低價租給房客,擴大規模。

    另一方面,高度依賴「租金貸」為最大的現金流來源。以2019年前九個月為例,通過「租金貸」模式獲取的租金預付款,佔蛋殼公寓租金收入的80%。

    在經濟大環境看好、市場規模做大的情況下,蛋殼公寓看起來是一個房東、租客、平台、網銀四方皆贏的金融創新模式。

    「這個租金貸款就是一種新的金融產品,但風險高,一旦房價下跌,經濟不景氣,就會出問題。」中國獨立智庫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告訴本台。

    今年初,高速滾動的蛋殼迎頭撞上新冠疫情,中國經濟放緩、租賃市場也委靡不振。北京諸葛房地產數據公司12月2日發佈的調查發現,中國40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房屋租金價格,正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在美國的資深財經媒體人王劍這麼形容著「租金貸」的陷阱,「有點像開火車,我只有這一截路軌,車往前跑,我就把後面的路軌拆了往前放,前提是,我車得不斷往前跑才行。只要車往前跑,我手上就有現金,我規模大了,我做點別的業務,把這件事給補回來。」

    ▪️🧑🏻‍💻詹先生,24歲: 「谁来救救打工仔?」

    躺在鐵軌上的,是數十萬無路可走的房東與房客。11月上旬以來,房東驅趕租客、斷水、斷電、換鎖的案例在各大城市發生。

    「中介不給你錢,你來找我的麻煩。」互聯網上的一段短片,租戶女孩向闖進房子的房東揮著刀子。

    「這房子是我的啊,你的中介去了哪?你去中介那裡找房子。」房東聲嘶力竭地喊著。

    「現在房東要趕我們12月6日前搬走。沒有任何救濟啊,都聯繫不上人,蛋殼客服都打爆了,微眾銀行也打爆,蛋殼管家也聯繫不上,街道辦也沒辦法,就是不知道能怎麼辦!」在深圳做零售業的詹先生也被房東下了逐客令。

    24歲的他把自己的社媒頭像換成了一個黃色笑臉,P字寫上「誰來救救打工仔」,這已經是他住在蛋殼公寓的第二年。他每月租金貸2100,照合約要繳到明年五月。

    微眾銀行在12月2日晚間公佈了一個應急方案,公告稱,將為16萬蛋殼租戶提供不扣錢、不記息的救助計劃,還款期延至2023年底。

    「三年也是一筆賬啊,就是拖,還有我的2100押金呢?」詹先生問。

    ▪️🧑🏻‍⚕️北京貝小姐,24歲: 「求拉,有北京的救济群吗?」

    中國經濟學者張林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寫道,蛋殼公寓所代表的金融模式失敗,首先傷害的就是初入職場、儲蓄較低的年輕就業人口,他們正位於陷阱的中心。

    網友扒出了2019年為蛋殼背書的共青團中央、黨媒黨報,《環球時報》及環球網還將2019年的「年度責任踐行獎」頒給蛋殼公寓,央視也做了大篇幅的報導。

    「這麼大的事情,政府疏於監管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紐約新學院(The New School)任教的中國人權律師滕彪說,過去幾年中國也發生過多場金融P2P騙局,但隨著政治局勢及監控更加緊張,受害者維權也只能自我調整,「很難再把政府作為主要的抗議對象,尤其是那些牽頭組織抗爭的人,會被維穩部門打壓,中國政府擅長的維穩邏輯就是抓人。」

    一家專門監控跟分析中國網絡平台的公司研究發現,在11月蛋殼事件爆發後,中國官方首先透過社媒平台的審查,刪除那些質疑中國政府為何沒有監管法規的帖子,還特別對一則關於租戶在壓力下計劃自殺的帖子限流。

    不過,11月底以來,中國官媒開始出現文章,宣傳政府正在採取行動,為人們排憂解難,還一起批鬥起資本市場。

    「我的房東終於上門了,求拉,有北京的救濟群嗎?」北京的貝小姐在網路論壇上發出微弱的呼喊,與近十位跟本台分享經歷的受害租戶一樣,他們都因安全原因不願意全名受訪,或只願意接受文字採訪。

    貝小姐在體檢業工作,今年九月才從另一家爆雷的長租公寓自如,搬到蛋殼公寓,一個月租金3000,已先付半年。

    她說,幾個禮拜來,維權群里已漸漸冷卻,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只能等等官方說法吧,我們是弱勢群體啊。」她給記者的文字回復中寫道,房東給她到明年一月底的搬家期限。

    ▪️🧚‍♀️天津,小果子🌰

    另一位也稱自己是「弱勢群體」、網名「仙女味的小果子」的女孩就沒那麼幸運了。她在微博分享兩張疑似在寒風中搬家的照片,寫到「哎,蛋殼就可以逍遙法外了嗎,弱勢群體沒有人保護。」

    不過,「小果子」在今年五月批評武漢日記作者方方、甚至揚言要割掉方方舌頭的貼文被翻出,引來網絡一陣嘲諷。

    「共青團聯手蛋殼,親手把自己用過的小紅粉活埋了」,一則留言寫到。

    盛洪則表示同情,「她很可憐,她的精神也住在蛋殼里,現在蛋殼破了。」



    Latest: In cities across China, thousands of young tenants are being evicted by their landlords, who failed to receive rents from the e-services firm/co-living platform #Danke (#蛋壳公寓 )since November.

    Danke, once a rising star in China's flat rental market, operated more than 415k flats in 13 cities.

    Under Danke's business model, tenants are also encouraged to take one-year loans (租金貸)from Danke's partner bank WeBank to pay their rents. Tenants then repay loans monthly.

    I talked to several “Danke refugees “ (蛋殼難民) from Beij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

    “We’re literally homeless with a mortgage.” One said.

    Here’re their stories: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ehui/jt-12022020132421.html

    ▫️影片:https://fb.watch/29402_RB0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