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考研倒數70天,
港澳台考研也倒數180天了。
最近小羅也開始『定居』在圖書館了。
其實小羅自認已經很努力了。
畢竟各種成就,
如第一個進圖書館的學生、
最後一個出圖書館的學生、
單日圖書館時間超過14小時基本上都達成了,
但是看著每天追趕的...
.
大陸考研倒數70天,
港澳台考研也倒數180天了。
最近小羅也開始『定居』在圖書館了。
其實小羅自認已經很努力了。
畢竟各種成就,
如第一個進圖書館的學生、
最後一個出圖書館的學生、
單日圖書館時間超過14小時基本上都達成了,
但是看著每天追趕的進度還是會有莫名的焦慮感,
『尤其是當你看到身邊的人陸陸續續確定未來以後』。
繼上次得知我們班的班長上北京大學研究所以後,
陸續又聽聞幾個『好消息』。
『上海交大研究所』、『南京大學研究所』、
『同濟大學研究所』......
同時就職的成績也很亮眼,
各大企業均榜上有名。
但是其中最讓我意外的是:
『我們班有人進了阿里。 』
為了不想讓自己的身形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走型,
所以我規定自己晚上10:30從圖書館回來後要跑四公里。
跑步時的我很常邊聽音樂邊跟自己對話,
昨天晚上也是如此。
『如果問我有什麼夢想?
在阿里巴巴工作絕對是其中之一。
因為阿里代表的不只是金錢、社會地位,
還能有機會跟世界頂級的工程師交流,
這是翻轉人生多好的機會啊?
我反思,
讀好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不做學術研究的我來說,
無非就是讓自己的就業起點高一點。
那現在的我,方向真的是對的嗎?』
在思緒的一陣糾纏當中,
我開始能理解為什麼每年考研究所前有這麼多人自殺。
因為最痛苦的並不是考研本身,
而是準備的過程。
當我們一天天搏命讀著書,為著夢想打拼時,
其他人卻似乎不費吹灰之力的達成了。
這種結果使人無力,
也摧殘著考研人的心志。
此時,運動軟體的提示音響起,
『慢跑,200米,開始。』
『如果你很累,用最慢的速度,但是不要用走的或是停下來。』
這句如此平凡的話卻狠狠點醒了我,
準備考試不也正是如此嗎?
再怎麼疲憊、怎麼無力,
總是要繼續跑下去的。
身旁放棄的人還不夠多嗎?
只有堅持才是勝利啊!
經歷了跑步時的腦內轟炸,
我彷彿又戰勝了自己一次,
這不是第一次,也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但是每次對我而言都是一次磨練、一次成長。
就像那首單曲循環了一整晚的歌裡所說的:
『把所有夢想用盡全力拉出夢中!』
最後相信學測考生也很常有這種自我懷疑的時候,
懷疑自己的目標能不能達成、努力是不是徒勞,
我想說,不管現在有多苦,
日後回首這段過程一定是美好的。
就算我最後沒有考上,
我也很慶幸自己的青春有這段考研的日子。
這種把自己逼到快缺氧卻依然快步向前的生活。
我是小羅,今天跟你聊聊考研的日子
#交大 #大學#學生#學校#笑死#方向#大學生日常#學測#上海 #108學測 #109學測 #110學測 #讀書帳號#教育#大陸大學#方向 #工作#台灣#人生 #大陸 #shanghai
上海交大學測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次學測,一萬多名考生英文作文0分,卻沒有引起社會注意, 因為這些考生都會考上大學的。
為何大學競爭力變這麼差,
相信大家心裡早有答案。
這幾年台灣嚴重對立,
外有兩岸關係冰凍,經濟困窘;
加上少子化衝擊、退場機制失靈;
這兩年政治更公然干預學術,
校園充滿民粹氛圍。
主管部門教育部
似乎早已放棄整治大學沉痾,
不看不聽,
又哪裡會在意高等教育節節敗退?
查百強排名時,從第一名看下來,
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是:
牛津、哈佛、劍橋等「第一梯隊」,
自然是台灣沾不上邊;
緊接著是大陸清華北大、新加坡、
香港、日、韓等「第二梯隊」;
接下來,
大陸前10強大學例如上海交大、
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
此時還看不到「台灣大學」的名字,
令人開始有點沉不住氣。
再下來,
等到印度、馬來西亞、墨西哥
等大學也開始躍入眼簾,
台大的名字才緩緩出現。
僅僅是10多年前,
台灣的高等教育
還不把大陸大學看在眼裡,
當時北大、北京清華
還在後頭苦苦追趕,
連百強都沒進入,
台灣自認競爭對手
是香港、新加坡;
星港都是雙語教育,有國際化優勢?
沒關係,
台灣有優質師資和研發能量可以補強。
不料過去5年來風雲變色,
台灣的大學排名愈來愈差,
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落後。
不提別的,
此次QS學科排名,
2018年台灣還有26個學科進入50強,
2019年掉了8個,今年又掉了7個。
明年呢?又要掉幾個?
我們還有任何優勢嗎?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html?id=71422
上海交大學測 在 台中市議員李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淺談 #台大拔管案
原以為執政黨不敢冒著 #干預大學自主 的罪名風險,會讓 #管中閔 上任,然後以政治鬥爭或是預算縮減,以技術性方式慢慢淩遲他,就像 #前瞻計畫8800億,不會分給國民黨執政的縣市那樣。但我必須承認我看走眼了,也傻眼了!民進黨綁架了台大、台灣高教體系,逼著大家就範,我熟悉的民進黨招數,比這高明很多,但這次民進黨這一次的攻防,竟然如此進退失據,毫無章法,粗糙鄙俗,竟讓台大落得要面對可能要 #空轉2年 的下場。
未來,我們優秀的學生,還會選擇台大?還會留在台灣?國外學生還會選擇台灣?
今年,臺灣高中生報考上海交通大學超過 #500人,學測成績錄取線是 #72級分(滿分75級分),如果再加上北大、清華、復旦、武大、中山、川大...這些學校情況就更嚴重了。還好,今年上海交大 #心存善念 最後只錄取幾十名臺灣學生。
光我的母校 #台中一中 ,陳木柱校長就表示,今年到4月2日為止,就有 #47位 學測成績,可以就讀台、清、交、成大等台灣名校的同學,經過校長推薦,報考大陸大學。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大陸要下重手,只要大陸排名前十的大學,一律錄取台灣 #68級分 以上的高中生,那今年大概就有 #三四千名,在台灣可以上國立大學的優秀學生,外流前往大陸就學;那五年後呢?可能就變成 #三萬多名。在這種連鎖反應下,台灣學生和家長,還會選擇台灣的大學就讀?台灣的高教體系還能不崩潰?
民進黨被意識形態綑綁而失去理智,只想到不讓管中閔當校長?有想到整個台灣的前途?
#自廢武功 #損國損民
上海交大學測 在 朱珍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年專欄~少子化 : part 2
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但競爭力流失才是真正危機!」
▍我們留不住菁英?
基於過去廣設大學的政策以及現今少子化的趨勢之下,大學錄取率已經高達九成五以上!
人人都可上大學,造成文憑貶值,反而國外學歷價值相較穩定,驅使我國的精英份子在高中畢業後,出國留學的意願大增!
在教育部提供的數據中顯示:在近六年來我國高中應屆畢業生出國就學人數大增七成二,申請留學貸款的人數,從一四年的六百人上升到了一六年的七百多人,創下史上新高,這樣「用腳投學校」的情形,代表著台灣的菁英對於台灣的高教體系沒有信心,甚至感到不滿。
全球各地都在搶頂尖人才,大陸地區亦不例外。
台灣的高中生,現在已經可以用學測成績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復旦、上海交大、香港大學等頂尖大學。更重要的是,大陸地區的產學合作制度很完整,畢業後的工作待遇、薪資與升遷都很優渥,而台灣「畢業即失業」的狀況卻還是時有耳聞,即便是研究所畢業,都還是很有可能陷入22k的泥淖。
▍人才為何也進不來?
在今年全球最宜居住地評比當中,台灣擊敗世界66國與城市,超越日韓、紐澳躋身世界冠軍,但業界卻認為台灣留住及延攬優秀人才的相關規定,仍然是問題重重。
因為相關的法令與規定,仍是以監督、防範、限制的角度出發,將人才拒於門外,我們應該以保障權益的方向前進,向國際人才招手。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 ILO表示,十五年來台灣的企業尚算穩定獲利,但勞工的薪資卻幾乎沒有成長(僅有千分之三)。而最近立院吵得沸沸揚揚的一例一休、彈性工時等問題,無一不是跟薪資有關係,但民進黨卻還想要強行通過嚴重偏向資方的勞基法修正案,令勞工痛心更讓人民失望。
#少子化是國安問題
#人才為何也進不來
#一例一休
#勞基法修正案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
#畢業即失業
#代表著台灣的菁英對於台灣的高教體系沒有信心
#改變
#青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