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上樑習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上樑習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上樑習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上樑習俗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七月說鬼》 七月,民間習俗總是以鬼月相稱。這個時候,是否也該來說個鬼故事應景一番。左思右想,東問西問,就是沒有鬼故事,連個離奇點的靈異事件都沒聽說過。與其說鬼,這裡倒是有一句名言:人比鬼恐怖多了!來給我們找麻煩的永遠是人,不是鬼!想想,還真蠻中肯的。 說...

上樑習俗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10:10

【#唐墨:從鬼節到鬼月──農曆七月的演變】 「中國古代有無鬼月」這個命題,一直都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假使我們崇敬仁義禮智信,即把儒家孔孟以來之學說當做中國古代的源頭,那麼就必須確信「中國古代無鬼月」此一事實,因為孔老夫子他就不知何謂鬼月。 禮記曰: 「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命...

  • 上樑習俗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8 11:29:41
    有 93 人按讚

    《七月說鬼》

    七月,民間習俗總是以鬼月相稱。這個時候,是否也該來說個鬼故事應景一番。左思右想,東問西問,就是沒有鬼故事,連個離奇點的靈異事件都沒聽說過。與其說鬼,這裡倒是有一句名言:人比鬼恐怖多了!來給我們找麻煩的永遠是人,不是鬼!想想,還真蠻中肯的。

    說到「鬼」,總有很多禁忌,深怕沾惹了一丁點的穢氣,人生自此不平不順。中元普渡時,有一女兒來商量,希望幫爸爸的靈骨換位子。這已經是第二次她想換位子了,距離上次換位已有十幾年之久,發生了什麼事呢?她說最近家裡很不順,有人生病、有人車禍、有人惹上官司…等,而她為了這些事疲於奔命,想來想去,爸爸的靈骨面對著上樑,是不是因此導致家裡雞犬不寧?說到底,鬼也曾經身為人,爸爸生前就是愛我們的爸爸,會因為死後住所不佳,以傷害家人的方式來提醒她幫忙換位子嗎?靈界的事,我沒特殊能力可以解釋太多。但幫助在世的人,挑選個讓她看順眼而得以心安的位子,是我們可以做的。

    人死了之後,僅僅是一息之隔,從陽界跨入陰界,原本還是至親,止息後卻變成了鬼,到底鬼的概念從何而來?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殭屍電影,那些鬼主角之所以成為跟人過不去的鬼,免不了都透露著怨念。大中華的傳統習俗,什麼都講團圓。「有歸屬」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環,即使死了,靈魂都要回家團圓。所以有所謂「合爐」的儀式。新亡者,等過世滿一年後,取得回家團圓的資格,把新亡者的魂帛引回至祖先牌位裡,與祖先們共列,接受後代子孫的供奉,就是所謂合爐,往生後的靈魂至此算是圓滿。有資格接受子孫上香供奉的祖先們,在傳統習俗的概念裡,擁有如「神」般的位階,所以我們會祈求”祖先”給予庇蔭。若是沒合爐至祖先牌位呢?那麼便是沒有人在乎的魂魄,淪為孤魂野鬼,帶著怨念、跟人作對的鬼,大約都是由此而來。

    在我們寺廟供奉的牌位,有祖先牌位,也有個人牌位。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單身者不能合爐至祖先牌位,為避免成為孤魂野鬼,只好另立個人牌位。尤其單身女性、離婚女性更是萬萬不可能合爐,不論回娘家或回前夫家都不合適。單身、離婚何罪之有,竟被如此排擠?好在如今這些觀念,隨著時代改變,逐漸瓦解。我越來越常聽到,「我媽跟我爸不合,她不想合爐!」生前沒離成婚,死後宣告不再回家,自由意志選擇取代了過去只能被排擠的命運。人只要自己願意,都是有選擇的,即便死後。當然前題是,你能無所避諱,把個人的身後事提出來說明白,省得身邊親人,揣測你的需求,只能任由葬儀社端出全套菜單,照單全收了。

    生與死是生命經驗中的一體二面,有生就有死。佛家智語說「緣起緣滅,成住壞空」。出生與死亡、開始與結束,是宇宙萬物的定律,不論是什麼物種、有機或無機,都在這定律中循環著。不過俗人如我輩,總很難用平常心、平等心看待生與死,我們總是求生卻忌死。有一次接到客人來電詢問牌位之事,卻又支支吾吾,不肯明說往生者和她的關係,我一時口快,脫口而出地問,是兒子嗎?話才出口,便知犯了大忌,卻收不回來。「我兒子好好的,你亂講什麼?是兒子的爸爸,但我離婚了,問問而已」事後鞠躬又哈腰道歉了好久。算是個教訓,此後也更加小心,千萬不要自作聰明揣測「使用者」與「諮詢者」的關係。

    上次我在文章結尾寫了,將來若有機會在山上遇到…等等,有人留言「最好是不要在山上遇到啦」我才驚覺,我是否又犯了忌諱?希望沒嚇到你們才好!其實這條山路在我心目中既美又魔幻,說這裡是台北市最後的秘境都不為過,我總有一天會好好介紹,相信會有不少人也想來尋幽探訪一番。其實現在已有很多小旅行導覽這條山路。死亡或許是這條山路的一部分,但卻不是全部,因為忌諱,反而忘記打開五官,感受這條山路的其他風景。如同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太多限制,久而久之,你的五官能感受就越來越少。死亡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因為忌諱、害怕,選擇視而不見,並不能避免它降臨,學習去面對、接納它,反而越能感受生命所帶給我們的課題,與其美好。

  • 上樑習俗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04 21:37:47
    有 5,361 人按讚


    【媽祖祈福文化節 伸港福安宮】

    浴火再生!歷經火劫的伸港鄉福安宮,原地重建後今天舉行上樑典禮,福安宮因2015年火災,未能擔任彰化縣媽祖聯合遶境爐主宮,今年活動更名為「媽祖祈福文化節」,12家宮廟爭首年主辦權,擲筊結果福安宮拔得頭籌搶到新一輪的首任爐主宮廟,也讓各宮廟忍不住讚嘆媽祖在冥冥中做了最好安排。

    全新型態的「2019彰化縣媽祖祈福文化節」系列活動,擇定10月11至13日(農曆9月13至15日)共3天舉行,縣府負責結合社會資源,由爐主宮廟依照地方習俗與特色規畫,推廣在地產業及觀光旅遊,結合社團及公益團體舉辦各項公益活動,以彰顯媽祖仁慈精神,誠摯邀請鄉親一起來福安宮體驗媽祖文化「拜媽祖 鑽12宮廟媽祖轎腳」。

    🎯重點縣政不錯過:
    https://www.facebook.com/wang.huimei/
    記得邀請朋友到惠美粉絲頁按👍

  • 上樑習俗 在 八三夭霸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6-27 23:10:29
    有 2,349 人按讚


    和家人們吃了晚餐。

    好一陣子都在忙倚天屠龍記代言跟金曲獎的事,大概有一個月沒看到他們了ˊ_>ˋ。

    週六的金曲獎表演,正好碰到爸爸工地上樑的日子,根據習俗,上樑代表房子最高層蓋了上去,工程進入尾聲,是個大日子要請客!

    很可惜不能參加他的大日子,因為那天的金曲獎表演對於我們也是個大日子。

    那棟樓,從地下挖了兩層到地上蓋了十四層,花了多少心血;而能夠站上小巨蛋,也絕對不是一蹴可幾,不管是對於我們表演者,或是所有入圍的音樂人;每一張專輯,都是嘔心瀝血:每一段表演,也都是耗盡心思,重新編排,沒有隨便。

    有的人入圍,有的人出局。有的人得獎,有的人扼腕。有的人萬人簇擁,有的人被無情批判。無論如何,我們都在建築自己的那棟高樓,總有一天,我們都會站上樓頂,眺望遠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