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反送中條件運動至今,牽起洪濤巨浪,不單對香港政治社會有重大影響,對香港教會亦造成撕裂,教內同時再次就追求社會公義引起爭論。
在無數基督徒爭取訴求,渴求社會公義、自由、平等時,亦有基督徒對運動不聞不問,保持中立。
該派基督徒的意見是:地上的制度公義與否,非他們基督信仰最為重視,原因人...
香港自反送中條件運動至今,牽起洪濤巨浪,不單對香港政治社會有重大影響,對香港教會亦造成撕裂,教內同時再次就追求社會公義引起爭論。
在無數基督徒爭取訴求,渴求社會公義、自由、平等時,亦有基督徒對運動不聞不問,保持中立。
該派基督徒的意見是:地上的制度公義與否,非他們基督信仰最為重視,原因人類制度並無完美,民主更談不上完美,完美的制度只有在天國,地上只是寄居。耶穌和保羅在世時,從未進行過任何政治革命,他們著重是人的心靈,人是否信仰神、是否得救;福音傳到哪裏、人數多少。作為信徒的我們,耶穌都尚且不做的事,證明其非至關重要,我們又豈會潛越基督?
所以,重要的,應該是思想怎樣在黑暗中作光,安慰他人。
民不民主,公不公義,又如何?又不會餓死。世界本是黑暗,由之黑暗。
我理解這些基督徒的想法。
確實,聖經並無一字一句說明,人類應該尋求民主制度,而民主制度亦非完美。但我們不能不同意,相對於極權專制,甚至皇權帝制下,統治者能任意殘害、壓搾、奪取人類性命及自由,民主制度在人類現存制度之中,是比較有效地限制統治者的權力;是比較有效地讓公民體現平等、自由、人權的價值;是比較有效地尊重人作為一個人,享有基本尊嚴的制度。
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世界牽起廢除奴隸制度的浪潮,人權、自由、平等讓人們去反思,奴隸制度的存在究竟公不公義。
其時,是有不少基督徒反對廢奴。原因是,聖經從來對奴隸制度保持默許態度。從亞伯拉罕到新約時代,從未對奴隸制度說過一個不字,連保羅也只是要求善待僕人,而耶穌也沒有要推翻過奴隸制度。
但英國的基督徒威廉•威伯福斯,與一群基督徒組成克拉朋聯盟,奉獻一生為推動《廢除奴隸貿易法案》的通過;美國的總統林肯為解放奴隸進行南北戰爭,他們同是基督徒,但他們支持廢奴,原因是他們深深體會不公制度對奴隸人性尊嚴的破壞及人生的捆綁,他們並非從聖經中找一句經文完全針對廢除奴隸,而是從耶穌和聖經所教的價值總綱中,明白愛、公義、平等、自由的概念,必須愛人如己。對當時奴隸而言,任意被販賣、失去人生自由、夢想、安全正是壓在他們身上最喘不過氣的大石,而解開他們身上的捆綁,正是愛他們的表現。
最終,奴隸制度在世界廣泛地廢除,如果你是基督徒,深信神掌管歷史,必會認同這是神的心意。
世上一直有許多不公平的制度存在,童養媳、一夫多妻、奴隸、封建、活人獻祭等,確實我們可以和這些制度共存,也不會餓死。但這些制度一一被人類廢除,在世而言,是被文明淘汰,但在基督徒而言,理應是理解作神對人歷史的介入,是祂本來就期望人類道德及文明的提升。正如舊約某些條文和今天的法律也大不相同。
這名叫「進步」的東西,雖然進程緩慢,但基於自由、平等這些概念,一直推動人類歷史發展,使人在地上共建更好的制度。所以我們可以確信,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上帝的旨意。
誠然,我並非說必須要用暴力革命去建立民主制度,但當社會有人尋求民主和自由這些價值時,基督徒應該是猶如「道教」仙人一樣,對世事不聞不問,只關心團契人數增長,還是用心理解現今青年的內心的苦況,他們如何受社會的壓迫,與他們同在?確實制度上的公義不公義非聖經最關注,但信仰最關注的是人。
而我們不能否認,現今香港人最大的問題,源於制度上的不公義,同時造成貧富懸殊的極大差距,形成朱門酒肉臭的紙醉金迷都市,制度的暴力重擔壓在新一代上。你或許可以不認同他們的手段,但何以對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價值無動於衷?其實今天的基督徒也是在享受文明的成果,自身也是得益者,正如沒有人會願意退回帝制,但為何又會對他人追求文明的進步予以冷眼旁觀的態度?
民主確實並非完美,極權管治下我們也可以生活。但人是渴求進步,基督教不少宗派辦學興教、建設醫院,致力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努力爭取公義、自由價值實現,都是出於同等原因,愛人如己,深信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上帝的旨意。
“Sir, my concern is not whether God is on our side; my greatest concern is to be on God's side, for God is always right.” - Abraham Lincoln
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GlocalLife🇮🇱] 自古以來猶太版
//在這個戲劇性的時刻,丹儂打開聖經,宣讀創世記17章中記載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的經文:「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做永遠的約,是要做你和你後裔的神。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做他們的神。」
丹儂並舉起聖經說:「這就是我們的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