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上下班車資補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上下班車資補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上下班車資補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上下班車資補助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苗博雅 MiaoPoy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陣子我公開提到議會爭取議員、助理優先打疫苗的事情,引發一些討論。 有些其他議員的助理,私底下罵我罵得很難聽。 我覺得這件事的道理,值得再說得更清楚。 百工百業都有苦衷,各行各業都覺得自己應該先打疫苗。好心肝診所也有爭取志工先打疫苗的理由。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政治工作就是資源分配的工作,有...

  • 上下班車資補助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23:41:13
    有 9,435 人按讚

    前陣子我公開提到議會爭取議員、助理優先打疫苗的事情,引發一些討論。

    有些其他議員的助理,私底下罵我罵得很難聽。

    我覺得這件事的道理,值得再說得更清楚。

    百工百業都有苦衷,各行各業都覺得自己應該先打疫苗。好心肝診所也有爭取志工先打疫苗的理由。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政治工作就是資源分配的工作,有權力的人,更應該遵守中央政府專業判斷的疫苗施打順序。

    民代和助理先打疫苗的要求,蔡炳坤和黃珊珊跟中央提過兩次,但中央都沒有同意。

    這代表依照目前的專業判斷,議員和助理並不是有特別優先需求的族群。

    有些人說「議員和助理為了做服務,必須接觸很多人,應該先打疫苗」。

    我認為,這個說法忽略了一個大重點:

    只要議員願意採取適當防疫措施,議員助理的工作染疫風險,就可以降到比多數餐飲業、服務業更低。

    以我自己為例,為了保護我的員工,我很早就採取下列措施:

    ▶️今年1月,補助全體員工投保防疫保險
    ▶️從5/12起,停止所有跑攤,婉謝參與婚喪喜慶活動
    ▶️政府開放自費疫苗時,鼓勵助理預約自費施打,我全額補助費用
    ▶️全面採取分組上班
    ▶️沒有自行開車或騎車的同仁,上下班一律搭預約車隊的計程車,車資我全額補助。

    ▶️陳情聯繫全面改以電話或網路服務,訪客全部採取預約實名制
    ▶️非緊急協調會、會勘全部延期
    ▶️進出辦公室消毒雙手,公用桌面、門把、電話定期消毒
    ▶️不使用議會公用飲水機,免費供應瓶裝水

    實施二個多月以來,我的助理行程減到最少,只有送物資才會外出,但每個點也不多做停留。

    這些防疫措施,雖然不能說完美,但真的讓助理接觸到的人數大幅下降,遠少於服務業、零售業、餐飲業、旅宿業的工作者。

    整個結算下來,在這兩個多月之間,團隊內接觸到最多人的,其實是幾乎每天外出工作的我本人(我也還沒打疫苗)。

    而我發文的同時,也是希望我的選民諒解,在我的助理還沒打到疫苗之前,我們會盡量減少和選民面對面接觸。

    既然議員可以幫員工降低風險,為什麼有些助理還是要每天在外面跑來跑去,接觸一大堆人?

    答案很簡單:減少活動就會減少選票。

    停止兩個多月的活動,對選票很傷啊!

    馬上就會有奇怪的傳言說「這個議員很懶惰、不服務、沒來關心、沒看到人」(不用問我怎麼知道,有人在講我都有在聽)

    助理們之所以會「接觸很多人,染疫風險比別人高」,根本原因是議員們想要爭取選票,所以要求助理做了許多「非屬議員法定職權」的事情。

    如果這樣可以先打疫苗,請問哪個行業不需要先打疫苗?

    各行各業都有苦衷,只要議員放下選票考量,助理每天接觸到的人,不見得特別多。

    因此,用「會接觸到很多人」為由,要求讓議員和助理優先打疫苗,這樣的邏輯,讓我非常不安。

    為了減少民代和助理的染疫風險,中央已經一再呼籲民代不跑攤。

    7/23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又再次宣布「請各級機關行政首長、公務人員、民意代表一起配合不參加公祭跟普渡,作為防疫表率。」

    如果議員為了要展現勤政愛民的形象,要求助理天天外出接觸人,提高染疫風險,再運用職權要求讓自己和助理先打疫苗,我認為這樣做是有問題的。

    保護助理的做法,應該是民代要採取防疫措施,盡量減少助理接觸人的機會。

    風險更高、接觸更多人的族群,醫護同住家屬、餐飲業櫃檯接待、健身運動教練⋯⋯等,都還沒有專案。

    傳統市場攤商、超商店員、臺鐵高鐵員工、補教業⋯⋯等,列入專案卻疫苗不足,還沒打到疫苗。

    目前專家認定我們的風險沒有比別人高。當我們爭取站到隊伍前面時,該先想想,排在我們後面的人,是不是比我們更需要疫苗?

    想先打疫苗是人性,每個人都有理由,參加造冊的人,我可以理解。

    但我並不是片面要求我的助理犧牲,而是我先犧牲自己的選票需求,為我的團隊制定防疫措施降低風險。

    我也跟團隊清楚說明,如果中央的專家認同民代和助理應該先打疫苗,那當然配合施打。

    如果是助理的工會向中央爭取,我也完全尊重勞工自主的陳情遊說。

    但若規劃疫苗施打的專家認為沒有需要先打,那我願意犧牲選票,換來我員工的健康保障,同時維持政府的疫苗施打順序。

    這是我的價值選擇。

    做出不同的選擇,有時候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有不同的價值排序。

    我不參加造冊,也是經歷一番思考,也會擔心我的員工無法認同。

    而我覺得很幸運的是,一同工作的夥伴能共享利他的價值觀,共同支持這樣的判斷。

    我想讓團隊的夥伴感受到,為了抽象的價值信念,克服內心的恐懼和渴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是政治工作者的職人精神。

    法律規定該有的,我絕不虧待我的團隊;沒輪到我們的,我們不運用職權施壓。

    這是我的小小堅持,或許有人覺得很天真,但我很高興現在的夥伴都能一起認同這樣的價值觀。

  • 上下班車資補助 在 宅大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8-16 20:50:35
    有 3 人按讚


    移居大灣區 香港房屋困局曙光

    香港的房屋問題非常嚴峻,市民不但要面對高昂的樓價,居住質素更每況愈下。發展商為了配合年輕人的購買力,不斷推出只有百餘呎有如劏房的納米樓。

    明顯地,這個新常態並非健康現象,政府必須致力解決。可是,政府在短期內根本無法大幅增建房屋,香港房屋問題有如死結。李克強總理在本年3月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移居大灣區或許會成為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一綫曙光。

    二綫城市 房價約港八分一

    移居大灣區能有效解決樓價及居住質素的問題。現時,兩地樓價差異十分明顯。香港平均呎價約為11,000港元;內地的一綫城市——廣州市,大部分區域的平均呎價也不會超過3,000港元。屬於二綫城市的中山市,平均呎價更只需1,300港元左右。換言之,內地的平均呎價只是香港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自本年3月,內地的調控政策再次加強,樓價因而有所調整,短期內兩地的樓價差異或許會再次擴大。盡管大部分內地城市的首期最少需為樓價的三成,在現時較低廉的價錢下,相信很多香港人仍能負擔。

    此外,內地的居住質素普遍較香港好。最明顯的必然是居住面積。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約為150平方呎,而內地則約為350平方呎,較香港大1.3倍。此外,一些大型屋苑的環境亦較香港為佳。

    內地的屋苑多為封閉式,規劃一般都非常完善,餐廳、理髮、購物一應俱全,居民不踏出小區也能解決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內地很多屋苑都有使用物業管理應用程式,居民能以程式要求送水、維修、團購等服務,物業管理服務明顯領先香港。

    內地樓價不但低廉,而且平均居住面積較大及有較高的居住質素,移居大灣區是一個吸引的選擇。可是跨境居住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政府協助解決。

    基建完成往來省時 惟交通費貴

    跨境居住最重要的考慮必然是交通時間。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交通網絡日趨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正在興建多條鐵路及公路,深中通道建成後,中山到深圳只需半小時,一個多小時便能到達香港。港珠澳大橋也將珠海到香港國際機場的行車時間減少超過八成,由約4小時大幅降低至約45分鐘。而廣深港高鐵更可在不停站的情況下,48分鐘由廣州到達西九龍。可見,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將會大幅縮短,交通時間的問題並非想像中那麼大。

    可是,我們仍要算上過關時間。在移居大灣區的人數增加後,繁忙時間或許需要花上20到30分鐘過關,這定必令人卻步。政府可考慮增設特別通道便利跨境居住市民,減少過關時間。

    除了交通時間,車資是跨城居住的另一個重要考慮。現時港鐵來回羅湖到中環便需要92.2港元,而廣州到深圳的高鐵二等座每一程便要74.5至94人民幣不等。而根據內地官媒的預測,港珠澳大橋的收費為私家車150元、貨車200元。來回兩地的交通費每天最少也要300港元,一個月便要花上6,000到7,000港元在交通上,這對一般的打工仔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近年日本政府或企業為了吸引市民住在較偏遠人口較少的地區,他們實施了新幹綫通勤,補助市民乘坐新幹綫來往東京和其他縣市上下班。香港政府能積極考慮提供類似的交通津貼,或以優惠月票方式支援跨城居住的市民,減輕其交通支出的負擔。

    內地的房子限購問題亦是必須解決的。自2017年3月,為了遏抑過熱的樓市,貫徹上年12月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內地政府在不同城市進一步加強了限購及限售政策。例如在廣州,沒有當地戶口的單身人士必須在廣州有5年的社保繳納紀錄才可以購買一套房子,就算補交社保也不能獲得購房資格。

    醫院應提供便利 先治療後付款

    在正常情況下,香港人現時想到大灣區購買房產並不容易。倘若要實行港人移居大灣區計劃,內地政府必須提供協助,放寬港人購買內地房產的要求,例如每人有一次購房機會,並設有最短轉讓年限。這樣能有效減少樓價波動,卻能讓香港人購買到自己的房產。

    部分人對醫療問題亦十分擔心。因為香港人沒有繳交內地的醫療保險,故此無法享受醫療福利,醫療費用會較高。內地醫療制度與香港亦存在很大差異,人們需要先以現金繳付數千至數萬元的按金,方能獲得治療。倘若出現了一些緊急狀況,市民必須在居住地求醫,他們在沒有充足現金的情況下便會出現危機。

    此外,內地大部分醫院都不接受境外醫療保險,香港居民盡管有香港的醫療保險,他們多半需要先繳付醫療費用,之後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兩地政府或許能為香港人在指定醫院提供便利,在危急情況下讓他們能先接受治療後付款,減少有意跨境居住人士的疑慮。

    港人購高鐵票 應爭更好待遇

    高鐵將會是來往香港及大灣區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可是,現時香港人購買高鐵票的待遇仍與內地居民有明顯區別。港人在購買預售車票必須花時間先註冊一輪,而取票時亦多半不能使用自助取票機。政府若爭取到回鄉證與內地第二代身份證持有人有相同待遇,這樣可以大幅減少港人購票時遇到的困難,相信可以吸引更多港人移居及出行到大灣區。

    此外,內地使用電子貨幣愈趨普及,一張能用於大灣區所有城市的公共交通智能卡是有需要的。市面上有一款名為「八達通•嶺南通」的聯名跨境卡,卡內包含八達通及嶺南通功能,可在廣州、佛山、香港等17個城市使用。現時,全省公共交通一卡通已基本實現,但嶺南通仍在努力爭取省內所有地鐵一卡通。倘若政府能支持嶺南通完成有關計劃,跨境交通支付將會變得更為便利。

    現時有數萬香港人於深圳跨境居住已經超過十年。他們每天來回兩地上班上學,證明了跨境居住是可行的。港人移居大灣區雖然還存在着不少問題需要政府協助解決,但這策略定必是未來的一個可行方向。在促進兩地融合的同時能有效紓緩香港一直難以解決的房屋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