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重依戀 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重依戀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重依戀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重依戀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戀愛中的兩個人,當一個人表現出過分依賴對方的時候,就表明這個人的人格不夠健全,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任何一種長久且穩定的關係,其實都是對等的價值交換,包括情感和物質價值。而過分依賴,則導致了不對等的價值交換。 在戀愛過程中,無論是情感依賴還是物質依賴,都是依賴者向被依賴者進行索取。而這種索取不僅是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Jang Li Harmonica 李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佳樂電子、有故事也居以及好夥伴金墨雨,更要感謝來現場或是在直播時聽我們演出的大家!這首“如果地球停止轉動一分鐘”是我很久以前的創作,最初叫做“聽李讓說故事”,那段時間因為常常在武陵富野度假村演出,當時我對山上的美景十分依戀,更是對於能跟好朋友們在一起玩音樂感到無比幸福。後來跟古馳、Yanki組建...

  • 三重依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1 07:15:01
    有 1,633 人按讚

    戀愛中的兩個人,當一個人表現出過分依賴對方的時候,就表明這個人的人格不夠健全,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任何一種長久且穩定的關係,其實都是對等的價值交換,包括情感和物質價值。而過分依賴,則導致了不對等的價值交換。

    在戀愛過程中,無論是情感依賴還是物質依賴,都是依賴者向被依賴者進行索取。而這種索取不僅是指物質索取,更重要的是指情感索取。

    在感情的世界裡,不依賴、不攀附、不討好才能獲得高品質的愛情和婚姻。

    取自《不是生活無趣,是你過得乏味》

    ……………………………………………………………..

    各位朋友,早安:

    在關係中會依賴很正常,那可能是一種信賴的表現。但這篇文章提到的「過度」依賴,在每對關係中恐怕標準不同,但確實容易造成壓力。

    我猜,對於依賴到甚麼標準算是「過度」,那也是時空限定。譬如說,工作壓力小、身體健康的時候,對方的依賴,只要應付得過來,那或許不算過度;但人無千日好,當自己都狀況不好的時候,對方還是不斷索討,那就很容易釀災闖禍。

    我一直藉著不同的書,強調情感獨立、生活獨立、經濟獨立,因為那恰恰是維繫關係的重心所在。一旦關係遇上挑戰,自己又沒獨立,就容易跟著陷進去昏頭打轉。

    其實偶爾討好也沒關係啊,那很可能是一種生活的情趣。可是,討好到失去界線,失去了堅定的態度,那就危險,因為容易抓不到平衡點。

    小鳥依人,在談戀愛的時候,或許可愛。可是,一進入婚姻,生活處處需要決斷,很多時候只能依自己,不獨立也不行。

    我相信這世上有湊巧,一個喜歡照顧人,一個喜歡被照顧,天生一對。然而,喜歡照顧人的,最好是長年身體健康、運勢不差,能穩定付出,關係才能續命。

    不過,其實都只是過程,用討好的方式活,學不成獨立,我也不覺得生活一定多糟。有人就是上輩子積德,身邊就是不斷有貴人幫忙,渾渾噩噩也就過一生。

    保持覺察就好,每個人的基礎各異,學習的速度不同,能走到哪裡是哪裡。有些人光是生存就困難了,其他也顧不了這麼多,我們理解就好。

    祝願您,試著多獨立,一個慣於依賴的人,容易在失意的時候又被踩踏!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836401876376094/

    pps. 今天晚上9點半,會針對這本書進行直播,這次沒有贈書,歡迎參與!

    ……………………………………………………………..

    愛情裡,不依賴、不攀附

    【文/ 聶向榮】

    在某大型相親節目中,男來賓述及上一段感情時常會說到一句:「她太黏人了。」

    可能有人會說:「戀愛中的兩個人,如果不發生一點兒關聯,那和一個人有什麼區別呢?一個姑娘黏著你,不就是喜歡你嗎?而且她愈黏你,就代表愈愛你,愈離不開你。」但是,男來賓認為女朋友太黏人了,是一種束縛,會讓自己感到不自在,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衝突,導致最終分手。

    當然,不是只有女人黏人,也有很多黏人的男人讓人受不了。

    愛情,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事情。過分黏人,只會給對方造成壓力。黏人的本質是依賴,依賴具有索取性。而戀愛中需要的是依戀,錯把依賴當依戀,是導致愛情發生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這並不是說愛情中不能存在依賴,適度依賴反而是增進感情的一種有效方式。

    從本質上來說,過分依賴別人是人格的不健全和不完整。

    剛出生的時候,我們根本離不開父母的照顧。慢慢長大後,即使父母不在身邊,我們也可以自行尋找吃的來填飽肚子,但此時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認知。

    初中的時候開始叛逆,這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因為我們渴望獨立,不希望父母及老師約束和管教我們。其實一個人長大的過程,正是自我獨立的過程,包括行為的獨立和思維的獨立。

    高中、大學的時候,我們不但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能夠獨立思考,遇到問題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此時人格趨於完整。

    戀愛中的兩個人,當一個人表現出過分依賴對方的時候,就表明這個人的人格不夠健全,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

    我聽過一個極端的故事。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女孩子戀愛了。從此女孩一天給年輕人打二十多通電話,可是每通根本都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最後年輕人忍受不了,便和這個女孩分手了。

    任何一種長久且穩定的關係,其實都是對等的價值交換,包括情感和物質價值。而過分依賴,則導致了不對等的價值交換。

    在戀愛過程中,無論是情感依賴還是物質依賴,都是依賴者向被依賴者進行索取。而這種索取不僅是指物質索取,更重要的是指情感索取。

    可以說,情感不對等是戀愛關係中的最大殺手。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付出了很多感情,而另一個人卻愛上了別人。這種情感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就是不對等的價值交換,有可能會由愛生恨。

    談戀愛本身是一種情感的互動,如果一方思想不成熟,無法提供給對方對等的精神交流,那麼在這段情感關係中他只能扮演「幼稚的一方」。

    一個人依賴另一個人,本身就是一種索取行為。當然,索取行為的發生並不代表具有索取意識,即不能說依賴方具有目的性,而只是在人格不完整的前提下的一種自發行為,因而不應受到道德和人品上的批判。當一段感情呈現出一種索取狀態,被索取的一方又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回饋時,過不了多久這段感情必將無法持續下去。

    經濟獨立,是感情和諧與婚姻健康的前提。無論男女,都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為了家庭放棄自己事業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尤其在當今這個社會。當一個女人把目光聚焦在家中,滿心都是孩子和丈夫的時候,她的生活就會失去色彩。而一旦她對家庭的付出沒有得到期望的回饋,那麼她整個人就會失去情感寄託,進而遭受嚴重打擊。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結婚後都會放棄自己的事業,成為家庭主婦,漸漸地和丈夫的交流愈來愈少,最終導致感情不和甚至破裂。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主婦的人生老是圍繞著廚房、老人、小孩、菜市場打轉,無法和丈夫進行深層次的情感交流。

    依戀是對伴侶的美好期待,是一種深層次的交流和溝通,更是一種惺惺相惜。在感情的世界裡,不依賴、不攀附、不討好才能獲得高品質的愛情和婚姻。

    .

    以上文字取自
    不是生活無趣,是你過得乏味:在不變的日常找變化,過你喜歡的日子
    📕時報悅讀網|https://pse.is/PVQ9U
    📗博客來|https://pse.is/R8FF2
    📘誠品|https://eslite.me/QS3QV
    📒金石堂|https://pse.is/R8LAA
    📔讀冊|https://pse.is/RJJ5U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

    【8/24截止】贈票活動_82年生的金智英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818351421514473

    已額滿8/29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三重依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09 20:00:02
    有 1,454 人按讚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比任何人都要親近,所以自然會對彼此抱持更多期待,也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一旦這種欲求碰到挫折,傷害自然也比其他關係更深。

    當子女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時,父母經常會刻意引起孩子的罪惡感與撤回對子女的關愛。心理學認為,這是父母企圖控制子女的一種代表性策略。

    把子女當成小孩子,或者自己都是為子女好的心態越是強烈,就越容易想控制子女,如此一來,子女反倒會與期望背道而馳,與父母的關係漸行疏遠。

    取自《為什麼你替別人著想,自己反而受傷》

    *********************************

    各位朋友,晚安:

    「有必要以愛為由,為自己的價值觀辯駁,導致在說服對方的過程中造成彼此一再受傷嗎?」

    很多人回答這個問題,會很快使用對錯、黑白的二元對立邏輯。中性來說,就是一直要說明對方的價值觀是錯的、是不合適的;聽在對方耳中,則可能被視為否定、批評,甚至是侮辱了。

    在這種互動中,其實常常沒有「愛」的感覺—即使不少人口頭上會宣稱自己是為了「愛」。通常這種互動大部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價值感,或者期待自己被認同。

    「你必須正視父母不會輕易改變的事實。」

    父母不一定不會改變,但是機率不高。所以延續之前的文章,「期望」是「失望」的根源,看清自己的期望如何讓自己痛苦,這是我們要為自己負責的部分。

    然後看見我們自己想要被父母接納、被父母認同的需要,這如何幻化成「期望」,又如何走向「失望」。試著發展一種可能性,在父母之外,找到其他讓我們能投入的關係,滿足自己的需要,或是內在能強大到,進入自我肯定、自我慈悲,那便是一種長大的過程。

    祝願您,跨越期望,在渴望之處連結!

    *********************************

    【文/ 李東龜】

    保守vs.開放,如同父母vs.孩子

    我和父母的關係很不好,我覺得父母過度保守,而且每件事的做法都很不合理。每次碰到選舉時,父母支持的候選人沒有一次是讓我滿意的,但我退讓了一百步,認為父母中意哪位候選人是他們的自由。

    但是,當他們無條件地批評我支持的候選人時,我就會氣到受不了。我認為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是不對的,父母也應該認同這點,所以偶爾會向父母說明他們不理性的行為,但總會莫名演變成激烈爭論,大家越講越大聲,最後不歡而散。

    對話從政治話題開始,最後演變成我和父母互相指責平時對彼此的不滿,之後則是進入一段互不對看的冷戰期。我後悔自己是不是不該提敏感的政治話題,也為自己對父母大小聲感到自責,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我又沒做錯什麼,為什麼要由我來道歉?最後不僅冷戰無法輕易結束,內心也感到無比煎熬。

    ***

    愛得越深,干涉就越多:干涉得越多,距離就越疏遠

    前面我提到,嘗試改變年過三十者的行為都註定會失敗,比我們多活數十年頭的父母就更是如此了。儘管如此,你曾試著說服政治立場不同的父母走向你認為合理、理性的世界觀,但你的努力走向失敗,而你也深受後悔與自責感折磨。

    你必須正視父母不會輕易改變的事實。儘管父母與子女之間越是珍惜、深愛彼此,就越會干涉對方,但希望你能好好想一下,有必要以愛為由,為自己的價值觀辯駁,導致在說服對方的過程中造成彼此一再受傷嗎?

    父母與子女發生意見衝突的例子不勝枚舉。無論哪個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日常對話都不相上下,他們說話的內容大致是如此:
    「找男朋友一定要找有信仰的人。媽媽活了這麼久,發現沒有宗教的人一定會背叛他人。我無法看到我女兒傷心流淚,這都是為了妳好才說的話!」
    「去讀找不到工作的文科做什麼?去重考,讀醫學院才有前途!」
    「你最好別肖想去唸什麼研究所。去工作至少一年可以賺三千萬(約台幣八十四萬多),要是你去唸兩年研究所,知道那機會成本有多少嗎?兩年年薪六千萬,再加上兩年生活費兩千萬,至少就有八千萬飛走了。拜託你動點腦筋生活,你以為我們是希望你這樣,才幫你付昂貴的大學學費嗎?」
    「媽媽朋友的兒子去當軍官回來後,在大企業找到了工作。你學生時代的功課要比他好,但看看你現在在做什麼?看你連個實習機會都找不到,過得這麼辛苦,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唉,真傷媽媽的心!」
    「你有交往的人嗎?你已經三十五歲了!現在結婚都嫌晚了,還挑什麼挑!」
    「是啊,我們是沒為你做什麼,但也不能這樣無視父母吧?不是你長大成人就可以這樣對待父母!」

    接下來是子女對父母說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很耳熟:
    「別管我好不好!媽又不會替我過我的人生,我有叫你生下我嗎?」
    「我一定要去唸研究所,最近研究所學歷是必備條件。比起我,爸覺得錢更重要嗎?」
    「我並不想成為法官,雖然依爸媽的期望考進了法學院,但這個領域並不適合我。這是我的人生,請讓我去做想做的事!」
    「(媽媽已經準備好早餐,但孩子只是胡亂吃個幾口就跑出去。)我不是說沒時間吃飯嗎?還有,我到底要說幾次,我在減肥!」
    「我不是叫您不要坐著擦地板嗎?您腰也不好,為什麼一直不肯聽話?上次我不是花了大錢,買了一台掃地機器人給您嗎?」
    「媽,你就忍耐一下,爸這樣子又不是一兩天的事了。拜託請別再吵架了,要是真的這麼合不來就乾脆離婚吧。」
    「哥要求什麼就答應他,為什麼我就不行?還有,媽別再講朋友兒子的事了,他是他,我是我,我也很痛苦!」

    聽完之後,你是否先嘆了一口氣?雖然深愛彼此,卻對彼此感到失望;在盛怒下大吵之後,很快又感到後悔萬分;某一天彼此相安無事,隔天卻又再次出現裂痕。這種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像在兩條平行線上奔跑似的。

    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比任何人都要親近,所以自然會對彼此抱持更多期待,也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一旦這種欲求碰到挫折,傷害自然也比其他關係更深。

    ***

    名為控制與說服的努力陷阱

    假如你此時正好與父母或子女產生衝突,就有必要注意接下來要說的事。首先,是和父母產生衝突時需要銘記在心的部分:

    第一,父母絕對不會改變。以合理性為名義,要說服、改變父母數十年來猶如蜜蠟般牢固的思考方式,無疑是一種企圖引發衝突的行為。你必須接受「父母絕對不會改變」這命題,接著去思考「那麼我應該怎麼做?」反正改變不了,又何必引起紛爭,讓彼此感到不快呢?父母不是需要說服或改變的對象,而是需要理解的對象。

    第二,請集中在父母想要傳達的真正意思上,並對此做出反應。父母與子女之間之所以產生衝突,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是針對彼此話語中真正的意圖做出反應,而是立即對表面措辭產生反應。

    正如同前面舉例的對話內容,「(媽媽已經準備好早餐,但孩子只是胡亂吃個幾口就跑出去。)我不是說我沒時間吃飯嗎?還有,我到底要說幾次,我在減肥!」這樣的說話方式並不是對媽媽真正的本意—不忍心看到子女生活這麼忙碌,想多少照顧一下孩子的心理—做出反應,而是對媽媽不理解自己沒時間、必須減肥的情況感到失望所做出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大可選擇其他回應方式,好比「媽,謝謝你一大早就替我準備早餐,可是我現在有點遲到了,所以必須趕緊出門。還有,我最近在減肥,所以可能沒辦法吃,對不起!」這種說法就是針對媽媽想照顧子女的真正意圖做出反應,所以幾乎不會像前面那樣互相造成傷害。

    接下來是與子女產生衝突時必須銘記在心的部分:

    第一,當你想對子女說出「你現在還小!說這些都是為你好!」時,請立刻停下來。子女如離弦之箭,箭要朝哪個方向去,必須由子女自己來決定。

    請別只記得孩子小時候在自己懷中笑得很開心、接受照顧的模樣,把自己困在「有哪個父母希望子女沒出息呢?都是帶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才這樣做」的想法裡。把子女當成小孩子,或者自己都是為子女好的心態越是強烈,就越容易想控制子女,如此一來,子女反倒會與期望背道而馳,與父母的關係漸行疏遠。

    第二,試圖控制子女的行為終究會失敗。當子女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時,父母經常會刻意引起孩子的罪惡感與撤回對子女的關愛。心理學認為,這是父母企圖控制子女的一種代表性策略。

    如果你是會說「我們是怎麼拉拔你長大的?你怎麼可以這樣做?(引發罪惡感)」、「好啊,那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不管你變成什麼樣,我們都不會管你(撤回關愛)」的父母,就代表想控制子女的欲求非常強烈,但正如同許多父母無數次的碰壁經驗,想控制子女的努力往往只能以失敗收場。

    假如你正好面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衝突,這可能會導致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演變成一個懸而未決的課題。心理學在說明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時,經常會使用代表父母—子女情緒連結的「依附」概念。孩子對父母,尤其是對媽媽這位主要撫養者的照顧需求、擔心與主要撫養者分開的分離焦慮或害怕被遺棄的不安,要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屹立不搖。

    從兒時親子關係形成的依戀,可分成安全型和不安全型。若是形成安全型依附,子女就會認定父母猶如一座隨時都能回去的安全基地,所以會克服分離焦慮,自然而然地學習到自律性與獨立性。相反的,如果形成不安全型的依附,即便長大成人之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產生分離焦慮與害怕被遺棄的不安。

    年幼的孩子想獲得父母的關愛與認可,是與自身生存直接相關也是很自然的欲求。無論基於何種理由,只要無法滿足這種欲求,它就會演變成懸而未決的課題。即便長大成人,也會試圖想從與父母的關係中去滿足它,或者出現透過他人來尋求替代性滿足的傾向。經歷不穩定型依附的人,在長大之後,有時也會出現必須摟著柔軟毯子或兒時的玩偶等物品才能入睡的特徵。

    假如你此時正好和父母或子女產生了衝突,就必須去瞭解,這是從兒時累積到現在的未解課題所致,才導致同樣的衝突持續發生。只要多了這份理解,即便是現在,也能一起找到解決課題的具體方法。

    .

    以上文字取自
    為什麼你替別人著想,自己反而受傷?:放下對他人的期待,活出內在價值,與不完美的世界和解
    博客來:https://bit.ly/2Tmx3ks
    誠 品:https://bit.ly/3g6yWeU
    金石堂:https://bit.ly/2WO2y9d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https://www.facebook.com/ecusbook

    .

    已額滿 6/14已額滿_免費台南新希望健康講座_您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83251235180580/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三重依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11 07:15:00
    有 1,173 人按讚

    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要完整地討論死亡,基本上就要連衰老、疾病,一起涵納進來討論。然而,別說孩子的人生經驗不足,因此不知道怎麼面對,有些大人也很害怕碰觸相關議題。

    譬如說,有的老人家堅持不做健康檢查,理由是知道自己生病之後更麻煩,「乾脆死一死算了,活那麼久幹嘛……」。表面上看起來灑脫,但言語中常有隱藏不住的恐懼外溢。

    多一種方式來說,死亡是終極的焦慮,逃避討論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於不想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特別是容易勾起自己過去的傷慟經驗──那些常是多年以來亟待整理的情緒糾結。因此不想討論死亡,也就連帶地把某些能豐富人生的風景,那些同時鑲嵌著愛的失落,一併驅趕到視野之外。

    如果回到根源,死亡議題之所以如此擾動我們內在的心緒,那是因為它會帶來許多難以梳理與消化的負面情緒。沒有了那些讓人難熬難耐的不安、恐懼、悲傷、失落……,死亡不過就是一個人終究會面對的現象,而且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包括身體細胞的汰舊換新。

    無常與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到,今天躺在床上,幾個小時之後能不能起得了床,其實沒人敢百分之百保證。記憶系統一旦開始退化,如失智症,身體即便安在,人格也一天天消亡,這也是離開這個世界的另一種樣貌。

    大人不懂得在情緒層次陪伴孩子,不願意去同理共感,那麼,通常就沒所謂「討論」,只是在說說教而已。說教常難以入心,因為難以同理他人的人,也通常不願意開放自己,況且說教也常常是人云亦云,以前自己聽過什麼就對孩子說什麼,大人也不一定打從心底去體驗到自己所說的話中涵義。

    有些父母甚至會喚起死亡焦慮,做為教養的手段,打壓孩子的自主,像是小孩做了什麼大人不喜歡的事,會嚇小孩「等一下被魔鬼抓走」。有些父母則是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內在的無聊煩躁,想逗孩子取樂,所以會拿死亡「開玩笑」。我有一個已經成年的朋友,因為難以事事聽從父親的命令,還被詛咒「會下地獄」。

    傳統多的是把死亡焦慮跟道德訓勉綁在一起,即便在以往討論死亡常被視為禁忌,但依舊是被拿來當成規範社會成員行為的工具。

    在如此的背景脈絡下,能閱讀到哲學家媽媽,溫柔且有耐性地回應女兒對死亡的好奇,那是備感溫馨。知識淵博的哲學家透過對話來指引我們,一方面看似解答了孩子的疑惑,另一方面其實是在卸除我們讀者對死亡的不安。母女兩人的每個問句,都在拉近我們跟想像中的死亡的距離!

    哲學家媽媽順著孩子的好奇,在絕處逢生,從死亡回到生活,增添了孩子的生命厚度。我個人是閱讀了這本書之後,才更清楚萬聖節所代表的意義,還有聖誕節的其他緣由。

    「勇敢面對死亡(不管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就是看重生命直到最後一刻,就是認定人必須以最大的尊嚴過活。關注那些生病臨終的人即是關注生命,而非關注死亡,畢竟垂死的人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活著的。」

    其實每天好好面對生活,就是為「善終」做準備。不滿意自己目前生活的人,更不願意面對未來的死亡,在心裡迴盪著許多不甘與懊悔。

    所以我們才說:死亡能逼出生命的光彩,因為歲月有時盡!

    死亡是一種連結的斷裂,而我們透過連結尋找愛的存在。作者把討論帶到想念,也就自然而然。

    想念很美,情緒到最濃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就流了淚。這淚水裡面,有傷悲、有依戀,有過去燦亮的微笑。那微笑很甜,但現在失落了,所以夾帶著苦味。

    於是我們哀悼。哀悼是不同情緒的組合,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有時候,哀悼可以延續好多年。

    這位哲學家媽媽,在跟孩子討論死亡的時候,似乎再次進入哀悼的狀態。請千萬別用傳統的觀點,去污名化哀悼,任意給人軟弱的標籤──一個願意開放自己內在軟弱的人,通常很勇敢,這對孩子是一種彌足珍貴的身教。

    我相當喜歡這位哲學家媽媽的示範,哲學常進行理性的思辨,但她在跟孩子討論的過程中,揉入了大量的感性。這可以讓孩子更完整,成為一個無懼跟自我內在連結的人。

    願意面對悲傷,才能談釋放。一個能感受、能釋放的人,內在比較能再次蓄積迎接挑戰與失落的能量。

    在死亡面前,小吵小鬧變得可笑。當我們看著孩子的情緒起起落落,我們待之以寬容,並且珍惜孩子對我們的信任,願意對我們表達情緒,願意跟我們會心。

    在討論死亡時,大部分的大人,難以依據孩子不同年齡的不同理解程度,給予適當強度的說明與解釋,或者有些大人乾脆完全迴避去碰觸孩子的相關疑惑,孩子可能因此進入父母難以接受的不安狀態。從退化行為、情緒不穩,到上課難以專注,不想寫功課、失眠都有可能。

    不用強求一次跟孩子討論死亡,就能如同哲學家媽媽這般理情兼具。基本上,只要回應孩子目前想知道的,他現在能懂的程度即可。

    其實在跟孩子討論死亡之前,反而大人自己要先經過一定程度的內在整理。急切地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恐怕是正在忽視自己那不知如何開口的傷心。

    把自己整理到一定程度,能初步坦然面對自己的傷悲,並且允許自己軟弱,開始看到這裡面的愛與價值,便能跟孩子展開對話。大人以何種情緒面對,能不能連結到內在深刻的力量,常常是孩子應對死亡的重要參考。

    前面提過,一旦死亡成為關係中的關注焦點,與負面情緒共處就難以避免。我們可以自我提醒,也可以提醒孩子:即便我們會因此難過,或者有罪惡感,但並不代表就是我們的錯!

    很多非理性的情緒與想法,像是有倖存者的罪惡感,或者被逝者拋棄、背叛,那都是常見的自然反應。嚴重一點的,有厭世感、空虛感,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維持生活功能,甚至逐漸衍生為身心疾病,這也都有可能性。

    當至親好友過世所引發的連鎖效應,讓我們難以招架,記得向專業人員求助。如果是在安寧病房,通常可以跟工作同仁討論是否有「悲傷輔導」的必要,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考慮。或者到身心科、兒心科就診,以及至坊間機構,只要打上關鍵字,便有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可以蒐集。

    有時候孩子小,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透過繪本、簡單的藝術勞作,讓孩子心理的茫然能被梳理。這些出版品不難找到,我個人推薦過好幾本。

    有些兒童劇,或者優質影片,也都牽涉到失落經驗。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可以感覺被同理。

    請千萬給自己與孩子時間,這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像海浪來來回回地拍打著岸邊。我們可能暫時以為已經走出來了,卻在多年後,想到這些傷慟,還可能會不自覺地流淚。

    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容易觸景生情。透過儀式,讓孩子跟亡者說說話,或者畫出祝福的卡片,寫下隻字片語,可以幫助孩子跟逝者連結。

    請尊重孩子表達悲傷的方式,像是悲傷不一定要在公眾流淚。曾經有一位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因為感情親密的外婆過世而有任何表示,就對孩子發脾氣,說孩子這樣不正常。即便對媽媽來說,外婆把孩子帶大,媽媽在認知上「設定」孩子「應該」要難過,但孩子有他理解死亡的方式,在表現情緒的步調上也不一定要跟媽媽相同。

    就這個例子來說,我們也能體會,有些大人真的沒有能力跟孩子好好討論死亡這個議題,勉強討論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那就主動找其他人幫忙,或者藉助宗教信仰的力量,畢竟很多生死議題的論述,在宗教裡會比較完整。

    有些孩子難以對大人表達,但可以跟自己的布偶,或者家裡的寵物談心。請允許人類能有哀傷,特別是孩子。強要一個人「振作起來」,其實只是壓抑,甚至是打壓。

    我們可以有哀傷,但我們也可以跟哀傷保持距離,像是遠遠地看著它。我們不等於情緒,情緒會來也會走,我們不迎不拒,它便能流動。

    在最痛苦的時候,記得深呼吸,放鬆肌肉,可以伸展身體,並且觀照自己內在的變化。我們衷心感恩逝者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我們延續著這段美好,跟孩子一起攜手走下去。

    痛苦裡面有愛,請別忘了在痛苦時,珍愛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398

    .

    【已因疫情取消】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三重依戀 在 Jang Li Harmonica 李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02 20:20:39

    感謝佳樂電子、有故事也居以及好夥伴金墨雨,更要感謝來現場或是在直播時聽我們演出的大家!這首“如果地球停止轉動一分鐘”是我很久以前的創作,最初叫做“聽李讓說故事”,那段時間因為常常在武陵富野度假村演出,當時我對山上的美景十分依戀,更是對於能跟好朋友們在一起玩音樂感到無比幸福。後來跟古馳、Yanki組建了半糖樂團,在兩位專業大師跨刀幫忙下,這首歌曲有了新的樣貌,那份對於光陰流逝的不捨以及眷戀得到了新的詮釋。希望大家會喜歡!
    本次演出直播使用的是iPhone 12 mini , 音訊使用了佳樂電子提供的 藍芽系統,無線直播混音版 麥克風套組 BTM-210T,非常感謝佳樂電子讓我們能用最簡單的操作以及設備進行直播演出,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再舉辦這樣溫馨的音樂會^^

    #佳樂電子 #有故事也居

    Jang Li, a famous & professional harmonica performer from TAIWAN.
    THREE WORLD CHAMPIONS of World Harmonica Festival (2009 Jazz Chromatic Harmonica & Diatonic Harmonica:blues/rock/folk/country, 2013 Harmonica Trio)
    李讓來自台灣,曾獲得世界口琴大賽(WHF)2009雙料冠軍(半音階口琴爵士組&十孔口琴藍調/搖滾/民謠/鄉村組)、2013口琴三重奏冠軍,現為專職口琴音樂家與作曲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