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角貿易營所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角貿易營所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角貿易營所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角貿易營所稅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https://bit.ly/3ss9mHQ CFC制度最快為2022年上路,換句話說,投資架構可能盡快趁這一年調整。 未來CFC上路後,只要境外控股公司獲配股利或收益,個人股東就等於有海外所得,而且其股利扣繳稅款無法扣抵個人最低稅負,等於可抵稅額度減少,不如改為個人直接持有該實體公司較適當。 ...

  • 三角貿易營所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17:58:16
    有 35 人按讚

    https://bit.ly/3ss9mHQ

    CFC制度最快為2022年上路,換句話說,投資架構可能盡快趁這一年調整。

    未來CFC上路後,只要境外控股公司獲配股利或收益,個人股東就等於有海外所得,而且其股利扣繳稅款無法扣抵個人最低稅負,等於可抵稅額度減少,不如改為個人直接持有該實體公司較適當。

    至於台商將低稅率地區公司做三角貿易情況,原本免稅的盈餘因CFC穿透課稅轉為個人海外所得,等於失去免稅效果,而且未來還可能被視為實質管理處所、比照國內企業課徵營所稅20%,有重複課稅風險,若改為由境內企業或個人直接持有較有利。

    台商以低稅率地區公司轉投資台灣公司或購買境內房地,未來可能會有重複課稅問題,境外控股公司獲配股利僅需比照外資就源扣繳21%,房地合一所得則適用35%以上重稅,等到收入分配給個人時,因CFC上路,所以該筆股利、房地合一所得也會視為個人海外所得計入基本稅負。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2021年最新法規增訂版)》博客來🔗:
    http://bit.ly/emilytaxbook21
    《艾蜜莉會計師的10堂創業必修課》博客來🔗:bit.ly/emilybizbook

  • 三角貿易營所稅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29 20:11:28
    有 140 人按讚


    【資金匯回專法不是租稅特赦 引導投資不炒房地】

    明天,財政委員會將針對行政院「境外資金匯回管理與課稅條例草案」進行實質審查,過去一直有誤解或是因果模糊的臆測,讓民眾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產生誤會。像是有立委抨擊財政部拿不出草案的稅式支出評估報告,就是一個很可笑的例子。

    「稅式支出」,是指稅法或其他法令針對特定個人、團體或事項給予之租稅減免,一經立法通過,則造成稅基之侵蝕與稅收之損失。境外資金匯回管理與課稅條例草案,是針對台灣海外資金課稅,本來就沒有的稅基,是哪裡來的侵蝕?本來沒有的稅收,是哪裡來的損失?

    台商海外的資金,本來就不在國內,台商可以選擇不匯回台灣,不投資台灣,因為這個世界不會繞著台灣轉,許多國家在搶台商海外的錢跟投資。這也是為什麼條例希望能提供台商海外資金一條快速回家的道路。

    這個懶人包裡,我針對誤認條例是租稅特赦(?)與資金回台會炒房炒地(?)做個說明,進行了一些資訊的整理,希望讓各位能更清楚現行制度跟草案的差異,而把關的方式也已經在那。

    我還是要強調,我所提出的版本前2年稅率分別為4%與5%,是目前最符合台商需求、也是稅率最低的法案版本,稅率優於香港、新加坡等地,且管制期限為3年,屆滿後得分2年提取。同時設計完整的配套,敦促資金投入實體經濟,防止資金流向房市炒作。

    美中貿易大戰白熱化,引發台商攜帶金流返回台灣設廠,加上各國政府實施CRS追稅令,台商為節省資金停泊海外的成本,將資金匯回台灣的意願越來越強,這將是近20年來最大一筆資金遷移潮,估計約10兆新台幣,台灣應該把握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資金匯回台灣至少可以創造兩大效益。其一,透過專法引導資金回台投入實體產業投資,結合蔡總統宣示將產業升級的「台灣製造」直接出口美國,取代過去三角貿易的「中國製造」,預料再創新一波台灣經濟的榮景。

    其二,過去海外資金政府無法課稅,若匯回台灣設立稅籍,政府後續至少有3筆稅收(匯回時課稅、投入實體產業後的營所稅等、遺產稅),挹注國庫收入改善國債。

    今年台灣GDP成長率僅能「保二」,但有境外資金匯回挹注「台灣製造」的產業投資,每投資1000億元GDP成長率可增加0.4個百分點,明、後年台灣GDP成長率預料將有跳躍式成長,揮別低利率時代。這部專法看似讓利,實則不然,將創造下一波台灣經濟起飛的利基。

  • 三角貿易營所稅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14 14:26:38
    有 249 人按讚


    【Time for Taiwan, Time for Money 】

    台灣要發大財,不用聽嘴砲騙來騙去,只要一紙法案「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三讀通過,台灣就可以迎接兆元資金大潮。

    「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行政院版、我的版本及國民黨委員的版本,明日委員會將展開逐條審查。

    作為第一位提出境外資金匯回專法的立法委員,從兩年前我就努力推動修法,後來更加入了劉世芳等委員一起大力奔走。

    我所提出的版本前2年稅率分別為4%與5%,是目前最符合台商需求、也是稅率最低的法案版本,稅率優於香港、新加坡等地,且管制期限為3年,屆滿後得分2年提取。同時設計完整的配套,敦促資金投入實體經濟,防止資金流向房市炒作。

    為了讓草案在「稅率」與「資金用途」更符合台商的需求並盡速三讀,我今天特別與劉世芳-高雄芳城市委員、 蔡易餘委員共同召開記者會,盼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與 蘇貞昌 院長聽到台商的聲音。

    四位具代表性的海外台商團體「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朋友,包括第19屆名譽總會長拿督李芳信博士、第26屆總會長當選人施至隆、第25屆監事長許世憑、青商會名譽會長邱臣遠,以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營運長許祺昌,今天也來到記者會,與財政部政務次長吳自心、賦稅署長李慶華交換意見。

    美中貿易大戰白熱化,引發台商攜帶金流返回台灣設廠,加上各國政府實施CRS追稅令,台商為節省資金停泊海外的成本,將資金匯回台灣的意願越來越強,這將是近20年來最大一筆資金遷移潮,估計約10兆新台幣,政府應該把握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資金匯回台灣至少可以創造兩大效益。其一,透過專法引導資金回台投入實體產業投資,結合蔡總統宣示將產業升級的「台灣製造」直接出口美國,取代過去三角貿易的「中國製造」,預料再創新一波台灣經濟的榮景。

    其二,過去海外資金政府無法課稅,若匯回台灣設立稅籍,政府後續至少有3筆稅收(匯回時課稅、投入實體產業後的營所稅等、遺產稅),挹注國庫收入改善國債。

    今年台灣GDP成長率僅能「保二」,但有境外資金匯回挹注「台灣製造」的產業投資,每投資1000億元GDP成長率可增加0.4個百分點,明、後年台灣GDP成長率預料將有跳躍式成長,揮別低利率時代。

    ◎相關新聞報導

    境外資金回台專法 綠委促本會期完成三讀
    https://pse.is/F8ZD6

    台商返鄉 綠委籲降前兩年稅率到4%、5%
    https://pse.is/GVXMX

    兆元資金回台!資金匯回專法拚本周初審
    https://pse.is/HUSAE

    資金匯回專法 稅率2%、4%大拚場
    http://chinatim.es/F7JMA

    資金匯回立法 股市活水添兆元
    http://chinatim.es/DLYCE

    境外資金回台淪為「死錢」?
    專家:應提供投資以外更彈性選項
    https://pse.is/HZF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