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藩之亂平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藩之亂平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藩之亂平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藩之亂平定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賴峰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奠安海國仙史宮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偏處望安離島的仙史宮,因擁有一塊324年歷史──澎湖最古老木匾,而聲名大噪。 到望安關心地方建設,率主管到仙史宮祈福。仙史宮建於康熙12(1673)年,主祀伍子胥,殿中高懸「奠安海國」匾額,上款為「鎮守福建台灣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加一級王萬祥敬献」,下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台灣血皇帝:血海帝王霧峰林文察」介紹 訪問作者: 賴祥蔚 內容簡介: 霧峰林家第五代傳人林文察歷史小說 為何霧峰林家能夠成為台灣豪族?早期台灣械鬥、各旺族鬥爭。林文察,如小說主角般的傳奇人生,從一介鄉勇,白手起家,霧峰林家在林文察帶領下帶兵打仗、對清朝平定...

三藩之亂平定 在 天狗衛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22 16:47:18

17世紀韃靼入侵(重口味,可能引起不適) 義大利耶酥會士Martin Martini的《韃靼戰紀》記述:「韃靼人對中國的大屠殺從11月24日一直進行到12月5日。他們不論男女老幼一 律殘酷地殺死,他們不說別的,只說『殺!殺死這些反叛的蠻子!』」 荷蘭使臣John Nieuhoff的《在聯合省的東印...

三藩之亂平定 在 狼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2:59:30

#狼焉#北極狼故事集 天寶末年,玄宗怠政,先後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佞臣為相。民脂民膏遭搜刮殆盡,朝政腐敗,兼之藩鎮勢力坐大等種種原因,終導致了安祿山叛變,以清君側為名勢如破竹直逼長安。 先攻洛邑、再破潼關,他們就是在那時失去了彼此的音訊,長達十年之久。 - 那時他們都年少,父親皆在朝為官。青梅竹馬,...

  • 三藩之亂平定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8 10:30:00
    有 932 人按讚

    #奠安海國仙史宮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偏處望安離島的仙史宮,因擁有一塊324年歷史──澎湖最古老木匾,而聲名大噪。

    到望安關心地方建設,率主管到仙史宮祈福。仙史宮建於康熙12(1673)年,主祀伍子胥,殿中高懸「奠安海國」匾額,上款為「鎮守福建台灣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加一級王萬祥敬献」,下款為「康熙歲次丁丑臘月穀旦立」,亦即康熙36(1697)年農曆12月。

    獻匾者王萬祥為清朝水師武官,因平定三藩之亂有功,康熙36年奉派擔任台灣鎮總兵,為當時台灣最高軍事首長。相傳王萬祥由福建渡海赴任,駛經大嶼島(七美鄉),突遇狂風巨浪,忽見一盞紅火光,即隨之而行,最後拋錨網垵口(東安村)。翌晨登陸,始知乃仙史宮,忖昨夜紅火光應係神明庇佑引道脫險,旋入廟禱拜,抵府城駐地後,擇吉日獻匾。

    澎湖位居台海要塞,自古即為唐山過台灣中繼站,四大戰役亦留下豐富戰事遺跡,我要求文化局妥善保存、修復重要歷史文物,並鼓勵縣民多讀澎湖文史,知鄉愛鄉。

  • 三藩之亂平定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9 14:00:01
    有 151 人按讚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1月9日
    地點:涿州
    人物:林則徐、跟丁、廚丁
    事件:
    林則徐一行人走至涿州,蔚牧晉芳來迎。
    入城後,至南關外行館留宿(註1)。
    當天走了約七十裡路。

    註1: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九冊日記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365 / 4557。

    (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討論 | 皇帝權力有多大?摳門道光奈何不了奢侈內務府(下)

    歷史春秋網

    作者:喻大華

    道光不僅在生活細節上吝嗇、摳門,在為政治國方面也是如此。
      
    道光初年,新疆發生張格爾叛亂,數萬清軍萬里遠行,征戰數年,終於平定了叛亂。
      
    道光八年(西曆1828年)夏,清政府在午門舉行獻俘禮,現場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令道光帝心潮澎湃、陶醉不已,他立即做出一件「壯舉」——宴請平叛有功的將士。幾天之後,宴會在清漪園(光緒年間改名頤和園)萬壽山下的玉瀾堂舉行。將軍們筷子一揮,幾碟小菜立即見底,吃又沒得吃,退席又不敢,只好面面相覷,呆若木雞。
      
    後來,在探討新疆設防方案時,將軍們提出的佈防方案就是通不過。本來,將軍們已經考慮到了道光帝的吝嗇,準備上奏僅要一萬八千名士兵鎮守新疆,但道光帝一下子就給砍去了三分之二,只批准清軍留守六千人。將軍們憤然回擊,提出專守新疆東部,西部自治,不予設防的方案。道光帝又大罵他們放棄新疆防守,指責其居心叵測。

    經過幾年的爭執,根據《清史稿》記載,最後決定於「各省綠營兵額內裁百分之二,歲省三十余萬,以為回疆(本名西域,又名新疆)兵餉」,方案才得以通過。此後,在鴉片戰爭中,道光帝急於妥協,也不能不說與吝嗇的個性有關。總之,在討論諸如海防、邊務、黃河治理等問題時,大臣一提到撥款,道光皇帝立即面露不悅之色。

    道光皇帝崇尚節儉,一則是生性吝嗇,視節儉為理想、樂趣;再則,是以此作為挽救財政危機的一種對策。
      
    道光初年,清朝政府面臨財政危機。
      
    清政府國庫年收入從乾隆中期起就達四千余萬兩白銀,至嘉道年間,總收入雖未比乾隆朝減少,但日子卻越過越緊。顯然,這是因為支出的增加而造成的。
      
    此時,國家財政上的黑洞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第一個黑洞是皇族人口日益增多。順治初年,皇族不過兩千餘人,到道光時期已達三萬餘人。這個龐大的貴族群體不勞而獲,全靠國家養活,並且需要提供優厚的待遇,每年耗資數百萬兩,日漸成為沉重負擔。
      
    第二個黑洞是因物價上漲造成。道光初年的物價,已經是康熙年間的五倍,物價上漲的原因是人多地少、糧食不足、糧價上漲。這樣一來,國家機器運轉的行政成本大大提高,而清政府的賦稅標準卻定於康熙年間,不能調整,為什麼?祖制不許可,康熙帝不是說過「永不加賦」嗎?
      
    而且,從嘉慶朝開始,每年按照祖制徵收的賦稅也不能保證足額上繳國庫,各省都有虧欠,每年全國虧欠數百萬兩,這部分錢大多挪作地方開支,一部分入了官員腰包。
      
    第三個黑洞是從乾隆晚期開始,社會矛盾加劇,起義此起彼伏,用於鎮壓的軍費開支大增。從乾隆末至嘉慶初年,清政府為鎮壓白蓮教大起義,花費軍費2億兩白銀,這是有清一代「成本」最高的一場大征伐,幾乎耗盡了康乾盛世所積攢的家底,國家財政從此一蹶不振。而邊疆、內地的起義還時有發生,圍剿的軍事行動成了財政上的一大黑洞。
      
    第四個黑洞是生態環境惡化導致災害頻發,救災支出大增。譬如,黃河年年氾濫,治理辦法就是一個——堵住決口,結果生生將黃河堵出了個「地上河」,從此,黃河更加容易氾濫,形成了惡性循環。此外,淮河、運河也是百弊叢生。乾隆年間,每年花在治河上的錢不到一百萬,而從嘉慶年間起每年動輒上千萬。嘉慶二十五年(西曆1820年),嘉慶帝猝死前夕,國家花了一千萬兩白銀才堵上河南馬家營決口,沒來得及松一口氣,轟隆一聲巨響,下游儀封三堡大堤又決口三十餘丈。嘉慶帝聞訊欲哭無淚,不堵了?千里澤國,哀鴻遍野;堵?要拿國家總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往黃河裡扔!
    第五個黑洞是吏治腐敗,這增加了行政成本。比如,治河費用如此高昂,天知道有多少錢真正用到了治河上。反正連工帶料都扔到了黃河裡,你查都沒處查。
      
    道光帝即位之初,財政上出現了平定三藩以來百年未見的窘境,國庫儲備僅剩下二千萬兩。在乾隆時期,國庫白銀儲備最高達八千余萬兩。考慮到治理黃河堵一個決口就要上千萬兩,就可知國庫儲備的確太少了。而且,不知道道光皇帝意識到沒有,這個國庫儲備餘額還僅是帳面上的數字,實際到底有多少,他恐怕連核查的勇氣都沒有。
      
    怎麼辦?
      
    當時中國是農業社會,財源有限,既然生財無道,便只有在節儉上下工夫了。
      
    但是,絕不能高估這種近乎吝嗇的「節儉」的意義,道光皇帝的節儉主要是省自己,其影響的範圍更是有限,離開了北京,官場生活依然故我,梨園聲色,飲食精靡,變本加厲,官員、鹽商生活豪奢,是道光想都想不到的。
      
    根據道光年間在西北任職的張集馨回憶:來往于西藏、新疆以及甘肅、四川的官員皆經過西安,西安地方官均竭力招待。「每次皆戲兩班,上席五桌,中席十四桌。上席必燕窩燒烤,中席亦魚翅海參。西安活魚難得,每大魚一尾,值製錢四五千文,上席五桌斷不能少。其他如白鱔、鹿尾,皆貴重難得之物,亦必設法購求……大宴會則無月無之,小應酬則無日無之……終日送往迎來,聽戲宴會」。這就是道光帝節儉主義之下、官場腐敗的真實寫照。
      
    光緒年間,做過中國駐英法等國外交官的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轉敘了道光年間一位治河官員的回憶:當時,南河總督(那時黃河從江蘇省入海,負責治理江蘇境內黃河的官員叫南河總督)設在清江浦(今淮安市),每年耗費治河經費數百萬兩,但實際上用在治河上資金的不到十分之一,其餘都被他們貪污或揮霍了。
      
    貪官們的飲食、衣服、車馬之類,爭奇競巧,極端奢侈。就拿宴席來說,一種豆腐就有二十餘種做法;一種豬肉也能做出五十餘種花樣。豆腐需在數月前購集物料,挑選工人,細心製作。客人嘗了他們宴席上的豬肉脯,讚歎不已。
      
    一個客人起身上廁所,見幾十頭死豬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追問這是何故?原來剛才所吃的一盤豬脯,就是這幾十頭豬的脊背上的肉。這種豬脯的製作方法更是聞所未聞:將這幾十頭豬關閉於室內,拿竹竿打,豬奔跑嚎叫,猝然死去,趕緊割取豬背上的裡脊肉一片,薈集幾十隻豬,才能供一盤豬脯。據說這樣打死的豬,其精華集中於脊背,割而烹之,甘脆無比,其餘的肉都腥惡失味,不能再食。

    鵝掌這道菜的做法更是出奇。將鵝圈在鐵籠裡,籠下點著炭火,鵝環奔數周而死,其精華集中於兩掌,每一席所需幾十隻乃至上百隻鵝,而割去鵝掌後,全鵝棄之無用。還有一道菜叫魚羹,取鮮活的大鯉魚幾十尾,倒懸于梁上,下承燒得沸騰的水鍋,敲碎魚頭,魚血滴入鍋中,魚尚未死,為蒸汽所逼,搖頭擺尾,一刻不停,魚血直到滴盡為止,鍋中紅絲一縷一縷連綿不絕,廚師撩血調羹,而全魚就無用了……
      
    據說,這種宴會食物種類繁多,一場宴席歷時三晝三夜,其間名菜佳餚連續不斷。伴隨宴席,聲色犬馬,歌舞昇平,奢華之極。
      
    可見,道光皇帝的「節儉」對官場奢靡的風氣沒有多大影響,那麼,其「節儉」影響了他的兒孫嗎?試看咸豐縱情于聲色,兒媳慈禧大興土木的生活就可知,其影響力是多麼不值一提。這對道光帝的節儉形成了相當辛辣的諷刺!
      
    那麼,道光帝的「節儉」有助於解決國家的經濟危機嗎?儘管道光皇帝為國家節省了一些經費,卻無助於經濟危機的解決,財政狀況也未見徹底好轉,反而每況愈下。以至有的大臣發出了這樣的質問:為什麼乾隆朝揮金如土而國庫充盈,如今日日節儉卻民生罕裕,「豈愈奢則愈豐,愈儉則愈吝耶」?這個疑問何嘗不同樣困擾著道光帝呢。總之,作為一國之君,不去大刀闊斧地開源興利,而在一飯一衣上錙銖必較,這就不是節儉,而是捨本逐末的摳門兒、吝嗇了。

    有人說道光帝無能,也有人說他無辜。人無完人,歷史上的各大人物均是如此,普通人亦是如此,各個國家亦是如此,有其進步之處,亦存在些許問題。總而言之,看待事物時,盡量理性、全面地對待之,才可說是明智之舉。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知史討論

  • 三藩之亂平定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3 17:41:53
    有 64 人按讚

    【莊元生:重拾家教:讀《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始刊於1897年,即曾氏逝世七年後。由1897年至1949年的七十年間,曾國藩家書普及於中國城鄉的讀書人家,期間對中國人的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從1879年到1919年的四十年,《曾國藩家書》被當成修身齊家治國的民間讀本,直至1911年發生辛亥革命,由於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延續了滿清的國運,在反清的風潮底下,曾國藩的歷史定位改變了 - 不再是中興名臣,而是漢奸走狗,然而,在1919年至1949年這三十年,《曾國藩家書》仍是讀書人習知常見的典籍,中學國文課本裡選為範文,父母長輩將之作為教育子女後輩的修身教材範本。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12-13-2020/68745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87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莊元生 #曾國藩 #家教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同步抗共,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 三藩之亂平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26 22:00:11

    本集主題:「台灣血皇帝:血海帝王霧峰林文察」介紹
           
    訪問作者: 賴祥蔚
      
    內容簡介:
    霧峰林家第五代傳人林文察歷史小說
      
      為何霧峰林家能夠成為台灣豪族?早期台灣械鬥、各旺族鬥爭。林文察,如小說主角般的傳奇人生,從一介鄉勇,白手起家,霧峰林家在林文察帶領下帶兵打仗、對清朝平定太平天國的戰事有深遠影響。……霧峰林家從地主家族一躍而成有錢有勢的豪族,且為清朝時期受封官銜最高的台灣人。
      
      危險高山行過盡,莫嫌此路有重重。
      若見蘭桂漸漸發,長蛇反轉變成龍。
      
      台灣阿罩霧林家添丁,卻伴隨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第五代的林文察,是巨大金人手捧「金鼇」入夢而生。
      
      道光三十年,林文察為報殺父之仇,走上自力復仇之路,更成為待罪之身。
      
      咸豐三年,太平軍攻入江寧,改名天京,此大事改變林文察的命運。
      
      為了贖罪,林文察帶領台勇到福建與浙江參戰,成為左宗棠麾下的四大戰將之一,更被曾國藩誇奬為第一戰將。從戎短短五年,從戴罪之身升上從一品的福建陸路提督,更一度身兼福建水師提督。
      
      這一年,林文察三十五歲。
      
      就在這時,台灣陷入空前大亂,阿罩霧林家危在旦夕,面臨滅門之禍。
      
      提督林文察請求回台平亂,正當他努力弭平各方民變主力,卻又發現自己捲入左宗棠與福建官場間的鬥爭,「金鼇」入夢的傳說,更成為朝廷擔心的重點對象。
      
      在這場奇幻旅程之中,林文察知道自己上應天命的結果:在天地皆赤的血海之中成為帝王,卻賠上至親的性命,而這樣的結果,真的是他要的嗎?
      
      想起「金鼇」的種種傳說,想起佛經中的魚王苦苦承受每天遭受利刃割肉,卻苦撐不死的布施故事,他對母親「金人捧鼇」夢境,有了全新的領悟。
      
      同治三年,林文察重回福建前線,以數百兵力遭遇太平軍數萬大軍,從此生死成謎。
      
      而,長蛇反轉變成龍,媽祖的這個詩籤,金鰲的夢境,究竟是應驗台灣天年一到將出帝王的傳說,抑或只是林文察開國稱帝終是空的警示之語?
      
    作者簡介:賴祥蔚
      賴祥蔚博士,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著作曾獲選為行政院新聞局優良課外讀物推薦、國家圖書館「台灣出版Top1」,近年致力於台灣歷史小說寫作,在多項劇本獎與文學獎入圍及得獎。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