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總精神科醫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總精神科醫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總精神科醫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總精神科醫師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星期日聊心裡事 #學音樂的那些事 週日🇹🇼晚上八點半 🇬🇧下午一點半 上週末奶爸分享的新好男人養成和他跟我的家庭觀、價值觀以及對於婚姻生活的概念,獲得許多朋友的共鳴。 這週和好友們在聊天討論主題時,聊到大家好像都有學習音樂的經驗。敏而是從小都不在音樂科班體制內,卻一路唸到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生...

  • 三總精神科醫師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7 20:49:35
    有 281 人按讚

    #星期日聊心裡事 #學音樂的那些事

    週日🇹🇼晚上八點半 🇬🇧下午一點半

    上週末奶爸分享的新好男人養成和他跟我的家庭觀、價值觀以及對於婚姻生活的概念,獲得許多朋友的共鳴。

    這週和好友們在聊天討論主題時,聊到大家好像都有學習音樂的經驗。敏而是從小都不在音樂科班體制內,卻一路唸到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生。郁雯是從小到高中都是專業音樂科班的,卻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放棄好似「理所當然」的音樂系選擇一般科系。

    除了兩位專業的音樂夫妻,掌薇心理師小時候學了兩年琴卻一輩子再也提不起興趣,Ernie醫師也學了足足八年的鋼琴(我們驚呼完全看不出來!)長大後也幾乎沒有再和音樂接觸。

    我則是幼稚園開始學到小三,總共五年,本來很有興趣,但是因為師長給的壓力和教法,讓我「從喜歡音樂變成討厭」,哭著求說不要學了。當然,在功利主義掛帥時代中,我還是妥協了考過大人們規定的檢定才準不學。

    上了大學後,我突然發現想重新開始彈琴,特別是能彈流行音樂,自己彈彈唱唱娛樂自己。更在去年封城時,我撿回了彈鋼琴的興趣。從生疏的樂譜到能自己彈喜歡Yiruma和蕭邦,從聽流行歌曲到現在幾乎九成都是古典鋼琴。

    我們討論著每個人小時候學音樂的經驗、自己對音樂的喜好、和音樂的關係、師長的教法、家長讓我們學琴的動機等等不同的議題。發現這實在是太有趣了,加上我自己現在成了家長,當了媽媽後,就在想要怎樣把音樂這麼美妙的東西「介紹給娜娜」讓音樂也能豐富她未來的人生而不只是為了考檢定。

    相信這邊應該有很多媽咪朋友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吧?這週日,就讓我們和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生敏而、音樂科班出生的郁雯、兒少心理師掌薇、以及精神科醫生Ernie,一起來從自身學習音樂的心路歷程出發,一起跟大家談談 #學音樂的那些事 吧!

    --

    直播節目精彩內容😎

    ⭐究竟要從孩子多大的時候讓他/她開始接觸音樂呢?
    ⭐怎麼知道孩子對音樂有沒有興趣?該怎麼幫忙他/她培養興趣?
    ⭐該怎麼挑選合適孩子的樂器?要報名團體班還是個別班?
    ⭐小小孩不喜歡練琴,家長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和陪伴?心理師給你一些建議!
    ⭐為什麼很多人一開始明明很喜歡音樂,之後卻再也不想碰琴了?對音樂的興趣為什麼消失了呢?

    最後,也來跟分享大家,令人好奇的 #職業演奏家生活 究竟是什麼模樣的?

    如果你也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歡迎你在下面留言提問 ,或是Tag其他父母朋友一起來聊聊 #學音樂的那些事,期待大家的加入喔

    時間:7/18(日)
    🇹🇼20:30 🇬🇧13:30

    📢共同直播平台

    牛津心理人-Vivi 掌薇心理師
    郁見英國-直擊牛津博士的生活

    🤩留言處有超認真的娜娜練琴影片

    圖為從未學過琴的奶爸為了滿足老婆的婚禮幻想,趕鴨子上架請小提琴家教在兩個月內硬學硬拉,和老婆在婚禮上合奏卡農🥰

  • 三總精神科醫師 在 ETtoday新聞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9 12:30:13
    有 650 人按讚

    #最新,三總新增一名護理師確診🙏(#妮塔)

  • 三總精神科醫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22 19:00:00
    有 37 人按讚


    「我深刻體驗到,一個新時代的機會來臨。網路的快速連結,配上共同的信念,會創造出許多新的成果,並大幅節省時間成本。也非常感謝新思惟這個大平台,讓大家能有彼此合作切磋的舞台。」#三總基隆分院 #精神科 #陳田育醫師
     
    ☀ 身為臨床醫師的困境與機會
     
    上半年很幸運有機會到國外短期進修,也剛好接觸到幾位國外專門做統合分析的博士後研究員,很讚嘆他們能夠發表非常具影響力的研究。與全職研究者相比,身為台灣臨床醫師的我們,實在不容易有心力分析非常大量的文章。
     
    然而,即使如此,臨床醫師依然可以為科學進步貢獻心力。不論是臨床研究或基礎研究,從研究開始到真正有實際文章產出,通常都需要幾年的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差,統合分析這項工具,就可以彌補沒有文章發表的空檔。
     
    ☀ 統合分析成為關鍵
     
    我們可以利用統合分析,了解自身領域的實證程度。一方面做回顧文獻、一方面整理資料,甚至有機會與自己的主要研究相互呼應,成為系列文章,何樂而不為?
     
    如同健保資料庫研究一樣,統合分析文章仍有可能出現發表不適切主題的問題。尤其,目前雜誌社競爭激烈,所有論文幾乎都能找到刊登之處。
     
    因此,這個問題,值得同領域研究員彼此提醒,務必依照指引操作,並慎選合適主題分析,一同為科學的進步留下一些足跡!
     
     
    🎯 為自己創造一個轉機!
     
    ➠ 2020 / 2 / 16(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從研究規劃起步,到資料產出後優化,這樣做最容易。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課後學員匿名回饋
     
    🗣「果然如課程介紹所言,是一堂非常適合初學者的課程,上課內容豐富,還有實作課程提供學員們操作練習。」
     
    🗣「感謝新思惟團隊的課程設計,將入門最困難的部分講解得很清楚,這一天的課程可以省去我三個月以上的摸索時間,非常值回票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