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綠能、經濟?從大潭藻礁公投案看人與環境的關係》
時事文章|初稿日期2021/2/26
本文編輯|鄭巧筠、吳柏緯
本文校正|林家宥、陳冠螢、吳佳芸
❐ 前言
近日環保團體正積極的推動藻礁公投案連署,如果連署通過,此案將會是我國第一起環境生態保育公投案,但不管這次連...
《環境、綠能、經濟?從大潭藻礁公投案看人與環境的關係》
時事文章|初稿日期2021/2/26
本文編輯|鄭巧筠、吳柏緯
本文校正|林家宥、陳冠螢、吳佳芸
❐ 前言
近日環保團體正積極的推動藻礁公投案連署,如果連署通過,此案將會是我國第一起環境生態保育公投案,但不管這次連署結果如何,這次的連署案已經將民間和政府爭執多年的環境和能源議題再次推回民眾的眼前。
❐ 藻礁怎麼了?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藻礁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藻礁是由無節珊瑚藻(也稱為殼狀珊瑚藻)在硬基質上生長形成的生物礁,由珊瑚藻一層層堆疊而成,十年才生長一公分,是極其珍貴的生態。
經學者證實,桃園藻礁歷經約7,600年的孕育,蘊含生物上的多樣性與地質上的豐富性,其多孔隙的特殊性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2013年,世人更透過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紀錄片「看見台灣」,看到台灣珍貴稀有的藻礁海岸壯闊之美。
台灣長達1,600公里的海岸線中,有藻礁分布的不到50公里。而座落於桃園市海岸線上的藻礁,北起大園區竹圍漁港,延伸到觀音海岸,南至新屋區永安漁港,則擁有連續約27公里長的地景。
這不僅是全台面積最大,同時也是全世界少見的特殊景觀,更是目前發現最大、最完整的藻礁生態系。
而面對全球逐漸步入極端氣候的危機,以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煤炭等化石燃料無疑成為了國際間的共識。
台灣也面臨能源轉型的問題,為了達成2025非核家園的期程,政府考慮調高天然氣的發電比例用以取代核能發電。
考量北部使用天然氣的需求,中油預計在桃園觀塘工業區進行投資。中油預定以填海造陸的方式在大潭海岸興建,施工後影響的不只是大潭藻礁,整個港區周圍海岸線的侵蝕及堆積的平衡將被打破。
這將嚴重衝擊到港區北側的白玉藻礁海岸及南側的觀新藻礁保護區。這使得整個港區的生態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
❐ 在環境、綠能和經濟間拉扯
桃園當前作為全台灣北部重要的工業區,全市近乎三分之二的海岸皆已被規劃為工商發展區的開發地。
而2007年中油在觀音保生里海岸所作的工程、2014年亞東石化為了搭建臨時碼頭而挖掘水道、2015年中油沙崙油庫修繕海纜管線、桃園海岸的兩個漁港、觀塘工業區和大潭電廠的出入水口導流堤等等的工程,都已經對桃園的藻礁生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桃園已有75%的藻礁遭到破壞,幾乎不再生長,而有些礁體則呈現一片死寂。
桃園縣政府在2014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觀音區小飯壢溪口以南,新屋區後湖溪口以北的四公里海岸為「觀新藻礁」保護區,由政府投入經費與資源進行保育,這也是台灣目前僅存較為完整的藻礁生態。
環保團體表示,中油的填海造地、圍堤造港對整個藻礁生態系的破壞範圍甚大,影響深遠。除了污染的考量之外,工業區的興建會帶來的淤積沙,將覆蓋住藻礁使其死亡。
❐ 天然氣接受站真的有必要嗎?
台電表示:台灣需要更充裕、多元的電力來源,若第三接收站完工,能在遇到極端氣候的衝擊時,保持較為彈性電力調度。若第三接收站不能興建,大潭電廠在2023、2024年將會形成有機組卻沒燃料的窘境,對全國的供電造成響,也會破壞北部區域供電的平衡。
此外,若以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對改善空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放量,比煤炭少了足足一半,各種汙染物排放量也會大幅降低。
而對於第三天然氣接受站因大潭藻礁保育議題,而遭環保團體要求停工。
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目前第三接收站的開發,基地已經縮小到10%,同時也採用友善工法,避開部分的藻礁區,致力保護相關生態。」
王美花也提到,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開發,是為了讓能源轉型能夠更快速的發展,政府也積極推動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目的是在符合國際間對於減碳、降低空汙等等的環保需求下,提供給產業界足夠穩定的電力。
但政府在穩定供電的同時,也將會不留餘力的去保護大潭藻礁,並表示天然氣接收站的開發不僅會避開藻礁區,完工後距離海岸邊也會有將近一公里的距離。
❐ 民眾聲音出的來嗎?
有桃園沿海的社區居民便無奈地表示,雖然中油所投資的開發案尚未有明確結果,但是來自民間的聲音,面臨長久以來不被重視的問題。
因為中油在觀塘工業區的開發案爭議不斷,使得環保署不再開放一般民眾進入觀塘藻礁專家會議。
民眾喪失了多元意見交換的機會,也顯示出公民在決策過程中能參與的部分極為有限。民意沒有受到尊重、來自基層的人民無法掌握充分的環境資訊,這些事件都顯示在地居民的知情與自主的權利遭受剝奪,現行的環境問題相關的決策不但缺乏公民參與,也不符合民主的基本精神。
相較於無聲與無奈的在地鄉親,由人民自發性組成的環保團體時常關懷多項公共議題,更參與搶救大潭藻礁行動。
他們積極的向政府爭取出席公聽會等各項會議的權利,並時常分享即時的會議紀錄影片,激發社會大眾對於這類公共議題的討論,期待能以此來影響握有權力的決策者,並對政府和企業形成壓力。
❐ 反思
*由於文章長度過長,改放至圖9
三用電表校正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又他媽有缺電危險了,而且法律系畢業的經濟部長不是幾天前才說沒有打電話給台積電喬產能,這是假新聞。結果今天就承認有了,是怎麼搞得,又是校正回歸嗎?
【王美花先前提到,一旦進入夜間少了太陽光電貢獻,分區限電危機較高。因此目前台電除了請民營電廠(IPP)增加發電之外,也商情用電大戶在下午4時後減少用電。
台電表示,目前用電大戶如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及鋼鐵、紡織業等廠商擁有自己的發電設備,在緊急時刻商請廠商自行發電,減少使用台電的電,才度過分區停電危機】
三用電表校正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IC新聞
/南韓出現第4起MERS死亡病例
/馬來西亞神山附近6.0強震,至少1死、200人受困
/全台用電量今再破新高
/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青年學子夢想起飛
/南韓出現第4起MERS死亡病例
南韓政府今天通報出現第4起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死亡病例。
南韓昨天一夜之間新增5起病例,使得確認的MERS感染患者已增加到41人,演變成沙烏地阿拉伯以外規模最大的MERS疫情,目前已經累積將近有2000人遭到隔離或觀察。
保健福祉部中央MERS管理對策本部表示,為了阻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將對在傳染危險時期去過出現最多患者的平澤聖母醫院的所有人進行全數調查。另外,由於一名執業醫生已經對外接觸過1500多人,讓外界更加擔憂病例將大幅增加,目前已促使首爾市長對MERS進行全面防護警戒作業。
/馬來西亞神山附近6.0強震,至少1死、200人受困
馬來西亞婆羅州景點神山附近今天發生規模6.0強震,當地路面和建築物出現裂縫,至少造成4名登山客受傷,超過200人受困、89人下落不明。
「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引述官員談話表示,由於地震造成4095公尺高的山頂花崗岩土石鬆動,造成至少4名登山客受傷。不過,沙巴消防救災廳證實,已有195名國內外登山客與43名導遊受困神山,89人下落不明。
/全台用電量今再破新高
全台今天各地晴朗炎熱,台電統計,用電量繼2號、3號兩天,再度破今年新高,用電尖峰出現在今天下午1點51分,用電量達3257.46萬瓩,備轉容量率5.12%,呈現供電警戒狀態。
台電表示,今年備轉容量率5.12%,呈現供電警戒,系統限電機率增加,而備轉容量較前2號低,除了受民營電廠汽電共生機組發生破管影響外,主因是今天用電量較前幾天高。
/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青年學子夢想起飛
由國研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執行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最近為來自生技醫療、創新科技設計與雲端應用領域的20幾組優秀團隊舉辦成果發表會。總計過去兩年已有51組隊成立新創公司正式營運,募資金額達1.9億台幣。
此次參展團隊來自生技醫療、創新科技設計與雲端應用三大領域,其中生技醫療領域包含螢光癌症篩檢技術、新興蝦紅素合成方式、微創骨科手術系統、耳內病灶影像紀錄器材、洗腎脫針偵測儀器,以及快速DNA定序分析技術等團隊。
創新科技與設計包含智能化校正儀器、無毒防火皮料、手機透明天線、電效率高的人工葉綠素染料、LED遠紅外線奈米散熱基板、可任意彎曲的LED光源等。
雲端應用領域則有利用手勢控制家電的技術、室內定位及廣告推播技術的解決方案、快速準確釀酒技術,以及替大眾解讀產品內容的手機APP等。
/新竹市LED路燈比率全國最高 每年節電逾3千萬元
新竹市政府今天宣布執行LED路燈示範城市計畫完工,在全市公有道路的路燈,凡是高耗能的傳統式水銀燈已全數改換成LED燈,此計畫執行率為全國第一,且目前LED路燈比率占全市路燈的七成,也為全國第一高,預估每年可為新竹巿節省電費約34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