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生三世白暮淚 小說線上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生三世白暮淚 小說線上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生三世白暮淚 小說線上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生三世白暮淚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上週發現【Giloo紀實影音】上架河瀨直美的《#萌之朱雀》,又讓我想起去年在金馬影展與這部片的邂逅,是純粹、乾淨、美好的記憶。 去年的金馬影展,不論新舊片,《萌之朱雀》會是我最鍾愛的作品,雖然這部片問世經過 20 餘年後才讓我在大銀幕上看見,但我卻沒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很多片子在什麼時間點看見,...

三生三世白暮淚 在 兔比比?2BB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03:54:01

#那年花開月正圓 #超級攏長的感想文 #本來想把感想打在限時結果發現根本打不下 既《三生三生十里桃花》後我也追完《那年花開月正圓》了!這部片呢,我最有印象的吧,就是那紈褲子弟沈星移,從一開始就特別吸睛!也可能是陳曉的演技特別好吧,真的將沈星移給演活了!吳聘前面戲份再多,最後走的如何揪心、如何冤枉,...

  • 三生三世白暮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5 21:00:39
    有 227 人按讚

    上週發現【Giloo紀實影音】上架河瀨直美的《#萌之朱雀》,又讓我想起去年在金馬影展與這部片的邂逅,是純粹、乾淨、美好的記憶。
      
    去年的金馬影展,不論新舊片,《萌之朱雀》會是我最鍾愛的作品,雖然這部片問世經過 20 餘年後才讓我在大銀幕上看見,但我卻沒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很多片子在什麼時間點看見,就都是緣分,前面分秒的累積都是禮物,不同時間的生命軌跡望見的影像樣貌,都是獨特而難以分裂的,每次的偶然巧遇,都有機會見到當下的電影天堂。
     
    至於串流在當代的崛起,讓舊作或不那麼靠向觀眾的作品,不再只能透過影展問世,就提高了偶然巧遇的機會,在此提供《萌之朱雀》於【#Giloo紀實影音】的線上連結👉https://bit.ly/39fJMhi
     
    📝以下則是《萌之朱雀》的短評,提供給大家參考,無論是重溫或是初見,《萌之朱雀》應該都不會讓人失望。
     
    河瀨直美相當克制地娓娓道來一段家庭詩篇,故事分拆為上下兩篇,以 15 年為時間跨度。河瀨直美開場將鏡頭對準外婆、舅媽燒飯的身影,似乎宣告以女性為主體的敘事主軸,但隨著劇情展延,外甥榮介的成長情緒,成為《萌之朱雀》關注的對象,因榮介的生母遠居大阪,舅媽成了榮介對於媽媽的想像,上半段結束時凝視舅媽的背影,無論榮介是對母愛的依戀,亦或是對女人的幻想,都成了不可言說的禁忌,這份隱隱流動的情愫,也成了這個家的暗湧核心之一。
     
    15 年後,寄居在山林間的一家五口,興衰全繫緊在林業發展上,但產業沒落,人口外移,父親孝三對於家鄉的愛成了徒勞,幻化成荒廢的綠光隧道,而一家人的經濟重任,則落在已經成年的外甥榮介的肩膀。經濟結構的轉移,直接造成父權的旁落,成為壓垮孝三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生活消散的重量,推動了死亡。
     
    然而,孝三之死似也和外甥榮介對舅媽(孝三的老婆)的愛意有關。自古以來,經濟與父權間息息相關,經濟重任轉移於外甥榮介,讓孝三無力抵擋父權的空轉,造成孝三的無用及對妻子和外甥情感上的困惑,兩者彼此作用,或許成為必然的死亡。但河瀨直美也毋須將孝三死亡的原因道明,讓觀眾有自我解讀的想像空間,對角色的想像,對敘事的留白,能說清楚的,不能講明的,皆是《萌之朱雀》散落一地的巧妙。
     
    例如,暗戀榮介的表妹美智在離別前夜,大聲傾瀉對表哥的愛意,青春的直接,是為不留遺憾,這是《萌之朱雀》能說白的情感。而榮介與美智終能敞開胸懷,在屋頂共賞滿天星斗,此處河瀨直美刻意不拍星空,定神凝視於角色,就留給觀眾對於「美」的想像,這幕就成了觀眾與角色間難以忘懷的共同記憶。
     
    再來,另一層的想像與不能直言的,則是榮介對舅媽的愛意。如上文提及,榮介之於舅媽,無論是對母愛的依戀,亦或是對女人的幻想,都是幾十年的積累,並非單一情緒與事件能解釋通徹,這份情感的複雜性河瀨直美看見了,就留給觀眾想像 15 年的空白。最終,河瀨直美在片尾讓榮介與舅媽握手道別,僅用一場戲,便釋放 15 年的幽微情緒,而這份壓抑的情感千迴百轉,終能轉進觀眾心頭。
     
    說到底,河瀨直美並無意張牙舞抓地透過榮介的愛意,挑釁日本社會的倫理綱常,於是更大膽的舅媽與外甥之情,就埋藏在想像之中,與表妹的告白拉開距離。而河瀨直美不以獵奇式的眼界捕捉,反倒輕輕撿拾起這份情緒,留給角色最後一抹溫柔,這份不能言說的複雜情緒,握手、道別,成了《萌之朱雀》片尾氣質的底蘊,繚繞於心,後勁久未散去,觀眾的眼淚輕彈,幽幽流轉在 15 年前後的夏天,終歸被奈良樹海療癒。
     
    最終,孝三的死亡鬆動裹足不前的家,能說的、不能說的通通裹藏於山林間,河瀨直美游刃有餘地拿捏精準,處理起來毫不笨重,賦予嚴肅議題其輕盈特質,《萌之朱雀》全片緊扣奈良縣樹海,遲暮中年的悲劇傷痛、少年少女成長的喜悅與失戀,全融於樹景,人性的酸甜與苦辣,終能被大自然輕撫。
     
    《萌之朱雀》遊走於紀實與虛構之間,河瀨直美更以省略敘事的手法,看似什麼都沒說,實則道盡情愫的流動與生活的滄桑,裹藏動人的美麗與哀愁。節制的筆觸、純粹的靈動,成了河瀨直美難以忽視的作者印記,長成令人驚豔的首部長片,也奠定河瀨直美未來劇情長片的走向。

  • 三生三世白暮淚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4 21:00:45
    有 103 人按讚

    不諱言,全球影視產業發展至今,最顯而易見的爭論,就是「傳統院線」以及「新興串流」的角力。尤其今年疫情爆發,人們足不出戶,電影院無限期歇業,加速串流的演進,上週好萊塢兩大龍頭華納兄弟和迪士尼分別出招,就能看出戲院與串流的此消彼長。
     
    前者宣布將 2021 年的 17 部電影,採取「院線」、「串流」同步的方式放映,消息一出,全美電影院龍頭 AMC 等電影院股價一夕暴跌;後者則在12月10日的投資者會議中釋出多個熱門 IP 的影集,且將原先敲定上戲院的《小木偶皮諾丘》、《小飛俠彼得潘》真人電影版轉往「Disney Plus」放映,當然,迪士尼的股價一夕暴漲,可見多數投資人樂見此模式。
     
    串流興盛,對於電影院本格派的導演們來說,自然大為光火。克里斯多夫諾蘭、丹尼維勒納夫等人跳出來抨擊華納,丹尼維勒納夫甚至親筆致信,大聲疾呼「電影院長存」,在迪士尼大舉攻佔媒體版面,股價因「Disney Plus」上漲的彼時此刻,丹尼維勒納夫的這封信,可能更顯得重要。
     
    我贊同丹尼維勒納夫在信中所說的,電影在大銀幕上放映不僅是一項事業,它更是一種藝術形式,是人們僅存的少數藝術之一。某程度來說我是電影院的擁護者,今年我看到最棒的電影,都是在電影院的邂逅。
     
    7 月在台北電影節看了蔡明亮的《日子》,從影片開頭到結尾我幾乎是張大了眼,定神凝視,途中也短暫閉上眼睛,但不是入睡,是為了專注聆聽,想看見、想聽見《日子》。11 月在金馬影展第一個週末,在大銀幕窺見河瀨直美的《萌之朱雀》,現在回想起來,仍舊是當時最幸福的事。
     
    在一個又一個漆黑的盒子中,它們或大或小,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在銀幕上透出來靈光是無法取代的。
     
    但我也想說,守護電影院傳統的人也不需故步自封,串流至今展現的能力消弭很多缺憾,創造更多可能性。簡單舉例,當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因為資金和片長關係,走傳統商業院線放映賠本風險極高,苦無片廠接手,這時只有 Netflix 力挺投資 3.5 小時的作品,一部史詩鉅作才得以問世。
     
    再來,《紙房子》起初西班牙播映收視不佳,若在以前或許早就石沈大海,但透過 Netflix 的操作,推向世界。《紙房子》拋開西班牙,精準在寬廣的世界上找到同一群受眾,口碑發酵,演變成現在的規模與聲量。
     
    同樣的案例也適合放在鍾孟宏的《陽光普照》,此片在 Netflix 播映等於是打開了眾多國家的受眾,讓更多觀眾欣賞,《綜藝報》的首席影評 Peter Debruge 就將鍾孟宏的《陽光普照》選進年度十大電影的榜首位置,某程度來說,因為 Netflix 美國人才有機會看見此作品。
     
    因此,串流是能夠打破傳統院線商業規則的利器,少了與電影院分帳的遊戲規則,獲利風險改變,創作者就有了「作者」魂魄,不需要僅是套公式的販賣商品,而許多作品就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這當然是我擁抱串流的主因之一。且串流平台隨選隨看的觀影模式,不同於過往電影院的時刻表、有線電視綁死的時段,觀眾能自由在平台上挑選作品,而非等待電視台定時餵養,等於是將選擇權交還觀眾。
     
    從上述說到金馬影展,每年金馬影展選映破百部電影作品,人人時間有限,都要從片海中做出優先選擇,甚至是搶票手腳比拼之下的敗陣,不免放棄許多想看的作品,今年我則因為工作關係,某些已買好的場次不得不忍痛放棄,如亞倫帕克的《午夜快車》;河瀨直美的《殯之森》、《沙羅雙樹》和葉瑞良的《一時一時的》。對我來說,這些電影現在都有望能透過串流觀看,彌補錯過影展的遺憾。
     
    台灣知名串流平台『Giloo紀實影音』目前正熱推「2020 金馬影展許願池投票」,活動分為「紀錄片」和「非紀錄片」兩大項目,影迷各別有 5 票選擇,候選者則是今年在金馬影展放映的所有電影,透過這樣的機制,讓影迷們以「廣大民意」決定 Giloo 的未來選片。換句話說,無論是想重溫的影展電影,或是因時間或其他私人因素錯過的放映,都有可能讓 Giloo 召喚回小螢幕,不限時間、不拘空間的在觀眾面前展映,這就是串流平台的可能性。
     
    2020 年金馬影展的靜好與遺憾、美麗與哀愁,都能灌注於 Giloo 。投票傳送門:https://bit.ly/2W2Kveh
     
    📝最後,再度分享今年在金馬影展看完《萌之朱雀》的短評,這是我今年影展看到的最佳作品:
     
    河瀨直美相當克制地娓娓道來一段家庭詩篇,故事分拆為上下兩篇,以 15 年為時間跨度。河瀨直美開場將鏡頭對準外婆、舅媽燒飯的身影,似乎宣告以女性為主體的敘事主軸,但隨著劇情展延,外甥榮介的成長情緒,成為《萌之朱雀》關注的對象,因榮介的生母遠居大阪,舅媽成了榮介對於媽媽的想像,上半段結束時凝視舅媽的背影,無論榮介是對母愛的依戀,亦或是對女人的幻想,都成了不可言說的禁忌,這份隱隱流動的情愫,也成了這個家的暗湧核心之一。
     
    15 年後,寄居在山林間的一家五口,興衰全繫緊在林業發展上,但產業沒落,人口外移,父親孝三對於家鄉的愛成了徒勞,幻化成荒廢的綠光隧道,而一家人的經濟重任,則落在已經成年的外甥榮介的肩膀。經濟結構的轉移,直接造成父權的旁落,成為壓垮孝三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生活消散的重量,推動了死亡。
     
    然而,孝三之死似也和外甥榮介對舅媽(孝三的老婆)的愛意有關。自古以來,經濟與父權間息息相關,經濟重任轉移於外甥榮介,讓孝三無力抵擋父權的空轉,造成孝三的無用及對妻子和外甥情感上的困惑,兩者彼此作用,或許成為必然的死亡。但河瀨直美也毋須將孝三死亡的原因道明,讓觀眾有自我解讀的想像空間,對角色的想像,對敘事的留白,能說清楚的,不能講明的,皆是《萌之朱雀》散落一地的巧妙。
     
    例如,暗戀榮介的表妹美智在離別前夜,大聲傾瀉對表哥的愛意,青春的直接,是為不留遺憾,這是《萌之朱雀》能說白的情感。而榮介與美智終能敞開胸懷,在屋頂共賞滿天星斗,此處河瀨直美刻意不拍星空,定神凝視於角色,就留給觀眾對於「美」的想像,這幕就成了觀眾與角色間難以忘懷的共同記憶。
     
    再來,另一層的想像與不能直言的,則是榮介對舅媽的愛意。如上文提及,榮介之於舅媽,無論是對母愛的依戀,亦或是對女人的幻想,都是幾十年的積累,並非單一情緒與事件能解釋通徹,這份情感的複雜性河瀨直美看見了,就留給觀眾想像 15 年的空白。最終,河瀨直美在片尾讓榮介與舅媽握手道別,僅用一場戲,便釋放 15 年的幽微情緒,而這份壓抑的情感千迴百轉,終能轉進觀眾心頭。
     
    說到底,河瀨直美並無意張牙舞抓地透過榮介的愛意,挑釁日本社會的倫理綱常,於是更大膽的舅媽與外甥之情,就埋藏在想像之中,與表妹的告白拉開距離。而河瀨直美不以獵奇式的眼界捕捉,反倒輕輕撿拾起這份情緒,留給角色最後一抹溫柔,這份不能言說的複雜情緒,握手、道別,成了《萌之朱雀》片尾氣質的底蘊,繚繞於心,後勁久未散去,觀眾的眼淚輕彈,幽幽流轉在 15 年前後的夏天,終歸被奈良樹海療癒。
     
    最終,孝三的死亡鬆動裹足不前的家,能說的、不能說的通通裹藏於山林間,河瀨直美游刃有餘地拿捏精準,處理起來毫不笨重,賦予嚴肅議題其輕盈特質,《萌之朱雀》全片緊扣奈良縣樹海,遲暮中年的悲劇傷痛、少年少女成長的喜悅與失戀,全融於樹景,人性的酸甜與苦辣,終能被大自然輕撫。
     
    《萌之朱雀》遊走於紀實與虛構之間,河瀨直美更以省略敘事的手法,看似什麼都沒說,實則道盡情愫的流動與生活的滄桑,裹藏動人的美麗與哀愁。節制的筆觸、純粹的靈動,成了河瀨直美難以忽視的作者印記,長成令人驚豔的首部長片,也奠定河瀨直美未來劇情長片的走向。

    #Giloo紀實影音 #金馬影展

  • 三生三世白暮淚 在 高雄林小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8 11:13:51
    有 1,347 人按讚

    父親節分享一篇好文章~
    (抱歉啊,姐姐直播中有念錯一些~未後製)

    【分享好文:一張不會失去的選票!】

    今年五月初, 健康情況不佳,須要隨時照護的年邁老父,表示想回台灣復籍,我覺得奇怪,他説「韓國瑜決定選總統了,我這條油盡燈枯的老命,到了最後,若還有點價值,就是回去投韓一票,也算對生養我的這塊土地,聊盡點心意,那麼,此生就沒白活,了無遺憾了⋯」。
    父親移居澳洲和我生活已經十四年,其間僅回台過二次,這次若回台辦復籍,之後再回去投票,等於半年之內,要在台澳間來回奔波四趟,父親怎麼禁得起旅途中的折騰。
    再說 我請假雖然不難,畢竟還須考量到工作,所以我堅決反對父親不顧一切要回台辦理復籍,以準備明年可以投票,父子間為此曾發生了兩次「不差你這一票」的激烈尖鋭爭執。
    看到向來脾氣剛烈,暮年老父的垂淚,於是我心軟下來,很快訂好返國機票,陪他回到板橋親戚家中,辦好我們的復籍,並借來輪椅代步,趕上參加了0601日的凱道造勢活動。
    那天我們在戶外人群中待了近五個小時,父親精神奕奕話並不多,隨著大家揮舞國旗,神情愉悅,還不時拿出手帕拭淚,受到父親深情和擁韓群眾熱情的感染,若不是顧及到父親的身體狀況,真希望這個活動永不落幕,我們也永不離開。
    這次在凱道,父親老遠望見,能改變台灣走向正軌的政治之星—韓國瑜市長,那種快慰三生的滿足,我也感同身受。這趟回來,雖然辛苦,但心滿意足,只要他遂願高興,還能念想築夢,再衰弱的身體應該自然就會漸漸好轉起來。

    真沒想到,父親等不到明年一月,在上週安詳辭世於南澳洲阿德雷德皇家醫院(Royal Adelaide Hospital )享壽九十一歲。
    父親嚥氣無法言語的前二日,我俯身湊近他耳邊,問他有什麼想說的,他微張眼,旋即闔上,我看到他渙散但殷切的眼神,透露出一種期待,我輕輕搖揑著父親的手,要他快説,終於他用盡了僅剩的餘力, 説出「你明年⋯回去⋯幫我投⋯給韓國瑜」聽完他最後的遺言,我淚流不止,父親臨終還不忘囑咐懇請兒子,專程代表他回台投票。
    我握緊父親的手,在他耳邊說 「我再忙都會回去投票 你就放心 放心⋯」。
    這是我們父子之間最後的對話,相信父親聽到了,未及二日,在昏睡中,他安心地走了。

    父親知道大洋有隔,再者,兒子並不熱衷政治,斷不致大老遠專程回台投票。他自知羸弱之身,邁不出家門了,但仍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韓國瑜的這一票,能夠入匭,所以只好拜託兒子,幫忙來完成遺願。
    這幾天我常想,從台灣回來也快兩個月了,父親雖然虛弱,但腦筋言語都還正常,在那時為什麼不開口,先交代好,「萬一走不動了,要我代替他投下這神聖的一票」,為什麼非得等到最後,當作遺言?
    這是我的罪過,因為我曾反對勞師動眾回台投票,父親心有陰影,怕再次遭到拒絕,才將話壓在心裡。
    寫到這裡 ,我已淚眼婆娑,難道善意違抗父意就是孝而不順?還好五月我們回去了一趟,雖然勞累,但父親很開心,稍可減輕我的自責。

    父親曾後悔支持阿扁,離開國門這幾年,人在海外難忘鄉土,其對兩岸關係惡化、統獨議題升温、民生經濟凋敝、數典忘祖去中國化、司法淪為政黨打手、街頭遊行抗議不斷、人才外流情況嚴重等諸多問題,甚感憂心。
    他常說:「國際政治現實,我們國家處境艱難,偏偏自己又不爭氣,二十年來,台灣最不缺的兩樣東西,就是見小利而忘命,幹大事又惜身的「政客」,以及對中華民國 國號國旗的認同定位,惡鬥不休內耗嚴重的「政爭」。政客和政爭直接導致了國家政策主軸模糊、國際經貿拓展萎縮、國內基礎建設停滯、國民生活幸福指數下滑⋯。」
    要弭平台灣朝野冰炭,政黨水火的亂象,實繫於一張張民主「選票」功能的彰顯,因為總統大選的成敗,關乎權力利益的來源,一切都從「選票」開始。想要愛護台灣,救亡圖存,唯靠「選票」此一利器,方能選出好總統,也能讓壞總統下台。
    我們不敢奢望有經天緯地之才的政治家,只求有濟世安民之術的好總統。之所以支持,出身清寒來自地方,能苦民所苦,傾聽民意,找出問題的韓國瑜,就是期望其能以大破大立的氣魄和高度,來領導翻轉國事頽危,死氣沉沉的國家。
    這也正是父親對每當政黨輪替執政後,枱面上滿嘴「國家民族」的權貴菁英政治人物,得了天,忘了地,為個人官爵私利,算計多,為百姓生活福祉,關懷少,而感到痛心失望吧!

    父親一生三教九流,閲人無數,這次回台在與親友聊天中,談到「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的韓市長,有以下的描述,酌作小記:
    《 綜觀韓從政經歷,性好仗義,以忠臣志士自命,評政論事,從不鄉愿,不避顧忌,惟此性格容易得罪巨室,不能見重於世,而暢行其志,但其進退去就之間,予智自雄,本色未減。
    水因善下終歸海,山不爭高自成峰,韓之一生,一時風駛一時帆,出世則止,而修「內聖」;入世則仕,而修「外王」,乃真「人物」也。》
    相信明年弔民伐罪一戰,各方感召,力量集結,韓市長帶著「愛與包容 」和「義與公理」的正能量,從高雄射出的這支穿雲箭,終將穿破雲霧,照見萬民。

    為了讓父親在天上,放心再放心,我必將排除萬難,明年回台帶上父親骨灰安厝,並投下代表父親,滿懷期待的這一票。
    若2024年還有機會,我這張永遠不會失去的選票,還是會為父親,再次投進票匭。
    『爸爸!請你相信兒子的話。』

    今晨,在父親居室整理遺物,見到橫插在書櫃前,飄展著的兩面小國旗,一幕幕父子凱道的歡渡情景,迅入腦際,記憶鮮活,而今人去室空,睹物思人,再度泫然淚下。
    為不負父親唯一留下的遺願,淚滴和墨,特記述下父子情深,在共處的最後一段時日,曾為選舉返國投票,擦撞出大我和小我之愛的難忘火花。
    爰藉此小文,泣撰數言,表我悲忱,以供後日遣懷,用緬先父。

    陳永志 慟筆 31/07/2019 客居澳洲 林肯港

    【 筆者 陳永志 63歲 桃園 中壢人 ,對國內政治較為陌生,無政黨色彩。其為獨子, 母親早逝 ,父親在台經營鐵工廠生意 。
    陳先生受聘工作澳洲近三十年 ,現居住於澳洲 林肯港(Port Lincoln )
    其居住地距離雪梨(Sydney) 仍有1400多公里 ,回台一趟需要轉機,異常辛苦。】

    https://misslin.pros.is/KVRHF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