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三條不平等條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條不平等條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條不平等條約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英殖期間人們「沒有任何人權民主」— 是真的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G7 集團開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到新疆、香港和南海問題。中國駐英大使館強硬回應,當中談到:「在英國殖民統治 150 多年間,香港居民一直是港英政府壓迫的對象,沒有任何人權民主可言。試問,這一期間,美國等有關國家關心過香港...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4NwH5iRbI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三條不平等條約」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Camillus’ 歷史劇場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青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藝文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Camillus’ 歷史劇場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36:34
#圖文不符 燈光亮,舞台上有兩人。 A:話說在近九十年前,有一款號稱世界上最濃、醇(香?)的煙品,名喚「Belomorkanal」(中文為:「白海~波羅的海通道」),這款在鐵幕國家備受歡迎,更被視為世界最強捲煙之一的香菸,依生產版本的不同,每支香菸含有 1.5到1.7毫克的尼古丁,以及27至32毫...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青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18 07:15:57
從前有個女孩 她叫青鬆 她出生平凡 因為她的媽媽是慈濟的手語老師 也因從小耳濡目染所以拍起一些複雜的影片也比別人相對青鬆 青鬆從小就吃素 對食物沒有太大的慾望 但和每個女孩一樣的是 她渴望美好公主般的愛情 家境清寒的她選擇國中就出來打工減輕家計 青鬆從小看父母早出晚歸所以她的夢想就是想讓父母過...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藝文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16 09:59:17
. 【3月號 關於生活專欄】 . 當大家WFH一年半載,不停叫外賣返屋企然後Zoom住開會,卻發現越來越冇時間,其中一個原因當然係放工時間完全含糊,夜晚九點都可以理解為OT時間,老闆叫到冇得唔應機(已經減咗薪冇bonus但都仲要保住份工)。好了,到私人時間,其實更忙,聽落好似唔係好合理,但正常人都會...
-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27 10:00:02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4NwH5iRbI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病毒檢測承辦商華大基因接連出錯,政府要求提交調查報告,同時暫停委派華大服務流動採樣站。外圍疫情風高浪急,變種病毒肆虐多國,外防輸入從嚴從緊,檢測把關尤其重要,華大負責在機場及指定酒店為檢疫者採樣檢測,更是不容有失。最近華大檢測出現多宗假陽性個案,亦有入境者離開檢疫酒店進入社區後,方發現確診,前線人員採樣是否到位、實驗室防污染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當局有必要切實跟進,為了確保調查報告中立客觀,政府應安排獨立第三方參與其中。
蘋果頭條
本港單日多2人打中國科興COVID-19滅活疫苗後逝世,分別為深夜經傳媒查詢才獲確認的76歲針後中風死者,以及首名針後亡醫生。據悉,本身是撐警藍絲的公立醫院九龍中聯網普通科門診替假醫生、63歲高血脂的鄧曉煒,4月26日在家中抽搐後失知覺,送院不治。本港累計25人針後亡,當中21人打科興,4人打德國BioNTech復必泰mRNA疫苗。
東方正論
廢官禍港,又一力證!香港與新加坡「旅遊氣泡」,由去年夏天開始商討,秋天臨門抽起,本來上周四公布細節,卻又取消,一波三折,昨日終公布細節,「旅遊氣泡」將於下月26日啟動,但被發現是「不平等條約」,逼港人打針,卻毋須星洲人先接種疫苗,所謂氣泡,原來是港人受氣的「氣」。港星「旅遊氣泡」將於下月26日啟動,每日一班航班往來,由國泰航空及新加坡航空負責,每日可載最多200名乘客
星島社論
香港與新加坡去年十一月達成「航空旅遊氣泡」協定,惟第四波疫情爆發,導致「氣泡」變「泡沫」,臨時煞停。隨著疫情緩和,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昨日宣布,雙方政府決定在下月二十六日重啟「航空旅遊氣泡」,但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最少十四天後,才可乘搭專屬航班前往新加坡,換言之,有意在重啟首日前往新加坡的市民,最遲要在五月十一日前接種第二劑疫苗。不過,有關「氣泡」並未要求新加坡旅客抵港前要接種疫苗。專家擔心會引入輸入個案,兩地疫情隨時因變種病毒經航空交通傳播,導致新一波疫情爆發。
經濟社評
香港與新加坡昨天公布旅遊氣泡,下月26日正式開通,市場反應熱烈,可惜與此同時,本港的自由行套票鼻祖安運旅遊,宣布結束長達35年的營運。氣泡規模暫時有限,對旅遊業杯水車薪,惟只要兩地政府今後一個月切斷社區傳播、力推疫苗接種,做好把關,預防氣泡爆破,有望取信更多已遏制疫情的近鄰加入,為各界帶來更多實利。 -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13 10:45:00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1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ggte-KDXqZ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一份《施政報告》押後宣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解釋,當局有一系列振興措施涉及內地,需於本月下旬跟中央商討,爭取支持,有人則懷疑押後是「遷就」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深圳行程。當下香港政治社會氣氛,但凡涉及內地或中央,往往有很多揣測,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施政報告》臨時押後前所未有,然而疫下香港民生經濟困頓,觀乎目前外圍形勢,「疫境前行」無法不向北望,《施政報告》內容若能更紮實亦是好事。港府就金融互聯互通、港深創科合作、疫下鞏固本港航運業等,向中央提出多項建議,期望《施政報告》這次轉折,帶來的不止是一些微調,而是有助香港走出疫下困境的強而有力新措施。
蘋果頭條
本港武漢肺炎疫情反覆,昨日(12日)錄得11宗確診,其中5宗是本地感染,無源頭佔1宗。另有6宗輸入個案,及少於10宗初步確診個案。無源頭個案為一名巴裔23歲女子,於7月中回港,當時檢測呈陰性,並於8月尾到廣華醫院分娩,再於11月10日因腰痛入院並確診,為「非常弱陽性」個案,驗出有抗體,未能確定感染源頭。另外,China Secret群組亦再增一名屯門職業訓練局青年學院18歲女學生確診,累計14人。該女曾與7名友人到尖沙嘴港威酒店的房間舉行派對,發病後曾回校上課。另外,葵涌「國寶之家」再多2名院友確診,累計17人。
東方正論
一年一度的施政報告本來預定在周三公布,特首林鄭月娥卻臨時稱因為尋求中央支持,所以押後公布施政報告。林鄭月娥當日改為出席深圳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國家領導人將會南下參加一連三日的相關慶祝活動,林鄭月娥躋身大會中,在替深圳發展一日千里而感到高興的同時,會否為香港境況一落千丈而自慚形穢呢?港深千百年來都是一家,最初同樣是郊野鄉村,人煙疏落,只是鴉片戰爭後中英簽訂多條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令到彼此走上不同路。
星島社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原定明天發表本年度《施政報告》,但卻罕有「臨門脫腳」決定押後宣讀。林鄭月娥透露,收到中央通知希望她在本月下旬啟程赴京,商討中央支持香港發展政策,希望有關政策能加入今年的《施政報告》內,因此決定把今年《施政報告》的公布時間稍為押後,會爭取在十一月底前公布。但劃一法定假期等民生措施可於未來一至兩周交代,不需要等《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昨天宣布押後發表《施政報告》後,昨天下午隨即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前赴深圳,出席在明日舉行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
經濟社評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中央再賦予深化改革重任,應對美國圍堵。雖然任務時間緊迫,但在政策和放權下,深圳經濟有望再上新台階,為香港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本港須好好把握,一方面「助攻」,同時要繼續維持高度國際化,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才能保住競爭力。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南巡,明天出席深圳慶祝活動,屆時會發表重要講話。在習到訪前夕,中央發布文件,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更多自主權,務求在5年內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取得一定成果,然後將有關經驗複製全國。 -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18 06:00:09《美豬叩關~21世紀的新鴉片戰爭》
~高金素梅2020.09.18
開放美國瘦肉精豬進口,蔡英文總統說「這是一個基於國家經濟利益、符合未來總體戰略目標的決定。」
『蔡英文總統宣布開放美豬牛進口台灣,美國副總統潘斯在推特發文,美國總統川普達成對美承諾,打開未來美台雙邊經濟合作和強健貿易夥伴關係的大門』
陳時中說:開放美豬美牛進口,換得ㄧ個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
我困惑!用國民健康換得ㄧ個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國民健康可以交換?
蔡英文總統宣布開放美豬牛進口,馬上換到ㄧ場視訊對話,經濟部長王美花向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史達偉提出要求「支持台美BTA(也就是台美雙邊貿易協定)」。美方回應:啟動新的年度經濟對話,探討美台經濟關係。
視訊會後,美國智庫放話「美國政府很在意美台貿易逆差擴大的問題」。這已預告簽定台美 BTA之前,美國會不斷的以簽約前提勒索台灣。
即使簽定台美 BTA,擴大了台美貿易,只要台灣順差逼近100億美元,美國祭出匯率操縱,台灣馬上讓台幣升值,大量的美元就輕易被美國掠奪回去;只要台美貿易台灣順差擴大,美國會威脅祭出懲罰性關稅,逼迫台灣加大對美採購,屆時,更多的美牛美豬、美國基改農產品、美國農藥、健保藥品,大量的進口到台灣,美元又被美國掠奪回去;當然,還有每3個月塞來ㄧ張數百億元的武器清單,不買都不行。
台灣哪有那麼多錢!
政府的負債已是「債留子孫」!
除了負債留給下ㄧ代,我們還留給下ㄧ代「美牛美豬、美國基改農產品、美國農藥、健保藥品…」,再加上過時的「美國武器」……。
美國總統川普用美豬美牛「打開」美台雙邊經貿夥伴關係大門,這讓我想起19世紀時,英國用「鴉片」敲開中國大門。
工業革命後,英國企圖用商品貿易打開中國大門,但ㄧ直到19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對英國貿易每年仍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英國於是大量走私鴉片進中國,用鴉片奪取驚人的暴利,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600萬兩。鴉片煙毒掏空財政,摧殘中國人民身心健康,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整體經濟蕭條衰落。
中國清廷派林則徐赴廣東禁煙,沒收並銷毀英國人的走私鴉片,嚴禁持有吸食鴉片。英國政府竟然以禁煙是「侵犯英國人私有財產」,派艦隊攻打中國,史稱「鴉片戰爭」。叫你付錢吸毒品,你不吸不行,不付錢也不行,否則就派兵對你開槍。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中英簽定近代史第ㄧ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割讓香港、賠償白銀2100萬兩、開放五個港口由英國收取關稅……。從此,中國被所謂的ㄧ群「西方民主國家」恣意掠奪ㄧ百多年,被迫付錢吸毒,還被「西方民主國家」封為東亞病夫。
過去,英國鴉片叩關,中國腐敗的清廷還派軍禁煙打了ㄧ仗;現在,美國萊豬病牛扣關,英明的台灣政府卻主動開門迎接。大家都說以史為鑑,但台灣政府的政務官以馬戲團演出的本領,模糊了焦點,人民卻等著被安樂死。
美豬叩關,這是ㄧ場沒有煙硝味的「新鴉片戰爭」!
《陳吉仲的眼淚!》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3287218451321373/
《外交部感到鼓舞?》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3295720427137842/
《引美豬入關 政務官演出像馬戲團》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3349441545099063/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殖期間人們「沒有任何人權民主」— 是真的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G7 集團開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到新疆、香港和南海問題。中國駐英大使館強硬回應,當中談到:「在英國殖民統治 150 多年間,香港居民一直是港英政府壓迫的對象,沒有任何人權民主可言。試問,這一期間,美國等有關國家關心過香港的人權和民主嗎?」
97 年前的香港被描述成一個黑暗煉獄,有記憶的人自然能以個人史的角度予以反駁。然而中國官方近年對香港議題越來越積極發言,也是領略他們「香港觀」的線索。
有時他們會在特別日子發言,始終詰問:香港青年一代在香港成長,沒經歷英殖時代,為何是他們不斷思考身份認同的問題?高官繼而開展史觀,認為香港回歸代表中國 (包括香港) 擺脫鴉片戰爭以來百年屈辱,也是邁向總復興的轉捩點。併入大國夢,之前的時間段就要定義為屈辱。就像社會主義要將自身來臨之前的時代定義為資本主義或者更原始的半封建社會;對香港過去的解釋,也因為「新的現在」而需要重寫。
一般人認為歷史發展有隨機成份,雖然可能有總體大勢,但當中仍然有好多加速的意外。近世以來,貴族和帝國相繼被逐出歷史舞台,由廣大的「國民」和秘密結社的精英革命政黨執牛耳。很多這些現代政治菁英認為歷史只有一條路,人類社會最終會不由自主地奔向一個總體目標。不管是納粹黨的千年帝國想像、共產主義要完成世界革命,或者因為冷戰終結而出現的不無天真的「歷史終結論」,都是一脈相承。Karl Popper 認為他們抱持同一種「歷史目的論」,因此這些國家政黨總有發動大型政治實驗,而使大量人口率獸食人的歷史。
這些觀念也出現於歐洲不同知識人之間。達爾文的生物研究被引入文化和社會層面,變成社會達爾文理論,人類命運在此維度下,亦是單線性發展,最終更能「適者生存」的種族將會消滅低等種族,發展與叢林無異。很多德國哲學家也共享了「世界精神統一」的宏願,認為歷史發展唯一道理,就是超越矛盾和辯證,將分散的精神統合為一。在政治家眼中,思想只是臭老九的腦力遊戲,但當然亦可以是對「統治世界」的詩性禮贊,政治家對於有影響力的思想,會樂於自己改裝實測。
只是德國人未必明白,自己思想傳統中的東方性質,其實與深邃的中國非常有共鳴。道一以貫之。雖然東周前後,現實上是「道術將為天下裂」,但德國人則曾經更加積極,要將流散裂解的東西重新合一,不管是意識上還是政治上。而這種情懷歷史觀也在 20 世紀傳到東亞。
現在我們都會聽到例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步伐不可阻擋」,是「歷史的必然」,有相當的德國風情。早前一中國天主教會高層在重要座談會說,天主揀選了中國共產黨。他認為在中國,人民就是天主,而人民選擇了中共領導中國,因此黨亦等同獲得天主祝福。這裡有歐洲的歷史決定論,也有中國傳統相呼應的部份。
西周以來,「天」的人格氣質就慢慢被移除,東周知識人則進一步用民意民心來作為神意 / 世界歷史路線的判準。某程度上,民心取代神 / 天的地位。這也是後來歐洲踏上的地獄之旅,神和貴族都被移除了,「人民」上升到最高,成為一切政治權力的代表。因此政治人要做任何事,紛紛由「以神之名」改為「以人民之名」行事。你有看《尋秦記》,就知道那句「天命最高」。「天命」在當代穿起歐洲人發明的觀念衣服,擁有「人民的集體意志」代理權的現代國家,在以前就會視自己為天命的代理人。而歷史由於主要是人類的故事 (年鑑學派之類暫且不論),因此歷史在政治中也慢慢神化,獲得以前神權這個概念的某些職能。
當然現實世界沒有統一起來,只是不分人們不分地域地共享同一種時間災難。Kubrick 的《發條橙》裡面有一個被少年犯虐待的男人,他感嘆同樣受虐的妻子是「現代 (modern age) 」的受害者。被投入現代監獄受盡虐待和馴化的少年犯,也好似適用此斷語形容。而在戲外的觀眾,是否也同樣是「現代的受害者」?
雖然中共有自己堅持的歷史觀,但那並不容易「掌握」。劉兆佳主持教育局「一國兩制的戰略目標及核心內容」座談會時,談及香港回歸問題,他說用「中國收回香港主權」,說法錯誤,因為中國從不承認三條不平等條約,是「容忍」英國管治香港;又認為若以殖民地形容 97 前香港,要使用引號,否則變相承認英國治權合法性。
然而根據駐英外交部對 G7 聲明的講法,香港確實「經歷 150 年殖民統治」並受盡壓迫。中國 70 年代擠下中華民國,成為唯一的中國代表,也在 1972 年向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提出撤消香港的殖民地地位,因此香港前途不能按聯合國非殖政策處理。因此香港確實又曾是殖民地。否認關於香港的三條條約效力,以及用引號處理「殖民地」一詞,是根據「中國自古以來擁有香港未曾失去過一秒主權」的世界觀,再重新解釋過去的事情。
這當然與香港人自己的認知不一樣,因為恐怕連藍絲都會認同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不然回歸時為甚麼自豪流淚呢?但恐怕現在連藍絲自己的常識都將受到挑戰,「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也在超政治解釋下,變得政治不正確,要說「香港曾是『殖民地』」,十分彆扭,但有多彆扭,就代表有多「洗心革命」。
一個人沒有史觀,就連歷史也會失去。人們都曉得控制歷史有其作用,卻很少留意歷史作為觀念的傳染性。坊間慢慢出現更多官方路線的香港簡史,香港人就開始問,英殖時真如此黑暗?真一點民主自由都沒有?於是有人查找、研究和生產,沒有事情比起爭議更加能夠發展一個議題。如果我叫你忘記那個紅色蘋果,你的腦裡就馬上先浮現那個紅色蘋果,意識一旦出現就很難清除。超強烈論述往往會孕育出相反的觀念。蝙蝠俠引來了小丑,或者小丑引來了蝙蝠俠。英軍拿著槍炮登陸全世界的土著領地,但土著的後代最終竟然獲得了使用槍炮的能力。
你怎知道在強大的中國論述下,會不會摧生更多香港人甚至外國人研究這裡的歷史,紛紛提出自己的經歷和見解?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殖期間人們「沒有任何人權民主」— 是真的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G7 集團開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到新疆、香港和南海問題。中國駐英大使館強硬回應,當中談到:「在英國殖民統治 150 多年間,香港居民一直是港英政府壓迫的對象,沒有任何人權民主可言。試問,這一期間,美國等有關國家關心過香港的人權和民主嗎?」
97 年前的香港被描述成一個黑暗煉獄,有記憶的人自然能以個人史的角度予以反駁。然而中國官方近年對香港議題越來越積極發言,也是領略他們「香港觀」的線索。
有時他們會在特別日子發言,始終詰問:香港青年一代在香港成長,沒經歷英殖時代,為何是他們不斷思考身份認同的問題?高官繼而開展史觀,認為香港回歸代表中國 (包括香港) 擺脫鴉片戰爭以來百年屈辱,也是邁向總復興的轉捩點。併入大國夢,之前的時間段就要定義為屈辱。就像社會主義要將自身來臨之前的時代定義為資本主義或者更原始的半封建社會;對香港過去的解釋,也因為「新的現在」而需要重寫。
一般人認為歷史發展有隨機成份,雖然可能有總體大勢,但當中仍然有好多加速的意外。近世以來,貴族和帝國相繼被逐出歷史舞台,由廣大的「國民」和秘密結社的精英革命政黨執牛耳。很多這些現代政治菁英認為歷史只有一條路,人類社會最終會不由自主地奔向一個總體目標。不管是納粹黨的千年帝國想像、共產主義要完成世界革命,或者因為冷戰終結而出現的不無天真的「歷史終結論」,都是一脈相承。Karl Popper 認為他們抱持同一種「歷史目的論」,因此這些國家政黨總有發動大型政治實驗,而使大量人口率獸食人的歷史。
這些觀念也出現於歐洲不同知識人之間。達爾文的生物研究被引入文化和社會層面,變成社會達爾文理論,人類命運在此維度下,亦是單線性發展,最終更能「適者生存」的種族將會消滅低等種族,發展與叢林無異。很多德國哲學家也共享了「世界精神統一」的宏願,認為歷史發展唯一道理,就是超越矛盾和辯證,將分散的精神統合為一。在政治家眼中,思想只是臭老九的腦力遊戲,但當然亦可以是對「統治世界」的詩性禮贊,政治家對於有影響力的思想,會樂於自己改裝實測。
只是德國人未必明白,自己思想傳統中的東方性質,其實與深邃的中國非常有共鳴。道一以貫之。雖然東周前後,現實上是「道術將為天下裂」,但德國人則曾經更加積極,要將流散裂解的東西重新合一,不管是意識上還是政治上。而這種情懷歷史觀也在 20 世紀傳到東亞。
現在我們都會聽到例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步伐不可阻擋」,是「歷史的必然」,有相當的德國風情。早前一中國天主教會高層在重要座談會說,天主揀選了中國共產黨。他認為在中國,人民就是天主,而人民選擇了中共領導中國,因此黨亦等同獲得天主祝福。這裡有歐洲的歷史決定論,也有中國傳統相呼應的部份。
西周以來,「天」的人格氣質就慢慢被移除,東周知識人則進一步用民意民心來作為神意 / 世界歷史路線的判準。某程度上,民心取代神 / 天的地位。這也是後來歐洲踏上的地獄之旅,神和貴族都被移除了,「人民」上升到最高,成為一切政治權力的代表。因此政治人要做任何事,紛紛由「以神之名」改為「以人民之名」行事。你有看《尋秦記》,就知道那句「天命最高」。「天命」在當代穿起歐洲人發明的觀念衣服,擁有「人民的集體意志」代理權的現代國家,在以前就會視自己為天命的代理人。而歷史由於主要是人類的故事 (年鑑學派之類暫且不論),因此歷史在政治中也慢慢神化,獲得以前神權這個概念的某些職能。
當然現實世界沒有統一起來,只是不分人們不分地域地共享同一種時間災難。Kubrick 的《發條橙》裡面有一個被少年犯虐待的男人,他感嘆同樣受虐的妻子是「現代 (modern age) 」的受害者。被投入現代監獄受盡虐待和馴化的少年犯,也好似適用此斷語形容。而在戲外的觀眾,是否也同樣是「現代的受害者」?
雖然中共有自己堅持的歷史觀,但那並不容易「掌握」。劉兆佳主持教育局「一國兩制的戰略目標及核心內容」座談會時,談及香港回歸問題,他說用「中國收回香港主權」,說法錯誤,因為中國從不承認三條不平等條約,是「容忍」英國管治香港;又認為若以殖民地形容 97 前香港,要使用引號,否則變相承認英國治權合法性。
然而根據駐英外交部對 G7 聲明的講法,香港確實「經歷 150 年殖民統治」並受盡壓迫。中國 70 年代擠下中華民國,成為唯一的中國代表,也在 1972 年向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提出撤消香港的殖民地地位,因此香港前途不能按聯合國非殖政策處理。因此香港確實又曾是殖民地。否認關於香港的三條條約效力,以及用引號處理「殖民地」一詞,是根據「中國自古以來擁有香港未曾失去過一秒主權」的世界觀,再重新解釋過去的事情。
這當然與香港人自己的認知不一樣,因為恐怕連藍絲都會認同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不然回歸時為甚麼自豪流淚呢?但恐怕現在連藍絲自己的常識都將受到挑戰,「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也在超政治解釋下,變得政治不正確,要說「香港曾是『殖民地』」,十分彆扭,但有多彆扭,就代表有多「洗心革命」。
一個人沒有史觀,就連歷史也會失去。人們都曉得控制歷史有其作用,卻很少留意歷史作為觀念的傳染性。坊間慢慢出現更多官方路線的香港簡史,香港人就開始問,英殖時真如此黑暗?真一點民主自由都沒有?於是有人查找、研究和生產,沒有事情比起爭議更加能夠發展一個議題。如果我叫你忘記那個紅色蘋果,你的腦裡就馬上先浮現那個紅色蘋果,意識一旦出現就很難清除。超強烈論述往往會孕育出相反的觀念。蝙蝠俠引來了小丑,或者小丑引來了蝙蝠俠。英軍拿著槍炮登陸全世界的土著領地,但土著的後代最終竟然獲得了使用槍炮的能力。
你怎知道在強大的中國論述下,會不會摧生更多香港人甚至外國人研究這裡的歷史,紛紛提出自己的經歷和見解?
三條不平等條約 在 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閃香港・話當年》:香港開埠初期批出土地契約的年期】
香港開埠初期批出的土地契約年期分為75年、99年及999年三種,主要按當年清政府與英國簽署的三條不平等條約條款,以及土地位處地區而定。
《快閃香港・話當年》
星期一至五 下午2時 港台電視31播出
港台網站: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flashbackhk
#快閃香港 #話當年篇
#香港電台 #電視部 #公共事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