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年級獎勵制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年級獎勵制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年級獎勵制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年級獎勵制度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班經策略【座位的安排決定班風的好壞】 班風好不好,座位安排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環節。畢竟要一整天一學期一起學習,旁邊坐了誰,是否互相干擾,小至個人的進取心,大至班級的秩序,和老師上課的節奏都會受影響。 每個老師安排座位的思考各異,不同方案也必有優劣與盲點。 身為導師,我一直很重視座位安排,出發...

  • 三年級獎勵制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8 21:03:48
    有 1,637 人按讚

    #班經策略【座位的安排決定班風的好壞】

    班風好不好,座位安排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環節。畢竟要一整天一學期一起學習,旁邊坐了誰,是否互相干擾,小至個人的進取心,大至班級的秩序,和老師上課的節奏都會受影響。

    每個老師安排座位的思考各異,不同方案也必有優劣與盲點。

    身為導師,我一直很重視座位安排,出發點是基於「怎樣讓學生既能學到某些人生道理,又能讓風氣更好」。

    當然我的思考也有侷限,但誠摯與大家分享:

    一、不要太頻繁更換座位

    政策多則擾民,政策沒章法則民亂。座位常換只是讓大家越來越熟(雖然這是必然),也越來越難保持安靜。

    因此,我不常換座位,也只在固定時間換座位:每學期兩次,在段考發成績單後進行。如果是三年級,則是段考和模考的名次相加評比後進行,一樣兩次。

    二、座位安排的心意

    我不想把班級塑造成溫室,相對的,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我期待自己給學生的教育是讓學生將來出社會後,能有韌性、能茁壯。因此,能在學校就學會人際、學習、社會的生存之道,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事。

    遇到學生有各種問題,我會盡可能要他們拉開高度思考——面對不適應的老師,要他們假設「這位老師就是你未來的上司,你該如何聽懂他的話語?完成他的任務?適應他的方法?」面對不喜歡的同學,會要他們推想「他就是你未來的同事,你該如何與他好好相處?甚至一同完成報告計畫?」

    在座位的安排上,尤其針對高三學生, 除了會開放成績進步的學生優先選擇外,針對比較容易分心的,經常坐後面的,若有意願往前坐,都會先幫他們調整。除此之外,另一個方式是讓成績前15名學生,依序擁有自由選擇座位的機會。這是我給認真學生的鼓勵,也是希望讓他們理解「想要什麼就靠自己爭取,憑靠努力,可以擁有選擇權」的道理。剩下座位則由抽籤決定;抽完後,便要學生立刻換到新座位上,確認需要調整的地方。

    三、老師、班長、風紀有調動權

    最理想的狀態是,不論自選或抽籤,全班秩序良好,大家態度一致,連調動都不需要。

    但這基本不可能,隨著越來越熟,講話吵鬧的很容易連成一區,自律是學生最缺乏的特質,調動也是無可避免。

    因此,在換座位之初,就會跟學生說:「對你們的吵鬧視而不見,不去理會你們的學習狀況,直接全班抽籤選座位並且不作更動,是最簡單、公平又輕鬆的方式。但為了顧及班風,給大家最好的讀書環境,老師和相關幹部會保有最終的調動權,希望大家可以理解這份苦心。」

    學生並不是真心希望無限制的自由,對尚缺紀律的學生而言,毫無邊界其實是放縱,有時反而會有「老師不在乎我們」的感受;相反的,社會與一切事物的運行都是有邊界的,老師給出邊界,並允許一定範圍的自由,才能帶來安心感,才能讓學生成長。

    只要老師把規則與背後的心意講解清楚,相信學生都會認同,不會被淪為霸權的批判;班規最忌朝令夕改,老師也要在原則公布前,就想好整個策略並確實執行,對學生而言,也是對領導力的信任。

    因此,在大家按新座位坐定後,我都會和班長、風紀一起站在最前面,審視全局並調整,調動原則是:

    ✅吵鬧的要調開。
    ✅經常坐後面的,要讓他們有機會到前面;除非真的太吵或太常睡覺,影響全班。
    ✅說看不到的會稍做調整,甚至不調整,因為沒有最好的座位,每個位子都有視角差,不如自己適應或稍做挪動。
    ✅眼鏡度數不夠的,會先給一次段考的時間調到前面,並要他趕緊配眼鏡,對自己負責。

    讓班長和風紀一起參與調動,也是讓他們明白:身為幹部,對於班風維繫的責任感;同時也讓同學瞭解:每個幹部的職權都是被尊重,以及需要負責的。

    四、換完座位後,不得不說的話

    越到三年級,座位越難換,大家越來越熟,吵鬧愛說話的越來越肆無忌憚;加上前十五名選完後,也會呈現某種固定分布,可調動的座位實在有限。

    每回要依循上述原則調動時,都很花心思;這時候,如果還看到有些學生已經忍不住開始聊起來,就會很生氣。

    於是,今天換完座位後,我說了以下這些話:

    每回換座位我都要說一樣的話,我自己聽得很膩,很不喜歡嘮叨重複,覺得那代表「我們沒進步」。

    但是,每學期換完座位,我竟然都得說一樣的話,所以,接下來要說的這段話,我其實覺得很悲哀。

    剛剛跟幹部在調動座位的時候,有些同學已經開始躁動聊天,老師其實內心很生氣。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但一直以來,我每次安排座位都對那些安靜很乖的學生感到不好意思,也很抱歉;我知道你們委屈,也謝謝你們從不計較。

    你們上課認真安靜、不吵不鬧,卻常常為了必須作為吵鬧同學的區隔,被調動並安排在這些人的中間;你們安靜的原因是為了想更好地聽課,但這個好表現有時卻像是懲罰,你們像棋子一樣被老師任意安插,老師心裡有數,因此覺得很抱歉。謝謝你們從不抗議,乖巧配合,也謝謝你們體諒我的不得不。

    當我們剛剛在思考如何調整時,吵鬧的同學依然嘻嘻哈哈,毫不自省。面對別人的考慮,其實你們心知肚明,面對即將來臨的大考,你們比老師更瞭解急迫與壓力,可是,你們不僅沒有收斂,還依然故我,讓人灰心。這就是我憤怒的原因。

    在我的課堂上,大家表現乖巧令人安慰;可是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到底用什麼心態坐在這個位置上,你能不能意識到「自己說出的話、造成的聲音和不認真的態度」對班風的影響,才是我真正在乎的。

    不是自己不想讀書、聽不懂,就把其他人搞爛;而是自己不想讀書,至少閉上嘴,尊重別人的受教權,尊重這個班必須有好班風才能一起向前。

    然後,事實是:當你閉上嘴尊重別人想向上的心意時,最終這個好的風氣與善意,會反過來幫助你積極。

    乖,不是做給老師看。在我面前的乖,我很感謝;但在我背後的乖,才是真的乖。

    希望這是最後一次必須對全班說這樣的話,我再次向那些安靜的同學說抱歉,也感謝班上有好多同學努力在帶大家讀書上進,你們的配合我都一清二楚,也都放在心裡。

    做這些調整,對老師或幹部而言都很糾結。期待有一天,我們換完座位後,不需任何調整,我們都有共識,我們都在該認真的時候,沉靜下來,奮發向上!

    ____

    2020.1.13補充

    深夜兩點半,稍早剛剛結束與一個家長和孩子的談話,把一個孩子勸了回家,也讓一個家長安了心。終於可以來回覆留言。

    謝謝您們的留言,教育有很多面向與顧慮,身為老師,我相信即使到我退休,甚至死前那一刻,我都會覺得自己依然有很多地方做不周全,做得不好。所以,非常非常虛心接受大家的建議與提問,也很感謝理解我的大家溫暖的回應,以及不理解我的補充看法。這些都是學習,謝謝大家花心思時間留言。

    如我的文章所言,沒有一種制度是最周全的,我設定的方式當然也是,所以在寫文章之初,就有想到:當你提出一種想法,勢必會有不同想法的可能。因此,在文章最末,也鼓勵大家討論。

    因為我們在一個開闊的時代,不同的聲音都有價值意義,我期待藉由討論圓滿更多更好的作法,也謝謝諸多先進的回應。

    事實上,在一個班裡,我談最多話、讓我流最多淚、操最多心的,經常是大家所提到的孩子們,他們學習狀況跟不上、他們有其他優點、他們迷失需要關注、他們需要鼓舞、他們有各種狀況,相信在過往的文章裡,也能如實看到這些歷程。這些表面沒有在規則中被述及的孩子,反而是我花最多心思的孩子,也是我提到:會另外調整座位的孩子。

    每個人都有很多優點,這是我一定見得到的,也絕不會忽視的。

    我絕對無意用單一原則衡量任何人,甚至如果您瞭解我,就會知道我是從最後一名、大考落榜,一路苦讀改寫結局的人,因為這段歷程,加上當時班級人數60人,我從58名開始努力起,所以,每個成績階段學生的心情、努力程度和會遇到的心魔誘惑,我都深刻地親身經歷過。這些歷程是我成為老師的初衷之一,因此,我是非常理解不同程度學生的心情和細節。

    如文章所言,我期待我的班級不是溫室,而是小型社會,因為我覺得我們是擺渡人,我們有幫助孩子走向大人之路的責任。社會生存優勝劣敗,大人都心知肚明,即使同樣會有額外補助照顧,但大部分的狀況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堅持努力走出來。

    設定規則的原則,除了我真心覺得應該把真正的現實面教導給孩子之外,我也真心覺得在我花很多心力照顧那些大家提到的孩子們的同時,也想給認真努力的孩子們鼓勵,他們的乖和努力是的確該被獎勵。因為在教育界待久了,其實會發現大家智力相差都不大,每個人都有機會是天才,可是真的是踏實認真才能看到成果,一個人他拚命努力,可以被鼓勵,也應該被鼓勵。

    進步很多的、比較容易分心的、經常坐後面的,他們如果有意願往前,都會幫他們調整。很努力卻讀不來的學生,身為老師當然也很清楚,所以會以進步獎,或其他調動的方式來平衡。總之,沒有細講的部分,在此也一併補充了。

    在我分享的作法之外,開放給學生自由選座位也是有的,如每學期一開始有時也是會自由選座,或直接抽籤不調動。都是彈性,也是按照學生狀況來隨時調整的。

    說真的,如果學生上課都能專心,不影響其他人,人人都能自律找到方向,老師何必花費這麼大心思去思考這一切,甚至這麼晚還要找學生,以及寫了近一小時的留言來回應這些呢?

    我相信我的回應一定還是有不圓滿的地方,也一定無法把我的真心完全表達出來。但我相信在每篇文章裡,您也會看到我對每個學生的在乎與努力;如果看不到與不理解,也沒有關係,那只是您可能不夠認識我,誤從這篇文章的某幾個觀點就判斷我,如此而已。

    不論最終能否理解我,我都覺得很感動,因為我看到大家為其他學生說話,以及思考各種可能的問題與盲點,代表教育是活的。

    願我們繼續以這樣的心意為教育與孩子們而努力,教育不容易,社會充滿挑戰,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良善的出發點,並且能妥善說明我們的想法觀點,不同意見都是可以被理解包容的。

    晚安,謝謝您們!一起加油!

    #歡迎分享
    #除了教導頑皮的_更要對犧牲的表達心意_這是最重要的原則
    #大家又是怎麼換座位的呢

    ___

    ❤️每個成功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生導師。
    ❤️我是嘉嘉,我陪你更強。

  • 三年級獎勵制度 在 北歐四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30 19:31:32
    有 872 人按讚

    今天是芬蘭小學的結業日,阿雷沒去參加班上的結業,但是有跟老師約好,九點半時到學校外面拿自己的証書,同時也想帶兩束花給班上的兩位老師,我們就從窗口看著他,自己拿了兩束花,朝學校走去。

    回到家後,他興奮地宣布: "我是我們班上的磨砂大師,老師給我獎牌喔!" 我一看,還真的有一張獎狀和獎牌哩!

    這個據說是因為,他們有一陣子在上木工課,需要把木頭的表面磨到很平滑,結果阿雷鍥而不捨地一直磨,磨了上百千次,磨到老師都不可思議地看著他: 你這麼有耐心,居然不會累嗎?

    自己的木頭磨好了,碰到別的同學不會,他也去幫別人磨,所以老師今天就給了他這個獎勵!

    我要在臉書上分享之前,我家先生還說: 這沒什麼好分享的吧! 感覺就像是"全勤獎",因為沒有別的可以給獎,只好找個理由來給啊。

    嘿我可不同意喔! 今年結業式因為疫情關係,大人不能參與,但我前兩年都有參加,基本上這裡沒有什麼人人有獎的制度, 唯一人人都有的是一人一根冰淇淋,每年班上只有少數人,老師會給出音樂、芬蘭文、繪畫…等不同的特殊獎勵,而我家小孩是一次也沒拿過。

    今年第一次,因為木工磨砂磨得特別精緻而得獎,當然要大大拍手啊! 每個小孩都可以在他擅長的事物上發光,哪怕那件事情小得微不足道,大人也不要小看那一切。

    人生,就是從小見大,能好好地、專注地、用心地,專注把木頭磨砂磨好,在我看來,重要性並不小於拿到班上的芬蘭文或是繪畫的特殊獎勵。

    所以,這是我的小男孩,認真對著木頭磨砂的孩子,在公寓樓下沙坑挖洞的孩子,喜歡爬樹的孩子,小學三年級結業了,結業快樂!

    #芬蘭小學
    #三年級結業

  • 三年級獎勵制度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10-01 08:00:01
    有 1,197 人按讚


    這是我推薦的《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自學」一詞,在台灣比較接近在描述一種「在家學習」而非在學校學習的制度。但從本書的概念來看,「自動自發學習」或「自主學習」比較接近原意....

    開學一段時間了,特別請出版社授權,把下列能幫助家長思考的文章,分享出來跟各位朋友討論。

    我想,是國情的不同,在台灣的寫功課時間,遠遠多於研究中所建議的時間。在某些幼兒園,大班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可能就差不多半小時了。尤其是調查美國老師的講法,更讓我覺得有趣,

    「老師普遍同意每年級增加10分鐘的時間在家庭作業上很合理,超過時間就應該停下來,但沒有一位老師認為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應該超過這份研究的建議。」

    不過,我贊成這段文章的最後一句話,

    「讓孩子放棄運動、親子互動、社交活動、跳舞課等等,就只為了在學業上獲得好成績實在不是個好主意。這會導致孩子生活失衡,學業表現與社交技能也會跟著下滑,孩子在情緒上也會出現許多問題。」

    一個人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其實是從學生時代開始。懂得過平衡的生活很重要,特別是從情緒管理的角度來說。期待這篇文章,讓我們從家庭作業的角度切入,對於如何幫助孩子有更多元的思考方向。

    .

    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4131

    ---------------------------------------------------

    【史黛芬妮.唐納德森-普斯曼, 瑞貝卡.傑克森, 羅柏特.普斯曼】

    寫作業應該花多少時間?

    哈里斯.古格(Harris Cooper)是德克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他發表了超過60份主題為家庭作業應該佔多少時間,可以達到最佳效果的研究報告。他在其中一篇二○○六年發表的論文中,建議每個年級可以增加10到20分鐘作業時間,因此二年級生可以坐下來專心地寫上20分鐘的作業,而六年級生最多可以寫上一個小時的時間。
    ◎ 一年級生:10到20分鐘的作業時間
    ◎ 二年級生:20分鐘的作業時間
    ◎ 四年級生:40分鐘的作業時間
    ◎ 九到十二年級生:90向上增加到120分鐘的作業時間(國三到高中生)。

    美國家長教師協會與美國教育學會也同意以上的準則,他們建議每年級增加10分鐘,但是一年級可以達到10到20分鐘。當然,國高中的孩子需要更長的寫作業時間,但是若能夠提升時間管理與調度的能力,他們也可以在建議時間內完成學校作業。

    ***************************

    更好的作業習慣

    這份家庭作業的花費時間依據的不僅是科學家的研究,我們還調查了美國近一百位積極參與新課程的制定與推動的中小學教師。老師普遍同意每年級增加10分鐘的時間在家庭作業上很合理,超過時間就應該停下來,但沒有一位老師認為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應該超過這份研究的建議。

    不過老師們並沒有按照這個十分鐘的建議時間安排家庭作業,一位國小三年級的老師是這樣回答的:「每個孩子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我的做法就是出一張作業單,學生有盡心努力最重要,完成與否並不是首要目標,特別是教到新課程的時候。」

    建立良好的作業習慣,第一步就是要決定寫作業的時間與地點,然後採用每年級增加10分鐘的規則。也就是說孩子得好好坐下來,專心在完成學校的功課。但沒有寫完是可以的,若是提早寫完,剩下的時間可以閱讀課外讀物,直到規定時間結束後才能離開。家長可以為孩子多準備一些書籍。小學生的作業時多時少,也常發生完全沒有回家功課的情況,這時候可以讓他們閱讀課外讀物。若是孩子精神狀況很好,想要寫久一點也別讓他們這樣做。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逐步地引領他們達到目標。孩子只要瞭解每天都有固定的寫功課時間,不會沒完沒了的寫,就能放鬆地學會專注。

    一旦建立起固定的寫作業習慣,孩子就不會因為不想寫功課而謊稱沒有作業,不管老師出多少作業,他們每天都得坐下來寫功課。他們也不能因為想玩或打電動而草草寫完。若是故意拖延,慢吞吞地不寫完,明天還是得自己承擔後果。

    但小學生每天都得要閱讀20到30分鐘的規定並不能和寫功課的時間混為一談,現在美國正在倡導「觀念學習」(theoretical learning),導致學校實驗性的課程變化快速,這已經是一個常態現象,而鼓勵孩子多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有更好的表現。

    家庭作業現在需要家長、學校與社區的共同合作,家長與孩子都需要全力參與,才能做到最好,老師需要家長的支持,若是家長抱持著回家作業不重要的態度,這對老師與孩子來說都沒有幫助......如果讓孩子花好幾個鐘頭在不適合的作業上,會導致他們不喜歡學習、不喜歡上學,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會生氣。而花在作業上的時間選擇適合他們的年級即可,然後要獎勵他們的付出與努力,這個方法真的很管用。

    ......

    讓孩子放棄運動、親子互動、社交活動、跳舞課等等,就只為了在學業上獲得好成績實在不是個好主意。這會導致孩子生活失衡,學業表現與社交技能也會跟著下滑,孩子在情緒上也會出現許多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