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巨頭羅馬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巨頭羅馬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巨頭羅馬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巨頭羅馬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戲曲中心演唱《帝女花》之〈庵遇〉後感 文章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好少在本欄提及我的私人生活,但今次要破例講一件非常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本周二,非常榮幸,竟有機會在「普樂藝會」姚志明老師領導下,與一班好同學和星光熠熠的大老倌,一齊在非常漂亮的戲曲中心演唱粵曲! 對粵曲的興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雖然很多人都認為,美國人不擅長烹調出美味的食物,但是分量十足,粗獷帥氣的美式餐點,卻始終有一定族群的擁戴者。代表性的美式餐點,像是漢堡、燒烤和炸物,無論搭配可樂或是啤酒,總讓人有種酣暢淋漓的痛快! √ 快來訂閱 Vogue 頻道:http://bit.ly/2eoVk7R The Kitche...

三巨頭羅馬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21 14:38:57

【@businessfocus.io】墨西哥控Zara等品牌「盜竊」原住民設計 籲合理解釋並賠償 . 墨西哥指控全球快時尚巨頭Zara以及Anthropologie、Patowl等公司涉及文化盜用。這些品牌在未經墨西哥原住民社區的協商和授權,在設計中採用了當地傳統圖騰,卻沒有讓原住民受益。墨西哥文化...

三巨頭羅馬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10:50:18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後浪推前浪】影視串流市場巨頭之戰,Hulu 2019首季美國訂閱數是Netflix的2倍⠀ .⠀ 隨著串流影音平台普及率越來越高,民眾的觀看習慣已開始改變。觀眾越來越重視多樣化的觀看體驗,觀看影集或電影的場所已從侷限的影廳或客廳...

  • 三巨頭羅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7 09:48:54
    有 130 人按讚

    譚新強:戲曲中心演唱《帝女花》之〈庵遇〉後感
    文章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好少在本欄提及我的私人生活,但今次要破例講一件非常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本周二,非常榮幸,竟有機會在「普樂藝會」姚志明老師領導下,與一班好同學和星光熠熠的大老倌,一齊在非常漂亮的戲曲中心演唱粵曲!

    對粵曲的興趣可說來自隔代遺傳,我從未見過的祖父,在鄉下是專業唱戲的。約10年前,經過大會堂,見到「普樂藝會」的海報,我就去了報名加入。

    實在慚愧,雖可說學藝多年,因為懶惰,從未學好工尺譜基本功,只是一直念口簧。後來更因工作太忙而停了近8年,最近半年才臨急抱佛腳,再次操曲狂練。但因資質實在有限,所以進度甚慢,在此實需要感謝姚老師和我邀請的年輕名花旦王潔清小姐(多才多藝,亦是編劇家),和一眾樂師及陪我唱歌的同學們的無限耐性和指導。

    今次演出源出自兩年多前,在「普樂藝會」的周年晚宴上,跟姚老師聊到當時剛落成的戲曲中心,我就表示極力鼓勵和支持我們曲社去申請一個演出檔期。出口容易,但辛苦了一班好同學,開始了漫長和艱辛的籌備過程。我需要對廣大香港市民道謝,戲曲中心的建築成本高達27億元,現在我們這些票友,竟可只花10萬元不到,就租到此世界級歌劇院,非常物超所值!戲曲中心的排期當然非常長,也有一定水準要求,但絕對接受業餘團體申請,開放度和使用率,都遠高於香港單車館!

    港治疫成功 演出兩延期後終成功舉行
    戲曲中心的建造歷史有點坎坷,亦有點爭議性。設計出自溫哥華華人建築師譚秉榮手筆,但不幸在2016年巡視工程時突然中風去世。後來劇院的英文名字「Xiqu Centre」,也曾一度引起激烈社會辯論。戲曲中心更有點生不逢時,2019年初正式啟用,開幕不久即遇上大型社會暴亂,到了2020年更碰上沒完沒了的疫情,大大影響整個演藝界。

    我們的演出也幾乎以為告吹,結果兩度延期,超過一年時間,最後能成功舉行已算幸運,實需感謝香港治疫超成功。據了解,上演西方歌劇的紐約林肯中心的室內劇院仍未重開,但從5月起,就在室外搭了10個台舉行演出,有抄襲我們搭棚上演神功戲的嫌疑呢!

    粵劇在2009年已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香港和所有廣東人的文化瑰寶,非常值得保存和發揚光大。我一曲走天涯,今次唱了香港人最熟悉的《帝女花》之〈庵遇〉。《帝女花》當然是任白戲寶中之戲寶,亦是唐滌生先生的四大名劇之一(其他三套為《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原劇本出自清代崑曲劇作家黃燮清,後來由唐滌生改編而成。《帝女花》的故事感人,不止受到中國人歡迎,原來早在清末已傳到日本,且長期有演出此劇(但不知是以何形式,Kabuki還是Noh?)。據說,任劍輝和白雪仙兩位,在一次日本旅行中,偶然碰到此劇演出,從而啟發他們把《帝女花》帶回來,鼓勵唐滌生先生改篇成粵劇。

    如此故事是真的(如有讀者認識白雪仙女士,請幫忙印證一下),實在非常傳奇。我認為此故事可信性頗高,因為早期的粵劇其實可算頗國際化,包容性也很強。粵劇的歷史不到200年,對比超過600年歷史的崑劇不算長,最有名的明代崑劇作家湯顯祖,跟沙士比亞是同一時期的人,且同在1616年去世。最初的粵劇演出方言其實並非粵語,而是所謂的古腔官話(又稱中州話),反而較接近北方方言。現代粵劇的改革歷史更短,都是始於1920年代的,主要推手為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就讀聖保羅書院的薛覺先先生(白雪仙的父親白駒榮亦重要)。改革包括引進大量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甚至結他等等,但亦有帶入北方的鑼鼓和北派表演藝術。樂曲方面加入大量豐富旋律的小曲,有些甚至來自西方,演唱方言改為主要粵語,男角從高八度音的子喉改為平喉(感激),亦開始容許女性參與演出,毋須全部女角用男生反串。薛覺先的劇團,也培養了多位著名劇作家,包括南海十三郎和稍後期的唐滌生等。

    其實這批早期粵劇改革者都頗西化,不止薛覺先念番書,南海十三郎更曾是港大醫科生,唐滌生原名唐康年,滌生只是他英文名Dickson的譯音名字!唐滌生曾在非常洋化的上海讀書,除編劇,其他興趣包括畫西洋水彩畫和看荷李活電影。他們這批人的創作靈感來自全世界,並無特別國家和文化界限。當年粵劇流行地域非常廣,除粵、港、澳為中心點外,南洋以至北美和歐洲華僑,都以廣東人居多,所以各大老倌經常到全世界演出。李小龍爸爸李海泉為粵劇名伶,正因在1940年去了美國演出和避戰亂,李小龍才會出生於三藩市。

    改革粵劇四大建議 助傳承創新
    其實粵劇在今天的香港和廣東仍頗流行,我參與了之後才發現有那麼多的志同道合人士。除年紀較長人士外,喜見原來也有不少年輕的專業粵劇表演者和樂師,演藝學院和八和會館更是功不可沒。最近發現有些大老倌,甚至有專門開班教導只幾歲大的小朋友!

    任何文化藝術都必須有生命,有傳承和創新,粵劇也當然不例外,需要更多新的好劇作。讓我大膽提出數個繼續改革的建議:

    1.傳統曲牌如《秋江月》和《妝台秋思》等固然好聽,但我認為不應不停翻用。我建議每齣劇都必須創造一些新的樂曲。情况如百老匯劇一樣,無論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的歌曲有多好聽,Andrew Llyod Weber是不會翻用這些旋律的。但我的意思並非完全放棄非常優美的中樂pentatonic scale(五聲音階)和較簡單的harmony(和聲),其實我反覺得模仿交響樂團的現代中樂團有點不倫不類。但在中樂的音律基礎上,應該也有大量創作空間。

    2.我絕對覺得中國戲曲的藝術性高於傳統西方歌劇,因為包含唱、念、做、打,絕非如西方歌劇般,主要演員只懂行來行去唱歌。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粵劇應提升舞蹈、做手,以及我的至愛北派的佔比和重要性,給予觀眾更多的視覺享受。當然服裝、化妝、燈光和舞台設計亦非常重要。

    3.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網上化和碎片化,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無論傳統粵劇藝術家多麽喜歡四小時長的現場舞台表演,我認為必須縮短表演時間至約兩小時,甚至編寫一些更短的劇目(不一定是折子戲)。近日我發現在疫情期間,八和拍製了一系列介紹粵劇各方面藝術的短視頻,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但我認為連正式粵劇表演也應大量放到網上做推廣,粵劇的整個商業模式都需要重新考慮,從只靠現場門票、票友和政府資助,加上新的網上流量和收費模式。

    4.最重要的是,中國包括香港,需要盡快開關,重啟正常的人民、文化藝術、學術、生意和外交旅遊。封關愈久,中國與全世界的隔膜愈加嚴重,加上中國互聯網並非完全開放,本已在惡化的美中關係,在切斷絕大部分實體交往後,情况變得更差,甚至更危險。

    內地近月政策 似墮圍城受困心態
    除此,一如我數月前的警告,中國切忌因封關而墮進圍城受困心態。近日所見的一些政策,就不幸有此味道。我再次提醒,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必須鼓勵中國企業(和人民幣),包括互聯網平台企業,盡快衝出國際。說什麼不想超越美國,只想超越自己,聽來有點道理,但其實誤解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需要走出國門的真正原因。互聯網就是最強大的新媒體,如中國全面放棄全球競爭,美國互聯網巨頭,更將長期壟斷全球傳媒和大部分人的腦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經過美國傳媒的五稜鏡。美國擁有絕對性的媒體控制,再加上中國無意放開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所以才能支持美國無道的長期QE和其他不合理貨幣和財政政策。換作沒有超級傳媒控制權的古羅馬帝國,如此誇張的印鈔,可能早已引發金融危機!然後有了無限的印鈔權,才可負擔更誇張和極端的「9 Power Standard」軍事開支!

    粵劇界只是整個社會的極小一份子,但亦是一個縮影。明年我們曲社又訂了戲曲中心作三場表演,老師幫我約了全中國最有名的花旦之一蔣文端女士與我合作。我誠惶誠恐,但當然非常興奮,只期望早日通關,明年能夠成功演出!

    如能與全世界恢復通關,我甚至夢想我們曲社能遠征歐洲,在維也納黄金音樂廳(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演唱中國粵曲!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三巨頭羅馬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4 17:00:05
    有 982 人按讚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Delta疫情反撲全歐 歐盟出手搶購疫苗》

    {內文}
    如果八月的歐洲是一條曲線,那就是一條上升曲線。Delta病毒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在上升,感染新冠的年輕重症病患人數在上升,各國接種疫苗的人數在上升,但是走上街頭抗議健康通行證,與疫苗的人數也在上升。巴黎 柏林 倫敦 羅馬。

    德國之聲新聞主播:Delta變種正在歐洲掀起一波新的疫情,在幾個月相對的平靜之後,新的確診病例正在增加。塞浦路斯新增的感染人數最多,上週平均每10萬人中有800人感染。其次是英國
    ,發病率是每10萬人中有500人感染,荷蘭正在經歷疫情的飆升,發病率為每10萬人接近400人感染,西班牙正在面臨他的第五波疫情。

    但是八月初最引起關注的上升曲線,是疫苗不約而同漲價的曲線。根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1日的報導,輝瑞和莫德納已經提高了,向歐盟出售的疫苗價格。

    新聞片段: 輝瑞疫苗從15.5歐元 漲為19.5歐元,莫德納則是從19歐元 漲為 21.5歐元。

    輝瑞疫苗的價格漲幅為了25%,莫德納疫苗的漲幅超過十分之一。而這是在mRNA疫苗第三階段試驗,數據顯示出比AZ疫苗與嬌生疫苗,具有更高效率之後達成的訂購交易。今年5月份,歐盟一共訂購了21億劑疫苗,其中輝瑞疫苗多達18億劑,書面上預計在2023年之前交貨。

    法國RFI 廣播電台主播:輝瑞疫苗每劑漲了4歐元,莫德納漲了2.5歐元,這是好幾千萬劑的疫苗,難道歐盟以及間接而言的歐洲人,沒有被這些製藥巨頭愚弄嗎?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我所能告訴您的是,歐盟還在與輝瑞和其他疫苗廠商,協商所要訂購的疫苗,並不是第一代的疫苗。我們要求依照變種病毒進行調整,這是明文寫在目前還在交涉的合約中,我們也要求主要的生產地,包括高達300種不同組件的生產線,必須要在歐洲領土境內。

    被歐洲各國媒體追問的歐盟執委會,則以還在進行談判以及合約的機密性,迴避了所有評論。只有法國衛生部長接受媒體訪問時,確認了疫苗漲價。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之前人們說你們很笨,你們買的比以色列和英國便宜,他們付了高價所以最先得到疫苗,而現在人們又會說你們要求那麼多,買的那麼貴這很不合理等等。這需要理性對待,我們當然不能被愚弄,而應該要有更為嚴謹的合約,和可以回應變種病毒的疫苗。是的,疫苗的價格可能會比較貴,而且這不僅是對歐盟而言比較貴,而是對所有疫苗的購買者都比較貴。

    Delta變種病毒,被認為是導致疫苗漲價的首要原因。即使7月初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已實現在7月底前,有足夠疫苗接種全歐70%的成年人口,相當於3.36億人。但是2020年因為聯合27國團購殺價,而造成落後於英美採購推遲的教訓,使得這次歐盟寧可接受漲價不敢怠慢。

    在Delta變種疫情反撲的威脅下,英國和德國都已經確認將從9月份開始,向高危險人群提供第三劑的疫苗注射。

    德國巴伐利亞邦衛生部長 Klaus Holetschek:我們現在有了足夠的疫苗,有兩個不同的疫苗都被核准,可以對這個年齡層(12+)施打,BNT輝瑞和莫德納,有鑑於此 我們對於下一步很有信心。

    德國社民黨醫療政策發言人&科隆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Karl Lauterback:疫情的危險,是如此強烈地支持讓兒童免疫的說法,因為如果Delta變種病毒一旦進入教室,這將會是一個絕對的悲劇。

    萬一讓Delta病毒疫苗進入教室,「會是一個絕對的悲劇」,不過這個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另一個確定會發生的悲劇,是同樣面對肆虐的Delta變種病毒,但是在歐盟富有國家超前部署,重金加碼大量搶購第三劑,以及開始降低施打年齡層,擴大疫苗覆蓋率的背後,是將有更多買不到第一劑,遑論第二劑第三劑的國家。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歐盟不但要求疫苗要在歐洲境內生產,並且要有更精確的交貨時間表,若有交貨延誤將處以罰款。

    輝瑞CEO Albert Bourla:好消息是我們對於第三劑加強針,非常非常有信心,它們可以增強免疫反應達到足夠水平,來抵抗Delta變種病毒,我們將在兩星期內八月中旬,將數據資料呈交給FDA。

    如果第三劑加強針對抗Delta有效,是一個好消息,那也只限於對那些有辦法,買到第三劑的歐美國家。馮德萊恩表示「隨著病毒變種在歐洲傳播」,「簽訂的新合同是我們的額外保障」。在對於歐洲所有上升曲線中,持續上升的拒絕疫苗接種的抗議人數,他們對於個人自由華麗奢侈的捍衛,是那些沒有疫苗,只能被鎖在疫情升溫恐懼中的人們,所無法理解的荒謬。是那些有錢也買不到疫苗的國家,和那些沒有錢,也等不到COVAX平台支援的國家,除了病毒之外還必須要面對的,疫苗既患寡也患不均,赤裸裸的不平等。

    https://youtu.be/inAMyEImaN0

  • 三巨頭羅馬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6 11:30:39
    有 1,011 人按讚

    0706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盧森堡首相Xavier Bettel因血氧濃度低而住院,病情“嚴重”,但狀態穩定。Xavier Bettel在上個月底參加歐盟峰會後不到 10天,即出現感染症狀被送往醫院。
    #英格蘭計畫解除絕大多數疫情限制。英國首相強森表示,英格蘭將很有可能在7月19日取消與疫情有關的絕大多數限制。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將分別行動,但時間線將基本一致。根據時報資料庫,英國是當前全球疫苗接種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至少有一半英國人已經完成接種,在英格蘭,86%的成年人至少注射過一劑。與此同時,該國周日報告了2.4萬宗新病例,是自今年2月初以來的最高值,但住院和死亡人數保持穩定。
    #德國將葡萄牙、英國、俄羅斯、印度和尼泊爾從被評為旅行風險最高的國家名單中刪除,以促進旅遊業,解除令於週三生效。
    #數百名義大利醫療工作者控告當地衛生當局,因他們拒絕施打Covid-19疫苗而被停職。
    #拜登總統週日表示,接種冠狀病毒疫苗是美國人可以做的“最愛國的事情”。在對參加白宮南草坪七月四日派對並在全國播出的人群發表講話時,他說美國正在走出大流行的黑暗,但強調尚未完全清除它。
    #在義大利拉齊奧地區(包括羅馬)衛生當局組織的一項接種工作中,近 900 人利用夜間疫苗接種活動替“社會邊緣、最脆弱的人群”接種疫苗。
    #大都會歌劇院與舞台工作人員就大流行病的薪酬達成協議。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5/world/covid-19-vaccine-coronavirus-updates?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action=click&module=Top%20Stories&pgtype=Homepage#luxembourgs-prime-minister-is-hospitalized-in-serious-condition-with-low-blood-oxygen-levels

    *【美國互聯網巨頭聯合致信香港政府:修訂資料安全法將考慮退出香港】
    此前當局提議修改《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以打擊2019年抗議運動中對員警的人肉搜索行為。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亞洲互聯網聯盟代表蘋果、亞馬遜、穀歌和Facebook等公司表示,新規將“嚴重危及言論和通訊自由”,並使科技公司員工面臨法律風險,而免受懲罰的“唯一辦法是避免在香港投資和提供服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technology/hong-kong-doxxing-national-security-law.html

    *【中國打壓滴滴提醒是北京掌權】
    從投資者寵兒到政府整治目標,滴滴事件說明瞭什麼?自滴滴赴美上市後,北京先是叫停了該軟體的新使用者註冊,隨後又勒令其從應用商店下架。另外兩家近期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旗下的軟體也同樣面臨網路安全審查。這場監管閃電戰的最新戰線燒向了隱私和網路安全,但它背後的資訊很明確:政府有權監管企業,不管你在哪運營、在哪上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technology/china-didi-crackdown.html

    *【技術冷戰中,中國得不到的“最複雜機器” 】
    一家荷蘭公司製造的巨型機器被認為是生產最先進的晶片所必需的,業內判斷中國至少需要10年才能自主製造類似機器。特朗普政府已成功遊說荷蘭限制向中國出口該設備。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705/tech-cold-war-chips/

    *【觀點:中國已經崛起,與它競爭也許是件好事】
    紐約時報編委會成員Farah Stockman寫道,與其將同中國的競爭視為一場零和遊戲,美國可以採取一種競爭方式,激勵我們對我們的人民進行投資,而這本來是我們一直應該做的。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705/china-us-competition/

    *【日本熱海土石流已造成四人死亡,仍有超過80人失聯】
    這個位於富士山附近的溫泉度假小鎮上週末遭遇創紀錄降雨,72小時內降雨量達到7月降雨量均值的170%,隨後爆發山體滑坡,100多座房屋被摧毀。視頻顯示,土石流沖入街道,汽車像玩具一樣被撞開,人們驚惶地尋求庇護所。當局表示,正在考慮公佈仍下落不明的數十人的名單,以確定他們是否受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world/asia/atami-japan-mudslide.html

    *【黎巴嫩經濟危機惡化,貨幣貶值90%】
    在貝魯特港口大爆炸和新冠大流行的雙重夾擊下,該國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糧食和藥品陷入短缺,失業率飆升。世界銀行指出,黎巴嫩的金融危機可能是19世紀中期以來世界上最嚴重的三次危機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world/middleeast/lebanon-economic-crisis.html

    *【特斯拉稱,自動駕駛儀使汽車更安全,但車禍受害者指責其有致命危險】
    加州有民眾控訴,因特斯拉撞上皮卡,讓他們失去了15歲的兒子,他們提告特斯拉,聲稱該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該負擔部分責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business/tesla-autopilot-lawsuits-safety.html

    *【美國的野火有多嚴重?就連夏威夷也在與災難搏鬥】
    夏威夷可能擁有熱帶森林,使部分島嶼成為地球上最潮濕的地方,但它也越來越容易受到野火的影響。大雨促進了牧草大批生長,而乾燥炎熱的夏季使它們非常易燃。類似於美國西部,最近幾週發生了數十場大火,而且由於極端天氣模式和氣候變化,多年來火災季節變得更糟,今年夏天,大約三分之二的夏威夷面臨著異常乾燥的條件。最近的一些火災,特別是在大島和毛伊島,摧毀了約 10,000 英畝的地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us/wildfires-hawaii-drought.html

    *【佛羅里達州部分倒塌的公寓樓的殘存部分將爆破拆除後恢復搜索】
    佛羅里達州瑟夫賽德倒塌公寓現場又發現了四具屍體,救援人員在大樓的其餘部分被拆除後重新開始搜索,目前死亡人數達到28人。邁阿密-戴德縣縣長Daniella Levine Cava稱進入第12天的行動為“救援”,而非“恢復”,希望能找到生還者,不過目前沒有好消息。週日晚些時候,拆除專家在部分倒塌的公寓內進行內爆處理,因為擔心殘留部分的架構不穩定,可能會在熱帶風暴推進的強風下倒塌,週六暫停工作的搜救人員,再度獲准在坍塌現場進行搜救工作,還有許多痛苦的家庭,仍在等待100多名失踪者的下落。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5/us/miami-building-collapse-update

    *【一架載有96人的菲律賓軍機墜毀】
    菲律賓官員說,一架載有96名士兵和機組人員的菲律賓空軍飛機周日在南部約洛島墜毀。至少50人喪生,其中包括3名地面平民,救援人員擔心死亡人數恐會攀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4/world/asia/philippines-plane-crash.html

  • 三巨頭羅馬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7-22 13:18:26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美國人不擅長烹調出美味的食物,但是分量十足,粗獷帥氣的美式餐點,卻始終有一定族群的擁戴者。代表性的美式餐點,像是漢堡、燒烤和炸物,無論搭配可樂或是啤酒,總讓人有種酣暢淋漓的痛快!

    √ 快來訂閱 Vogue 頻道:http://bit.ly/2eoVk7R

    The Kitchen Table 自己做的漢堡最對味 !
    最受歡迎的美式食物,非漢堡莫屬。多數人想到的漢堡,就是在圓圓的布里歐麵包裡夾上用牛絞肉做的肉餅,加上生菜、起司、番茄、酸黃瓜等配料,就是一個經典的美式漢堡。不過,台北W HOTEL的THE KITCHEN TABLE,今年卻別出心裁地推出有趣的「自選漢堡」,主角多達八種選擇,包括經典美國牛肉、到台灣手撕黑毛豬肉、三杯雞堡、臭豆腐堡、香料大蒜羊肉、綠色蔬食等;接著從十九種配料中選三種,像是老奶奶的涼拌生菜、羅馬蕃茄、煎蛋、甜菜根、西班牙洋蔥等,然後再從七種起司及麵包中各選一種,最後由十三種醬料中選擇你喜歡的!這樣組合已經超級豐盛,若你還不滿意,還能從「炫Food 配件」中,加點像是鴨肝、牛骨髓等高級配料,為你的漢堡增加酷炫程度!

    The Kitchen Table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 W Hotel Taipei
    02-7703-8887


    Mighty Quinn’s麥笛昆餐廳 品嚐煙燻烤肉的原始美味 !
    除了漢堡之外,美式燒烤的人氣也始終不墜,從早年大家熟知的美式烤豬肋排,到後來的美式牛排,足見大家對美式燒烤的熱愛。而由赫士盟集團引進、來自美國布魯克林區Mighty Quinn’s麥笛昆餐廳,就是今年台北最熱門的美式燒烤主題餐廳。

    有別於傳統的直火燒烤,麥笛昆採用的燒烤是融合了美國德州及北卡羅萊納州的慢火煙燻式烤燒,選用優質的肉品以特製香料醃製之後,再以木頭慢慢低溫燻烤,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煙燻,所以烤肉的表面看起來黑漆漆的,但一切開,就可以看到源源不絕的肉汁從切面溢流而下,中間帶著粉紅色圈圈的肉質,就是美式慢火煙燻烤肉最大的特色。

    因為需要長時間慢火燻烤,所以美國和台灣的麥笛昆餐廳都是在中央廚房把肉烤好,再送到門市銷售,也因此在麥笛昆聞不到濃厚的油煙味,餐點的選項也很簡單,就是要你品嚐優質肉品的原始美味!

    麥笛昆餐廳Mighty Quinn’s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09號
    02-2772-6174


    肉鋪廚房 高熱量炸物吃起來最療癒!
    當然,美式的油炸食品也很有賣點,從最經典的炸薯條,每家餐廳都有其獨特的做法。在台北已經有二家店的「肉舖廚房」,不但以獨特的方式處理薯條,炸好後表皮異常酥脆,中心卻很鬆軟而且吃得到洋芋香,沾醬更能選擇獨特的起司醬,濃郁的起司搭配薯條,明明知道熱量超高,但卻會讓人吃完一份還想再來一份!


    除了薯條,這裡的綜合炸海鮮、炸雞柳等也吃得出用心。主廚表示,肉舖廚房的炸物,都是精選優質雞肉或是本港現流海鮮作為食材,裹上加了杜蘭小麥的獨特炸粉下鍋油炸,所以沒有厚厚麵衣,只留下酥脆的外皮和食材本身的鮮美滋味,建議直接吃就很美味,若喜歡沾醬,這裡也提供蜂蜜芥茉、優格薄荷等不同口味,讓你吃出不一樣的口感。

    肉舖廚房花博店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02-2597-1506

    ------------------------------------------------------------------------------
    The Scene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marturl.it/pdjxq0
    VOGUE 官網影音專區: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marturl.it/qo9tkf
    GQ 官網:http://www.gq.com.tw/
    GQ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marturl.it/r9gauv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