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合一咖啡代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合一咖啡代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合一咖啡代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合一咖啡代工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51的網紅台灣空姐姍姍的旅遊和廣東話閒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填問卷調查、幫忙讓 公平貿易咖啡+紐西蘭牛奶 成真 ——- 多年前,我到COSTCO,西雅圖即溶咖啡像座山堆在哪兒,同時看到幾乎每一個推車裡,都有西雅圖的即溶咖啡,我非常的震撼。 當時(也到現在),怎麼衝起更多的咖啡量,幫助更多的生產者,一直是我們很苦惱的問題。而量少能夠發揮的social imp...

  • 三合一咖啡代工 在 台灣空姐姍姍的旅遊和廣東話閒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8 13:21:40
    有 0 人按讚

    填問卷調查、幫忙讓 公平貿易咖啡+紐西蘭牛奶 成真
    ——-
    多年前,我到COSTCO,西雅圖即溶咖啡像座山堆在哪兒,同時看到幾乎每一個推車裡,都有西雅圖的即溶咖啡,我非常的震撼。

    當時(也到現在),怎麼衝起更多的咖啡量,幫助更多的生產者,一直是我們很苦惱的問題。而量少能夠發揮的social impact就受限,我們也深受挫折。

    不少消費者一直跟我們反應,為什麼不出即溶咖啡?我當時覺得,最好喝的咖啡應該要新鮮烘焙、應該要沖煮時再磨豆,⋯即溶咖啡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直到看到COSTCO帶給我的震撼,我懂了一件事,咖啡必須要滿足每一種需求:

    你賣咖啡豆,有人嫌麻煩(還要工具)
    你賣掛耳包,有人嫌麻煩(還要清理)
    你賣瓶裝咖啡,有人嫌麻煩(懶得走到便利商店)⋯

    懶惰、時間不夠,永遠會創造出商機。也難怪這麼多人寧願喝下難喝、名不符實(用羅布斯塔混)的即溶咖啡,也不自己沖杯新鮮烘焙的咖啡。

    於是我們開始找台灣的即溶咖啡廠,希望能推出自己的即溶咖啡。更驚恐的發現,原來台灣沒有生產即溶咖啡的工廠、即溶咖啡粉都是從國外進口,奶粉成本高,三合一咖啡裡的通常也不是真奶。

    花了很多時間尋覓,我們終於在國外找到一家公平貿易即溶咖啡的代工廠,做出高品質好口味的即溶咖啡,二合一的更只敢用紐西蘭奶粉,多花點成本沒關係,吃下去的東西要對得起良心,連我都開始改喝。不過因為進出口時間長,造成偶爾斷貨的問題。

    對於改良痛點,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態綠營運的痛點,一有機會我們從來不放棄。在一年多前因為有食物科技背景的成員加入,生態綠開始研究新的即溶咖啡。

    這次疫情,相信大家都看到台灣生技的軟實力,我們用生技的技術,開發出公平貿易的「單品即溶咖啡」,不用混合豆,完全無添加,挑戰單一產區豆,保有單一產區的美好風味,喝起來如同手沖一樣美味:回甘、香氣、乾淨,是這一年辛苦試驗上百次的成果。

    更讓我驚喜的,是同仁們用生技技術開創的新產品,克服即溶咖啡的問題,連冷水都可以快速溶解,對喜歡戶外活動的我來說,實在是很方便,只要倒進水壺裡搖一搖,馬上就是好喝的咖啡。

    做為生態綠的創辦人,雖然因為過去四年公職的關係,我離開了生態綠團隊,但是看到生態綠今年打敗許多優秀的企業、勇奪 #世界公平貿易獎企業組 前三名、又努力推出讓人驚喜的產品,我感到欣慰又驕傲。

    請大家容我用生態綠創辦人的身分,邀請大家幫忙填寫問券,完成產品上市前的最後一哩路,一起促成這個 #台灣在地研發生產、#第一個公平貿易、#第一個支持綠能、#第一個百分百用綠電 的 #單品即溶咖啡 上市。

    也給生態綠公司的年輕人一個機會、一個鼓勵!謝謝大家的幫忙! https://www.facebook.com/185265471538397/posts/3409532985778280/?d=n

  • 三合一咖啡代工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8 08:44:11
    有 552 人按讚

    多年前,我到COSTCO,西雅圖即溶咖啡像座山堆在哪兒,同時看到幾乎每一個推車裡,都有西雅圖的即溶咖啡,我非常的震撼。

    當時(也到現在),怎麼衝起更多的咖啡量,幫助更多的生產者,一直是我們很苦惱的問題。而量少能夠發揮的social impact就受限,我們也深受挫折。

    不少消費者一直跟我們反應,為什麼不出即溶咖啡?我當時覺得,最好喝的咖啡應該要新鮮烘焙、應該要沖煮時再磨豆,⋯即溶咖啡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直到看到COSTCO帶給我的震撼,我懂了一件事,咖啡必須要滿足每一種需求:

    你賣咖啡豆,有人嫌麻煩(還要工具)
    你賣掛耳包,有人嫌麻煩(還要清理)
    你賣瓶裝咖啡,有人嫌麻煩(懶得走到便利商店)⋯

    懶惰、時間不夠,永遠會創造出商機。也難怪這麼多人寧願喝下難喝、名不符實(用羅布斯塔混)的即溶咖啡,也不自己沖杯新鮮烘焙的咖啡。

    於是我們開始找台灣的即溶咖啡廠,希望能推出自己的即溶咖啡。更驚恐的發現,原來台灣沒有生產即溶咖啡的工廠、即溶咖啡粉都是從國外進口,奶粉成本高,三合一咖啡裡的通常也不是真奶。

    花了很多時間尋覓,我們終於在國外找到一家公平貿易即溶咖啡的代工廠,做出高品質好口味的即溶咖啡,二合一的更只敢用紐西蘭奶粉,多花點成本沒關係,吃下去的東西要對得起良心,連我都開始改喝。不過因為進出口時間長,造成偶爾斷貨的問題。

    對於改良痛點,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態綠營運的痛點,一有機會我們從來不放棄。在一年多前因為有食物科技背景的成員加入,生態綠開始研究新的即溶咖啡。

    這次疫情,相信大家都看到台灣生技的軟實力,我們用生技的技術,開發出公平貿易的「單品即溶咖啡」,不用混合豆,完全無添加,挑戰單一產區豆,保有單一產區的美好風味,喝起來如同手沖一樣美味:回甘、香氣、乾淨,是這一年辛苦試驗上百次的成果。

    更讓我驚喜的,是同仁們用生技技術開創的新產品,克服即溶咖啡的問題,連冷水都可以快速溶解,對喜歡戶外活動的我來說,實在是很方便,只要倒進水壺裡搖一搖,馬上就是好喝的咖啡。

    做為生態綠的創辦人,雖然因為過去四年公職的關係,我離開了生態綠團隊,但是看到生態綠今年打敗許多優秀的企業、勇奪 #世界公平貿易獎企業組 前三名、又努力推出讓人驚喜的產品,我感到欣慰又驕傲。

    請大家容我用生態綠創辦人的身分,邀請大家幫忙填寫問券,完成產品上市前的最後一哩路,一起促成這個 #台灣在地研發生產、#第一個公平貿易、#第一個支持綠能、#第一個百分百用綠電 的 #單品即溶咖啡 上市。

    也給生態綠公司的年輕人一個機會、一個鼓勵!謝謝大家的幫忙!

  • 三合一咖啡代工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6-20 08:00:00
    有 1 人按讚


    實體零售業者紛紛推出自家的行動支付,背後圖的是什麼?

    莊瑞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簡單來說,短期來看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跟發聯名卡、搶收單權意思是一樣的。長期來看就是著眼於數據這塊。

    台灣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宣布推出PX PAY(店員跟我說這個唸「批擦配」),除了全聯之外,還有哪些「實體」零售通路也推出了自己的PAY呢?

    包含:(多到數不清,不包含非實體零售的支付)

    全家便利商店:My FamiPay(2017.10)
    統一超商:OPEN錢包 (2018.12)
    萊爾富:Hi pay (2018.9)
    OK超商:OK Pay (2019.1)
    家樂福:Carrefour Pay(2018.10)
    新光三越:Skm pay(2018.7)
    微風百貨:Breeze Pay(2019.1)
    屈臣氏:Watsons Pay(2018.10)
    App內建錢包(沒特別叫什麼Pay)
    六角國際
    85度C
    新光影城

    附帶一提,愛買不是缺席,而是已經有了遠鑫電子票證(HappyGo有錢卡)+friday錢包。另外小小猜測,未來包含王品、美廉社、三商美食(三商巧福)等應該都會推出自有app內建錢包功能。

    每當一個新公司又推出一個自家的支付功能,總會有網友在新聞下面留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支付?」、「中國大陸的支付好進步又方便,這麼大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支付」、「要這麼多支付幹嘛?誰會下載這麼多支付?」,這裡就來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

    這麼多支付,是因為國泰銀

    其實現在支付市場是非常競爭而且燒錢的,除了LINE PAY跟街口有祭出大量補貼之外,更早推出的歐付寶、Pi錢包也針對不同繳費推過補貼,同時也有支付宣布轉型和退場(Airpay.蝦皮的愛貝錢包)。支付既燒錢且競爭,一般的廠商也沒有能力自行開發,會有這麼多支付app,來自國泰銀的「代工」推動,從最早的全家,到這次的全聯,大部分都是國泰技術支援的。

    國泰銀是目前發卡量排行前三的銀行,在數位金融的推動上也有推出KOKOapp與聯名卡,為的是搶食年輕用戶及坐穩流通卡量冠軍的寶座,國泰銀會坐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泰銀從中信銀手中搶下了跟好市多推出COSTCO聯名卡。

    看起來台灣信用卡很發達,但實際上台灣非現金交易比重只從2015年的25.8%提升到2018年的38.29%(離2020要過半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同時20歲以上未持有信用卡的人約800萬人。從非現金交易比重及未持卡人數來看,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也是銀行所關注的焦點。

    所以,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就成了國泰銀搶占流通卡、刷卡金額的重要手段。這些零售商的支付APP可以幫國泰銀什麼?

    短期來看,可以拓展更多信用卡使用的場景(如原本只能接受部分信用卡的全聯、不能刷卡的日出茶太,現在用APP也能刷國泰銀)。同時「黏住」消費者使用國泰銀的信用卡,而不會跑去用別家的。最重要的是,國泰銀可以從其他銀行手中搶下更多的「收單」業務(銀行信用卡收入可以分為 1.刷卡手續費 2.店家接受刷卡的收單手續費 3.忘記繳卡費的循環利息),這樣就很有機會複製當年搶下好市多聯名卡發卡權那樣,繼續坐穩發卡王的寶座。

    馬雲曾在2016的雲棲大會上,提出五新的概念: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其中新能源就是「數據」。

    長期來看,一般刷卡的消費,銀行端只能拿到「刷卡金額」而不知道你買了什麼,(看看你的信用卡帳單,是不是常常想不起來自己買了什麼),代工app支付後,這些消費數據國泰就更容易掌握,才能進一步去分析變現。

    簡單來說,短期來看幫零售商代工支付app,跟發聯名卡、搶收單權意思是一樣的。長期來看就是著眼於數據這塊。

    支付

    與其說XX PAY,不如說內建錢包功能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中國大陸的支付好進步又方便,這麼大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支付」,支付更方便更先進這點,可以用另一篇文章來解釋,簡單說有法規限制、當時信用交易較差、假鈔較多等原因,時空背景不太一樣。

    另外也不是只有「支付寶跟微信」,會這樣說明顯是對於中國的認識不深或者是只從新聞來看中國,實際上除了支付寶跟微信支付,還有京東支付、百度錢包、微博支付等等,只是相對不有名和不常用而已。

    其實與其把這些零售商推出的稱為「XX PAY」讓你覺得好多支付app,不如把它想成內建錢包就行。就像我們用Uber叫車、foodpanda外送一樣,是不是都可以綁定信用卡支付?我們不會說因為這樣所以叫做Uber推出了Uber支付。對零售商來說,他只是把原本應該存在於會員集點、推播資訊給會員的app,更加上了一個錢包功能而已,不然像我來說去一間店消費,要開會員app集點、要開載具刷發票、還要開一個Pay來支付(一開始的行動支付真的是發票、集點、支付分開的),實在太麻煩了。

    想成如同Uber或foodpanda內建錢包功能,是不是就覺得理所當然而且應該趕快做了?

    支付功能,是為了經營會員、建立流量池

    做app和支付功能,和以前發會員卡、發聯名卡的概念是一樣的,為的都是要經營會員。

    全家可以說是最早推出支付app的廠商了,結合集點、發票、支付(但我現在消費還是用Pi錢包就是了…抱歉我忠誠度沒這麼高)三合一,只要刷一次就OK。同時全家在數位領域這塊可說是相當創新,從預購商品、咖啡寄杯、點數轉移,這些都啟發了其他零售商。

    固然消費者不會下載每個商店的app(像我去萊爾富不會下載他們的app),但對於商店來說app的目標更著重在經營VIP熟客,根據全家的經驗2%的超級用戶可以貢獻10%的營收。

    另外,現在的機制,只能看出「消費數據」而沒辦法進一步得知「使用者數據」,沒辦法得消費者的年齡性別,用App支付可以更進一步分析會員數據。同時在推播訊息上也可以更彈性靈活,進一步黏住消費者。(例如餐廳可以做訂餐訂位、零售可以查看庫存、預訂)

    最後,做零售生意本質上都必須吸引「流量」,所以早期開店講求「黃金店面」、「地段很重要」,好市多利用賠錢的「烤雞」來增加來客。而目前網路是一個很重要的「流量」來源,但隨著FB競價成本提高、LINE@漲價,流量取得的費用就會越來越高,也使得很多依賴FB、LINE的店家營收減少。零售商推出自己的app,除了可以經營自己的流量池,也可以減低對於這些網路巨頭的依賴,是一項不得不為的數位工程。

    經營會員一直都是做生意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會員卡、紙本集點,到現在的app或支付,本質一直都沒改變。

    附圖:從左至右分別為PX PAY、六角國際 和OPEN錢包(我真的是行動支付的早期使用者…...)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047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