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5
《電動車的心臟》
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電動車一切的動力來源,佔整車成本40%以上,現在市面上多以鋰電池發展為主,相較於傳統的鉛酸電池,鋰電池有壽命較長、體積較小、充電速度快的優點。
《正極材料》
鋰電池四大結構中,又以正極材料最為重要,正極材料佔整顆電池成本50%、負極材料...
#20210815
《電動車的心臟》
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電動車一切的動力來源,佔整車成本40%以上,現在市面上多以鋰電池發展為主,相較於傳統的鉛酸電池,鋰電池有壽命較長、體積較小、充電速度快的優點。
《正極材料》
鋰電池四大結構中,又以正極材料最為重要,正極材料佔整顆電池成本50%、負極材料佔10%、隔離膜20-25%、電解液15-20%;不同的正極材料又可分為不同種類的鋰電池,目前主流有兩大路線: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鋰鐵電池;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顧名思義,有三種化學材料組成,可分為鈷鎳錳(NCM)及鈷鎳鋁(NCA),三元鋰電池的電池能量密度(續航力)較佳,擁有比較好的低溫效能、充放電效率,可承受較大的電壓;
不過三元鋰電池的化學反應較不穩定,安全度較差,當溫度超200℃,會出現燃燒、爆炸等熱失控現象,車輛需搭載較好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平均電池壽命也只有5-6年,遠低於一般用戶使用年限;三元中的「鈷」為稀有金屬,價格昂貴,另外,鈷和鎳為有毒金屬,製造和回收上成本較高,種種原因使整體電池成本較高,適合搭載在高階乘用車款中;
《磷酸鋰鐵電池後來居上》
LiFePO4,成分礦物地球的蘊含量充足,相較三元鋰電池,有安全性較高、壽命較長、成本降低的優勢,材料耐熱度可達700-800℃、平均壽命可超過10年;隨著技術的改良,磷酸鐵鋰電池續航力不足和低溫效能差的問題已獲明顯改善,在低成本+高安全的趨勢下,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裝車輛已超越三元鋰電池。
文章影片裡的比亞迪刀片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採CTP技術,在2020年公司的年度發表大會上,為了證明其安全性,有了著名的穿刺實驗!
《電池未來趨勢》
低成本和固態化,是電池未來發展的趨勢,電動車要低成本、低售價,才能快速普及,三元鋰電池中的鈷除了價格較高之外,地球上70%的礦區來自於剛果,開採時有嚴重的童工問題,故降低三元電池中鈷的比例、發展高鎳化電池成了各大車廠現在的共識。
固態電池屬於未來的電池,拿掉電解液可以大大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壽命和續航力,不過目前礙於成本過高,無法大量生產,技術上也有瓶頸,如充放電時電池會膨脹和收縮,會破壞固態電池排列,導電度不如電解液等;目前全球固態電池的領跑者是豐田汽車,擁有上千項專利,日媒預計將在2022年發表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車。
《電池可能是下個漲價題材》
隨著電動車快速發展,電池產能將供不應求,從缺晶片到缺電池,汽車產業未來的資源爭奪戰正在不斷上演;今年因疫情,出現各式各樣缺貨、缺料、缺櫃的漲價效應,許多公司的股價出現百年難得一見的榮景;電池荒有可能成為下個缺產能的漲價題材!
《結論》
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很難用三言兩語說得明白,所謂擒賊先擒王,想要了解電動車產業,認識電池是第一步!
📝
若你能看到這裡,我會十分的感動,謝謝你❤️
#台股 #投資 #股市 #產業 #產業趨勢 #產業分析 #電動車 #電動車電池
三元鋰電 在 理財周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 各有優缺點】
發展新能源車推升稀土價格,中國得益最大,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中國還要積極發展新能源車呢?
跟上漲停不是夢,懂看的都在這裡>> https://pse.is/3m5yqv
三元鋰電 在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FITI學長團】#格斯科技 是108年的FITI學長團,團隊深耕 #三元鋰電池芯 技術🔋,並不斷推出新的電池材料導入電池芯設計使用,日前更於中壢增建新廠房✨
相關報導:https://reurl.cc/EnyY9A
團隊官網:https://www.gustech.com/
三元鋰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8月6日】今晚非農數據前,美股繼續反覆,標指納指再創新高,道指升271點或0.78%,標指升0.60%,納指升0.78%。美國流動性很高,盡管美股很高但仍是易升難跌,標指守住4380回升至4429破頂,上方最新阻力是4465。納指受制於14800多時,在幾隻大龍頭帶領下,過去兩週納指一直強於其他兩大指數,加上Tsla回升,中小型科技股開始發力,造就了納指再創頂機會。
市場關注美聯儲何時縮表,是9月?還是再推遲?今晚的非農數字將給與很關鍵答案,週三小非農數據大幅回落,反映企業擴張開始放緩,就業市場並不樂觀,以美聯儲這麼看重就業來看,即使面對通脹壓力,相信也不會臨尾香般放棄QE,讓過去一年刺激經濟努力成果毁於一旦。只要一日仍有QE,市場過量資金仍會努力尋找高回報,這也是美股跌不下的原因。
另一個支撐美股的是業績,至今已有59%企業公佈了第2季度成績,88%優於預期,標普500間公司平均增長率達88%,增幅遠勝預估的67%,良好業績給股價提供支持。但留意第3季基數轉高,相信再難出現高增長,另一方面,面對通脹壓力,第2季管理層看法多較悲觀,但第3季卻較少提及,相信企業已有方法轉嫁成本。
疫情擴散令資金不安,十年債息曾低見1.13%,已是第二次衝擊此水平,及後快速反彈回升至1.23%收市。現時於1.13%形成一個雙底走勢,1.31%頸線成關鍵,升穿便能確認1.13%已是底部,債息將會慢慢回升。債息偏低或是偏高,均不利於市場穩定,最佳是保持在1.13%至1.31%之間徘徊上落。
中港股市仍飽受政策困擾,最新政策有咖啡及奶粉,基本上各行各業均有機會中招,相對「炭中和」是國策,電動車及光伏這些板塊相信較少中招機會,結果一眾資金衝入避難。A股衝高後靠穩偏軟,兩市仍保持在1.30萬億成交,只要有資金在場內炒作,一時三刻並無大礙。外資經過3日狂搶後,週四淨買入18億,外資增持意欲仍然很高,過往外資是smart money,有一定啟示性。
回說港股,恒指升抵26500,完成了反彈第一目標,噚日亦借勢回落,回試26200早前頂部尋找支持,噚日提到成交的重要性,7月資金大舉流走,北水從過往每月淨買入400億元,發展至7月出現100億元淨流走,外資更不用多說,後市能否反彈便要看是否有新資金願意入場。
早前跌至24748,在大跌市下成交增至3606億元,及後指數反彈,說明當日抄底資金是押對注,這些資金願意25000入市,但隨著指數回升,成交卻一直縮減,升至26500點更是縮至1600億,願意高追資金越來越少。就以騰訊(700)為例,週三北水重新買入,以為是轉勢?但圖太郎卻有保留,結果噚日北水真的由買變沽,股價又跌回432元水平,市場對騰訊、美團信心已失,回升並非一件易事。
港股大環境仍然後差,個股套現壓力非常巨大,不少板塊加速洗倉。過去港股是資金市,在北水、外資流入下,不少股份炒至超現實水平,盈利升10%股價升5倍升10倍,甚至沒盈利如快手(1024),市值睇2萬億3萬億,現時下跌只是回歸現實,純資金推動股價,只是財富轉移,卻不能為公司創造出價值。
拜登要求車廠提升電動車生產比例,綠色能源如光伏及電動車,均是中美國策,未來電動車需求只會增不會減,電池更是。早前圖太郎提及可於18元留意新特能源(1799),此股是光伏上遊板塊,光伏產能大幅增加,對多晶硅需求大增。週三公司配售新股,原來是母公司變相增持,復牌後股價大升,上半年預估盈利11.5億元人民幣計,全年盈利可達28億港元,預估市盈率6倍,現價並不貴。
港股越亂,對擁有黃金賽道的比亞迪(1211)更有利,好股不用多,一隻就夠,有消息指Tesla明年第2季將引入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作為Tesla供應商,首先Tesla作為第一大電動車企,不會只用單一供應商,其次刀片電池續航力已比美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更沒有三元鋰的自燃問題,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現時比亞迪市佔率大約是14%,若成功取得Tesla這名大客戶,明年市佔很大機會提升至25%以上,現時比亞迪正處於增長黃金賽道上,長線持有,回吐加倉便是最佳策略。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