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編故事時間 :關於房子・關於人生・關於故事
前幾天和我先生的某位親戚聊到買房子的事情
這位阿姨(60多歲)在舊金山灣區精華地段有一獨棟別墅
我跟我先生好奇的問了阿姨買房的經驗
阿姨說她在70年代從底特律搬到加州
當時用15萬美金(約四百萬台幣)
買到了這間不起眼的老房
房子有四房三衛...
* #佐編故事時間 :關於房子・關於人生・關於故事
前幾天和我先生的某位親戚聊到買房子的事情
這位阿姨(60多歲)在舊金山灣區精華地段有一獨棟別墅
我跟我先生好奇的問了阿姨買房的經驗
阿姨說她在70年代從底特律搬到加州
當時用15萬美金(約四百萬台幣)
買到了這間不起眼的老房
房子有四房三衛三層樓
外加後院有一個一房兩廳的小木屋
以及後方的大庭院
這樣的屋子在現在的市場大概值上億
我跟我先生聽了好羨慕
畢竟舊金山的房價大概是世界之最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負擔得起這裡的房子
我們說:「阿姨你真的好幸運,可以用這麼便宜的價格買到這間房子」
然而,阿姨開始提起那些「外人看不見的成本」
我原本以為阿姨要說的是房屋的維修
火災地震保險和美國的地稅等等東西
但阿姨卻提到了一個我完全沒想過的代價
阿姨說,在七零年代之所以能買到這麼便宜的價格
就是因為當時這一區的社區治安很差
到處都有毒品和援交交易在街角發生
每天晚上都可以聽到槍聲和的鬥毆的聲音
阿姨的女兒麥芽曾經在家門前目睹街頭鬥毆
幫派雙方叫囂互砍
一位男子忘了是用什麼武器
把另外一位男子的手臂硬生砍斷
這畫面上演在年幼的麥芽眼前
她衝回家嘔吐,據說惡夢了好幾個月
他們曾經因為貸款吃緊
所以必須要找室友來分擔房債
不過,他們到很後來才發現
這位恐怖室友有著多重人格(據說總共有7種)
平常的六種人格都很友善、幽默風趣
她們相處融洽,還會幫忙照顧麥芽
唯獨其中一個人格有著變態暴力傾向
上身時會無故暴打阿姨與麥芽
有次甚至差點掐死他們
最後他們申請保護令驅逐室友
阿姨身為單親媽媽,帶著獨生女在這生活
每天都會被不良人士騷擾甚至攻擊
麥芽的年紀跟我一樣大
我跟他算是點頭之交 很少聊到這些事情
但一直以來都有聽說她在吃抗憂鬱的藥
並且有規律地去做心理諮商,對抗焦慮症
阿姨說,雖然舊金山灣區這裡的治安聽起來很差
但事實是,這樣的條件和阿姨的老家底特律比起來
已經算是好上好幾倍了
阿姨最後也聊到種族議題
在美國身為有色人種,尤其又是女性
到哪裡生活、找工作,都是難上加難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美麗房子
或許都藏著我們無法看到的悲戚與故事
金錢是衡量價值的一種方式
現在這棟別墅或許已增值了幾十倍
但是真正的代價,藏在那些煎熬的歲月
我老公有著很大的家庭,他們來自各式各樣的國家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聽到許多稀奇古怪的故事
有的觸目驚心,有的光怪陸離
有的膾炙人口,有的細水長流
我聽到有關種族、文化、政治、歷史、經濟、藝術的故事
我也在這個過程中學著不帶批判和偏見地
欣賞這些「非常不一樣」的人生經歷
畢竟這是敘事文,這是紀錄片
這是他人血淋淋的人生寫照
我持續練習如何不為這些故事貼上標籤
因為我認為自己不該一廂情願的決定世界應該要是什麼樣子
而是去理解這世界存在著哪些可能、哪些火花
你喜歡聽這些有趣的故事嗎~(我有超多的哈哈
在下面留言跟我說 💛
下次再來跟你分享其他有趣的體悟
星期天快樂 😊
Zoey @zoeyk.co
P.s 這張照片是在瑞士拍的,一個叫做 Kandersteg 的美麗小鎮
七零年代喜當媽 在 小魔頭與貓媽熊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年的九月三十日,是加拿大的橘衣日(Orange Shirt Day)。
這是個很年輕的紀念日,2013年才成立。
這是加拿大特有的節日,不放假,不慶祝,
它如同台灣人所熟悉的228,
是個正視歷史和懺悔的日子。
加拿大有一段欺壓原住民的黑歷史。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系統(Canadian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是專門為原住民設立的學校。
學校創建的理念和目的,
是為了幫助原住民兒童能融入加拿大的社會,
並成為有教育背景和投票權的公民。
初衷或許是美意,但委任執行的基督教教會,將寄宿學校的目的加以調整,以抹煞原住民文化、語言和信仰為主要目的,以強迫原住民孩童融入加拿大主流文化。
加拿大創建至今不過153年,
而最後一間寄宿學校是在1996年關閉,
該系統施行了126年。
其間造成六千多名學童在就學期間死亡。
強制將孩童與家庭分離、禁止使用原住民語言、抹煞文化、體罰、性虐待,並以歸化為加拿大公民的美其名,
強制剝奪原住民身分⋯⋯這些都是寄宿學校的原罪。
寄宿學校生還者(Residential School survivors)稱之為文化大屠殺(Cultural Genocide)和種族大屠殺(ethnocide)。
認知錯誤後,總理每年都會公開向原住民道歉,
總理Justin Trudeau也將與原住民和解(reconciliations),
做為他在職期間的一項重要任務。
有沒有達成或是進展是另一回事。
那這和橘衣有什麼關係?
故事發生在七零年代,一個名叫菲莉絲(Phyllis Jack Webstad)的六歲小女孩要入學了。
她是寄宿學校的三代的學生,
她的媽媽和祖母都各自在孩童時代就讀過同一所學校,各十年。
菲莉絲的祖母非常注重儀容,
她不容許任何人因對原住民的偏見,
而任意踐踏她們的尊嚴。
所以只要她們需要進城,
祖母總是會把她們打扮地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
那天也不例外。
祖母在菲莉絲臨行前,
給她套上了一件全新的、亮眼的橘色ㄒ恤。
菲莉絲非常喜歡這件橘色上衣,
她依依不捨地道別了家人,上了前往學校的車。
然後在進入學校大門後幾分鐘內,
被校方人員粗魯地把她的私人物品連帶身上的衣物全部扒光。
當她被要求換上統一素色的制服時,
她覺得自己不再特別,她不再擁有身分。
菲莉絲再也沒見過那件她心愛的橘色上衣。
2013年,成年的菲莉絲在一次寄宿學校紀念同學會上分享了她的故事,她穿著不一樣的橘色上衣,
闡述著那件祖母給她的,卻被奪走的橘色上衣。
從此,每到九月中下旬,加拿大人就會開始互相提醒:「30日要記得穿橘色的衣服唷!」,
用來警惕「Every Child Matters」的一日。
過去歷史所造成的傷痛,如今已無法抹滅。
而現存的我們能做到的,只能盡力從這些歷史中學習領悟,
避免錯誤再次發生✨
#everychildmatters
#小魔頭與貓媽熊
七零年代喜當媽 在 Banbi 斑比,旅行生活計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種時間靜止,叫做小堤咖啡
#令我流連忘返的老咖啡店:https://banbi.tw/xiaoti-cafe/
在小堤咖啡,沒有菜單。二姐會問店裡的客人,「你要冰的還熱的?」,「早餐吃了嗎?要幾顆荷包蛋?」
「那,一杯冰咖啡、一杯冰紅茶、兩杯熱咖啡,熱咖啡要酸的。」
「喔,對了!蛋一個要熟,吐司每個口味都各一份」
彷彿光陰停留在1979年,七零年代的黃金歲月時期。這昭和時的和洋風格,可真對極了我們的味。
當蛋在熱鍋上發出嗶啵的聲音,和煎蛋與火腿的香氣
可把記憶拉回到了現在,要說和1979年有什麼關聯性,我想這煎蛋的聲音和香氣是同樣不變的連結。
我喜歡二姐用虹吸壺煮的咖啡,現做帶有媽媽味道的早餐。
怪不得這裡總有不少常客,自在地找個習慣的位置坐下,點份早餐、咖啡,拿早報享受這晨間美好。
小堤咖啡的人情味、家常味、復古味,還有充滿日本的咖啡味道,令我流連忘返,捨不得離去。
#把靈魂寄放在老咖啡店的時光
七零年代喜當媽 在 電玩之夜 Matt的粉絲基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日看完電影《小丑》,真的是平時進戲院愛找碴的我,幾乎無可挑剔的電影,盡量在不暴雷的情況下和大家講心得,不過怕你完全不想知道任何暗示,我還是畫一下分隔線好了!
(🤬因為我還是被觀眾在直播完整暴雷了🤬)
-------我是分隔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燈光、攝影、時代營造、演員、剪接都幾乎完美,唯獨劇本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致敬意味,也剛好和那部經典時代背景吻合,選在七零年代也可以減少和「槍枝氾濫」、「網路霸凌」等敏感議題碰撞,重點是那時候監視器不普及,也讓主角有更多機會可以脫身,不然他實在沒什麼精心密謀犯罪的腦袋。
被之前影展媒體的斗大標題所影響,所以比我預期還不血腥和大膽,老實說沒有媒體誇大的那麼「危險」,很多議題和更噁心的畫面、台詞也早就在各種媒體以不同形式出現了,只是如果只談超級英雄反派電影類別的話,到好像是第一次有這樣的規格待遇,現在的社群媒體、影評喜歡去放大這一點。
導演就真的只專注於「小丑」的起源,有時候甚至有溫馨和發笑的片段,高譚市的其餘紛紛擾擾好像都與主角無關,甚至他也不是想要當階級革命的領頭羊,因為群眾原有的憤怒是來自於高層社會對底層人們的不關心,他只是有點莫名的成了精神領袖。
喜劇演員的面向,我覺得是蠻有趣的選擇,因為每一個Punch Line都是很個人的悲劇,只是諧星有能力把這份負能量轉成大家喜歡的笑話,但是當你這轉換能力消失後就會變成極度悲劇的角色,不過主角有可能就是單純不好笑,不適合這職業而已。
連續殺人犯的背景,像是家庭不美滿(家暴)、社會底層(你看看那電梯)、與社會脫節(聽Stand-up作筆記,但笑的點都拖拍),傳統可見的自戀或性衝動等犯罪動機有稍微被提及,雖然好像也不完全套用在主角身上,在性衝動方面偏向幻想的成分,唯獨有一幕細節有呈現出來,不過可能是我多想了....或許也是這位蝙蝠俠反派角色真正恐怖的地方,沒有明確的目的,重點是也沒什麼可失去的。不用權貴、金錢、生命,只要一絲絲愛的肯定,這方面蠻令我意外的是,主角身邊的人也都不完全對他有敵意,代表說他還是有某些社交功能是正常的,只是大方面還是太與社會脫節甚至不被接受....平鋪直敘的122分鐘的電影,瓦昆·菲尼克斯的笑聲、歇斯底里地奔跑都令人窒息,直播的時候想和各位分享更多!
有幾點不知道是導演的刻意安排還是純屬巧合?
一開始的社工公務員和最後的心理分析師都是非裔的女性演員,好啦!有可能沒有要代表什麼😅
整個觀影過程最恐怖的是,我看到一位媽媽帶這兩個小女生進去影廳....WTF,分級制度不是寫得很清楚?不然就是那兩位女孩實在長得太幼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