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七里香移植存活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七里香移植存活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七里香移植存活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張美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搶救七腳川阿勃勒 接連收到吉安鄉與花蓮市鄉親的反應,有氣急敗壞的、也有憂心忡忡的,紛紛詢問七腳川(吉安溪)溪畔種的阿勃勒去哪了?為何都被挖掉?會種回來嗎?是要改種別的樹嗎?田鄉長種的,十幾年長成不容易,花開又漂亮,為什麼要挖除? 面對民眾諸多疑問,政府必須清楚說明。 目前,七腳川沿岸,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賤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樹只要帶土團幾乎都可以順利移植,在台灣大樹要移植建議在11月~3月之間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移植,可以的話最好帶土團。本人曾在園藝店看過移植樹徑30~50公分了七里香,將七里香剃光頭,樹根保留約直徑50~70公分,只有少許土壤就這樣移植,成功率約有9成。一般人若要移植大樹,建議最好先做斷根的動作,這樣...
七里香移植存活率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搶救七腳川阿勃勒
接連收到吉安鄉與花蓮市鄉親的反應,有氣急敗壞的、也有憂心忡忡的,紛紛詢問七腳川(吉安溪)溪畔種的阿勃勒去哪了?為何都被挖掉?會種回來嗎?是要改種別的樹嗎?田鄉長種的,十幾年長成不容易,花開又漂亮,為什麼要挖除?
面對民眾諸多疑問,政府必須清楚說明。
目前,七腳川沿岸,有花蓮縣政府、吉安鄉公所兩個單位在施工中。
挖除阿勃勒的是縣府建設處水利科的工程,這是中央前瞻計畫2億1千多萬元經費補助執行的「吉安溪水環境營造計畫」,第一標工程範圍從大山橋到中央路(第二標中央路至東昌橋、第三標東昌橋至出海口),施工單位的說法是為改善沿岸行人步道,需調整植栽帶位置,為利施工,也顧及樹木,所以必須將施工範圍沿岸原種植的阿勃勒都移植,暫時集中至吉安溪旁一塊承租的農地上,待工程完成後再陸續種回。
針對建設處以上的回覆,為了解實況,我也特別要求承辦人員陪同至現場會勘,我稱此塊暫移植阿勃勒之處的農地為中途之家,但現場看起來,六、七十棵的阿勃勒雖排序整齊,但過於緊密,太擁擠,對於未來還要再開挖移回吉安溪畔的阿勃勒,來來回回的折騰,存活率勢必又會再打折扣。
第一次的會勘,當下即要求主辦單位必須尋求樹木專家協助以提高樹木存活率為目標,第二次再前往了解,要求建設處必須說明做了哪些提高樹木存活率的方法。
因為要將種植十多年,已經非常習慣當地生長環境的樹木,移植到中途之家,之後還要再從中途之家再挖一次移到新的位置,這對樹木來說是非常辛苦的,存活率可能連一半都達不到,令人憂心。我們看到中途之家另一端一大片的七里香也枯死一大半,非常可惜。
花蓮縣政府估算,整個施工範圍的吉安溪左岸右岸的樹木高達380棵,為數眾多,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後續因應之道是去除二次移植步驟,也就是開挖的樹木立即移植到已經完工的沿岸位置,不必再進入中途之家,降低樹木重複移植的死亡率。
但是現況從永慶橋到吉安橋的這個河段的阿勃勒,大概100多棵仍需全數假移植到中途之家(已移植了70多棵),我們要求縣府建設處施工人員不能將樹木當成砂石土泥,必須加強生態保育觀念保護樹木,小心翼翼才能去除工程單位最常被人詬病的對樹木粗糙粗暴、冰冷無情的不良印象。
我要求這幾天的連假,暫停移動樹木,下周我也將會再一次會勘,針對尚未施工區段、尚未挖除的樹木,了解工法,並要求盡可能保全沿岸現有的遮蔭樹木,不因人為施工,造成樹木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