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七武海別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七武海別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七武海別名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鰹のタタキ】(本日動態回顧) 我非常愛吃「鰹のタタキ」,這是坂本龍馬故鄉土佐的鄉土料理。タタキ的漢字寫做叩き、或是敲き,中文多翻做鰹魚半敲燒,因為它的做法是用乾的稻草烤了表面之後再拌以蔥、蒜片、茗荷等佐料再予以拍打。有人以為用稻草烤過的料理就叫鰹のタタキ,甚至有人直接管它叫鰹魚稻草燒(カツオの...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Co.慶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ラップで覚える中学歴史!メンバーシップ詳細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T42GUUPYTKvBMCZ22a8lw/join ▼ラップで覚える中学歴史とは?▼ https://cokeio.work/ -------------------...
七武海別名 在 輕煙飄過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16:10:13
《航海王:奪寶爭霸戰》--- 萬盜齊聚爭寶對決,誰將引領潮流新時代?!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8098588 2019年8月21日在台上映《航海王:奪寶爭霸戰》(ワンピーススタンピード/One Piece: Stampede),是...
七武海別名 在 151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5 03:13:32
🔹日本教育旅行出發前 每次出國都是和家人,第一次與老師、同學們一起搭飛機,可能因為這次出國的目的是「學習」,所以沒有像以往一樣,出去玩的前一晚都會興奮到失眠,而是很平常心地度過。 - 🔸東大寺-奈良公園 ▪️東大寺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雜司町,是華嚴宗大本山,也稱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由信奉佛教...
-
七武海別名 在 Co.慶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11 18:30:00▼ラップで覚える中学歴史!メンバーシップ詳細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T42GUUPYTKvBMCZ22a8lw/join
▼ラップで覚える中学歴史とは?▼
https://cokeio.work/
-------------------------------------------------------------------------
【中1歴史(日本史)】
#お勉強ラップ #初音ミク #ボカロ
Remake/Video by アルマゲドン
初音ミク illustration by hakasemama
初音ミク 調教 by hakasemama
Narrator by ヒロミン
Lyric by Co.慶応、他
Track by 道場 秀三郎
-------------------------------------------------------------------------
【歌詞】日本史ラップ〜飛鳥・奈良・平安時代はA-Yo〜
※サビ
古代国家の歩み(A-yo×3)
東アジア世界(A-yo×3)
飛鳥 奈良 平安時代(A-yo)
この頃の随・唐が影響
(A-yo)取り入れ
(A-yo)良い日へ(A-yo×3)
ラップ
大和政権 衰え終わり
強力!豪族! 物部・蘇我氏
593(国民)からの 支持ゲット!?
聖徳太子 天皇の摂政
才能あれば 単に有利だし!
603(群れ見つめる) 冠位十二階
役人は注意しようよ! Hey Yo!
心構え 十七条の憲法
お隣 注目の国
統一さ! 中国の隋
小野妹子 決意し
派遣された 遣隋使
蘇我氏と太子が まずやるんだ…
仏教広めた 飛鳥文化
釈迦三尊像! 高級品!
仏像置かれた 法隆寺
ラップ
7世紀 中国統一を
した唐作った法律 律令
その頃日本 おかしな国内
権力ふるう 蘇我氏の独裁
天智天皇と 呼んでも良い
別名 中大兄皇子
仲良い 藤原鎌足
別名 中臣鎌足
645(無事故)で世直し 改革開始!
蘇我氏を倒した 大化の改新
文句あるやつ こっち来い!
天皇のモンさ! 公地公民
672(無難に)勝って いいのか?
後継めぐる 壬申の乱
勝利を手にして 得る権力
都戻す 天武天皇
※サビ
ラップ
これから日本 701(なおいい)よ
定めた 大宝律令
運営者を 知っとく!?
天皇・豪族・そして貴族
710(なんと)素敵な平城京
感動して794(泣くよ)平安京
唐、見習い 貨幣化を開始
発行さ! 和同開珎
戸籍ができれば 十分です!
6年ごと!GET! 口分田
返却、だってするとも!
これこそ 班田収授法
米・絹と労働
税金納める 租 調 庸
743(みな資産)を GETしたいのよ!
墾田永年私財法
ラップ
唐の文化を GETし
たい奈良時代派遣! 遣唐使!
その唐の 影響ふんだん
に受けた 天平文化
唐の物超大事! 倉庫に
入れた 東大寺正倉院
仏教 重視し
建てる国分寺、国分尼寺
一般人と工事?
橋・用水路作った 行基
歴史書、興味津々 本当いい
できた 古事記・日本書紀
産物・伝説を記した
書籍「風土記」
和歌の歌集も 誕生する
大半まとめた 万葉集
※サビ
ラップ
政治混乱→まず撤去
都移した 桓武天皇
京都か? ならよさそう!
784(悩んで世のため) 長岡京
長さは400年間になり
鎌倉までの 平安時代
争うでも 勝つならよし
蝦夷 (vs) 坂上田村麻呂
新仏教 ネガティブ排除
check it! 天台宗・最澄
こっちは 日本中救済?
oh yeah! 真言宗・空海
菅原道真 健闘し
894(白紙)に戻した 遣唐使
でも唐 滅亡
その後統一 宋
ラップ
平安時代をぶちかまし
台頭!貴族!藤原氏
天皇幼い めっちゃベイビー
の時には 摂関政治
パワー欲しいまま
藤原道長
日本を 良くするんか!?
仮名文字開始! 国風文化
紀貴之 庶民沸かす!
制作した 古今和歌集
清少納言の「枕草子」
(紫)式部の「源氏物語」も超いい!
この頃には ちょうどいいの?
広まった 浄土信仰
宇治京都に広告塔!?
できた平等院鳳凰堂
※サビ
-------------------------------------------------------------------------
〔使用画像〕
●https://sozaizchi.com/sozai/jimon/paper/
●https://www.ac-illust.com/
-------------------------------------------------------------------------
※音楽、画像、その他の素材は全て商用利用可能なものを使用しております。
-------------------------------------------------------------------------
■公式HP&ブログ↓
http://www.cokeio.work/
■ツイッター↓
https://twitter.com/co_keio
■LINE↓
http://line.me/ti/p/@co.keio
■フェイスブック↓
https://facebook.com/cokeio
-------------------------------------------------------------------------
■新日本史ラップも収録された
最新3rdアルバム『Third Grade』
CD原盤→https://www.amazon.co.jp/dp/B07RH67PGX
配信→https://linkco.re/dFnZH8zE
■Second Album配信中 "Second Grade" 四字熟語ラップほか↓
https://linkco.re/58NXYasz
■First Album配信中 "First Grade" 戦国武将ラップほか↓
https://linkco.re/0zqqt4SV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www.youtube.com/subscription_center?add_user=ryumc92
■オススメお勉強ラップはこちら↓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GiNF4ojvepiLQbtp6VvBpP2w_JuGW5F -
七武海別名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25 22:00:12百岳單攻訓練短片 - 「南湖大山」
海拔高度:3742m
總公里數:≒51.6km
百岳排名:8
百岳別名:帝王之山 / 帝王座
所屬山系:中央山脈 / 北段最高峰
長年在台灣高山訓練,
那份寧靜、寂靜、壯闊的美,
即使回到市區,心中其實一直眷戀著,
這次因為疫情賽事都延期,無法出國比賽,
訓練週期也進入高強度期間,也為自己做一個模擬比賽強度的單攻訓練,
安排了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稱之五嶽
也指高山峻嶺且能鎮護地方之山。
玉山山脈最高峰,玉山(3952m)
雪山山脈最高峰,雪山(3886m)
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南湖大山(3742m)
中央山脈中段最高峰,秀姑巒山(3826m)
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北大武山(3092m)
單攻風險相較於傳統登山,風險要來的更高,
對於高山認知與技術有一定的要求,
因為著輕裝,要求能夠在山中快速上下移動,
但一天之內就必須出登山口,
疲累跑過草原時,我被眼前南湖大山雄偉氣魄所震撼,
右手邊的中央尖山,與左手邊的五連峰,
像是保護帝王的左右大將軍,
襯托出南湖主峰的山勢,也稱為「帝王之山」
南湖大山
海拔3,742公尺,為中央山脈第三高峰、主稜線北段的最高峰,設有一等三角點。
南湖大山主峰(3742m)、
南湖北山(3536m)、
南湖東山(3632m)、
南湖南山(3475m)、
巴巴山(3449m)、
馬比杉山(3211m)、
審馬陣山(3141m)等七座。
其他著名山峰還有五連峰、
南湖北峰(3592m)、
南湖東北峰(3555m)、
南湖東南峰(3462m)、
陶塞峰等多座。
這次和三條魚一起單攻訓練,
也學習到許多山的知識
大家期待的百岳單攻訓練影片終於出來啦,
總共分為5支短片、1支長片,
將於每周三晚上10點播出喔
#登山技巧
#百岳
#五岳
#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單攻
#單攻
#三條魚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
七武海別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8:00:00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七武海別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鰹のタタキ】(本日動態回顧)
我非常愛吃「鰹のタタキ」,這是坂本龍馬故鄉土佐的鄉土料理。タタキ的漢字寫做叩き、或是敲き,中文多翻做鰹魚半敲燒,因為它的做法是用乾的稻草烤了表面之後再拌以蔥、蒜片、茗荷等佐料再予以拍打。有人以為用稻草烤過的料理就叫鰹のタタキ,甚至有人直接管它叫鰹魚稻草燒(カツオのワラ焼き)。
高知縣是日本鰹魚消費量最高的地方。在以前鹽和醬汁都還很缺乏的年代,土佐漁夫家的奶奶就用自己的手把鹽和醬汁的味道拍進去魚的身體裡,用這種方式讓味道融為一體。這是在調味料不足的時代衍生出的智慧。
至於表面要烤過的原因,則是因為烤過的話,原本較硬的魚皮就會變軟而容易食用,而且還可以消除魚腥味。至於會使用稻草而不用炭火和木材來烤,是由於稻草本身帶著少許的油份,因此燒起來火力很大,能夠迅速烤好鰹魚的表皮,使外層在烤過的情況下,內部還是維持生的狀態,這種狀態就非常適合拍打入味了。了而且稻草的香氣不但會沾染上鰹魚,烤過之後還可以除去多餘的水份,讓味道更加地凝縮。
鰹のタタキ還有一個起源,是土佐第一代藩主山内一豊為了防止食物中毒而禁止吃鰹魚刺身而改良的。自此之後多稱做「鰹の塩辛」,直到第12代藩主の山内豊資才正式被稱為鰹のタタキ。
不過已故日本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非常看不起這道鄉土料理。他曾經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土佐的炙燒鰹魚片只不過是當地人不知大城市美味的人們胡亂當作名產來宣揚的東西罷了,在我看來,很令人不舒服而粗糙,剛烤好又生又熱的,只讓我感到一陣腥。不過土佐這般連皮快速烤過,帶皮一起食用的作法,應該是有其意義的。」
在這裡我很意外北大路魯山人沒有調查過土佐鄉土料理的相關文獻,不過在土佐出身的深夜食堂作者安倍夜郎在他的文字書裡抗議過:『佐料太多,鰹魚本來的味道會 . . . 』這種美食家式的說法我才不管呢!宴會後,鰹魚全部吃光後,用筷子夾著餐盤上浸著醬汁的青蔥、洋蔥等剩下的配料當小菜吃,一面聊天一面喝酒,這才是土佐酒鬼正確的作風。
到高知除了去坂本龍馬的故居探訪之外,最開心的就是終於吃到最正統的鰹のタタキ了。不過雖說高知市到處都有賣,但在高知縣民心中排行第一的還是這間漁師料理 明神丸 ひろめ市場店。鹽味的尤其好吃。表皮的焦香,充滿脂肪與鮮味的紅色魚身,再加上粗粒的鹽,一定要切得厚一點,再夾蔥蒜末一起大口放進嘴裡,再配一口酒,太完美了。
雖然明神丸要去高知才吃得到,不過另外一家當地名店「黑尊」在東京得銀座有分店。還有一間連鎖店祢保希(ねぼけ)則在東京很多地方都有分店,連高知著名的皿鉢料理(さわちりょうり)也有賣。
以前的江戶人愛吃「初鰹」(春天到夏天在日本近海北上的鰹魚,到秋天油脂飽滿後南下的則為「歸鰹」),愛到有「把老婆拿去當了也要吃」的說法。對此北大路魯山人也提出過他的看法:「此處引人深思的,是所謂的江戶人大約是什麼身份的人?大概不是富人,也不是貴族吧。既然還得為了吃鰹魚而典當物品,應該是身份低的人吧。對這些人來說好吃得令人雀躍,這番話必須考量到說話者的程度。」北大路魯山人的說法雖然刻薄了點,但也不無道理。以當時的物價,一尾初鰹約相當於現在的十五萬日圓,而且初進貨的必須先進貢給將軍,流通到市場上的所剩無幾,而且還有富商和高級料亭搶著買,平民老百姓想買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北大路魯山人說的,講得直接點就是:「他們說的話能聽嗎?」但是江戶有句「吃了初物,壽命就能延長七十五天」的俗語,所以對吃初物這件事江戶人真的是有非同小可的執著。不過其實遠古時代的日本人是不太吃鰹魚的,一直到了武士的時代,因為鰹魚的日文發音和勝男一樣,才開始受到大家的青睞。
此外,鰹魚在壽司世界裡,又因為很容易腐壞,會希望能在進貨當天就能賣完,因此被稱為「忙碌的壽司料」。
鰹魚會在低緯度的太平洋水域產卵,孵化後在北緯二十度以南的海域長大,再以南北螺旋狀方式迴游往東移動,然後在四月五月時從沖繩北上到鹿兒島,最後在六月到達日本的房總海域。接著,鰹魚群會繼續北上,在七月抵達日本東北海域,這裡黑潮與親潮交會,對鰹魚而言是個菜色豐富的吃到飽餐廳。在這裡吃的鰹魚會一直大吃大喝到九月變成大胖子再往南游。這時的鰹魚充滿了肥美的油脂,特別適合做成生魚片。而鰹魚又可分為以下的:
正鰹,俗名卓鯤。日文為カツオ(鰹、堅魚、堅木魚、勝魚)。英文名Striped tuna,學名,Katsuwonus pelamis。條紋在腹部,紅肉。日本主產地在宮城縣氣仙沼和千葉縣勝浦。
巴鰹,花煙,三點仔。日文名,スマ(縞鰹、須満、須万)。日文別名有すまがつお、やいとがつお(灸鰹)、ほしがつお(星鰹)、モンガツオ(モンカツオ 紋鰹)等。英文名有Kawa kawa, Eastern little tuna, Little tunny, Wavyback skipjack。學名:Euthynnus affinis。條紋在背上,斜條,魚肚上有三個小黑點,紅肉。台灣主要產於東部、東北部與南部海域。日本主產地有鹿兒島縣、三重縣、和歌山縣、神奈川縣。
叫煙仔的花鰹,日文是ソウダガツオ(宗太鰹、騒多鰹),學名為Auxis Cuvier。又分為圓舵鰹、圓花鰹。日文マルソウダ(丸宗太鰹、丸騒多鰹),英文Bullet tuna,學名Auxis rochei。產於日本房總半島以南、屋久島、琉球列島、小笠原諸島。朝鮮半島南岸・東岸與濟州島。扁花鰹或平花鰹的日文是ヒラソウダ(平騒多鰹、平宗太鰹),英文Frigate tuna,學名Auxis thazard。產於日本屋久島、琉球列島、小笠原諸島。
齒鰆,別名煙仔虎、土魠串。日本叫はがつお/歯鰹,別名為キツネガツオ(狐鰹),關東又叫「トウサン」「トウザン」。英文名:Striped bonito,學名:Sarda orientalis 條紋在背上,直條牙齒銳利,白肉。台灣四周海域均有出現,以東部、東北部及南部為多。静岡縣以西,尤以三重縣到高知縣、宮﨑縣、鹿児島為多。味道介於鰹魚和土魠之間,
最後,根據日本大學農獸醫學系博士成瀨宇平教授的研究,鰹魚是與日本酒最合的魚。鰹魚容易被細菌分解出產生魚腥味的鹼性三甲胺剛好可以被酸性日本酒的有著美味成份的胺基酸中和掉,也難怪高知人特別會喝酒了。
#鰹のタタキ
七武海別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國兵器譜上最為知名的兵器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豪強爭霸史,三國時代更是將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與三國英雄人物同樣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三國文化沉澱千年衍生出來的三國兵器譜。除了皮甲、魚鱗甲、玄甲、環首刀等一般兵士使用的兵器,三國時代各家英雄好漢的拿手兵器更加值得關注。
從三國普及性武器來說,當時人多習慣使用短戟護身,孫權投虎、董卓襲呂布、孫策擊殺嚴白虎之弟,使用的都是短戟。典韋在濮陽之戰中曾使用隨身的短戟救援曹操,後又在臨死前則使用的一人高的長戟擊殺數十人。大名鼎鼎的呂布使用的是方天畫戟,這也屬於長戟一類。此戟桿上紋有彩飾,頂端作「井」字形,長約一丈二。由此可見,戟類武器是三國時期的標配武器,名人多用長短戟防身。
弓類武器中,要屬王雙、黃忠、董卓等名將最為擅長。三國時期一石弓拉力有120斤。董卓竟能夠同時左右開弓,而王雙、黃忠則能使用拉力為兩石的強弓。而當時最為有名的弓當屬寶雕弓、鵲畫弓、虎筋弦弓。寶雕弓是漢獻帝許田圍獵時用的弓,曹操用此弓射獵暗查朝中諸臣的心思。寶雕弓紋有花紋,鑲嵌寶石、玉器、金銀,是天子的專用弓。鵲畫弓是孫堅在汜水關所用之弓,弓上紋有喜鵲圖案,但孫堅戰鬥力有限,經此一役折損戰將祖茂。虎筋弦弓是呂布轅門射戟時所用的弓。此弓乃是用老虎筋所制,所以能夠輕而易舉的射出一百五十步的距離。
劍類武器中,劉備起兵時所用雌雄劍最為著名。相傳此劍是劉備涿州起兵時請良匠打造,一鞘雙劍,可合二為一。同樣出名的倚天劍、青釭劍則為曹操所用,《三國演義》中稱曹操用倚天劍鎮威,青釭劍殺人。其中青釭劍曾由魏將夏侯恩所佩,長阪坡之戰中趙雲殺其奪之,此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思召劍,袁紹所有。相傳是袁紹在夢中所得,劍上銘刻「思召」二字,解為紹字。其他劍類武器中,吳將程普曾在赤壁之戰中使用龍泉劍,諸葛亮南征時南蠻王孟獲使用的則是松文廂寶劍。劍類武器當時不僅是各國君主的標配,同樣也是賞賜功臣的常用之物。劉備稱帝時曾用金牛山鐵鑄八股寶劍,除一把劉備自用外,其餘七把分別賞賜給太子劉禪、梁王劉理、魯王劉永、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後主劉禪曾鑄造長約一丈二尺的鎮山劍,用於鎮劍口山,這把寶劍是三國時期最長的寶劍。吳國方面,大帝孫權曾鑄造六柄寶劍自用,分別名為白虹、紫電、闢邪、流星、青冥、百里。後主孫皓曾用小篆銘刻寶劍一把自用。魏國方面,曹操曾鑄造三尺六寸長的孟德劍自用。曹丕則鑄造百辟寶劍,長四尺二寸,名曰飛景。
短劍類武器中,刀長尺餘,採用七寶鑲嵌的七星寶刀最為知名。此刀為王允所有,曹操曾用此刀刺殺董卓。
槍類武器中,丈八蛇矛、鐵脊蛇矛、涯角槍、諸葛槍是當時著名的。其中丈八蛇矛為張飛所用,長約一丈八尺。鐵脊蛇矛為吳將程普所用。矛桿採用鐵鑄,程度曾用此矛在汜水關前擊殺董卓部下胡軫。涯角槍,趙雲所持,意為「海角天涯無對」。此槍以木桿為桿,裝上銳槍槍頭,配以槍纓製成。
刀類武器分為長刀、短刀。最為出名的長刀當屬關羽使用的「冷豔鋸」,又稱青龍偃月刀。此刀背如鋸齒,重達八十二斤,刀面刻有龍型圖案。《三才圖會·器用》曾記載道:「關王偃月刀,刀勢極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其他刀類武器使用者,有紀靈使用的三尖兩刃刀,重達五十斤。刀尖呈「山」字形,中支形似劍狀略高,兩翼支稍低,兩面開刃,銳利無比。龐德使用的截頭刀,此刀比普通大刀稍短,但刀背非常厚。孫堅、關羽也曾使用過古錠刀,關羽斬殺徐州刺史車胄時使用的就是這種刀。魏將王雙使用重六十斤的王雙大刀,韓德之子韓琪所用日刀、月刀兩口,合稱日月刀,呂虔曾擁有一把據說只有三公才能佩戴的寶刀。曹丕曾造百辟寶刀、龍鱗刀兩口,均為彰顯帝王權威的禮儀性武器,紋飾精彩,卻不具有實戰性。
鞭類兵器中,黃蓋所用鐵鞭和文鴛所用鋼鞭是最為出名的。鐵鞭為六角形,黃蓋曾用他打中蔡瑁的護心鏡。文鴛所持鋼鞭,曾擊殺數十魏將。
斧類武器中,徐晃、韓德、邢道榮、李異都曾使用大斧。大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截等,舞動起來有劈山開嶺的氣勢。
鐧類兵器中,蜀將傅儉所用四楞鐵鐧最為出名。此鐧形似鞭,四棱形,鐵製。傅儉曾用它將魏將李鵬的眼珠打出來。
錘類兵器中,西羌元帥越吉曾用過重達百斤的長柄鐵錘。羌蜀之戰中,越吉使用此錘將關興打落斷澗。流星錘,魏將王雙所用。由錘身、軟索、把手三部分組成。錘頭末端有像鼻孔,用鐵環連接,再用繩索扣環,軟索用蠶絲夾頭髮混合編制而成,長約二丈。
抓類武器中,馬超是最為著名的使用者。他在張飛決戰中曾使用銅撾擊打張飛。抓有長械、短械、軟械三種。
暗器之中,許褚常使用飛石作戰。有次賊寇侵犯許褚家鄉,許褚聚宗族百餘人,鑄堅壁抵禦。同時又準備石子,他自用飛石擊打賊人,賊寇最終不敵退卻。南蠻王孟獲之妻祝融則善用飛刀,曾屢次擊傷蜀將。
除了以上較為諸位的戰將有專屬自己的武器外,許多沒有記載的將領多使用刀劍戟一類的兵器,這類兵器在當時最為普及。而在當時,魏國最擅使用長柄類兵器,蜀國最擅長使用戟類兵器,吳國最擅用刀類兵器。究其原因,魏國騎兵強大,使用長柄武器殺傷力強。蜀國地勢崎嶇,又多產鐵,使用戟類兵器能夠發揮所長。吳國冶鐵行業較差,刀類兵器製作工藝相對簡單,且易於攜帶,故多為吳國兵士採用。
當然,筆者探究的三國兵器譜多沿用《三國演義》的虛化,其實在三國時期並沒有如此之多複雜的兵器,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劉備的雌雄寶劍於史無載,而在歷史上,長刀在唐宋時期才被廣泛使用。因此,經過演義的三國兵器譜實際上是唐宋元時代的兵器譜,而關於許多兵器的記載更是對唐宋元時期的戰場側面寫照。
至於真實三國是什麼樣的,《三國志》中提到最多的莫過於劍、戟、弓、短刀。那麼我們猶想古人,大抵都是如此罷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三國志 武器 #兵器 #三國時期
七武海別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吉卜力醫療史:宮崎駿電影中的疾病】#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更新
/ 前言:大概不用等到年終,就可以提早總結2020年的關鍵字是「病」。因此更新一下這篇四年前關於宮崎駿電影中的漢生病和肺結核的舊文,更新一些新線索和新進展。麻風桿菌和肺結核桿菌都是糾纏人類數千年的「老朋友」,而它們都不只一次在宮崎駿電影中扮演關鍵角色。這幾千年的血淚歷史同時也可能隱含如何跟一個頑固惡疾共處的一堂課。/
「不能吃太胖,否則會被殺掉喔!」少女千尋對變成豬的父母高喊。
其實《神隱少女》中的豬是用來象徵現實世界中一種慢性傳染病患者的處境。
這種傳染病在日本曾被歧視性地稱作「座敷豚」,大略意思是「坐著的豬妖」。
宮崎駿電影中兩度出現結核病有關的情節(《龍貓》、《風起》),來自他自己媽媽患上結核病的頑疾經驗。另外一個在他電影中出現更多次、但更隱晦的頑疾是「Hansen's Disease漢生病」(以前俗稱的「痲瘋病」)。「座敷豚」指的正是漢生病患。
▇ 在散步中找到魔法森林
宮崎駿多次強調自己不是那種會大老遠去現地取材的創作者,他喜歡從自己生活經驗中找線索。那些號稱是他電影靈感來源的景點多屬穿鑿附會(對,說的正是九份)。許多他電影中的場景都是他在住家/公司附近或是家庭旅行/員工旅行中看到的場景。
宮崎駿的漢生病因緣就起自他的居家散步行程。1996年前後,他在《魔法公主》遇到瓶頸時,帶著筆記本到離他住家大概15分鐘距離的國立療養所多摩全生園散步。
「我第一次走進全生園是在《魔法公主》最忙的時候。那時工作很重,又沒進展,就算散步也還是間歇性地感到不安,心想不把原地打轉的腦袋給靜一靜是不行的。就在這麼煩擾的時候,好像有某個契機指引我;在初春的慵懶午後,我突然想走到樹籬之後看看。」他說。
樹籬後面,這片圍繞著全生園、面積廣達32萬平方公尺的森林後來不僅成為宮崎駿固定散步的路線,也成為《魔法公主》中森林場景的原型。
▇ 「山的監獄」裡的千年頑疾
位於東京近郊的多摩全生園是日本用來強制收容漢生病患的地點。「山的監獄」是它的別名。絕大多數病患進到全生園之後,終其一生都未能離開。
漢生病這個頑疾已經糾纏人類超過千年。1975年中國出土的竹簡記載「秦律」的規定:「癘者有罪,定殺」,得見兩千年前漢聲病患會被依法直接投入水中淹死的處境。即便是過去半個世紀,包括台灣、日本在內許多國家都有強制隔離漢生病患的法令,甚至怕鈔票流通造成感染,還印製專門給漢生病患使用的代幣。
宮崎駿在全生園旁的「漢生病資料館」認識了漢生病和漢生病患的處境,也見識到了病患專用代幣等歷史文物。
全生園帶給宮崎駿的震撼是「不能渾渾噩噩地活下去!」,這個體悟成為《魔法公主》海報上斗大的標題。
這場散步經驗讓宮崎駿決定他的電影「必須要鮮明地刻劃那些雖然身患惡疾卻頑強生存下去的人們」。除了把漢生病患的處境轉換成為《魔法公主》主角阿席達卡受詛咒的不治創傷之外,塔塔拉城中那些全身裹滿繃帶仍然繼續工作的煉鐵工人,正是貨真價實的漢生病患者。
《神隱少女》中,宮崎駿則用被養在豬圈中的主角父母來形容漢生病患的處境。湯屋中被湯婆婆限制行動自由並且強制勞動的千尋、豬以及其他人,都跟「山的監獄」中被污名化的「座敷豚」一樣,急待找回自己的名字,爭得「人」的待遇。
▇ 不能好好告別的孤獨死
另外一個也指涉漢生病患處境的情節則是他最近一部電影《風起》。
《風起》雖是基於堀越二郎妻子罹患肺結核經驗,宮崎駿在電影之中加入了小說裡頭沒有的關鍵台詞:
「不要回去了,留在我的身邊,我們一起生活吧!」男主角對正要回去療養院的妻子說。
「在我的想像裏,她到底是否還有體力能回到療養所都有問題,或許就死在途中。當時堀越二郎在車站沒有說:『妳還是趕快回去山上!』其實也是一種覺悟。我覺得「覺悟」這件事早就被人們遺忘很久了。」宮崎駿在受訪時說:「也因為有覺悟,所以跟現代的愛情故事很不一樣!」
他還舉例自己的母親因為結核病住院,但菸癮犯了,一家人還是費力開窗、搧掉煙味掩護她,讓她如願抽兩根。
「雖然我母親結果早死,但這是她跟我們的覺悟。我有朋友病危,但家人尊重醫生的建議而不讓朋友探望,但如果就這樣孤獨死去,多麼遺憾,應該尊重當事人意願,讓他不斷跟朋友見面,好好告別。」他說。
▇ 七國山病院就在魔法森林附近
肺結核的歷史比漢生病更久遠,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3000年前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已經發現肺結核的重要病徵—結核結節。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女屍左肺就有更嚴重的鈣化病灶。
肺結核同時也是分布最廣、而且也最持久的人類傳染病,直到近年全球確診仍然一年有900萬例,同時造成1.5萬人死亡。台灣每年也都還有上萬人確診肺結核>
在對抗這些頑固疾病的千年過程中,束手無策的人類有時候會選擇殘忍的隔離。得到漢生病和肺結核的病患在上個世紀初的處境都很類似:他們被強制集中在病院中,完全與世隔絕,直到死亡來臨。
《龍貓》基本上改編自宮崎駿童年的生活經驗:1947年才6歲的宮崎駿發現媽媽因為肺結核病倒,接下來長達9年的時間都住在肺結核病房中。宮崎駿必須在放學後照顧哭鬧的弟弟,於是開始在畫紙上天馬行空地編造故事。
雖然《龍貓》從未提到住院的媽媽生的是什麼病,但毫無疑問和宮崎駿的媽媽一樣患了肺結核。電影中最動人的橋段是一次又一次期盼母親痊癒出院的情緒,在一次又一次落空後,終於有龍貓換來的貓巴士來相助。眼尖的觀眾可能注意到貓巴士的車頭標示著公車路線的終點站:七國山病院(院字還淘氣地倒著寫)。
這個七國山病院的原型也在宮崎駿的散佈路線上。實際上就在離多摩全生園不遠的另一座森林——八國山綠地旁的新山手病院。
上個世紀初整個東京都還沒有發展成今天這個哥吉拉般的大怪獸之前,東村山市還是很少人居住的鄉野。收容漢生病患和肺結核病患的醫院都落地於此,一方面是因為遠離人潮聚集的市中心,二方面也消極地希望這裡的充足陽光和空氣起碼幫助他們。
《風起》中就描繪到當年認為多曬太陽能治好肺結核。附帶一提,先前寫過另一篇文章回溯啟發 Stephen King 寫下《The Shining 鬼店》的那家旅館正是歐洲貴族為了治好妻子的肺結核而在陽光充足的美國西部蓋的渡假豪宅。
時至今日,由多種藥物組成的抗肺結核藥物仍需持續服用6到9個月才有機會治癒一個肺結核病患。
▇ 重現消失在歷史中的人
1996年日本國會廢止漢生病隔離法,結束「山的監獄」長達六十五年的隔離政策。
2001年熊本地方法院國賠訴訟的判決中日本政府被確認應對漢生病患負國家賠償的責任。原來受到隔離的病患也爭取到「在園保障」的承諾
2016年日本漢生病律師團再度提起集體國賠訴訟,為同為受害者的漢生病患家屬爭取正義。
在宮崎駿多年來的倡議下,目前還有兩百多名療養者入住的全生園以及療養者多年來種下的茂密樹林,已經朝向「人權森林」的方向發展,希望成為後人見證歷史、思考人權的一個場域。宮崎駿捐款1000萬日元,在2003年修復全生園的男子單身宿舍「山吹舍」。
2008年台灣完成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立法。
2019年宮崎駿前往多摩全生園旁的漢生病資料館發表演說,他數度泛淚地回顧當年為了準備《魔法公主》而和全生園的入住者自治會會長佐川修認識,並建立了終生的友誼。佐川修正是在《風起》故事線差不多時間,在盟軍轟炸中受傷送醫,卻診斷出漢生病,並在病院中度過一生,直到2018年過世。
佐川修另外一個耐人尋味的背景是他其實是在韓國出生的移民,本名其實叫做金相權。就像《神隱少女》中的千尋一樣,來到異地被剝奪的名字,也被剝奪了生活。
宮崎駿在演說中再次強調這正是他必須把漢生病患放進動畫電影《魔法公主》的理由:
「我想要創作一部自由的時代劇,不僅要有武士和農民,也要描繪那些消失在歷史中的人,以及受到歧視的人。」
吉卜力電影 myVideo線上看:
http://bit.ly/31TJEQt
——————————————
現在上myVideo租電影儲值100送200,每月再抽5G手機!
更多優惠資訊與活動內容: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olden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