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七八十年代金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七八十年代金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七八十年代金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七八十年代金曲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奇文共賞。 很久沒在fb發長文,現在大多在instagram ➡️ rpgtaiwan 出沒,有興趣follow的歡迎上車,但這次看到這篇奇文實在酷,節錄幾段奇文重點給大家,我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覺得台灣一定有平行宇宙啦! 🤔奇文節錄之一: 「?te壞特,你看她的藝名,跟她昨晚的打扮,是不是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走廊傳來陣陣歌聲與結他聲,旋律夾雜着沙啞及清脆的聲線,原來是85歲的陳婆婆和一眾青年義工合唱80年代的作品《莫再悲》,別看輕他們的實力,一首又一首的七八十年代金曲難不了一眾年輕的義工們。此刻,縈繞當中的,不只是嘹亮的歌聲,也充滿了兩代之間的關懷與歡樂。這樣的跨代接觸,源於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歌同...

  • 七八十年代金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7 03:10:46
    有 137 人按讚

    奇文共賞。

    很久沒在fb發長文,現在大多在instagram ➡️ rpgtaiwan 出沒,有興趣follow的歡迎上車,但這次看到這篇奇文實在酷,節錄幾段奇文重點給大家,我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覺得台灣一定有平行宇宙啦!

    🤔奇文節錄之一:
    「?te壞特,你看她的藝名,跟她昨晚的打扮,是不是都難以理解?說真的,我在我的門診還蠻常看到這樣idiosyncratic的打扮。沒有必要!」

    🙋‍♂️我的個人意見:
    先講藝名,我先講我認知的可能性,有可能是隨性為之,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是個網路時代,藝名用特殊拼法,在career stage前期,搜尋時會更準確的導向對使用者來說有意義的資料,有很多人都這樣設計的啊比如The Weeknd也是少一個e

    打扮這就是個人觀感了,我予以尊重,但當她的打扮數以萬計的?te粉沒有不理解,而且整個網路世代多數人都能說出些藝名設計的脈絡可能性時,我是覺得文章內的「沒有必要」才真的是沒有必要。

    🤔奇文節錄之二:
    「但我必須說,?te壞特雖然才華洋溢,創作與演唱都是能量充沛,還必須找到自己的unique風格,而非只是idiosyncratic。差在哪裡?她現在的整個表演,脫離聽眾太多了,沒有跟台灣的音樂環境有所碰觸,原因可能出在被國外音樂拉走了。」

    🙋‍♂️我的個人意見:
    「沒有跟台灣的音樂環境有所接觸」,所以?te在眾家串流平台累積破千萬的點聽流量跟去看她現場的人潮?那些都是看到鬼膩啦?

    🤔奇文節錄之三:
    「這裡沒有要談羅大佑,就只是要說:簡單講,他是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名。他屬於什麼年代?八十年代是最好的年代,此又是明證。台灣流行音樂在周杰倫以後已經沒有大家,二十年了。」

    🙋‍♂️我的個人意見:
    羅大佑屌,周杰倫也屌,現在這個分眾世代大家都可以做自己,也很屌。你聽你的鳥鳴,我看我的日出,彼此都有等量美的感受。我是覺得社會有多元審美觀是一種進步啦!

    要拿自己同溫層推廣到母體很容易有偏差,要不要去問問看流行音樂主力消費群15~25歲這批人,看看他們比較認識羅大佑還是?te? 啊就不能這樣比嘛!

    🤔奇文節錄之四:
    「蛋堡,Soft Lipa,杜振熙。也是idiosyncratic,取了那麼多名字,彼此沒什麼關聯,而且也沒有任何一個響亮起來。這還不夠,他在今年得獎致詞裡,又多了一個「任性的人」封號。拜託,「任性的人」,有什麼特別嗎?這就是個任性的時代啊,大家每天都在網路上任性亂寫啊!」

    🙋‍♂️我的個人意見:
    先不講嘻哈中使用aka的文化被當成塑膠,所有脈絡只以一個「idiosyncratic」帶過;一個華語饒舌屆當代傳奇的音樂人,全世界華語音樂圈都有知名度的金曲獎得主,被原文作者覺得他的藝名「沒有任何一個響亮起來」,我是覺得原文作者也蠻會sample的,chop的手段之粗殘,導致sample size引出的結論又再次法大。

    然後我倒是覺得任性這件事情,原文作者不會輸杜振熙啦!對於這一點我衷心羨慕🥺

    🤔奇文節錄之五:
    「但為什麼拒絕數位音樂平台?手工做《家常音樂》,不必手工發行吧?他的詞曲都是言之有物,不會流於饒舌炫技,很適合入門。」

    🙋‍♂️我的個人意見:
    啊就跟你說是任性的人了。

    🤔奇文節錄之六:
    「有沒有看到韓國的BTS已經再度拿下告示牌單曲冠軍了?流行音樂就是一個產業,如果沒有外銷的可能,就只能變成手工業與路邊攤,成不了氣候。

    你在金曲獎,可以唱各類語言的歌曲,唱得很高興,問題是,你根本找不到樂迷了,出了台灣更不會有人聽了。」

    🙋‍♂️我的個人意見:
    BTS商業上的成功很屌我同意,但「台灣音樂有沒有外銷的可能」這一段我不完全同意。

    的確我們還有很多人在努力中,但也有不少插旗插出去的例子啊,「出了台灣更不會有人聽了」的反例實在多到我舉不完,這邊我實在不知從何吐槽起,下略三千字。

    🤔奇文節錄之七:
    「桑布伊又得獎了,頒獎的是阿爆,兩人的音樂都相當優異。現在大家在談《斯卡羅》,問題是他們聽過桑布伊與阿爆嗎?顯然就是湊熱鬧居多。」

    🙋‍♂️我的個人意見:
    國寶級歌手「桑布衣」跟去年金曲最大贏家「阿爆」被說成「湊熱鬧」,啊你醫生發文評論音樂要怎麼形容才好?

    🤔奇文節錄之八:
    「今年金曲獎頒獎因為疫情,在沒有現場觀眾下舉辦,大家也都戴了口罩,於是我想請問一下:疫情一年多了,台灣有誰寫下任何疫情相關歌曲?」

    🙋‍♂️我的個人意見:
    天啊😅你要不要試試看google搜尋關鍵字「台灣 防疫歌曲」

    🤔奇文節錄之九:
    「八十年代有好多有趣好看的綜藝節目,是電視表演人才的沃土,現在幾乎是零,只剩網路胡鬧了。」

    🙋‍♂️我的個人意見:
    電視、網路等等,不同的媒體只是視聽作品的通路,視聽作品的多元(娛樂、知識、工具類...等)不會因為通路的不同而失去,只要你願意,在網路上你一定能找到你覺得有才華的人才發表的影片。

    啊如果你覺得你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胡鬧的話,那你可能要問問你自己,是不是你就喜歡看胡鬧呢?不然演算法怎麼一直送胡鬧片給你?

  • 七八十年代金曲 在 Lanki Food Explor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0-10 10:23:41
    有 3 人按讚

    有睇開鼎爺廚房一定知道鼎爺除左打得同埋一股
    霸氣既磁埸,其實佢仲係對煮野食好有研究,
    早幾年佢就開左間「鼎爺私房菜」,結果聲名大噪,
    愈做愈大。近排就聽講佢同一位好出名既食燒鵝既
    品牌「棋哥燒鵝餐室」合作,聯手打造一間
    「鼎尚棋哥燒鵝湯館」。顧名思義,除左有主要
    有燒味外,仲有鼎爺私房菜提供既滋補燉湯,
    可以話係雙劍合璧呀!餐廳開正係新開既西九
    「戲曲中心」,淨係個建築風格已經好吸晴,
    打返個靚卡就梗咖啦。餐廳設計亦好有懷舊氣息,
    主要擺放好多深色木系枱椅、水磨石地磚配搭七、
    八十年代經典金曲,相當有氣氛!👇
    -
    📌鼎尚棋哥燉湯 -
    ▪ 杏汁花膠燉白肺湯 - $108(盅)
    ▫ 第一樣野必試既就係燉湯,提供既款式有成
    六款咁多,每樣都有唔同功效,我朋友就揀左呢個
    花膠白肺湯,湯底清徹,火候十足,表面呈現奶白色,
    飲起上黎嘴角仲有d膠質感。當中配料都好足料,
    花膠厚身,杏仁味好濃,豬肺清甜,相當滋潤。
    -
    ▪ 椰皇燉嫩雞 - $138(盅)
    ▫ 呢個椰皇不得了呀,主要用左椰子肉、雞肉
    及椰漿製成。聽Staff講每盅燉湯係用左兩個椰皇水,
    再加入香茅將成個椰子味帶出。唔怪得一入口椰子味
    咁濃厚啦,仲要係相當清甜,每啖都係精華,
    Staff強調加到任何調味料已經做到原汁原味,
    果然鼎爺你係得既!
    -
    📌燒味套餐 -
    ▪ 荔枝柴燒鵝飯 - $88(單拼)
    ▫ 而出自棋哥既燒鵝亦都唔惹少,本身lunch time
    我自己都有食開棋哥燒鵝,佢地既燒鵝特別用上
    荔枝柴去燒燻,味道上比一般既更加清香。
    而口感亦都相對較為脆口,肉質亦都做得嫩滑,
    配埋白飯就走唔甩啦。
    -
    ▪ 桂香切雞瀨粉 - $78(單拼)
    ▫ 用到桂香雞黎做主打,份量唔算好多,
    不過夠哂兩個人有突。睇賣相色澤幾好,
    雞皮入口爽滑,肉質唔會太乾身,瀨粉算合格,
    有彈性唔會鬆泡泡一夾就散,唔錯。
    -
    📌堂食燒味 -
    ▪ 脆皮燒腩仔 - $108(例牌)
    ▫ 鍾意食燒腩仔既朋友,呢個一定要嗌,
    腩肉肥瘦比例岩岩好,食落油香係口腔內四散。
    外皮咬落卜卜脆,真係夾完一舊又一舊,
    今晚又要跑多幾個圈啦!
    -
    📌飲品 -
    ▪ 凍奶茶 - $28(枝裝)
    ▫ 凍奶茶用樽入住既設計幾靚仔,
    味道就一定無水吧新鮮製成既咁好飲咖啦,
    不過茶味都算濃,唔會比奶味蓋過,甜度岩岩好。
    -
    📍 鼎尚棋哥燒鵝湯館
    🎈尖沙咀柯士甸道西88號戲曲中心地下GF-05舖

  • 七八十年代金曲 在 石詠莉Sukie 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21 15:31:13
    有 134 人按讚


    感恩筆者的用心,
    寫了一編令我感動的碟評❤
    萬分感謝

    乘風破浪的輕快感- 石詠莉Nostalgia
    文/圖: 清研

    Sukie S
    Nostalgia

    很多年前,跟鄧健弘訪問,那天談了很多音樂,也深深感受他對音樂的狂熱,所以當時對他又solo又夾band,又追求rock音樂,並不驚訝。

    又某天,跟Sukie S石詠莉訪問,當時是替娛樂雜誌訪問,雖然私心地也談音樂,但是還是說了很多娛樂版應該出現的話題。訪問過後,我細聽她的首張個人唱片,我「嘩」一聲,那個三人女子組合浪費了她,這是當時的反應。

    自此過後,一直都留意她的音樂,越是近期,越是好聽。原因,除了人聲以外,音樂還包括很多很多,而這些的「很多很多」,現在就做得更見成熟和具深度。

    新碟Nostalgia,如鄧健弘所說,是要做到傳承,傳承,就不單是往舊歌裡尋就達到傳承。開心的,是唱片如同打開了「娛樂唱片」的大寶藏
    ,回顧樂壇,大家都是從安全地帶等等八十年代金曲裡發掘,而「娛樂唱片」包含了濃厚七點鐘電視撈飯的古老情懷。此等回憶在這張唱片裡翻湧出來,確實越聽越驚喜。

    而碟末,一曲《夜夜痴纏》,是最叫我驚喜,驚喜是指真的又驚又喜,這首歌實在太多的流傳故仔,聽著聽著,總是有點慌。而在唱片推出之時,電視節目重提這歌的流傳故仔。同時間,原唱人麥潔文也開始籌備演唱會,重現傳媒,訪問所見,也談到此歌神秘之處。
    天時地利一碰撞起來,現在連我太太也跟我談論起《夜夜痴纏》此歌起來。

    寶藏之說解釋完,重談傳承。鄧健弘說,曾經有石詠莉的歌迷向她說,跟父親一齊聽,然後兩父女一起談歌曲。同一首歌,女孩來說是全新歌,父親來說,是七點鐘電視撈飯的古老情懷。二人之間,就是建立了傳承的作用。
    題外的感覺,現在這個時勢,真的聽過不少一家人兩代反臉勢不兩立,日日見面相對無言,想找一個可以破冰的話題也找不到。這個就是一首歌曲一張唱片可以做到的橋樑,傳承二字正是包含著溝通。

    首個Music video,是《輪流轉》,石詠莉說,原唱的鄭少秋,關連到電視劇,故此歌者和歌曲都展示著濃厚的蒼涼氣氛,換到2019年,應該怎樣示人呢?於是決定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去展現世事轉了又轉的平和。已經知道的,是第二個Music video推出《狂潮》,相距三十年,電視情節早已忘記乾淨,只記得當年的狄波拉,美得叫人窒息。不過可以聽到2019年換上新裝的《狂潮》,實在可喜。

    談到《乘風破浪》,就自然談到Winterplay的Juhan Lee,合作之時,正是Moon剛離開Winterplay的時候,石詠莉等人欣賞Winterplay的音樂,於是嘗試聯絡Juhan Lee,結果一拍即合,合作《乘風破浪》之時,發現此歌的廣東話歌詞本來就具有極強的節奏,此等歌詞跟音樂的功力不能抹煞,必須保留之餘,要展現出來,Juhan Lee就把音樂放大,流露出舞曲感。唱歌方面,早期的石詠莉,唱得像楊千嬅,不過成熟後的石詠莉就不同了,歌聲的駕馭、那份自信及性感,都是其他人所沒有的,以《乘風破浪》而言,那份輕鬆感叫人聽得愉快。

    唱片的背後,混音師 Richard Furch是曾經贏得六次格林美唱片大獎;母帶處理的大師 Brad Blackwood則也是贏得六次格林美唱片大獎;唱片監製是 Wallace Lam林潤明;CD於德國壓製。

    石詠莉Sukie S「Nostalgia」
    星娛樂 Star Entertainment (Universe) Ltd
    01 家變
    02 輪流轉
    03 狂潮
    04 笑看風雲
    05 從未試過擁有
    06 乘風破浪
    07 歲月無情
    08 萊茵河之戀
    09 夜夜痴纏
    10 熱咖啡 (Hidden Track)

  • 七八十年代金曲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07-06 10:50:25

    走廊傳來陣陣歌聲與結他聲,旋律夾雜着沙啞及清脆的聲線,原來是85歲的陳婆婆和一眾青年義工合唱80年代的作品《莫再悲》,別看輕他們的實力,一首又一首的七八十年代金曲難不了一眾年輕的義工們。此刻,縈繞當中的,不只是嘹亮的歌聲,也充滿了兩代之間的關懷與歡樂。這樣的跨代接觸,源於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歌同唱,有樂同享」的社區關愛計劃,兩位中三小義工歐旭箏及潘彥妏亦因此學懂了彈奏不同的樂器及與長者溝通的技巧。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as.appledaily.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