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丁種業務主管課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丁種業務主管課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丁種業務主管課程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雲林縣議員 蔡岳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岳儒報您知~老闆們看過來~~顧人才、增買氣、拓商機 行業百百款,疫情期間,政府也要一起跟產業度過難關,經濟部推出產業的紓困與振興,防疫期間,先救急紓困,疫情結束,拚經濟振興! ✅顧人才 1️⃣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育 : 🍀計畫目的:由政府開班或與企業、公協會合作辦理課程,以培養、精進餐飲業...
丁種業務主管課程 在 雲林縣議員 蔡岳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岳儒報您知~老闆們看過來~~顧人才、增買氣、拓商機
行業百百款,疫情期間,政府也要一起跟產業度過難關,經濟部推出產業的紓困與振興,防疫期間,先救急紓困,疫情結束,拚經濟振興!
✅顧人才
1️⃣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育 :
🍀計畫目的:由政府開班或與企業、公協會合作辦理課程,以培養、精進餐飲業及零售業各種人才經營實力,提升服務能量。
🍀申請對象:餐飲及零售業從業人員,包含企業主、主管、行政人員、門市服務人員、行銷人員等。
🍀申請方式:於線上填寫資料報名
🍀申請時間:自公告日起至110年6月
🍀辦理方式:政府全額支付辦理課程之費用,由政府開班或企業、公協會合作辦理課程。
🍀課程內容:顧客溝通、門市管理、雙語能力、銷售能力、美學設計等。辦理400班次,培訓至少10000人次。
☎聯繫窗口:經濟部商業司/許小姐(02)2321-2200分機8853
✅增買氣
1️⃣振興抵用券:
🍀計畫目的:規劃以國內旅遊,結合住宿,每房給予800元抵用券,含商圈、列管夜市(含列管市場及觀光工廠)、全國餐飲業、藝文產業等各200元,於疫情較為趨緩後,立即啟動本項措施,以帶動產業復甦。
🍀適用對象:中小內需型服務業者,約40萬店家(商圈約28萬家、列管夜市約1萬家、觀光工廠147家、全國餐飲業約14.5萬家、藝文產業約1萬家,含9家購票平台)
🍀補助方式:
⭕️消費者端:至合格旅宿業住宿→取得電子或紙本抵用券→至適合店家使用→消費抵用
⭕️店家端: 至平台申請加入→審核通過成為合格店家→收取消費者抵用券→請款核銷
🍀補助內容:每房800元抵用券。(商圈、夜市(含市場、觀光工廠)、餐廳、藝文產業各200元)
🍀申請時間:疫情緩和後
☎聯繫窗口: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林毅誠(02)23662214
✅拓商機
1️⃣協助會展業者洽邀國外買主來臺觀展及採購:
🍀計畫目的:加碼邀請外國商務人士來臺參加專業展,促進我國產業外銷及提振會展產業。
🍀申請對象:國內辦理會議及展覽之公司或法人團體
🍀申請方式:以書面或線上申請
🍀申請時間:109年4月中旬起至110年5月15日止
🍀推動效益:吸引1.6萬名國外商務人士來台,並促進對台採購金額達60億元。
🍀措施內容:
⭕️提供國外買主及企業領袖來台觀展採購之機票及住宿優惠。
⭕️針對國外商務人士來台參展及舉辦企業會議,提供觀光旅遊補助,每案上限100萬元。
☎聯繫窗口: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尹婕(02)2397-7416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黃昭蓉科長(02)2397-7324
2️⃣鼓勵國外人士來臺順道觀光與獎勵旅遊:
🍀計畫目的:補助辦理會議及展覽服務業務之國內公司或商號以及其他法人團體,邀請國外人士來臺參加國際會議、展覽活動後或在台舉辦企業會議後順道觀光,以振興會展產業及國內經濟成長。
🍀申請對象:國內辦理會議及展覽之公司或法人團體
🍀申請方式:以書面或線上申請
🍀申請時間:109年4月中旬起至110年5月15日止
🍀推動效益:吸引1.6萬名國外商務人士來台,並促進對台採購金額達60億元。
🍀措施內容:
⭕️提供國外買主及企業領袖來台觀展採購之機票及住宿優惠。
⭕️針對國外商務人士來台參展及舉辦企業會議,提供觀光旅遊補助,每案上限100萬元。
☎聯繫窗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丁建元(02)2397-7328,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黃昭蓉科長(02)2397-7324
丁種業務主管課程 在 La Dolce Vita in Oz 澳洲微甜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段真正的婚姻,始於"看見"彼此最原始的樣子開始;一段幸福的婚姻,始於"接受"彼此最原始的樣子開始。』
我想,每一個決定步入婚姻的人都有一個美好的憧憬,那就是..........
『白頭偕老、永遠幸福。』
重點是,為什麼離婚率還是那麼高?而沒有離婚的,也不見得是幸福的,很多時候不是變成互不關心的同居人、就是歹戲拖棚。當一段婚姻走到這樣的場景時,最常出現的一句台詞是"你,已經不是我當初認識的那個人了。"
我不禁想問,那當初熱戀中的我們所看到的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是他們『原本的樣子』?
還是我 『夢想中他們應該有的樣子』?
以下這些故事,是我的一些人生體會,不代表所有人的情況與立場,願與大家分享。
【羅利遇到了『夢想中』的女孩! 】
『Vita 快看快看,我那個前妻又傳一些指責我的簡訊了』...
『她齁,真的是一個完全沒辦法溝通、不想正視自己內在真正問題的人』...
『在她心中什麼都是錢錢錢,只有會賺錢才是真正的男人』...
陶先生的好朋友 羅利來家裡吃飯,屁股在我家沙發都還沒有坐熱,一聽到我問他你兒子最近怎麼樣啊?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我看他手機裡前妻的簡訊,並一邊在我旁邊滔滔不絕的列表前妻的諸多不是。如果你以為這是他第一次抱怨前妻,那就太小看一段破碎感情的殺傷度了。
他抱怨這個女人已經 七~ 年~了!
這頭此起彼落的抱怨聲像是催眠引導般,把我牽回七年前羅利剛認識前妻J的時候.........。
那時的羅利一頭茂密深棕色的捲髮,身為健身教練的他,全身散發出陽光、熱情及天真的氣息,一看到我們就像得了第一特獎般興奮的說 : 是她了,我遇見了我「夢想中」的女人了! Yes, she is the one, my dream girl!
~她好喜歡運動,你也知道我最愛喜歡身材健美的女人了
~她有三份工作,又有投資房地產,是個很會賺錢、又理財概念的女人啊!
~她週末會學習別的才藝,如跳拉丁舞、學專業彩妝,是一個懂得充實自己、非常上進的女人啊!
當時在他面前的不是我和陶先生,而是一片浩瀚的星海,他的眼神閃爍著幸福,說到興奮處屁股還會跳離沙發,整個人呈現亢奮的狀態。看他這樣也不難想像當初好萊塢明星 湯姆 克魯斯初遇前妻 凱蒂時,整個人開心地在歐普拉訪談節目上,大跳沙發的心情了! 總之,我的朋友 羅利,戀愛了!
他,走進了一個充滿浪漫泡泡的世界,每一顆泡泡包裹著他『夢想中』的另一半該有的樣子。 但他,也慢慢走進每一顆泡泡幻滅時的完結篇。
往後數年每一次相聚,他總會帶上一顆『夢想中的泡泡』來給我們當見面禮,然後在現場把它剖開讓我們品嚐『他失望的滋味』。
~她自己錢賺的多,就嫌我賺不多,一直給我臉色看。
~她自己要接那麼多工作,然後才壓力大到拼命吃巧克力,整個人變得超臃腫的。
~她有必要一直買房投資嗎?然後把自己搞的經濟吃緊,才來怪我賺的不夠多。
Blah blah blah ......,唉~ 我有時還真希望他也帶一顆甜甜的蜜瓜給我們吃,讓我們可以中和他對J不滿的心酸苦味啊。就這樣,在兩年前他們正式分道揚鑣了。那羅利的那些夢想的泡泡呢?
當然一個也不剩了!
【 我們相愛,但我們不懂的如何接受對方原來的樣子。】
我和陶先生婚後頭七年的時間,有時吵架的次數比一天上廁所的次數還多。
「一大清早他嫌先起床的我太吵,大吵」
「半夜三點我起床上廁所太睏沒洗手,他看不慣,大吵」
「在超市買菜,買什麼糖想法不同,大吵」
「晚上看什麼節目意見不同,大吵」
「跟朋友聚會他一直忽視我,大吵」
「我沒事先告訴他晚上不煮飯,大吵」
「他沒有讚美我辛苦煮的料理,大吵」
有一次居然為了地瓜的皮可不可以吃這件事吵到不可開交! 吵到我媽都看不下去了,叫我包啊款款ㄟ(行李打包打包),離婚回台算了。
是的,我們相愛,但是,我們不懂的如何接受對方原來的樣子。
【 我愛上你,還是愛上我『夢想中』的你? 】
我跟陶先生從認識到交往不到了七個月就結婚了。
剛開始交往的兩個禮拜,我們完全都沒有分開。當時他在台灣的房東打算把房子賣掉,他一時沒有地方住,而我一個人住在有三間臥室的公寓裡,所以順理成章地邀請他跟我住在一起。當時的他非常喜歡下廚,也很會整理家務,我家的冰箱從只放幾瓶礦泉水變身為塞滿食材的冰箱,家裏總是一塵不染,這讓每天作為業務東奔西跑,三餐總在外面解決的我,開始有了家的歸屬感。如果說是什麼原因讓我知道就是他了,那就是他給我一份『不需要再跟心愛的人告別』的禮物。而這份禮物,是從我小時候就開始渴望的!
我有一個非常棒的童年,但我心上最深的一道傷痕也因為它而來。
身為長孫,我有一位非常疼我的外公。我要什麼他都會買給我,晚上會說故事、唱催眠曲哄我睡覺,每天都會帶我去玩,陪我畫畫、幫我拍照,即使後來其他孫子陸續出生,他也從來沒有吝惜地讓我知道 『我是他最疼愛的孫兒』!
11歲的那年,外公必須搬到別的城市去,而我,從此沒有辦法跟他生活在一起,只有寒暑假可以到阿公家住。對我來說寒暑假一點都不漫長,它總是一眨眼就必須跟阿公告別,再度回到爸爸媽媽家。年紀小小的我總是覺得為什麼我的爸爸不是阿公!為什麼我不是阿公的小孩!也因為這樣,我有將近20年的時間對家沒有歸屬感,覺得我的家人不是我的家人,甚至莫名地討厭在黃昏初入夜時搭車,只因那個時段的光線,總是非潛意識地勾起了我跟阿公說再見、搭車返回家的悲傷回憶。
但那樣的悲傷,在我遇到陶先生後,漸漸地淡化了~
他,說到做到,即使需要花很久的時間。
他,從來不需要遠行,一直陪伴著我。
我想要什麼,他即使沒錢也會想辦法存錢買給我。
對我很嚴格,但是,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好 。
我在陶先生身上再次找回那份阿公對我的愛。而對於陶先生來說,夢想中的女性應該像他母親一樣,會忍耐、吃苦當吃補、高雅的女人。所以他在非潛意識裡總是在找尋「像媽媽一樣的」女性。
當他遇到我時,我經濟獨立,並總是希望自己付錢,我會運動、會打扮,注重自己的儀態。他不止一次跟我說,你穿這樣很美,跟我媽媽一樣,我媽媽會很以妳為榮;或是,我媽媽很會做菜,但你比她厲害,她會覺得你很棒!
「我,成了這個男人夢想中的女人了。」
我們愛上彼此,因為我們從彼此身上看到了「夢想中」的那個人。
【當我們脫下『夢想』的外衣時,彼此赤裸原始的樣子,開始呈現。】
陶先生對我說:
「累什麼累,我媽媽當初要照顧孩子、又要上班、又要整理家務,而且我家那麼大,你才做這麽一點,有什麼好抱怨的!」
「拜託,我爸那麼有錢,但我媽媽從來沒有拿過他的零用錢,要買喜歡的東西她都是從菜錢裡省的耶」。
「身體不舒服?有這麼嚴重嗎?我媽媽之前背部開刀到現在都無法痊癒,天天要貼嗎啡貼片,還不是照樣工作、做家務,你不行嗎?」
他「夢想中」的那個女人,漸漸地離他遠去。
而我對他說:
「為什麼你一個工作都無法持續?」
「為什麼那麼愛跟大家聊天、聊到都忘了我在旁邊等你。」
「為什麼我要什麼你都不能順順利利地給我?」
「為什麼每次吵架都是你對我錯!」
我希望他是一位可以專注在事業上,而不是麥送就辭職的男人;他需要讓我有安全感、處處把我放在第一位、就像我的阿公那般疼我的男人啊。
我「夢想中」的那個男人,也漸漸消失中。
我們穿上彼此的夢想而結婚。
我們脫下了彼此的夢想而爭吵。
【"比較"這玩意兒啊,就像是有裂痕的杯子,再多的愛也終將會流逝殆盡。】
新婚剛搬回布里斯本之際,我們認識了一對情侶。
男方是瑞典鋼鐵公司外派到澳洲的高階主管,年薪好幾十K的澳幣(約台幣兩百萬以上);女方則來自香港,沒有工作,專心做他的女朋友,每天為他打理為在富人區高級公寓。每每到她家開閨蜜趴,她總是在那面對河景的陽台招待我們下午茶,離開時還每人送一支玫瑰花給我們當伴手禮。對於當時在飯店當櫃檯人員,每天要站八個鐘頭、應付各式各樣客人的我來說,心中羨慕不已啊。
有一天香港的朋友抱著一隻100公分高超級可愛的熊玩偶,說是男朋友買來送她的,我隨口問了價錢是$50 澳幣(當時約$1500台幣),以15年前的價格來說算是蠻貴的;尤其對當時經濟不寬裕的我和陶先生來說,根本是奢侈品啊!
雖說如此,我還是忍不住轉過去看看老公,眼神裡充滿了 「我好想要喔,你可不可以買給我」的閃爍。那個閃爍也讓陶先生看見了那個「我的阿公什麼都會買給我,我要什麼就有什麼」的小女孩。
數日之後,我家沙發上出現了『它』,我想要的那隻熊。我的男人滿足了那一次的願望。往後,他也滿足了我很多很多的願望。
這不是廢話嗎? 疼老婆不是應該的嗎?或許有人會這樣說。
但是,我知道很多時候他都不是開心的。只因為他不斷地、努力地想要滿足我的願望,即使代表那會讓他為難、讓他不舒服、讓他不開心、甚至讓他痛苦,他也要努力地成為『像我外公一樣疼我』的男人。
你一定會想,我好幸福、我一定很滿意這樣的老公。但其實不然,因為,我打從心底知道他的難處,甚至,我會偶爾故意在他面前提到 「某某某的老公,又升一階了;或某某某決定接受外派了,年薪好幾百萬,還邊讀EMBA」。
是的,我在為這個男人做盡所有家事、服侍他的食衣住行的同時,我還是有意識和潛意識地不斷地拿他跟別人比較。
【 我媽媽永遠都做的比你多,而且不會抱怨!】
陶先生有一位很能幹的母親,除了可以將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外、料理三餐、還是他爸爸事業上最得力的助手。身為房地產開發商的他們,蓋完數百間的公寓後,從來沒有花錢請過清潔人員,或是園丁,全部都是「我婆婆」一手包辦。雖然富裕,但她連一只名牌包都沒有,連Coach這種最入門的名牌都不拿,為什麼呢? 因為,我公公認為那是奢侈品。在我的眼中,這個婆婆是「吃苦當吃補」的代言人,家裏百坪可以乾淨到連面海的陽台、書櫃上面都沒有灰塵。
但我永遠記得「婆婆眼中的恐懼」!
那是我第一次到陶先生家,在開了將近六個小時的車子後,已經晚上將近10點了,婆婆一入家門馬上衝去廚房,完全忘了我跟陶先生的存在,她口中唸唸有詞 「要趕快弄給你爸吃」,而且是不斷地重複,眉頭深鎖,眼神專注但帶有恐懼。
多年後,我也明白了她當時的心境,因為,我也用同樣的感受在為陶先生準備晚餐。
「蛋不可以煮太熟喔」
「你牛肉用什麼部分」
「你為什麼到6:30才說今天不舒服沒辦法煮飯」
最讓我心痛的一次是,我當時整個不舒服到完全沒有辦法動彈,連打電話我都覺得會馬上吐出來,所以完全沒有告知他今天晚上要叫外賣。他,給了我覺得最冰冷的態度,臉超臭的說 「你為什麼不早講,至少在5:30前告訴我,好讓我有心理準備」!
TMD, 是要準備什麼啊! 你老婆我不舒服到完全沒辦法動了,你還在那裡管自己有沒有心理準備! 是的,因為,陶先生夢想中的女性是媽媽,而媽媽不管再怎麼不舒服,即使背部剛開完刀,還是馬上煮飯做家事,她是不會抱怨的。
【我放棄了,因為我達不到你要的樣子。】
「我在這段婚姻裡很不快樂」
「我在這段婚姻裡看見了最可憎的自己」
「我無法帶給你任何的快樂」
「我愛你,但是,我不再喜歡你了」
.......我們離婚吧。
這是在2012年陶先生跟我說的話。我知道,這次他是認真的。沒有求和、沒有隔天就沒事,整整一個禮拜,我們都沒有說話。
在這一段感情中,他努力想要成為我「夢想中」的那個人。
但『達不到的心情』,讓他感到『羞愧』。『羞愧』讓他需要『指責』,所以把過錯都推到別人身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羞愧痛苦的心情可以得到『出口』。
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他再也看不到自己,變得很不快樂。
「我自己都不快樂了,我到底要怎麼帶給你快樂呢? 」 這是一個禮拜後我在跟陶先生確認是不是真的要離婚時,他給我的答案。
【幸福的婚姻,始於你明白「幸福」是要自己給的那一刻開始!】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希望我愛的你可以快樂,如果離開了我,你可以找到快樂、找到幸福,我願意讓你走,我會祝福你的。」
這是他確定要離婚的那一晚我給他的回應;一個到今天為止,我從來沒有變過答案。
當時的我哭了一個禮拜了,在聽到他的那一句 「我自己都不快樂了,我到底要怎麼帶給你快樂呢? 」後,我突然破涕為笑,大喊~~~~~~ 我懂了,感謝上天,我終於懂了!!!
『我要的幸福真正需要負責的人,是我!』
不是老公、不是家人、不是朋友,不是同事,是我!!!!
那一喊,陶先生原本頭低低地、臉上充滿了羞愧,突然臉上充滿了驚訝,淚流滿面地抱著我。
【把聚光燈調到自己身上】
如果你問我,做了什麼而救了這段婚姻?
我的答案是:我把人生中的「聚光燈」調到自己身上。
我開始認真的照顧自己,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每一個感受。
週末老公不想出去走走。沒關係,我自己跑步鞋一套,耳機戴上,自己出去外面跑跑、把自己放在美麗的大自然裡。
他不想陪我回台灣。沒關係,我自己機票一買,回台灣自由奔放幾個禮拜。
我想要這個東西。沒關係,老娘我自己有賺錢,可以買的起。
我讀書、我參加靈修課程、我運動、我研究健康產品、我結交一些對我心靈成長有幫助的朋友,我開始寫部落格、我開始經營臉書專頁。
老公「達不到」我要的,有什麼關係,我自己給袂,我的快樂,我的幸福,我自己負責。
當然這中間還是有很多的低潮及情緒糾結,甚至還是有爭吵,但每當這樣的時刻來臨時,我越來越能察覺,並告訴陶先生:
『我的情緒我負責,我會好好找到為什麼會讓我產生這些情緒反應的原因。我也希望你這麼做。』
當我低潮時,我會刻意地讓自己生活的更有規律,早起運動、散步,然後坐在大自然的某個角落,聽聽心靈冥想導樂,並且跟老天爺講講話,向祂述說我內心的恐懼、不安、或是任何困擾我的事,祈求祂幫助我、引導我。然後,我會讓自己吃的營養、健康,把自己的身心都照顧好。
因為,我深深感受,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不是伴侶、家人、孩子、朋友、老闆、同事,而是我自己。
『我是唯一必需要對自己幸福人生負責的人』!!!
【結語】
『一段真正的婚姻,始於"看見"彼此最原始的樣子開始;一段幸福的婚姻,始於"接受"彼此最原始的樣子開始。』
但一段幸福的人生,始於你『愛自己』開始。
最親愛的陌生人啊,Vita 祝福你們都能漸漸學會,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愛自己
#幸福的婚姻
#自己的幸福自己給
#對自己的幸福負責
丁種業務主管課程 在 小資富媽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元宵節的此刻, 送各位5個理財觀念. 把自己想像成瑪利歐, 戴著一頂「M」標誌的帽子, 象徵 "MONEY". 藍色背帶式工作褲, 好像自己, 努力工作希望不斷的往上跳躍突破困境闖關成功, 就可以掉下天外飛來的金錢, 得到加薪, 升職. 若我們要加強我們的跳躍能力, 瑪利歐在遊戲裡可以用種種不同的道具。在捲軸遊戲裡,最突出的道具是超級蘑菇,此道具可以讓瑪利歐變大。變大後的瑪利歐被稱為「超級瑪利歐」,得到額外的生命值。這些蘑菇道具, 就是我們的理財觀念, 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強壯.
此時此刻於星巴克寫部落格, 隔壁桌剛好來了兩位西裝筆挺, 身上服飾, 鞋子, 配件等都是名牌.傳來談話內容, 原來是房仲年輕業務互相交流, 聊著房子物件(1400萬左右的房子最好賣, xx建商的物件); 哪裏有新建案有潛力; 客戶習慣背景(這屋主的媽媽年紀大所以需要什麼的房子); 主管推薦上了心靈課程, 雖然3天2夜4萬五, 但他們還是投資去上課(這課程剛好10年前上過, 聽聽他們的心得)😊 看著他們交談時的眼神, 手勢, 與自信, 自己也被感染到他們的正能量, 這兩位年輕小伙子, 沒有任何抱怨周圍的環境. 他們不斷聊的是如作什麼樣的事, 觀察, 鋪路, 帶領客戶, 可以交易到更多物件. 1個半小時下來, 他們聊最多的話題是人, 幫助客人是幫助到自己.
在星巴克寫部落格時, 身邊最多的是上班族聊工作的酸甜苦辣, 與如何可以賺到更多錢. 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剛踏入社會的學習歷程. 15年於企業工作+5年創業失敗再創業. 深深的覺悟到, 我們無法期望每一份的努力付出與善意會得到回報, 但多年來養成的理財習慣, 在每次遇到人生困境的道路上, 順手推我ㄧ把. 每個人總會輪到幾次不公平的事情,但只要我們是善意的付出, 安心等待是最好的辦法,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耐得住寂寞,等待屬於你的那一刻. 以下是20年來5個理財觀念養成心得:
1. 節儉, 儲蓄: 於夢想是存到第ㄧ桶金最快的加速器有仔細提到. 此外, 佳瑜會計師於此分享很多錦囊妙計, 與有用的現金流收支表格; 個人資產負債表; 預備金準備; 年終獎金如何應用等, 請善加利用, 養成每天好習慣. 大部分人的第ㄧ桶金都是從努力工作, 節儉儲蓄來的. 有了基本的存款後, 才能做未來理財工具規劃.
2. 每天閱讀理財相關報章雜誌, 新聞:從踏入社會開始, 每個月月底或月初就會到 7-11 翻閱各種理財雜誌, 了解全世界的經濟脈絡; 各類的基金排行榜; 今年哪個國家經濟起飛成長最快; 貨幣升貶值代表什麼; 若石油漲代表經濟如何與會帶動哪個行業漲跌; 經濟危機時代表黃金就會漲...等. 遇到看不懂的經濟財經理論, 就買回家研究. 這些很有趣, 都有ㄧ定的邏輯可追尋. 常聽到身邊很多朋友追韓劇, 若各位可以把這些理財相關新聞當韓劇追, 那就是每天追著錢劇跑, 錢就來追你了. 記得2002~2005年以投資基金為主, 投資黃金, 能源, 礦業, 大陸, 等基金, 獲利超過50%.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黃金ㄧ英兩630美元買進, 後來900多美元賣出. 但現在黃金漲到約1320美元. 所以黃金是非常保值的, 尤其是經濟狀況越不穩定, 黃金價格越高.
3. 銀行是小資族的貴人. 分享跨越富人平台ㄧ個很重要的觀念,盡量用銀行的錢幫我們賺錢. 把自己當廖添丁,劫富(銀行)濟貧(自己)。這樣已操作15年了。從買的第一部車,房子。自己薪資多少,可跟銀行貸多少有公式,讓自己資金運用處於安全狀態, 又有生活品質. 從20年理財經驗了解到, 房屋是投資風險最低的理財工具之一. 例如:本身2003年購入的第一間房子屋齡10年近300萬:
*建議房貸不超過薪資的1/3. 當時貸款200萬, 每個月還款約1萬元左右. 2003年當時的這個決定很重要, 讓我們ㄧ家有個屬於自己的家, 多出來的主動收入做其他投資.
*選生活機能好, 交通, 學區為主要考量. 方便脫手增值. 這房子住了12年, 2015年賣掉近400萬. 此外省下每個月1.4萬的租金, 1年16.8萬租金, 12年共省下200萬的租金, 就是等於還掉我200萬房貸又獲利30%.
*每個月多出來主動收入(通常是薪資收入)用途:家用, 還車貸, 投資基金, 股票, 買預售屋.
*買房子利用銀行的錢來做自己能力範圍可以的投資與學習. 買房子雖然有房貸壓力, 但也會迫使自己更努力想辦法多賺錢增加被動收入, 節儉與儲蓄.
越早與銀行有好的關係互動, 未來於貸款上也會有更好的條件. 投資都有風險, 所以在作各種投資要切記做好風險管理.
4. 生財工具:於買任何物件時, 先判斷此為生財工具或花錢買的消耗品. 若是生財工具, 可以願意花更多錢買更好品質的, 比如工作需要的筆電或車子. 例如: 於工作第二年買了81萬的 Teana, 分40期還款. 因為會開車, 可接送客戶, 老闆, 同事; 有了出國開發新客戶, business development 的機會, 為未來晉升管道與加薪機會鋪路.
5. 以上項目經過多年歷練, 每天自然演練著以下3點:
*蒐集財經資料最新訊息
*依照自己豐富的知識來做分析
*最後做合理的推論判斷增加準確性
自然而然產生屬於自己的投資公式化, 依照自己的收入, 年齡作理財投資配置. 為自己除了主動收入的薪資外, 還會有分被動收入. 最近又讀者問, 什麼樣的投資好?只要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投資項目, 投資此項可以帶來正向循環, 都是適合自己的
從現在開始, 養成這5個好習慣, 路遙就能知馬力🐎錢滾錢. 10年下來, 我們的人生將因此而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