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一顆咖啡樹的產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顆咖啡樹的產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顆咖啡樹的產量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北緯23.5度的咖啡城市之旅 - 兩天一夜完美的阿里山咖啡與美食 | 就在二十九號正完成阿里山旅行文的今天,阿里山咖啡媒合會競標價格打破紀錄,今年日曬後製特等獎的咖啡豆五公斤非常驚人的達到台幣四十三萬,真的是全台最強咖啡產區! 其實上阿里山已經很多次了,以往是為了採訪咖啡莊園和咖啡評鑑而上...
一顆咖啡樹的產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北緯23.5度的咖啡城市之旅 - 兩天一夜完美的阿里山咖啡與美食 |
就在二十九號正完成阿里山旅行文的今天,阿里山咖啡媒合會競標價格打破紀錄,今年日曬後製特等獎的咖啡豆五公斤非常驚人的達到台幣四十三萬,真的是全台最強咖啡產區!
其實上阿里山已經很多次了,以往是為了採訪咖啡莊園和咖啡評鑑而上山,沒有太多時間有比較深度的旅遊,前個周末很幸運有幾個知名的旅遊部落客大咖瑪格、AJ、許傑帶路,喝咖啡吃美食看風景住哪裡,都幫大家安排好了,一次享受阿里山咖啡,美食饗宴,山林散步,鄒族原住民文化,直接先破梗把第一天和第二天行程跟大家分享 !
第一天
【走廊咖啡 、特富野巨木群步道 】 咖啡與巨木群步道
【鄒風館部落餐廳】- 午餐
【金皮雕工作室】- 皮雕體驗
【鄒築園】- 品嚐冠軍精品咖啡
【奮起湖大飯店】- 住宿和晚餐
第二天
【奮起湖車站】 - 老街、甜甜圈、星空小屋、大姑媽咖啡
【山芙蓉】 - 午餐
【阿榮的店】- 精品台灣咖啡與手工煙斗
【宿瓦納咖啡茶屋】- 不插電咖啡體驗
【生力農場】- 晚餐
【隙頂二延平步道】- 欣賞茶園和雲海全景
【不遙遠的咖啡產區距離】
過去在咖啡生豆商工作的時候,需要飛往國外的咖啡產區,飛往當地後,還要舟車勞頓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咖啡莊園,住在台灣的人真的很幸福,除了咖啡館的密度高,喜歡喝咖啡的人如果想深入了解咖啡種植和後製的過程,從中部市區前往阿里山咖啡莊園只要大約兩個小時, 而且路況相較國外崎嶇克難的道路來的平順很多,我們講的 Seed to Cup ,從一顆種子到一杯咖啡的過程,這樣的距離在世界的任何大城市比較起來短了很多,這也是台灣咖啡產業非常大的一個優勢。
【走廊咖啡 、特富野巨木群步道 】
第一站我們一行人前往了特富野部落的走廊咖啡,特富野部落是鄒族兩大社區之一, 另一個是達邦社區。大家可以在走廊咖啡享受完咖啡後,步行到不遠的特富野巨木群步道,一入口就可以看到兩側種滿的咖啡樹,但由於乾旱和採收尾季的關係,咖啡樹上已經沒有了太多果實,真的很期待下次在咖啡採收期來到這邊,可以很近距離看到滿滿的咖啡櫻桃果實,還好隨後壯觀的樟樹巨木群馬上彌補了沒看到咖啡果實的遺憾,步道陡度不高,加上完善的階梯,很適合各個年齡層前往,竹林的景色也相當適合拍美美的照片。
特富野步道(樟樹巨木群)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1鄰14號
【鄒風館部落餐廳】
鄒風館餐廳就在達邦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和達邦國小旁,google 評價也相當不錯,有4.2顆星,這次品嘗到了許多用當地食材和原住民傳統的料理,像是有點像粽子的獵人包改良版本,以前傳統可能只有米飯,廚師的改良版有小米,黑糯米,芋頭,肉和魚,吃完一個就滿有飽足感,當地野菜製作的沙拉,口感軟綿的愛玉豆腐相當特別,用當地特產的愛玉來料理,愛玉是台灣特有亞種,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嘉義縣是全台愛玉產量的冠軍。自己最喜歡的一道料理是咖啡入菜的咖啡梅醬排骨,入味平衡,不會死鹹甜。
鄒風館部落餐廳(鄒達邦餐飲、工藝複合館)
https://www.facebook.com/Avaiyangyang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20號
電話:0938 867 380
【鄒族達邦家屋、神聖的庫巴( KUBA 男子集會所) 】
沒想到在鄒風館的餐廳旁就有仿鄒族達邦傳統家屋的展示,小小的屋子卻蘊含了豐富的鄒族傳統的文化和歷史,從外觀可以看到他們以竹材為牆壁,茅草來覆蓋屋頂,一進到家屋會先注意到那煙燻的天花板,導遊說到這有防蚊蟲的功能,家屋的中央是火塘,上方就擺設了許多家用品和食物,導遊還說他們的傳統是將過世的家人葬在家裡,如果埋不下了,活著的人會搬離蓋新的家屋,但我看了其他書的介紹,似乎也會因為死亡的方式不一樣而改變埋葬的位置。
庫巴的外型設計像是大型的涼亭,沒有牆壁,用芒草和茅草為屋頂,位於部落的中心,在鄒族心中是神聖且不可侵擾的場所,只有達邦和特富野兩大社建有庫巴,直到現在遊客都是禁止進入的,他們會在這邊舉行傳統的祭典、成年禮、送神祭等儀式,是鄒族政治、 宗教和社會運作的核心。
【金皮雕工作室】
記得去年第一次來到這邊,不是體驗皮雕,而是咖啡評鑑評審晚上聚餐的地方,沒想到這次很幸運能因為合作案有機會真正來到這邊實際看到老闆娘梅惠老師實際示範皮雕的工藝,店內的皮件藝術品有豐富的鄒族文化,另一種深入認識原住民文化的方式。
金皮雕工作室
電話:0910 616 848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2鄰72號附1
【鄒築園】
晚餐前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熟悉的鄒築園咖啡館,從金皮雕工作室走過來只要五分鐘的步行時間,他們的咖啡莊園位於阿里山大約海拔1,300公尺,擁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在海拔高度和日夜溫差日照等等,都是非常適合種植咖啡豆的條件,鄒築園已經儼然是台灣之光,國內外拿過無數的獎項,而人稱阿里山咖啡王子的創辦人方政倫,在2017年榮獲十大神農獎,是國內知名的咖啡農,非常推薦大家如果有來阿里山一定要來喝杯他種的咖啡。
我們到達的這段時間剛好是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和生豆後製邀請賽的期間,擔任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他已經忙得天昏暗地,打完招呼後他就馬不停蹄的前往莊園處理後製賽的咖啡豆。一行人一次點了不同的處理法的咖啡,比較了解咖啡的我一一和隨行的部落客們講解不同咖啡後製與風味的連結。咖啡後製大致分為三類,日曬、水洗、蜜處理,日曬的通常發酵風味較為強烈,水洗則是相對乾淨明亮的酸質,蜜處理介於兩者之前,但也依照部分果肉與果膠發酵程度的不同,在風味上也有差異,在享受完美味的咖啡和甜點後,我們起身出發下榻的奮起湖大飯店。
鄒築園
電話 :0979 799 799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二鄰七十一號
【奮起湖大飯店 - 經典的雙主菜鐵路便當】
晚餐是飯店裡奮起湖經典的雙主菜鐵路便當,雙主菜分別是戰斧軟燒肉、燜燒烤雞腿,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吃不下了,但因為米飯和配菜都好吃還是把整個便當吃光光,相較於燒肉的咬勁,我比較喜歡雞腿的軟嫩。
奮起湖大飯店
地址 :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78之1號
電話 : 05-2561888
【奮起湖車站、老街與老老街】
早起的第一杯咖啡是老老街的大姑媽雜貨店裡的阿里山咖啡,老老街的位置就在穿過老街,步行不到五分鐘的距離,我很好奇的問為什麼是老老街,原因很單純,大姑媽雜貨店這條街道比車站旁的老街還要老,而大姑媽本身這棟建築就已經是上百年的歷史,上面寫著建於大正二年(民國2年),大姑媽取名來自紀念老闆的媽媽,咖啡來自自己種植的咖啡莊園,單品咖啡由老闆親自手沖沖煮,水洗口感平衡風味帶有些許果酸,尾韻有著蔗糖香氣。早起老街的幽靜和咖啡香令人陶醉與此。
大姑媽阿里山咖啡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2號
電話:05-2561253
【 宿瓦納咖啡茶屋 - 不插電咖啡體驗 】
吃完午餐後,我們到了宿瓦納來體驗不插電的咖啡製作過程,從生豆的脫殼到咖啡烘焙、研磨、沖煮,都不需要任何的電器,我跟跟同行的夥伴說,這趟下來,除了咖啡的採收和後製過程外,基本上都參與咖啡 seed to cup 的整個流程,相當豐富的咖啡知識之旅。
老闆娘先給我們了一包乾燥完成的帶殼豆和一個布袋,將帶殼豆放進布袋中,然後甩擊到堅硬的表面上,力道還不能太小,可以想像以前的咖啡農光處理帶殼豆是多麽辛苦了,接著把脫完殼豆生豆和殼的碎末放到篩子上,直接將殼給吹掉,就會只剩下乾淨的生豆。
老闆娘準備好了像是手搖爆米花的小網和瓦斯爐,咖啡烘焙其實概念和料理一樣,都是一種加熱食材的過程,如果我們講一塊肉火力加太大烤,會導致外面可能熟透但裡面沒熟,但咖啡不像牛肉一樣可以是沒熟的,沒有烘透的咖啡會有點蔬菜豆類的風味,而烘焙過度的咖啡會有很重的焦苦味,也很難呈現咖啡產地原本的風味。
最後我們將烘焙好的咖啡用濾泡式來沖煮,由於我想做比較淺的烘焙,烘焙的節奏和時間就比較快,不過太接近火源,導致豆表外接近中焙,但豆芯沒有熟透,喝起來有點青草味,同行的AJ 的豆子就較深焙,喝比較比較厚實,比較帶有煙燻、堅果、巧克力的風味。
宿瓦納咖啡茶屋
嘉義縣阿里山鄉九鄰樂也301-8號
交通資訊
距離石棹約5分鐘車程,為在台18線64.4K左右,請留意路邊公里數指示牌;至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約40分鐘車程,距離奮起湖則為15分鐘車程。
05-2561702
【生力農場】
最後的晚餐是我這兩天最喜歡的一餐,隨行的部落客們也是邊吃邊讚嘆,其中的苦茶油雞是我這次旅行最期待的一道菜,用的是他們自己種的薑,雞肉是用苦茶油慢慢憋熟的,不是用炸的,薑片香氣濃郁口感不油膩,雞肉也很鮮嫩,鮮魚是老闆出海自己釣的,由於南瓜在阿里山不是當季,東昇南瓜是從花蓮壽豐鄉宅配過來的,甜度非常高,龍鬚菜是阿里山當季的蔬菜,烏龍茶排骨湯在品飲食也可以喝到茶的回甘,豬腳也有用紅茶入菜,也是濃濃的茶香,甜品蛋糕更是一絕,也是用阿里山紅茶做的,搭配乳酪內餡,吃起來微鹹不甜膩,甚至吃完後許多同行的朋友還外帶回台北。
生力農場民宿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隙頂9之5號
電話 : 05 258 6785
阿里山Easy GO - https://alishan.welcometw.com/
阿里山新印象 - https://www.facebook.com/Alishan.nsa/
本遊程體驗由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廣告邀約
一顆咖啡樹的產量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28 星期二 絕對音樂】
「勇士,總是在別人不相信的時候信任自己;
鬥士,總是在別人不看好的時候堅持到底…」
SO~~適時的幫自己加加油,告訴自己:最艱難的時期都熬過了,
這只是小事,你/妳可以的!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網路線上收聽:www.kiss.com.tw點選 南投廣播FM99.7
或下載KISS RADIO專屬APP收聽哦!
*************************
《斜槓,讓生命看見不同的美麗風景…》
知名作家吳若權,這幾年多了好幾個不同身分:企管顧問、心理諮商師、靈性療癒的導師、專業的咖啡烘焙師、吧檯手。在此同時,還是照顧中風的母親長達20年的居家照顧者。
「我們都說他不只是斜槓中年,根本是粗槓。」遠流出版公司企劃副理鍾曼靈形容。和吳若權一起工作過的人,往往會佩服他對學習的熱情和自律的能力。「他57歲,我40多歲。我回到家只想躺在沙發上追劇,可是我從沒看過他偷懶。」
所謂「斜槓」,意味著一個人擁有不只一項身分,藉由不同的興趣、專長,獲得更豐富的人生體驗。被稱為「粗槓中年」的吳若權不只樂在學習,還學地非常認真:學心理諮商,就去考中國諮詢師執照;學靈性療癒,讓他拿到一張美國療癒師證照;開始研究咖啡的這兩年,他已經通過世界精品咖啡協會的7項認證。
和吳若權同輩的作家,有些消失,有些產量大減,也有些人轉移寫作的主軸,開始書寫熟齡生活的心情。但吳若權仍對新的事物興致勃勃,並維持一年1、2本書的頻率。
「學習,會串聯起過去的好奇,給中年的生命帶來很多年輕的活力。」吳若權笑說,他並不覺得「斜槓」是個特殊的概念。因為,人本來就不需要被單一的身分框架呀!
懂得自律,永遠不會沒時間學習
持續學習,一直是吳若權過去的勵志書寫常見的主題。曾有讀者質疑:「他可以學這麼多東西,想必是因為他很早下班或者時間很多吧?」
其實,剛好相反。自從20多年前媽媽中風倒下、罹癌以來,吳若權的行程一直很緊湊。每隔1、2天,他必須陪媽媽看醫生、針灸。每日三餐,他盡量回家料理,和媽媽一起吃飯。不管行程多晚,一定趕回家幫媽媽打胰島素。吳媽媽的病況時有變化,每隔3個月,他會親自帶媽媽回醫院追蹤。再忙,都不願假手他人。
在照顧媽媽以外,他還每天晨泳、上健身房,週末固定上書法課。寫作上,他也從不拖稿。「他真的把時間管理做到極致。你不得不佩服他怎麼擠得出時間?」鍾曼靈說。
這種自律的個性,和他的成長歷程有關。吳若權回憶,5歲那年,他因為父親工作因素從台北搬到台中。2個姊姊留在台北念書,父母又忙於工作,常將他拖付給鄰居照顧。寄人籬下的日子,讓他必須學會照顧自己。上了國中,又因課業跟不上被編入放牛班,度過了一段黑暗的青春期。
「上了高中,我不想再過那種被霸凌、看不起的生活了。」吳若權說。高中時期的他非常認真,大學聯考沒有補習就考上政治大學,跌破眾人眼鏡。這段時間的經歷,養成他日後面對人生的態度:「我會自律到不用任何人管我,希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更重要的是,媽媽罹癌,讓他更懂無常即日常。把握當下,不該只是嘴巴說說的口號。「媽媽每3個月回診一次,我都很擔心她的病況會有新變化。所以有想做的事,我不會等,我要在她回診前完成。」吳若權說。
他也愈來愈清楚人生的優先順位,哪些該捨、哪些該留。例如,至今仍常有人邀約他參加活動、上電視節目、做廣告代言。也有不少朋友想找他一起旅行。年輕時的他,不排斥累積財富、享受人生。但現在,他更想把時間留給對自己和家人有意義的事。
沖咖啡很像坐禪 學會不躁進
一直對咖啡很有興趣的吳若權,3年前開始了咖啡的學習之旅。他學會分辨生豆的好壞,進一步烘豆、研磨、萃取、沖煮……。54歲時甚至考取了咖啡師認證,偶爾還會到朋友開的咖啡館打工,精進自己的拉花技巧。
從種子到杯子,學習咖啡的過程聽起來辛苦,之於他卻是一種療癒。每天早上他都會為自己磨咖啡豆,手沖一杯咖啡。拿著手沖壺控制水流,看咖啡粉陷落,水柱慢慢往下流。手腦協調的過程,就像開始一天的靜心儀式。「沖咖啡其實滿像坐禪的。你不能躁進,必須穩定。」他笑說。
學習,也讓人跳脫原本糾結的煩惱,替日復一日疲憊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以往心理諮商的經驗中,吳若權常目睹當事人為了工作、情感上的不順,或者他人的看法所苦。這些個案讓他反求自身思考,如何不被當下的挫敗所牽絆?
他認為,走出泥濘最好的方法,就是豐厚內在,讓自己脫胎成為更好的人。「當你有更遠大的目標時,就不會受困於現在的憤怒。你不會在意別人,因為知道自己志不在此。你會長出自信,變得無懼。」他說。
不只學技能,還有對生命的反省及體悟
中年後的學習,也會和生命相互啟發。在中南美洲的產地,吳若權看見農民悉心栽種咖啡樹,不同地區的陽光、雨水,造就了產地獨特的風味。每杯咖啡和人一樣,都是因果的累積。
今日的雨,可能會影響多年以後咖啡的甘苦。一件不經意的小事,也許在無形當中塑造了一個人的個性。「理解之後,你會喜歡每個遇見的人,覺得每杯咖啡都很好喝。」吳若權說。
他長期修習佛法,以前只知道要放下執念,卻沒有太深刻的體悟。但在學習咖啡杯測時,他發現每個人對於同一杯咖啡的味覺描述大大不同。同樣是酸味,有人覺得像檸檬,有人喝起來像藍莓。生命經驗的差異,決定了一個人能品嘗到的滋味。
「也許我可以放下對檸檬的堅持,去體驗藍莓的味道。或者,試著去吃一顆藍莓,讓我的生命更加寬闊、成長。」吳若權感慨地說,如果不是親身體會,怎麼能懂放下執見的重要?
有了人生經歷後,學到的不只是技能,還有對生命的體悟。走過生命的幽谷,對現在的吳若權而言,人生就像一杯咖啡淬鍊的過程。生豆經過日曬、水沖、高溫烘烤並研磨,最後才化成琥珀色的滴滴涓流。曾經粉身碎骨的激烈變化,最終都會成為苦中回甘的美好風味。
以前,他總是習慣把每件事情都規劃好,凡事按照計畫來。但人過中年,看過了生命中太多不可控的事物,愈來愈懂得隨遇而安。
今(2019)年出版新書《療心咖啡館》後,他受邀擔任咖啡店的一日店長。站在吧檯前沖咖啡、洗杯子,他笑說心中有個開咖啡館的夢,突然具體了起來:「想像自己有一個空間、一個團隊,為一群喜歡咖啡的人服務。這種感覺好幸福喔。」
學習也好,有天開咖啡館也好,他慢慢懂得讓自己歸零、放鬆,放手去做不在人生藍圖中的事情。看似偏離生命的主要幹道,卻總有意料之外的美麗風景。
!
作者:吳若權
(文章來源:https://50plus.cwgv.com.tw/articles/index/14797)
***************************
一顆咖啡樹的產量 在 玩美南人Eric / 苗啟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說在台灣的你喜歡喝咖啡,就算僅僅是每天在小七買杯普通不過的美式,你一定聽過瓜地馬拉。以瓜地馬拉豆子為招牌的咖啡,絕對是品質保證。
.
這次來到世界最大咖啡王國之一的瓜地馬拉,走訪了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同時也是國內七大產區之一的安地瓜,有幸近距離走了一趟當地著名的咖啡莊園,徹底了解了阿拉比卡咖啡豆能在這裡被發揚光大的幾個原因:接近赤道的充足日曬與豐富雨量、1500公尺海拔的熱帶森林氣候、火山環繞所帶來的肥沃火山灰土壤,以及嚴格與專業的人工播種、採收、處理、烘焙與包裝。
.
四歲才開始開花結果,每年一次,一棵樹只能產出32杯咖啡,而假如在台灣的你一天喝至少一杯的話,其實你自己就已包辦了遙遠的產區內的一顆咖啡樹一年的產量。
.
甘甜柔順的香氣帶些煙燻味,包覆在稍偏酸的安地瓜咖啡豆,正好適合不愛濃郁苦烈味的我。
.
有人說:「喝酒看年份,喝咖啡看產地」,哪天你如果喝咖啡看到瓜地馬拉·安地瓜幾個字,不要懷疑,點它一杯就對了。
.
一杯咖啡不只讓你提神或放鬆,一杯咖啡其實蘊藏了故鄉的風土、辛勤播種採收的人的汗水與感情、一趟遙遠路程,最後再由台灣的咖啡店員手沖給你。你喝下肚的,不只是一杯咖啡,更是一段旅程。
.
對了,自己在家磨豆沖咖啡,不只可享受到最佳賞味期,更能體驗咖啡的樂趣。有機會試試看吧!
-
獨家!《中美四國》料理x咖啡x手作體驗: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貝里斯邦交之旅14日
https://goo.gl/0V2KHo
-
網路:Wi-Go行動上網輕旅行
-
#玩美南人 #中南美 #達人帶路 #雄獅旅遊 #瓜地馬拉 #安地瓜 #咖啡 #台灣邦交國 #世界文化遺產 #Guatemala #antigua #cafe #coffe #worldheritage #wigo瓜地馬拉上網 #瓜地馬拉上網 #超強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