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一貫道禁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貫道禁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貫道禁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貫道禁忌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週的新聞中最吸引小編的是一則關於國民黨中常會的直播,會議上有中常委提到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已經得道成仙,仙號為「偉慈真君」。雖然在場的國民黨委員都保持著禮貌的微笑,但是直播卻馬上被中止。新聞出現之後,網路上也出現一片嘲諷國民黨的言論。不過,先不管得到道教或其他中國宗教的封號成為神仙,這是否違反...

  • 一貫道禁忌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02 17:00:47
    有 24 人按讚

    本週的新聞中最吸引小編的是一則關於國民黨中常會的直播,會議上有中常委提到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已經得道成仙,仙號為「偉慈真君」。雖然在場的國民黨委員都保持著禮貌的微笑,但是直播卻馬上被中止。新聞出現之後,網路上也出現一片嘲諷國民黨的言論。不過,先不管得到道教或其他中國宗教的封號成為神仙,這是否違反了孫中山先生生前已成為基督徒的意願,其實一般網友的嘲諷都是從都市觀點或是所謂的公民社會之「進步」價值觀點來看宗教信仰。很多宗教,尤其是地方性的宗教都會吸納過去過世的異教徒來成為本宗教的護法神,例如喜馬拉雅上西側的藏人社會中,就相信他們村落附近的一位山神是歐洲人在當地過世之後變成的。他們不管這位歐洲人山神原本的信仰為何,現在就是以藏傳佛教的儀式來祭拜這位山神。因此,信奉國民黨早期的偉人成為神仙,一方面是來自威權時代的教育,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出某些地方社會對於國家以及領袖的認知,並進一步成為其社會再生產的重要象徵。白話來說,如果你認為這個新聞很荒謬,但是無法理解小編為何覺得它有趣,歡迎你來加入人類學的行列喔,宗教人類學還有很多地方社會研究都有各式各樣的民族誌等著拓寬你的眼界!

    -------------------------------------
    國民黨中常委謝坤宏在常會中宣告,孫中山已得成仙,法號偉慈真君。黨主席江啟臣一臉錯愕,趕緊散會以免孫中山再世,搶他的主席大位。據報導,在場的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與立委賴士葆,受訪時都紛紛指斥,「說實在很白目」,「怪力亂神嘖嘖稱奇」。

    不在場的趙少康,則對「孫中山成仙說」笑稱,「哈哈,娛樂效果十足!」趙少康還戲稱,「得道成仙」的孫中山應該顯靈,讓「依托繼承人」江啟臣好好改造中常會。顯然,趙少康和國民黨袞袞諸公都涉世未深。不知,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國父孫中山先生,早已仙臨越南,被「高台教」封神為「中山真人」;而不是「偉慈真君」啦。
    話說從頭,2018年,我在越南西寧市的「高台教」總壇,就見識了這款「莫名其廟」的「仙事」。高台教是1925年才創辦的越南本土新興宗教,它綜合了儒教、道教、佛教、回教和基督教,自成一家。有點像是中國的「一貫道」。在越南9600萬人口中,高台教信徒約有440萬人,是不可小覷第三大宗教。

    高台教會進入我的記憶庫,那是當年「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廷琰的功勞。天主教徒出身的吳廷琰,不太受到越南其他宗教信徒的擁護,不但打壓佛教,還藉故以武力對付高台教,引起高台教徒結合越共,對南越政府進行武裝對抗。當時,事情鬧得很大,才讓我對「高台教」留下印象。

    自由行的樂趣就在這兒;我完全沒有意想到,會在半個多世紀後,無意間撞見了高台教的總壇大殿。於是,我也顧不得殯儀禁忌,毫不猶豫的脫鞋進入大殿。只見進門類似玄關處,掛著一幅彩畫,上畫有三位服飾各異不太協調的中西人士。

    畫像中,著19世紀法國軍服軍帽者,是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Marie Hugo 。著越南阮朝朝服的則是阮秉謙(1491—1585)號白雲居士。他是越南南北朝時期的哲學家、教育家、儒者和詩人。另一位,著中式長袍馬褂的,竟是咱們的國父孫逸仙。

    此三位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聖哲」,共同指著幾個漢字:博愛、公平。進入大殿後,只見剛才那隊送殯的人,在類似中國道士的神父帶領下,莊嚴肅穆、井然有序地誦經禮拜。原來,這不是什麼葬儀,而是他們高台教一日四次的定時禮拜。真所謂的:百聞不如一見啊。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0226?fbclid=IwAR0dBv_Vj56mbWajgwL-erA8xNRV3M4ltwsJ9HDRvR8L9UlTa936tAEr6zc

  • 一貫道禁忌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2 16:30:07
    有 22 人按讚

    昨天我們分享了曾齡儀老師在《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追溯了台灣沙茶口味的起源是南洋的沙嗲,那麼台灣人最熟悉的「沙茶火鍋」又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呢?

    這篇來自【中國地理學會會刊】上的文章,摘錄改寫自《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帶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台灣「沙茶火鍋」發展起來的過程。從中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橫跨60多年的歷史,沙茶味逐漸成為台灣飲食的基調之一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二月份活動
    主題:潮汕不只是沙茶火鍋~《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新書分享會

    時間: 2/9 (二) 1900-2030

    作者:曾齡儀 (《沙茶》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主持與對話:宋世祥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簡介:
    潮汕沙茶火鍋是高雄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但背後卻有大時代與大社會的故事。作者曾齡儀將帶我們看到潮汕沙茶飲食文化的發展脈絡,以及潮汕火鍋如何伴隨著移民浪潮成為高雄人的最愛。

    *為配合防疫規定,入內請配戴口罩,現場實名制登記姓名與聯絡電話。

    *本活動會視疫情發展配合衛生單位與場館做相關因應措施,建議到場前請先關注【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粉專消息。
    --------------------------------
    當「沙茶牛肉」端上臺灣餐桌

    二次戰後,大批外省軍民跟隨國民政府來臺,乍入新地,當務之急是如何維持生計,潮汕人便想到以家鄉的飲食為業,於是從北至南,臺灣各地都有潮汕移民經營的店家,販賣沙茶麵、沙茶炒牛肉和沙茶牛肉鍋,包括:臺北西門紅樓、新竹城隍廟口、臺中火車站、臺南民族路和永樂市場、高雄哈瑪星、鹽埕以及屏東民族路夜市等,透過新移民的手藝,沙茶飲食逐漸在臺灣闖出了知名度。

    然而,在沙茶菜餚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牛肉」,卻是多數「本省人」的飲食禁忌。臺灣的牛隻品種以黃牛與水牛為主,分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來到臺灣,黃牛是荷蘭時代從印尼引入,水牛則在清領時期隨著漢人移民入臺,主要用於耕作、搬運負載和製作蔗糖等勞務,人牛之間感情緊密,人們自然不忍食之,再加上宗教信仰因素(例如一貫道),久而久之,臺灣社會甚少食用牛肉。到了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帶來西方的營養學論述,認為牛肉營養價值高,有助於強健體魄,開始鼓勵臺灣人食用牛肉。不過,飲食習慣非一朝一系所致,民眾對於牛肉依然敬而遠之,只有少數知識份子或是都市菁英願意嘗試「壽喜燒」之類的牛肉料理。

    在上述脈絡下,戰後潮汕人帶來的「沙茶炒牛肉」或是「沙茶牛肉火鍋」衝擊了臺灣本地的飲食習慣。根據受訪的店家表示,早期上門的顧客雖然也有一些做生意的本省籍老闆,但還是以不忌諱牛肉的外省族群為主。店家為了拓展客群,也會提供「沙茶豬肉」供顧客選擇。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blog.geogsoc.org.tw/history-of-shacha-sauce/

  • 一貫道禁忌 在 芭樂人類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5-01 18:07:30
    有 154 人按讚


    研究倫理是個重要議題,像電視「外鄉女」裡面那種沒取得工廠女工知情同意的臥底作法,就可能通不過現在的倫理審查。

    不過到底怎樣才符合研究倫理,其實沒有一套SOP,而是依照國情、在地文化而不斷摸索。本日初登版的芭樂人類學家在泰國研究一貫道,一貫道信者相信求道茹素之後,死後身體會柔軟不僵硬,如同睡著一般安詳。喪禮之中幾乎都有大家去觸碰、確認亡者身體柔軟與否的動作,有時還將四肢從棺木中拉起給大家看看其柔軟程度。

    人類學家在喪禮儀式中自覺要維護隱私、避免對亡者不敬而不敢拍照,發表研究時也小心翼翼。然而這樣的「倫理自覺」,卻反而與這些一貫道信眾們的想像和實踐相反──信眾透過這些照片和攝影,來證成自己信仰實踐的救贖,他們不但不忌諱,還經常將照片與錄影放上網路。那麼拍攝行為到底是否「觸犯禁忌」?有時候我們所熟悉的一套「倫理」價值,在田野中不一定有相同的意義。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