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一致性相關係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致性相關係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致性相關係數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JC 財經觀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投資思維-投資股市應該「擇時」嗎❓ 經濟學人有一篇新文章《The perils of trying to time the market》討論關於投資股市的擇時問題。投資人試圖想抓到最好的時機來進出市場,似乎是很危險的一種想法。 著名的投機交易者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
一致性相關係數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投資思維-投資股市應該「擇時」嗎❓
經濟學人有一篇新文章《The perils of trying to time the market》討論關於投資股市的擇時問題。投資人試圖想抓到最好的時機來進出市場,似乎是很危險的一種想法。
著名的投機交易者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在1907年的股市崩盤中因放空中賺了100萬美金(現值約2700萬美金),並且緊接其後開始買入做多而又大賺300萬美金。研究李佛摩的傳奇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可以發現他在投資市場中曾叱吒風雲,數度賺取暴利卻又數度破產,最後以自殺收場。(詳可見寰宇出版的《股票作手回憶錄》)
李佛摩或許具有獨特的天賦與敏銳的觀察力可以洞見市場走向。即便如此,很多投資人認為自己可以像李佛摩,甚至許多著名的投資人/交易者一樣抓到市場轉折點的時機。藉由對企業的內在價值進行估算、或是利用Shiller所提出的週期性調整本益比(CAPE)做為進出市場的依據。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當股票價格上漲的速度快於盈餘上升的速度時-如同1920s,1960s與1990s-股票價格會對於公司的業績表現進行調整(下跌)。所以市場擇時者在CAPE過高時應該賣出股票;反之,應該在CAPE過低時將股票買回,買低賣高的策略似乎既簡單又方便執行。
如果你用這樣的方式來投資,你會驚訝(我是不太驚訝)的發現竟然沒用!投資人的下場通常是太早賣,錯過了最後一段最豐厚的利潤。而當所有人因為恐慌而出脫股票的同時,一般投資人往往也不會逆勢買入股票。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擇時是一個mug’s game(不易成功之事)。
👉 股票市場總是隨機漫步,過去無法為你指引未來。
雖然1980年代學術界對此理論提出質疑,認為既然股票市場具有return to a mean(回歸均值)的特性,它一定具有某種可預測性。股票價格偏離內在價值的原因在於投資人對於消息面的過度反應,或是對於價值的過度樂觀。而當經濟進入衰退時則相反,但卻也為投資者創造機會-尋求合理的風險定價。
不過,也可以提出這個方法的缺點。什麼是便宜,什麼又是昂貴?是以完整的歷史價格來判斷的。但是,投資人事前不可能掌握所有訊息,更不用說CAPE在當時是高點或低點的訊號也不明顯。在如此狀況下,擇時還是會產生令人失望的結果。
之前我們曾提過的避險基金AQR,在2017年提出的論文,他們以60年的CAPE平均值為標準,當CAPE低於歷史中位數-即低於公平價值-時買入股票,在CAPE高於其公平價值時減少股票部位轉持現金。在1900-2015年,這個策略與買入持有策略相比並沒有好多少。
👉 為什麼這個策略會失敗?
原因或許還是擇時。根據歷史資料,CAPE自1950年期呈現上升趨勢,股價看起來都是被高估的,所以大多數的時間該策略對股票的投資不足。而在非美地區的表現同樣也不好。2013年另外三名學者提出的研究更顯示,在23個股票市場中,估值與後續回報之間也不存在著一致性。
價值現在變成預測股價漲跌的微弱訊號。不過,神奇的是,當AQR把價值因子結合動能因子,這樣的修正竟然可以提供更好的回報。我們可以知道,當價格長期偏離公司的內在價值時,唯有強勁的動能推動,才能把一灘死水進行活化。
雖然這個價值結合動能的綜合策略相對於買進持有與純價值的策略,具有較高的sharpe ratio。但這個策略中價值與動能的相關係數為-0.2,簡單來說,加入動能可以抵銷僅採用價值因子來擇時的局限性,優於採用純價值的策略。但是我們也可以觀察到若採用單獨的動能策略回報更好,為什麼不採用該策略呢?因為單獨採用動能策略儘管長期之下表現更好,但卻會使得投資者面對更高的風險。我們必須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做平衡,而這也是採取綜合策略的優勢之一。除此之外,投資人也需要考慮到,動能策略會負擔更高的交易成本。
過去葛拉漢的net-net投資中最大的風險也是價格是否真正能回歸到價值,但葛拉漢曾在國會作證時表示:「我們這一行就是有一股神祕力量,可以讓價格回歸價值。」這股神祕力量是什麼?我想「催化劑」便是最有效的方式讓多數人發現公司的價值,而動能所提供的就是催化劑價值。
有些人會認為這樣的策略過於複雜而導致一般投資人無法執行並從中獲利。這裡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再平衡(rebalancing)。投資人首先應該決定要如何分配他們的投資,例如一半放在美國市場/一半非美市場。再來定期檢視分配的權重變化並進行再平衡。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當持有的投資大幅上漲時降低部位,機械化操作可以避免心理因素造成的失誤,同時也可以符合與得益於長期之下不可避免的均值回歸現象。
⬇️⬇️⬇️圖文版連結⬇️⬇️⬇️
https://justininvesting.wordpress.com/…/trying-to-time-the…/
一致性相關係數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打給Ho、胎嘎齁、各位鄉親父老晚安,前天的直播我有一個地方說錯(而且還說錯很多次,真的很抱歉),然後加上前天非常忙碌,可能沒有仔細說明控制和勒索的差別,剛好今天也做了資料分析,一併將結果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這本書跟情緒勒索的異同
前天在直播的時候,有人說看起來跟情緒勒索很像,其實我讀起來的感覺比較是,操控的概念比較大,勒索的概念比較小。
換句話說,你可能在夫妻或者是家人的關係當中是容易被勒索的,但整體上來說你並不是一個容易受到控制的人、也不會想要取悅所有的人。相反地,如果你在 #所有的人際關係當中,都希望自己能夠扮演好人,不管這個人跟沒關係是親密還是疏遠,那麼你很可能就是受控者。
作者在書裡面也有提到情緒勒索(Susan Forward 1998就提出了這個理論),我在讀的時候也有這種「好像很像」的感覺,於是去找同是本書推薦人的慕姿討論。
慕姿認為,很多東西本來就是「萬法歸一」的,例如跳針回應不論是在原版Susan 的情緒勒索、慕姿的情緒勒索、甚至其他類似的心理治療書籍上面,都有提到「跳針回應」這個方法,因為它真的很有效,而且真的可以被使用出來。不過,《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這本書比起「停、看、應」更進一步地描述了細節,而且老實說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是在於指出 #幾種不同的操控者/ #被操控者 類型,以及提供許多的檢核表(除了貼文底下測驗之外,幾乎每一種都有一個自己的檢核表)。換句話說,控制百百款,但第一步就要看清自己是為何被控制。
#我已經買了情緒勒索還要買這本嗎
施主,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啊!老實說我無法幫你決定要買或不要買的問題,不過倒是可以稍微小小的說明一下這本書相對於情緒勒索的長處。
—條理分明,幾乎每個章節都有列點、分類
—自我檢核量表:包含操控者、被操控者、甚至每一種被操控者都有專屬的量表和檢核(如有的人可能是贊同症、有的人可能是自我感消失)。
—提供案例的改變過程:這本書和《姿勢決定你是誰》的共同點是用很生動的案例來說明這個控制的過程,不過更明確的用了「前後呼應」的方法,在第一章就交代了五個案例,並在最後一個章節說明他們是如何擺脫掌控和改變,有種注入希望的fu。
— 立論有心理學根據:例如自我效能、習得無助感、內外控信念等等。
總之,我覺得這本書是比較著重在「自尊」的建立,以及覺察這段關係為何會勾著你(第八章),惟有等到你自己慢慢長好了,才比較有可能去面對受控制的關係。
#這本書何時出版
昨天直播有一個地方說錯,這本書並不是一九叉叉年出版(對不起我記成情緒勒索原版的時間),其實英文原出版年是2004年10月,在此致歉和更正[1]。台灣版本原本的書名是《拿回你的人生主導權: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術》[2],由於是2014年6月出版,博客來上面還有賣,但是千萬不要買錯,請認明紅色封面的才是新的(我看了一下目錄,內容應該是一樣的,不過舊的反而比較貴,因為現在有新書七九折的活動)。
先前的舊版賣得非常好,所以換了封面之後又重新出版,封面重新設計過後,也更為吸睛。
有人問說,相隔至少10年以上的書,現在看還符合現況嗎?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思考的觀點,畢竟心理學研究是會與時俱進的,不過,至少在這次收集的樣本和分析上面,並沒有發現所謂的「退流行」、或者「不符合現況」的狀態。相反地,至少在我們的分析當中發現,它很精確的描述低自尊者如何受他人擺布、被操控而不自知。
另外一個思考的觀點也不錯,雖然是2004年原版的書籍,卻歷經兩次的重新出版,就可以知道這本書有多重要、多受到歡迎。
不過,本來就沒有什麼書或者是方法是可以一勞永逸、適用於全部的人的,如果有疑慮的人,還是可以去翻翻看再來決定是否要購買這本書囉。
#這個量表可信嗎
這是一個很棒的量表,沒有但是!
謝謝大家的協助,我們使用所有願意參與研究的回應(n=3256),進行初步的信效度以及因素分析。
這個量表有非常好的信效度,內部一致性信度alpha =.97(實在是驚人的高),也沒有不良的題項。
在效度方面,根據作者的說法,說控制屬於高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是誰、也需要仰賴別人、心理適應也會越差,實際上在這次的分析當中,也獲得了初步的支持,受控指數越高的人,在親密關係當中焦慮依戀(r=.43**)與逃避依戀(r=.29**)也越高。
而這些人在生活方面,也有較高的憂鬱(r=.49**),自尊(r=-.56**)、生活滿意度(r=-.33**)、安全感(r=-.48**)也越低。如作者所說,將所有條件都考慮進去之後,#自尊(self-esteem)果然是預測「受控程度」的強力因子(標準化回歸係數beta=-.39**)。可見得如果你是一個容易被控制的人,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先找回自己的自尊[3]。
這點也跟前面提到的幾本書描述的相呼應,不論你是容易被勒索或被控制的人,最重要的的一個步驟還是回到自己身上、不要看輕自己。
#自尊是一切的答案
可是「不要看輕自己」這五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超難,這本書花了整整3個章節來說明(第11章、第13章、第14章),要翻轉操控的關係,重點在於要相信自己、以及具體要如何去做。如果你是低自尊、討厭自己、沒有辦法做決定的人,建議可以參考書裡面的方法。
不論是這次《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或者是之前《情緒勒索》的直播,蠻多人都留言很難、做不到,我相信真的是很不容易、尤其操控你的人如果又掌握住你的一些把柄,能更難脫身。可是作者也說了,其實這也是一種上癮,當你持續需要別人的認同、別人的稱讚、別人替你做決定,你才能夠覺得自己是好的、值得被愛的時候,那麼你的自尊仍然會起起伏伏,對方也就更能夠掌控你。
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提供的另外一種新的出路是,假設你還沒有辦法去面對被控制的關係,那麼不如就回過頭來 #先面對自己吧。根據前面的分析資料,你會發現受控制的人和低自尊有很高程度的相關,所以當你把自己長得比較穩固後,也比較有力量去對抗對方。
畢竟,就像大家常說的那句話:「如果你都不願意為自己勇敢,那麼也不會有人要替你堅強。」
#註解
[1]https://www.amazon.com/Whos-Pulling-Your-Strings-Manipulation/dp/0071446729
[2]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0505
[3]我們的分析也發現,生理女性相較於男性(p=.02)、疑性戀或者是不確定(有201人)相較於同性戀(p=.001)和異性戀(p=.003)的的受控指數更高。但這並不表示這些人有問題,我們應該要更進步的考量的,是什麼樣的社會脈絡和架構,影響了生理女性及性別認同的少數族群?
----
/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
本集內容:
1.容易被操控的七種情緒按鈕
2.不再被操控的七個方法
——
#測試傳送門
https://inner.tw/questionnaire/manipulation/
#購書傳送門
https://goo.gl/qWnBAS
一致性相關係數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嬰兒時期,請多與寶寶說話』
【孩子的智力與3歲前聽到的語言多寡有關節】
爸媽從小替寶寶換尿布、洗澡、餵飯時,
多跟寶寶說話,
是很重要的;
爸媽如果能夠「多話」,
寶寶就有機會聽進更多字彙,可以促進大腦中神經的連接。
我有一位學生,結婚不久便懷孕了,她捨不得剛開始的事業,便把孩子托給鄉下的婆婆帶,不料,兩個月不到,婆婆中風了,無法幫忙,便把嬰兒再轉托給同村的嬸婆帶。孩子從小就很乖,吃飽了睡,睡飽了吃。
冬天時,嬸婆把他穿好了衣服,放在門口晒太陽,夏天時,把嬰兒車推到大榕樹下,看著人來人往,都不吵鬧。她等到孩子要進小學了才把他帶回台北。想不到,現在三年級了,仍不適應台北的生活,時時想去田野上跑,不喜歡上學,學習緩慢,上課不專心,缺乏主動性。
她聽到很多有關注意力缺失的故事,便來找我,希望做神經上的檢查。她說她與她先生都是博士,孩子智商應該沒問題,想要知道大腦是否病變。我聽了 她描述孩子成長的過程後有點感慨,問她怎麼忘記了1995年的那個重要的研究:孩子的智力跟他在3歲以前聽到的語言多寡有正相關。
這個研究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平均一小時跟嬰兒講1500字,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平均一小時講2100字,但知識水準低,整天愛看電視,尤 其領救濟金的父母,只跟孩子講600字而已。研究者推算到孩子3歲時,愛跟孩子說話的父母已經跟孩子講了四千八百萬字了,而惜話如金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才 聽到一千三百萬,差了3.7倍。
【別以為小小孩聽不懂,就不跟他說】
這個研究發現最重要的時期是1歲以 前,也就是一般人認為孩子還聽不懂父母在講什麼的時候,最關鍵。那些認為孩子反正聽不懂,在他們12個月以前不跟孩子說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認知上的發 展比一開始父母就跟他們說話的嬰兒差了許多。當這些嬰兒長到3歲時,研究者給他們作《史丹佛-比奈智力測驗》,發現孩子的詞彙與他小時候聽到字數的相關係 數為0.6,假如扣除父母平日掛在嘴邊的「把飯吃完」,「快去洗澡」,「很去睡覺」,這種例行公式的句字時,這個相關升到0.78,實驗者繼續追蹤這批孩 子到他們9歲,這時,他們在嬰兒期所聽到的字數與他門在《Peabody圖片詞彙測驗》的相關是0.77。
【與小嬰兒的生活對話,能促進大腦神經連結】
父母在替孩子換尿布,洗澡,餵飯時所說的話可以促發孩子大腦中神經的連接,使他將來在處理訊息,思辨命題上比別人快。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跟他說話,其實,那時候說的話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為什麼開電視給他看不可以呢?一樣都是聲音,不是嗎?研究發現效果不同,如果不是眼睛看著孩子,面對面跟他說話,那些聲是背景噪音,對孩子神經連接沒有什麼幫助。
多跟孩子講話,孩子思考比較細密
在神經學上,神經元被重複刺激的次數越多,他們之間的連接越緊密,神經訊號發絲的越快。這種重複的刺激會改變神經迴路的連接,如果兩個神經元平 日沒有接觸,中間的間隙(即突觸)比較大時,訊息容易流失。孩子剛出生時,他大腦神經元的數量其實比他以後需要用到的多了許多,出生後,大腦便開始作修剪 的工作,把不需的神經元修剪掉,所謂不需要的就是不曾跟別的神經元連接過,單獨一個,發揮不了什麼功能的那些神經元。
因此在嬰兒期如果聽到四千八百萬字的孩子,他的神經連接當然比只聽到一千三百萬字的孩子神經連接密了很多,而且還不只是多了3.7倍而已,因為每一個神經元又可以有一千個以上,甚至一萬個左右的連接,這種連接的密度是很可觀的。
科學家認為這些從小父母有跟他們講很多話的孩子,他們在思想上會比較細密,反應會比較快,點子會比較多,在學校的表現也就比較好了。
【爸媽不只是養孩子,更要懂的教孩子】
現在北歐國家都鼓勵父母中有一人在家自己帶孩子,政府甚至補貼零用錢。台灣目前只有金門做到了這一點,當父母在家中自己帶孩子時,社會局每月津 貼三千元。父母帶孩子時,不可把他當寵物,只管吃喝,有空才跟他玩一下,孩子需要父母經常和說話玩耍,孩子而要教養,他的神經必須做對的連接。而品格更需 要長久、一致性的培養,才會成長的好。孩子照顧者也不能一直換,因為這樣孩子會沒有安全感。
孩子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投資,沒有任何錢財名譽抵得上孩子的貼心與孝順。要孩子成材,我們要花時間教育他,第一步便是把他帶在自己身邊,陪伴他成長,確定他將來是個有品格的好人。
文/洪蘭 國立中央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教授兼所長